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原始产物,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岩石或金属天体,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尺寸差别也很大--大至直径可达上千千米的小行星谷神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会将其归类为矮行星),小至几十米甚至几米的石块。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于2008年12月24目发现的临时编号为K08Y09M的小行星给予永久编号:207931。这是我们天文台到目前为止所发现取得临时编号的27颗小行星中第一颗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也是我国内地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实现了我国内地高校望远镜小行星发现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埃尔塔宁小行星是一颗215 万年前在南太平洋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它也是目前唯一的深海区与地球碰撞的小行星。根据埃尔塔宁号和Polarstern 号海洋调查船在陨击海区勘查的小行星残骸分布密度,我们估计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为2 .3 ×1013g ,对应于它的直径为0 .23 公里。这比Kyte 等人(1988) 估计的质量小了10 倍,然而它更接近埃尔塔宁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下限和半径下限更合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动态     
新小行星命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 在每次发布的小行星命名中,几乎都会出现著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影。2002年11月发布的小行星命名中,英国的开尔文爵士的名字Kelvin被用于(8003)号小行星。开尔文爵士原名威廉·汤姆森(William Thomson,1824~1907),他在1848年提出、1854年修改了绝对热力学温标(现称开氏温度,绝对零度),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24日,由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佩奇和执行董事会主席施密特联合著名导演卡梅隆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成立了一家颇具雄心的太空探索和自然资源开发公司——行星资源(PlanetaryResources)公司。该公司近日宣布:将利用无人机器人到小行星上开采贵重金属,并有望为全球新增教万亿美元的GDP,因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有7500个或许蕴藏珍贵矿产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1日至3月14日和3月17日至4月30日,历时三个月共两期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International Asteroid Search Campaign,简称IASC)已经圆满结束。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摩洛哥、波兰、葡萄牙、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几十所学校参加了活动。到目前为止,两期活动共发现主带小行星6颗,证认了近地小行星34颗,获得虚拟撞击体观测结果6次。中国学生在此次活动中发现主带小行星1颗,证认了近地小行星4颗,获得虚拟撞击体观测结果1次。  相似文献   

7.
杨彬  高健  朱进 《天文学进展》2002,20(1):104-106
2001年6月11-16日在意大利巴勒莫召开了小行星领域近1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专业会议“小行星2001-从皮亚齐到第3个千年”(Asteroids2001:fromPiazzi to the 3rd millennium)国际学术会,与会者几乎涵盖了小行星研究领域内各个方面的专家。会议旨在交流当前学术界对小行星的研究和认识,讨论该领域里的最新进展及热点前沿问题。简要介绍了会议情况,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成果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天文学中,无处不闪耀着空间天文的"身影",就连"身体瘦小"的太阳系小行星也不例外。第一艘观测小行星的空间飞行器是"伽利略"飞船,它发射于1989年10月18日,是用来观测木星的。它在飞往木星途中顺便观测了两颗近地小行星,一颗是951号"加斯帕",另一颗是243号"艾达"。1996年2月17日第一艘专门测量近地小行星的飞船--"近地小行星会合飞行"升空,其任务主要是测量433号"爱神星"。"近地小行星会合飞行"的初始轨道位于黄道面内,周期为两年,这允许它在飞行途中可观测其他小行星。1997年6月27日当它与253号"马泽尔德"相遇时,"举起"其"…  相似文献   

9.
小行星和彗星都是太阳系中的小天体,而近地小行星又是小行星中特殊的一类。近年来对近地小行星的观测和研究已全面开展,这已成为当今太阳系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初步探讨太阳系中不同小天体之间的关系:1.小行星与短周期彗星之间的关系;2.近地小行星与主带小行星和短周期彗星之间的关系。最近的观测研究表明某些小行星可能是由彗星演变来的,而某些近地小行星可能来源于主带小行星和死亡的彗核。  相似文献   

10.
为更明确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威胁的监测预警需求, 提出了"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概念, 即未来100yr内可能对地球造成撞击威胁且等效直径大于10m的近地小行星. 以目前已发现的756颗短期威胁小行星为基础, 分析短期威胁小行星的轨道分布特点, 研究显示其与一般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分布存在差异, 短期威胁小行星的轨道半长轴更集中于1au, 轨道面更集中于黄道面. 基于近地小行星的数量模型, 初步建立了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数量估计模型, 并预估了未来100yr内存在撞击可能的短期威胁小行星的总体数量. 短期威胁小行星的特定研究对制定近地小行星搜巡监测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了合理的力学模型和可靠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近地小行星轨道运动,揭示了共振(轨道共振和长期共振)在其轨道演化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近地小行星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行星家族中的音乐殿堂李竞在天文学界,有一个已经成为法则的传统,就是发现小行星的天文学家和天文机构拥有该小行星的命名权。从1801年发现第1颗小行星到1993年9月的近二百年间,已发现并编号的小行星共5655颗。其中已命名的4512颗,占79.8%。...  相似文献   

13.
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数值研究与辛算法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  季江微 《天文学报》1998,39(2):141-152
本文采用改进的显式辛算法(symplecticalgorithm)和嵌套的RKF7(8)积分器对43颗已命名(或编号)的近地小行星的轨道演化进行数值研究.在力学模型上,除考虑各大行星的引力振动外,还增加了后牛顿效应,而在算法上则着重探索辛算法在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当小行星与某一大行星靠近时辛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结果可为了解近地小行星的轨道演化状况和对它们进行监测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Bard.  CM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2,11(2):156-172
本文扼要介绍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简史,同时也概括了小行星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全文共13节:1.两个时期 2.19世纪的工作 3.计算研究所 4.小行星中心的创始5.理论天文研究所 6.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摄动 7.小行星索引 8.迁往剑桥(美) 9.证认工作 10.小行星的编号 11.小行星的观测者 12.特殊小行星 13.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5.
年 月 获永久编号小行星数 小行星命名数 2001 4 1200(17 1) 0 2001 5 0(0) 206(0) (括号内数字分别指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紫金山天文台的发现数) 小行星命名:和平号空间站与美国宇航局 宇航事业与天文研究关系密切。很多小行星发现者都倾向于以宇航方面的事物命名小行星。在2001年5月新命名的小行星中,(1136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NASA,这是美国宇航局的缩写。美国宇航局成立于1958年,主要进行宇宙探测和研究。1969年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绩。(1188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Mirstation(和平号空间站)。它是俄罗斯最早  相似文献   

16.
小行星动态     
小行星,这些19世纪初才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小“精灵”,大多数游弋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间,当时可能不曾有人想到它们会给地球带来灾难。但是,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通古斯上空神秘的爆炸,美国亚利桑那州奇大无比的陨石坑似乎都表明,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并且是已经发生过的。进入21世纪,小行星做为重要的空间资源,也将会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探测目标。 近年,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越来越关注对小行星的观测和研究,越来越多的近地小行星搜索计划在进行中。曾有人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天文学家,找小行星就像从锅里捞饺子,一捞一大把”。那么,这些被天文学家们“大把大把”逮住的小行星,是如何被发现和命名的呢?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给大家介绍被天文学家逮住的小行星,以及它们十分有趣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小行星动态     
MPC出版日期 获永久编号小行星数 小行星命名数2002.02.27. 2535(36+0) 78(0+0)2002.03.28. 1936(16+0) 115(1+0) (括号内数字分别指国家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获编号或命名数) 小行星动态:近地小行星撞击自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地小行星由于与地球的特殊关系为世人所瞩目, 对其研究始于50 年代, 近年来已成为太阳系动力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近地小行星( 小天体) 的研究状况, 包括对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阐明了在轨道演化过程中相应力学模型的选取、有关数值方法的引用以及积分步长变化的处理等具体问题, 并介绍了轨道长期共振的作用以及对这种共振的处理方法, 最后给出了根据目前研究所知的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一些小行星的轨道特征等。  相似文献   

19.
小行星动态     
MPC出版日期 获永久编号小行星数 小行星命名数2001.12.30. 0(0+0) 26(0+0)2002.01.28. 2263(37+0) 38(0+0) (括号内数字分别指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紫金山天文台的获编号或命名数) 新小行星命名:业余天文学家的荣誉  相似文献   

20.
小行星动态     
MPC出版日期 获永久编号小行星数 小行星命名数2002.06.24. 1258(9) 120(0)2002.07.24. 0(0) 178(0) (括号内数字指中国获得的永久编号或命名数) 新小行星命名:中国的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