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社区单元,其空间分布格局受自然、人文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研究民族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村寨保护及区域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威宁县统计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当地133个民族村寨点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 10. 2平台,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全局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威宁县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威宁县民族村寨呈现出"中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的分布格局,在不同地貌区的分布表现为高中山区最多,高原面区次之,中中山河谷区最少的特征;(2)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是海拔、地形起伏、坡度、坡向与水系等自然因素和历史文化、交通发展等社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对地形、水源及道路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对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别为:地形水源道路。研究结果可为威宁县及类似地区的民族村寨空间格局优化、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旅游重点村和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典型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典型村落整体上以胡焕庸线为界,呈“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典型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性,其中传统村落高密度区分布于黔东南-湘西、皖南-浙西南-闽北、晋东南一带,核心区呈“品”字形格局;民族村寨高密度区位于湘桂黔交汇处,由西南向西北和沿海地区逐渐减少;旅游重点村以京津冀和沪苏浙为双核心向西辐射到青甘、川滇一带;森林乡村则以北京以及浙江与安徽交界处为双核中心向周围辐射分布;(3)影响典型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水文、交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以及生态环境等。全国典型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能为全国典型村落的开发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山地城市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网格维数法对其医疗点的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及影响机理探究。结果表明:(1)贵阳市中心城区医疗点空间分布呈显著集聚模式,医疗点的核密度在空间分布上呈“四核心,次中心多点环绕”的分布特征,呈“y”形布局态势;医疗点整体呈“西北-东南”方向布局。(2)乡镇社区(街道)单位人口的医疗点数量呈显著空间正相关,冷热点围绕环线分布。(3)贵阳市中心城区医疗点具有不均衡性、概率不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形结构复杂。(4)区域医疗点空间分布受到人口分布特征格局、道路等级与可达性、房价与GDP、海拔与坡度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村镇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关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全国2189个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网格维数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索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的空间分布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空间分布趋于集聚分布,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核密度分析在空间上呈现出多个核中心,以及由核中心向四周递减扩散而形成的呈带状分布的次级中心的分布格局;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系统具有明显无标度区,分形特征显著;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明显,其中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和湖泊水系是主要影响因素;人文因素中社会经济、交通、民族文化是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云南陆良植烟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维数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PS定位技术,在陆良烟区采集土壤样品341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分形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特征的总体特征、空间变异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土壤粒径及其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含量及其分形维数在不同质地土壤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差异;粘粒含量和分形维数表现为轻粘土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砂粒和粉粒含量则相反;土壤颗粒质量分形维数在2.524~2.928之间,平均为2.82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粉粒及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直观地反映土壤粒径分布;土壤颗粒含量和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变程仅为0.12~0.27 km,表明其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小,空间分布主要呈东西向变化趋势,高低值区域分异和明显;土壤粒径分形维数D值与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分形维数可用于表征土壤养分状况;海拔高度、有机质、土壤类型、地形、轮作模式均对土壤颗粒含量和土壤粒径分形维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市茶馆游憩场点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全市尺度和著名旅游地标、著名茶馆为中心的0.5 km、1.0 km等多级尺度下,对各茶馆子系统随机聚集维数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成都市茶馆系统具有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而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全市尺度下,以天府广场(城市空间分布中心和市行政中心)为中心,成都茶馆呈离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弱。在0.5 km尺度下,以杜甫草堂等5 个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以10 个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空间分布呈向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强。在1.0 km尺度下,以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多呈现双分形结构,随着尺度范围增大茶馆子系统分形结构特征发育趋于明显;以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的茶馆子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很强,因此著名茶馆是1.0 km尺度下的茶馆系统自我演化的聚集中心。案例证明分形理论可以在多种空间尺度下指示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空间集聚维数等分形维进行计算与分析。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自组织现象明显,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具有规模分布较均衡、城市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城市空间关联较弱、城镇体系内各城市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等基本规律与特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相关的优化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地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念  韩荣培  梁坤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6):1308-1319
通过对贵州省标准级别以上的142个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异特征和地理特征的分析,运用最邻近点指数、空间自相关法、核密度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析142个乡村旅游村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ArcGIS10.4将贵州省的高程、水系、道路网、乡村旅游村寨图层叠加,分别分析乡村旅游村寨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的乡村旅游村寨呈现出正向集聚分布,形成了4个集中分布区,68%的村寨沿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以下地理特征最为显著:集中分布于中低海拔的河流沿岸地区、邻近高级景区和客源市场、交通趋向性强、文化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基于此,结合贵州省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三点建议:充分挖掘贵州的山地农耕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态;加强热点分布地区乡村旅游村寨与邻近高级景区的联系,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稳定的客源市场;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开发创意性的文化产业,增强社区主体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及GIS技术,以甘肃省104处优良级民族旅游资源单体和以此为基础遴选的35个发展相对成熟的民族资源型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从3个层面分析其空间分布结构,对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性、分布丰裕度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近似聚集态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民族旅游资源的丰裕度在地域上分为3个层级。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观近10年来(1999—2008年)中国旅游学研究领域,发现自2003年起,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文献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今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来源,尝试采用主观筛选法和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法相结合,对近10年来(1999-2008年)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12篇硕、博论文和81篇重要文献进行科学综述。通过分析发现以下特点:①研究文献来源于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数量较少;②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高校学报类、民族类和经济类期刊上,在社科类、旅游类、地理类和农业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占有一定比例;③研究文献中案例研究为主导且所涉及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和自治区,理论研究文献较少;④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开发、社区参与、市场化、产权、文化、定量和其他领域且各自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中发展和开发研究文献占主体地位;⑤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等。最后,基于本文综述研究和笔者长期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实地调研,初步展望今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8个重要研究动向,以期引起学者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村域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扬  李寻欢  童春阳  黄晗 《地理学报》2021,76(4):903-920
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贫困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本文以贫困地域系统和区域多维贫困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村域贫困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13年底中国精准扶贫识别的12.4万个贫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刻画了新时期中国贫困村的空间地理格局,定量探测了贫困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子,揭示了村域贫困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 贫困化与地理致贫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空间上两者的作用路径和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总体上,可从自然和人文2类要素和环境、经济、社会3个维度来综合识别村域致贫因子。地理环境在贫困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经济要素是重要的致贫因子,社会要素具有贫困放大效应。② 贫困村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全国贫困村空间分布与胡焕庸线和地势三级阶梯所形成的基础地理格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村域贫困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和坡度分异特征,在空间上有1个一级核心区、5个二级核心区、7个三级核心区。③ 地形、资源禀赋、劳动力状况、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是中国村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省际间各因子驱动大小差异明显。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双因子交互驱动力强于单因子作用,交互作用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贫困村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烨烽  王艳慧  王小林 《地理研究》2016,35(12):2298-2308
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面向当前国家瞄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战略需求,基于“十二五”期间全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村数据,构建村级多维贫困综合测度模型,并利用加权核密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等,从不同尺度、不同视角系统测度并分析了研究区贫困村的相对贫困特征。结果表明:① 贫困程度上,“十二五”期间贫困村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省级、县级尺度下贫困深度与当地经济、区位、政策、自然环境等因素相关;② 空间分布上,全国贫困村分布呈现出东部和西北部稀疏、中部和西南部密集的“夹层”形空间异质性格局,同时存在多个不同量级、呈“星点”式分布的贫困核心;③ 中国贫困村的多维贫困存在较强的全局空间依赖性,局部呈现为高—高区与低—低区集中式分布、高—低区与低—高区离散夹杂式分布,且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的“阶梯状”格局。  相似文献   

13.
廖开怀  陈姝卉 《热带地理》2022,42(3):431-443
利用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和中国GDP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等各类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莫兰指数和GIS分组分析法,对广东省市际边界城镇发展的空间类型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市际边界城镇空间结构由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资源类、企业与人口集聚类、生态本底资源类、人民生活水平类以及边缘艰苦类5个主成分因子构成,不同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存在差异,其中生态本底资源类和企业与人口集聚类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最强,而边缘艰苦类主因子的空间关联性最弱。市际边界城镇的空间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高生活水平型发展强镇、产业与人口集聚型发展强镇、产业与公服配套型发展强镇、公服滞后型发展强镇、生态发展型一般镇、生态与旅游型发展一般镇、边缘山区型发展弱镇7类。自然资源禀赋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历史基础、政府政策和文化差异为影响市际边界城镇发展空间类型的5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 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乡镇政府驻地与县城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强度;② 生产要素在城、镇、村间不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导致县城邻近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乡村地区的中心集聚性依次降低;③ 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城邻近地区、区位较好的乡镇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地区更易于集聚生产要素,成为乡村成长性的高值区;④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减地增”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严峻。文章强调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乡联系,提升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推进村镇化发展,开展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广西边境民族地区2011—2017年的旅游扶贫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进行跨期动态分析,并运用ArcGIS10.0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各县(市、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2)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整体旅游扶贫Malmquist指数总体处于逐步衰退的趋势,其中规模效率变化指数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次之;3)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分析,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空间集聚态势增强的趋势,聚集程度增加;4)旅游扶贫效率类型主要分为潜力型、发展型、成熟型和衰退型4种类型,少数县(市、区)旅游扶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贫困地区的空间识别是精准扶贫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马尔科夫链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984~2015年86个县(市、区)域农村贫困指数差异的空间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县域农村贫困指数差异总体下降,并表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阶段性特征,演化过程趋于稳定;同时,甘肃省农村贫困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呈现出集中分布和稳定性特征。其中,河西走廊地区和兰州地区的部分县域农村贫困程度较低,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范围不断延伸;定西市、陇南市、甘南州、临夏州等地区县域农村贫困程度较深,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现象,但集聚范围在不断缩小,且显现出碎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及贫困类型划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精确度量行政村贫困特征是当前贫困精准识别及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需要。基于“十二五”期间全国“整村推进”贫困村数据,构建空间贫困视角下的多维贫困度量模型综合测算全国范围内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基于指标贡献度分解与线性回归方法挖掘贫困村的致贫因素,利用最小方差模型(LSE)区分贫困村的贫困类型,并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揭示贫困村的空间分布分异特征,为面向2020年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提供辅助决策支撑。结果表明:① 中国贫困村近一半处于中度贫困,且贫困程度与贫困规模存在显著的地域性。② 通路情况较差、自然灾害频发、收入水平低下、劳动力状况不佳是中国贫困村的主要致贫因素,显著性指标包括通路率、地貌类型、遭受自然灾害频次、人均纯收入、劳动力比例、劳动力文化素质等。③ 中国贫困村整体呈多因素致贫,三因素支配型、四因素协同型、五因素联合型贫困分布相对较高。④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对促进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但贫困村具有各自贫困特征,需进一步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贫困空间结构特征与发生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国西部综合型大城市、老工业基地西安市为例,基于大规模调研数据,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和FGT指数研究城市内部微观单元贫困特征的空间分异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西安市整体的贫困状况较为缓和,贫困覆盖面广,但深度和强度较弱;随着城市圈层扩展,贫困属性呈现出“U”型演化曲线,表现出“高贫困、破碎、混杂—低贫困或非贫困、弱连续、较弱混杂—较低贫困、连续、内部分化、相对均一—较高贫困、相对连续、较强混杂”的演化规律,成熟建成区和新兴扩展区内侧分化区的贫困状况最弱;城市内部已基本发育成熟了旧城衰退型、发展剥夺型、传统工业衰退型、“城中村”型和新增长中心邻近型等5种表征不同贫困主体及户籍、住房等特征的贫困极核。西安城市贫困空间的结构特征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的集中体现,是在城市宏观社会经济和整体地域结构背景下,各收入阶层在生活成本、就业机会、公共资源、政策导向和社会心理亚文化圈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接替、过滤、自主集聚、排斥隔离和强化等机制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专业村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论文基于2015—2020年全国淘宝村空间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求电子商务专业村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 淘宝村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与中国基本地理格局高度吻合,时空演化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扩散特征;② 淘宝村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集聚强度逐年增强,高强度集聚范围逐年扩大,华北平原传统农区出现高强度淘宝村集聚区;③ 淘宝村呈现显著的空间聚类分异特征,空间聚类区分布相对稳定,高—高(HH)集聚区集中分布在苏南、浙江、福建的泉州、莆田和潮汕揭城市群;④ 各影响因素对淘宝村空间格局演化具有不同的解释强度,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是高作用影响因子,政府行为影响力稳步上升,社会经济影响呈“U”型变化态势,三级影响因素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常住人口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推进电子商务专业村发展、深化专业村发展理论、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扬  李寻欢 《地理科学》2019,39(10):1592-1601
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验证了平原农区是否存在空间贫困陷阱,定量探测了平原农区农村贫困化主导因子,揭示了平原农区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结果表明:①平原农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张庄村、贾桥村、徐田村、刘染村、陆楼村长期处于贫困发生率的“高高集聚”区,空间上存在贫困陷阱现象;②区位条件、公共服务等第二地理要素对平原农区贫困化分异起主导作用,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第一地理要素的影响作用较弱,到县城中心距离、到主干道距离、公共服务点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利辛县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③交互探测的结果显示,主导因素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呈非线性增强。平原农区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应重视第二地理要素对贫困分异的增强作用,加强交通设施投入,合理布局公共服务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平原农区减贫提供基础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亟待强化贫困地理学的贫困发生机制、贫困地理格局和减贫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