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已发现多个碳酸盐岩潜山油田和含油构造,运用岩心、薄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涠西南凹陷碳酸盐潜山主要分布在一号断裂带至二号断裂带附近,其中一号断裂带碳酸盐岩潜山主要为上石炭统黄龙组,岩性为浅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互层,沉积微相以碳酸盐台地-台缘生屑灰岩滩为主,发育裂缝、溶孔、溶洞等储集空间;二号断裂带碳酸盐岩潜山主要为下石炭统下部石磴子段、孟公拗段,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岩,沉积微相以台内灰岩滩沉积和台缘生屑灰岩滩为主,发育良好的裂缝型储集层。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地下水活动、古构造应力以及潜山上覆地层岩性等内因和外因诸多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发育孔隙、裂缝、溶洞等多种储集空间,具备良好的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2.
平湖斜坡是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油气重点勘探区域,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部和基底潜山油气藏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进一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对平湖斜坡宝云亭油气区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有效储层分布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成分为花岗岩储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风化淋滤控制溶蚀孔隙形成,构造活动形成大量裂缝提升储层物性,三者共同控制着花岗岩潜山储层展布。利用古地貌恢复、蚂蚁体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风化溶蚀强度和裂缝发育程度,对宝云亭油气区花岗岩潜山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胜海古2潜山古生界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海古2潜山是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北部一个断块型潜山。为分析潜山油藏储层特征、实现潜山高效勘探开发,对胜海古2潜山地层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储层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胜海古2潜山古生界储层主要为次生储集空间,包括晶间孔隙、溶蚀孔洞和裂缝等类型,其中裂缝是储层最重要的储集和渗流空间;胜海古2潜山储层主要发育在冶里—亮甲山组和凤山组;潜山顶部地层和断层附近地层是良好的储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风化淋滤作用(风化壳)、岩性特征和断裂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程度的3个主要因素。这一结论对埕岛油田以及渤海湾盆地潜山勘探开发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已经进入复式勘探阶段,急需开拓新的勘探领域。其中之一的花岗岩古潜山勘探由于一直没有钻遇油藏导致潜力受到学界质疑。为开拓火成岩油气藏勘探领域,优选惠州凹陷A构造作为靶区后成功钻探珠江口盆地第一口花岗岩潜山油藏发现井。对井壁取心、薄片和FMI(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成果进行分析,储层段裂缝有成组缝、网状缝和孤立缝3种类型,存在4个裂缝较为发育的层段;次生溶蚀主要包括沿裂缝溶蚀和溶蚀孔洞。垂向上受差异风化淋滤改造分为黏土带、碎裂-裂缝带和基岩带。储集空间以伴生缝为主,裂缝被方解石充填。应用RCI(储层表征仪)和MDT(模块式电缆储层动态测试器)测试油藏的情况并分析生、储、盖和运移条件,揭示其石油地质意义和领域性突破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辽河盆地中,海月潜山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的规模较大的潜山。通过对海月潜山的地层、构造和构造应力场等分析,得出潜山西北边缘有一个裂缝发育带和潜山内4个较强的张应力区和张扭应力区,正好与4个构造圈闭吻合,它们是油气储集区.并发现潜山顶部局部保留有残留古风化壳,风化壳中网状裂缝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这些表明海月潜山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和油气远景的潜山区,它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下潜山油气藏勘探的一个很好范例。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盆地与下扬子陆域具有较为一致的沉积构造演化史,全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资源潜力大,特别是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有可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突破新区。以南黄海盆地为主体的下扬子地区海相储层类型包括砂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三大类。基于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和物性条件等分析,认为砂岩储层有利的储集体主要为裂缝—次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未被胶结物充填或者部分充填的孔、缝、洞可作为有利储集体,泥页岩储层中的有利储集空间为高有机质丰度层段中的无机孔隙、有机孔隙和裂缝较发育带。  相似文献   

7.
基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的孔隙特征,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潜山区块有效孔隙的空间组合特征,探讨了影响研究区下古生界孔隙类型及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的主控因素。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以裂缝-扩溶缝-溶蚀孔洞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具有储集意义的主要为次生孔隙。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主要包括非常发育的潜山内幕储层,且与风化壳储层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深部溶蚀特征明显;太古界变质岩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之间往往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许多下古生界古潜山带具有"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特征等。孔隙的次生性及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式导致不同潜山区块储集能力的明显差异。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形成相时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先成孔隙的溶蚀改造和太古界与下古生界之间统一油水界面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新构造运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相结合可合理解释研究区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发育广泛,但含油气性横向变化较大,失利井较多,勘探风险大,了解火山岩潜山储层内部裂隙发育程度及规律可为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中生界安山岩,开展不同构造环境下岩石微裂隙发育程度实验,分析安山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微裂隙发育规模、频率以及微裂隙空间分布,探讨张性和压性构造应力环境下中生界火山岩微裂隙发育能力及空间展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安山岩在压性和张性环境下均有微裂隙发育;安山岩在较低的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大量微裂隙,微裂隙发育规模不随应力增大而升高,其原因可能是安山岩本身含有大量先存构造缝、溶蚀缝和溶蚀孔,受较小的应力后“再活化”产生微裂隙;结合渤中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安山岩经历了燕山早期北东向压扭、中期伸展,燕山晚期右旋压扭及喜山期伸展,导致其内部裂隙较为发育,其运储能力提升,具备成为优质储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涠西南凹陷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重点区,本文以二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断裂动力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几何学特征等研究,将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两侧“铲式”断裂体系等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划分为3级雁列式主断裂、4级分支断裂、5级分支断裂。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受到更高强度地应力作用,主断裂与分支断裂更为发育,二号断裂带绝大多数油气分布于此。综合分析二号断裂带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断裂系统与油气展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得到3方面断裂控藏规律及4种优势断裂控藏模式。在断裂控藏规律及断裂控藏模式的指导下,搜索、优选二号断裂带中段北1块、北3块、北4块潜力目标进行评价、实施。3个潜力区块均实施成功,达到地质油藏目的,断裂控藏规律、断裂控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潜力区块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致密砂岩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其成藏特征是制约西湖凹陷深层勘探的关键问题。三潭深凹Y构造花港组是致密砂岩重要勘探领域。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从沉积环境相带、成岩矿物作用、构造幅度与储层有效充注和富集程度等方面,对Y构造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成藏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类,其中,Ⅰ类储层是相对优质储层,是油气优先充注的优质通道。高能沉积环境中粗粒沉积是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前提,孔隙衬垫绿泥石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并且促进晚期溶蚀,是物性改善的关键。Y构造致密砂岩发育叠覆跨越成藏组合,相对优质储层和构造幅度共同控制储层含气性,构造幅度增加,在相对较差储层(Ⅱ类和Ⅲ类)中同样发育气层。该研究对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富集区的寻找及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典型碳酸盐岩古潜山任丘潜山和轮南-塔河潜山的岩溶发育特征,总结得出了影响东西部岩溶差异性发育的主要因素为岩性因素和构造因素,对分析不同古潜山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和古潜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壳经历了漫长的沉积间断,期间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与淋滤溶蚀作用,岩溶十分发育.根据不同的岩溶形态及构造成因可分为溶洞、溶缝、构造缝、溶蚀孔、压溶缝及缝合线.洞穴型岩溶储层以其空间规模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地质、钻井、录井及测井上均具有一定的响应特征.结合现代岩溶理论,洞穴型岩溶储层在距古...  相似文献   

13.
以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相干体、蚂蚁体和储层综合响应的物性因子方法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黄海崂山隆起下石炭统和州组至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进行储层预测。相干体、蚂蚁体预测结果表明,和州组至栖霞组发育多套储层,栖霞组储层裂缝发育和分布受断裂和构造挤压变形控制强烈,北部断裂带和南部挤压背斜区裂缝较为发育。储层综合响应的物性因子预测结果显示,和州组至栖霞组在南部地区的有利储层发育,主要集中在挤压背斜发育区和沿断裂带发育区。该储层的预测结果为崂山隆起有利目标区的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该方法的应用对于南黄海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调研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明确了油气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方向,旨在为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深水盆地发育在非典型边缘海大陆边缘,其石油地质条件具有特殊性,油气分布特征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海北部深水的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以构造圈闭型油气藏为主;南海中南部深水的曾母盆地南部和文莱-沙巴盆地,主要为构造圈闭型油气藏,曾母盆地北部以岩性油气藏(生物礁滩型油气藏)为主,万安盆地主要为构造圈闭型和基岩潜山型油气藏。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和中南部深水盆地的烃源岩、储盖和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表明,南海深水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南海深水的有利勘探方向为:①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的中央峡谷、陵南斜坡带,松南-宝岛凹陷的反转构造带,宝岛凹陷北坡海底扇,长昌凹陷的环A洼圈闭带(海底扇);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主洼深水扇、主洼两翼、西南断阶带,荔湾凹陷的深水扇。②南海中南部深水盆地的文莱-沙巴、曾母和万安盆地。  相似文献   

15.
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十分发育,非均质性强。以地震、钻井、测井和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明确裂缝性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控制因素。从叠后地震资料出发,采用地震属性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2种地震方法,优选方差体属性、振幅包络属性和频率衰减属性,对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孔洞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进行平面和空间预测,最终结合构造、烃源岩等控制埕海潜山油气成藏的因素,确定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6.
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藏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孤西潜山带经历印支期挤压逆冲、燕山期拉张负反转和喜马拉雅期拉张断裂改造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受北西向孤西断裂控制的内幕褶皱-块断型潜山带,发育了不整合面风化壳型、潜山内幕孔洞型和构造裂缝型3种储集层类型,进一步厘定了高潜山和低潜山2大类5种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高潜山油气藏模式有风化壳型、反向断块内幕型和地层不整合型,低潜山油气藏模式有反向断块和顺向断块型2种,这对济阳坳陷潜山勘探及多样性潜山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成藏规律指导下的潜山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涠西南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西南部,发育有多个油气田(含油气构造)。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构造和沉积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及输导介质等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认为涠西南凹陷拥有较好的烃源岩、发育多套储集层、多种类型圈闭和复合的输导介质,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发育有大规模的砂砾岩体,紧邻生油洼陷,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由于砂砾岩体多属于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成岩作用强烈,储集物性普遍偏差,多数探井因此而失利,因此,分析砂砾岩体储层的成因机理,寻找有利的储集相带,对勘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车镇凹陷北带砂砾岩体为例,通过分析化验与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表明次生孔隙与裂缝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受到有机酸的溶蚀作用与异常高压的影响;通过对沉积作用的分析,明确了各类扇体的有利储集相带,指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了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等分析测试工作。根据岩石矿物成分和显微沉积构造,可将研究区湖相泥页岩分为7类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包括裂缝和孔隙2种类型,其中,裂缝主要有4类,即构造裂缝、异常压力缝、矿物收缩裂缝和层间微裂缝,前二者在岩心上清晰可见,后二者宽度为微米级别;孔隙主要有3类,即重结晶晶间孔、有机质演化孔和溶蚀孔隙,为纳米到微米级别。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有4项:岩石矿物成分和显微沉积构造、有机质含量及赋存方式、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在对各控制因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方解石含量、纹层状构造、TOC、Ro、孔隙度及综合破裂率6项参数做为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将沾化凹陷页岩油储层分为优质储层、有利储层和不利储层3类。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压汞数据、测井曲线及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平北地区基底岩浆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花岗岩储层物性最好,其储集空间以构造缝、溶蚀缝和溶蚀孔为主,其中,构造缝占比61%,在作为良好的储集空间的同时,也为原生孔隙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区花岗岩储层发育具Ⅰ型模式,即,整体呈漏斗形,上部地区因裂缝、溶蚀孔洞被充填而形成致密区,储层物性差;中部大气淡水淋滤和构造应力作用下,裂缝发育,具备优异的储集空间和孔喉条件,为优质储层发育区;下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弱,构造应力影响小,裂缝不发育,储层物性最差。研究认为优质基底岩浆岩储层位于基底中上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强,构造应力强,断层、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