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海洋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耀光 《地理学报》1994,49(2):139-148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相当陆域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区逐渐形成。在全国划分经济区时,不应忽视海洋经济区。沿海省区在划分经济区时,更应把海洋列入到省级经济区内。辽宁是我国沿海省区之一,通过对辽宁海洋经济区划分的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区及其划分的有关理论、实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蔡人群 《热带地理》1997,17(2):101-10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已逐渐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优势互补的经济区域。本文分析了该经济区的形成条件及其在中国、亚洲的地位和作用。并建议开展全经济区协调性规划,处理好区内经济分工,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协调发展,并建设统一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使经济区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区背景下城市区域竞争单元的思考,分析了福建城市发展的现状特点,探讨了在海峡西岸经济崛起过程中福建城市集群化的战略构想;最后,指出城市集群化战略在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吴贯桐 《热带地理》1997,17(3):217-224
本文从经济区的空间系统特征,经济组成与空间组成特征,动态演进特征及功能特征上重新介定经济区的定义,由此定义和经济区形成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广东经济区划四项原则;并提出了与发展广东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7个经济区划分意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此分区方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分析入手,对低碳经济概念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4个模式: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低碳消费驱动模式。研究认为: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动力。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强大的综合创新优势,必须在实现经济体系高效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上做出表率,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是北京山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都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为北京的七山区县,其建设要以"两山、五河、七组团"为空间结构,以"一区、三基地、一平台"为框架性目标。作为探索北京山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是优化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符合山区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应遵循打破行政界限、生态主导发展等原则,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建设生态产业经济带(走廊)、拓展生态经济区地域空间范围、打造中国北部生态经济增长极,以建设成北京绿色崛起先导区和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海岛县经济区及其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耀光 《地理研究》1998,17(3):289-288
在我国海岛县经济类型(或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我国海岛经济区的框架,以我国北方海岛县经济区为重点,探讨海岛经济区的划分方法,提出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时空差异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陆域三大经济区为空间尺度划分海洋经济区域,在采用变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定量分析海洋经济省际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对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总体差异进行区际结构分解.比较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内部海洋经济差异及区际差异,探究海洋经济差异的内部机理。并运用基尼系数分析三大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最后,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差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升级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强化以郑州市为中心和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开发区建设;培育沿京广交通线经济带、沿陇海交通线经济带、沿焦枝交通线经济带、沿京九交通线经济带、沿西宁交通线经济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热带琼雷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区克服了传统经济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瓶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都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在充分考虑了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地区热带资源禀赋、生态环境脆弱性及经济空间紧密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战略构想。琼雷地区生态本底较好;热带作物资源、海洋资源及港口资源十分丰富,热带特色显著;经济结构以一、三产业为主,生态恢复与维护成本较小;存在地缘一致性和经济紧密性,有一定区域联系基础。但同时本区域存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原则。为此,建立中国热带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必要的和及时的。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琼雷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期在中国的典型热带区域打造生态经济区发展平台,构筑中国热带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生产力总体布局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戴先杰 《地理研究》1994,13(3):76-82
面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日趋明显这一实际,到本世纪未乃至下一世纪初,全省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应在全省总体经济实力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苏北经济的发展,以尽快缩小南北间的经济差距.今后该省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构想应当是:以苏南地区开发为重点,同时加快东陇海沿线产业密集带的建设,以形成“南北呼应,中心开花”的基本态势,争取在下个世纪初期形成“一片经济核心区、一条产业密集带、两个增长中心”的生产力布局格局.  相似文献   

12.
周生来 《热带地理》2005,25(3):248-252,262
湘赣粤桂边地区即南岭地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优势明显,政策优势灵活,交通通讯日益便利,区域内资源、产业和市场具有很强的集聚性和趋同性。建立湘赣粤桂边经济区,即南岭经济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文中分析建立南岭经济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建立南岭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区域布局及发展目标,并就建立南岭经济区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南海区域发展特征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凤君  姚作林  陈卓 《地理学报》2021,76(2):428-44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框架正催化全球经济版图格局发生剧烈演变,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以环南海区域为战略基点,在深入研究区域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建设“中国+东南亚”战略性一体化经济区的可能性并付诸实施。本文以环南海区域为重点,结合区域发展重点指标描述了其整体发展特征,利用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和贸易结构重合度指数,对环南海区域产业与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刻画了环南海区域核心增长区域的空间网络特征,最后讨论了环南海区域构建多元一体化经济区的前景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环南海区域主要发展指标增长态势强劲,发展速度和质量远超全球同期平均水平。② 在全球产业转移周期阶段与空间路径的双重驱动下,环南海区域形成了“澳新港—粤闽台文马—滇桂琼泰印菲越—缅老柬”四大梯级发展格局。③ 环南海区域11个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和贸易结构重合度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兼具“横向一体化”和“纵向梯级化”复合特征;产业结构与全球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高端化”和“低端化”并举的态势。④ 环南海区域已经形成九大核心增长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产业和出口商品类型呈现相似性和互补性。⑤ 展望未来,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及其引致的全球价值链重组将构建起深度匹配地区资源禀赋特征的区域一体化生产—消费网络,而城市群、高速交通等空间实体所构建的“点—轴”空间网络和“内—外”开放合作政策平台也将更好保障一体化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地区长期面临资源组合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空间区位又决定了其具备促进区域协调、沟通国际国内、调整经济结构、筑牢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生态经济枢纽区,将有助于改善西北及全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全域生态安全水平,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中国西北“水三线”空间格局,依据国家战略定位与生态经济功能,基于对研究区人地环境、城市群与城镇发展体系、人口布局与民族构成的全面解析,解读生态经济枢纽区的基本内涵,其可归纳为生态功能区、经济枢纽区、文化融生区、深陆通道区四个方面。进一步,本文综合宏观布局、资源禀赋、生态环境、陆海统筹等视角,阐明了生态经济枢纽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构建了西北“水三线”地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总体空间布局。并提出河西、兰西、天山北坡、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四大生态经济枢纽区的建设格局与发展途径,探索了生态经济枢纽区与国家战略布局的互动关系。以期助力中国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深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速西南水电开发 促进长江上游沿岸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地区,其水能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文章分析了西南地区自80年代以来水电装机容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以及西南水电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运用市场经济模式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翔  何甜  戚伟  张国友  周国华  贺艳华 《地理学报》2022,77(12):3194-3202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枢纽地位。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显著成效,但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协调发展论坛就此进行专题研讨,普遍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导向,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要尊重自然与经济规律,国家战略规划布局应从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向“差异化+系统化”转型。中部地区要以“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为骨架,积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发挥城市群对中部地区的鼎托作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强化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等核心支撑作用;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能源、电力、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安全管理;补齐农业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形成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思路与绿色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22,77(8):1907-1919
青藏高原城镇化肩负着捍卫国家安全屏障与护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及“亚洲水塔”的特殊使命,对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确保“地球第三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让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使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牢固、使国家安全屏障更坚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驱动过程、特殊发展道路、特殊发展目标、特殊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认为青藏高原城镇化是一个在高寒缺氧环境下,由单一投资拉动、游客带动、服务驱动、对口支援等特殊驱动形成的低度开发型、文化传承型、守土固边型、护卫水塔型、小聚大散型、社会包容型、生态富民型城镇化过程。未来发展思路是:以守土固边为先导,保障国家安全,快稳有度,确保边境和农村地区有足量人口,到2035年高原常住人口将达到1600万人,城镇化率宜为52.5%左右,将长期稳定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绿色发展为主导,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能力及水平,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住在镇里,牧在乡里,就近就地镇民化,建设高原美丽城市与城镇;以小聚大散为布局原则,聚散有度,在散聚中形成由“三圈四带多节点”构成“星星点灯”式固边型城镇空间格局,突出“三圈”(西宁都市圈、拉萨城市圈和柴达木城镇圈)、“四带”(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川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唐蕃古道沿线城镇带、边境地区固边城镇带)和“多节点”(多个重要城市节点和重要固边城镇)的集聚效应;以通道建设为保障,超前建设青藏高铁等基础设施,筑牢国家安全保障线,加快引进“新基建”上高原,建设高原智慧城市;加快边境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设边境土地改革试验特区,以国土安全为重,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考虑边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加快形成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及充分发挥上海的核心功能,不仅对于加快长江三角液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将对贯彻国家长江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形成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发展思路,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上海作为该地区的首位城市,应当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 要素市场培育,综合交通运输网构建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建设等四方面发挥核心城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桂山 《地理科学》1998,18(6):510-517
开放开发长江,建设强大的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加剧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本文综合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组织结构分散。重大项目重复建设,区域发展的差异扩大以及生态与环境不断恶化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