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造沉积分析是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来精细刻画同沉积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之间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构造与沉积作用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与构造地层学相比,构造沉积分析更强调三维地震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应用,突出构造活动与沉积过程、沉积充填的动态响应。作者分别从同沉积构造的精细解剖、构造对沉积过程的控制和构造与沉积充填的响应等3个方面展示了近年来构造沉积分析的新思想和新进展。结合实例重点介绍了生长地层法、粒度分析法、地震处理和解释技术等手段在构造沉积分析中的应用,指出构造沉积分析方法在构造过程与沉积产物复杂性研究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北部油气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开展南海北部双峰盆地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和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双峰盆地地震层序和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厘定了双峰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采用平衡剖面技术,重建了双峰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结合南海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双峰盆地的性质和成因。研究认为,双峰盆地为与洋壳热沉降有关的坳陷沉积盆地。从神狐运动开始,双峰盆地经历了大陆破裂-大陆裂解-海底扩张完整的构造演化旋回,在持续伸展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双峰盆地,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转换-伸展构造样式、重力滑动构造样式和火成构造样式4类,其中伸展构造和火成构造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3.
东海及其弧形的外缘,位于欧亚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格局复杂,在全球构造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利用重磁资料,使用sin x/x法,反演了该区的莫氏面的深度,并编绘了莫氏面深度图和地壳厚度图。结果表明,该区的莫氏面的起伏十分强烈。结合重力及海底地形地貌,区域构造等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初步揭示,在东海及其邻域的各大构造带上,其地壳性质和应力分布状态有着重大的差异,它们的地壳上层区域构造与其深部的构造特征,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
软弱地质体对反转构造变形制约作用的物理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盆地的构造变形表明,大陆边缘上常存在与刚性地质体相对应的软弱地质体,它们不仅加强了裂陷期的沉降变形,而且加强了挤压反转期的褶皱隆升。为了揭示软弱地质体对构造变形的影响,作者利用物理模拟方法设置了4组实验,基于模拟结果讨论了琼东南盆地西南部反转构造的发育机制。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哪种应力场下反转变形都更容易在软弱区集中,软弱区所处构造位置及其所受应力性质对反转构造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构造对比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西南部构造反转发育主要受斜向挤压应力和软弱体的共同影响,推测其挤压应力来源于盆地西北部,可能与印支地块的旋转挤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反转构造是含油乞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之一。钱家店凹陷沙海组末期-阜新组时期应力性质的改变导致了凹陷东部绔坡反转构造的产生。本文在详细讨论了该区反转构造的特点,演化模式及其与盆地演化阶段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反转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其对构造与气候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流系统演化是一个堆积与切割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河流阶地成因的研究,指出气候成因阶地的堆积主要发生在冰期,其他时期虽有堆积,但保存下来的较少;切割作用发生在冰期一间冰期的过渡期。构造成因阶地切割作用发生的时段就是构造运动的时期,也是古河床开始废弃的时期,提出了判定不同成因河流阶地的地质学特征。气候成因阶地每一级都说明有一个或多个冰期一间冰期的旋回,构造成因阶地的每一级都表示有一期较强烈的构造事件,有些阶地是构造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山西沁水盆地是一个构造残留型的富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煤层气田。长平井田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是煤层气成藏的有利区域,且该区域煤层气的形成及分布以构造成因为主要因素。在三维地震勘探偏移数据体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速度进行标定,对层位、断层、陷落柱以及褶曲进行精细解释,获得该区域精细构造特征描述。与原二维构造特征对比发现:三维地震构造特征中的煤系地层走向和埋深与原二维构造特征基本一致;三维地震构造特征反映出沿走向上发育的多个短轴状展布小幅褶曲,新增断层19条和新增陷落柱24个;查明原二维构造特征与三维构造特征中不一致的一条断层和陷落柱的位置,获得对地下煤层精确的成像解释。通过该区测井资料验证,三维地震构造特征符合地下实际情况,验证了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不同构造层内发育各具特色及多类型的构造样式,主要表现有压缩,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分别对应基底卷入型的压性断块和冲断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潜山构造,穹隆构造,张性断块构造以及断层扩展反转褶皱构造,盖层滑脱型褶皱反转构造,单条冲断系负反转构造等,认为这些构造样式是地壳挤压,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结果,并探讨与油气赋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构造与现代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目前针对陆域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成果卓著,而在海域方面研究薄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海域活动构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国内海域活动构造定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域活动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定量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重点总结了海域活动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海域活动构造自身因素的危险性定量评价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构造样式为盆内各类构造组合的几何形态表达,反映了盆地所处应力场性质变化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近5年来针对东海陆架盆地所取得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并综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盆地内中生界构造样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总结,详细划分为5类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和底辟构造样式,并进一步细化为12种构造组合。同时,对东海陆架盆地内西部坳陷、中部低隆起、东部坳陷3个构造单元内的中生界构造样式发育情况分别进行了总结,各类构造样式自西至东具有各异的展布特征。综合盆内中生界构造样式几何学特点与展布特征可见,由于伊佐奈歧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区内处于挤压构造环境,进而形成了挤压背斜、断背斜、正反转等构造组合;大洋板块的后退翻卷及板块碰撞、俯冲的远程效应下,区内构造环境以伸展作用为主,形成了一系列NNE向裂陷盆地,发育了丰富的伸展构造组合;走滑-拉分构造的发育较好体现了构造环境的转变,地震剖面上见有花状断裂发育;岩浆底辟构造多发育于拉张环境下,与断裂展布息息相关,多沿NE-NNE向断裂展布。此外,新生代多期构造运动是影响中生界构造样式发育展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莺-琼盆地基底控制断裂样式的模拟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即莺一琼盆地)是南海西北部2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莺歌海盆地走向NW,发育在红河断裂带上;琼东南盆地走向NE,与莺歌海盆地近直角相交。根据物理模拟实验,认为莺歌海盆地的演化受到了NW与近S-N向基底断裂的控制,在印支地块顺时针挤出应力场下发育和演化;而琼东南盆地则受到NE向基底断裂的控制,在SSE向伸展应力场控制下发育,NW与NE向构造带相互影响,造成了琼东南盆地北侧边界断裂走向近E—W,向南呈台阶式下掉,南侧边界断裂走向NE,莺琼过渡区隆凹格局复杂。由于莺歌海盆地NW向构造活动早于琼东南盆地NE向裂陷作用,从而导致NW向构造控制地位的形成,NW向断裂和构造表现为对NE向断裂和构造的阻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断裂构造的涵意,是指地质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相邻部分沿破裂面发生分离的现象,即构造地质学中所泛指的断层、节理等宏观破裂构造。 近几年来,由于野外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成果的逐渐丰富,笔者认为对断裂构造的认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现象上,都还需要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断裂构造的扩展问题作一概略的论述,从这一侧面来反映断裂构造的形成、发展和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邱燕 《海洋地质》1996,(3):1-13
反转进同一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应力改变造成伸展或压缩构造的垂向叠加所形成。由于反转构造以及构造反转作用对油气聚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综合介绍反转构造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万安盆地正反转构造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形成正反转构造的原因,旨在万安盆地寻找与反转构造有关的油气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是指裂谷盆地中为保持区域伸展应变守恒而形成的伸展变形构造的调节体系,包括调节构造与传递构造两类,它在裂谷盆地发展过程中对伸展构造的分段(如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的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不多见,简述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变换构造类型和构造样工,并分析了变换构造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及与油气的关系。对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变换构造的分析,将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朱晓华 《海洋通报》2004,23(5):46-50
在跟踪国际、国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基岩海岸为例,对宏观尺度下构造对基岩海岸岸线走向、形状与分维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为:在宏观尺度下,构造在总体上控制着福建与台湾基岩海岸岸线的基本走向与分维大小,构造分维相对较大则其对该区域海岸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强,而区域海岸线分维相对较小;当构造分维相对较小则其对该区域海岸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而区域海岸线分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南昆嵩地区是万安盆地西部负向构造单元,其中部N–S向断裂贯穿南北,独特的构造特征使其成为研究万安盆地西部构造演化与区域断裂走滑活动的窗口。将研究区沉积地层划分为3套构造层,通过回剥法绘制南昆嵩地区构造–沉积充填剖面,并计算南昆嵩地区构造沉降量以及构造沉降速率,论述南昆嵩地区构造演化史与沉降过程以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下部构造层和中部构造层中断裂组合样式主要为卷心型断层、“Y”型断层、阶梯状断层和高角度花状构造等,断裂延伸方向大致可分为:N–S向、W–E向和NE–SW向3种;上部构造层断裂不发育,为稳定沉积;在区域走滑断裂以及南海扩张运动的控制下,南昆嵩地区始新世以来构造演化经历4个阶段:初始裂谷期、伸展断拗期、走滑改造期和热沉降期,新生代地层构造性质也表现为以伸展与走滑作用为主–走滑断裂控制–热沉降的三段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位于珠江河口外。断块掀斜构造是指被断裂围限或切割的断块,在应力场由挤压变为引张的条件下,由于控制断块的主要断裂性质的变化,导致断块一侧掀起,另一侧倾斜的构造。这种构造在珠江口盆地中非常发育。它对珠江口盆地的形成和发育,对油气的生成与赋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断块掀斜构造对珠江口地堑的形成和演化,沉积建造和沉积的迁移规律,沉积矿产(主要是石油)的形成和分布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行山东麓邢邯地区的綦村铁矿,为一接触充填交代类型的磁铁矿床。实践证明,对本区构造特征与控矿构造规律的揭示与研究,是指导今后对该矿区进行普查勘探和扩大远景的重要关键。为此,笔者在对綦村一带进行万分之一地质测量和构造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该矿区地质构造问题的一些初步认识,将有助于揭示构造条件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