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地震仪远程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九五”期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数字地震台站。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极宽频带、大动态、大信息量、高分辨率、高精度和便于计算机处理等诸多优势,是模拟地震观测系统无法比拟的,模拟地震观测系统正在逐步为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取代。  相似文献   

2.
地震台站的数据共享和安全访问是基于IPv4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由于IPv4的地址局限,缺乏安全认证和数据加密措施,现有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建立在私有IP地址的行业局域网,只能实现基于台网级的数据共享访问。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取代IPv4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实现台站级数据访问为目标,构建在IPv6网络环境下地震观测网络系统的安全组网模型,同时针对现有观测系统的特点,探讨IPv4地震观测系统过渡到IPv6的系统模型,为下一步IPv6技术在地震行业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震观测数据平台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实施,我国建设了现代化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日产出数据约40GB.如何对地震观测数据进行规划,实现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建设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为地震观测业务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新业务拓展提供支撑,发挥地震观测数据的效益,使之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地震观测数据系统建设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地震观测系统现状,结合地震观测台网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分布、产出特点,阐述了地震观测数据汇聚、存储、交换和服务模式,探讨了我国地震观测数据平台的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地震观测事业中新的观测手段、观测项目、观测资料不断涌现,需要研究的大量问题随之而来。即将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新建、改扩建约15 000个各种类型的地震台站,地震观测的技术系统、各类台站的维修维护模式、地震资料的处理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地震观测工作者及管理者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空间观测技术将给我们提供更多观测资料,以地震电磁卫星为代表,电磁观测将产生新的海  相似文献   

5.
叶建钢 《地震学刊》2001,21(2):63-66
“九五”期间,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于此,以便于借鉴。  相似文献   

6.
应对巨大地震的应急流动观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目前。我国的地震观测系统和地震观测信号传输几乎完全依赖于公共通讯网络。但是,大地震常常严重破坏公共通讯系统,应对巨大地震的流动观测系统就提到迫切的日程。2007年,通过采用无线竞带接入技术,结合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初步建成了应对巨大地震的应急流动观测系统,并在汶川地震现场观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地震观测系统的标定是指用某一标定器作为系统的输入信源,对系统进行实验检测的过程。标定的目的是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确定观测系统的各种特性,以便正确地分析和解释观测系统的记录结果。数字式地震观测系统的出现,观测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地震观测系统标定研究工作的进展,也对观测系统的标定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大庆油田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深井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长周期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近海地震观测试验系统首次在井下将测震仪器和前兆仪器进行组合观测,可为海底地震观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为海底地震监测和前兆观测积累大量的基础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本从地震学和测震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地震观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地震观测系统标定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地震观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地震观测系统标定研究和提高观测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薛兵 《地震》2021,41(1):40-50
用于定点连续观测的地震观测仪器,产出的观测数据是一个时间序列,反映了被观测量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将地震观测系统中任何与频率特性有关的信号处理过程均视为滤波器,如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抗混叠滤波等,对地震观测系统中的滤波器进行了深入讨论.实际工作中往往认为慢变量信号中不存在高频分量,使得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忽视了抗...  相似文献   

12.
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证地震观测台站的正常运行,解决当前台站动行观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性不高、观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资源利用不足及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套集设备管理、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采集、信息通讯、信息管理与应用为一体的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考虑到地震观测台站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分析台站运行状态观测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抢修以及远程操控,采用具有双通道可切换的12 V稳压直流电源和UPS作为观测系统供电设备,采用有线、无线双线路备份的方式集成网络通信系统,并实现人机交互设计;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包括用户管理、值班工作管理、台站设备管理、台站运行状态观测、故障预警以及故障派单及抢修等系统软件部分,完成系统设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能够在网络中断时继续保持信息传输连续率,工作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没有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辽宁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台网布局、台站基本参数、观测动态范围以及整个台网的监测能力、台网中心的功能等方面的介绍,阐述了整个辽宁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海底地震观测是观测地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国际海洋地震观测的发展,阐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类型,沉浮式海底地震仪、海底井下地震仪、海底电缆式地震仪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其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深低频脉动(Deep Low Frequency Tremor,即LFT)的观测近年来引起地震科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观测和研究在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常规地震观测对板块内部和碰撞型板块边界地区LFT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与间歇性地震脉动与滑动(Epidemic Tremor and Slip,即ETS)相联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技术上已逐步成为可能.为此,本文讨论了目前用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LFT观测的现状和方法,并对将LFT的系统调查引入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常规观测提出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现代地震观测系统,已发展为数字观测系统。数字记录仪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地震观测.近年来,我国陆续引进了 PDR-1、PDR-2、DP-200、DP-260/250等数字磁带记录仪及回放设备。我国的观测系统也出现了新的飞跃,由模拟观测系统发展为数字观测系统,使系统的记录动态范围由50dB 提高到100dB 以上。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资料高精度、高质量、高速度的数字处理方面都大大优于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地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不仅取决于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良好的地震观测环境。客观、全面地对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进行调查评估,并建立地震观测环境监控体系,对于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和地震行政执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台站作为地震系统基础单元,是设置地震监测设施并开展地震监测的基层机构,完备的地震监测设施和良好的地震观测环境是地震观测的基础。掌握完整、准确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是做好地震台站管理的关键。由于观测手段更新、观测环境变迁和建设条件差异的原因,投入运行后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与规划设计有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地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论述了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完善的意义,通过实例说明准确、有效的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在地震观测干扰排查、观测环境保护和台站升级改造方面的应用,旨在引起行业重视地震台站基础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应用,进而确保地震观测数据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井下地震观测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井下地震观测研究工作现状;阐述了我国在井下测震工作中总结出的井下记录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介绍了国内井下专题研究和综合观测研究的思路和实际进展。本文还提出了今后井下测震工作的研究重点,即:一方面开展深井观测特征的对比、分析等专题研究,改造现有的观测系统;一方面需加强与国家其他部门、企业的横向联系,利用现有的技术和仪器装备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反过来也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引入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中,由于各种干扰及数字化仪器的自身因素,数字化观测数据有时会出现突升、突降的现象,给数据分析带来不便。本研究引进肖维纳(Chauvenet)准则,从理论上对气体流量干扰数据进行剔除,以便于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