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并在技术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功能实现的技术路线:在数据管理方面采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在存储管理方面采用分级存储管理模式,并解决了数据库的分级存储管理技术;在检索应用方面提供了程序调用式检索方式,并通过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程序调用式检索;通过选用HPSS技术解决了由异种机型构成的高性能计算机群存储池问题;通过分别建立实时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解决了气象资料的规范化存储和实时业务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应用软件开发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9210工程SYBASE数据库终端检索软件的功能,检索方式及其应用与SYBASE数据库的关联,为实时气象资料分类组织管理,查询和检索,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方法,对今后9210工程数据的检索统计和开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集明 《气象科技》2007,35(4):589-592
通过对气象科学数据分类及其特点的分析,在参考国内外同领域现状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社会特别是科学研究用户需求的特点,对基于Internet面向社会公益性共享的气象科学数据存储检索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根据"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原则提出了在线存储、商用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和数据适度冗余存放的存储策略,以及数据导航与定位、随机检索、在线下载、用户定制等多样化、可视化、人性化的存储检索基本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数据库系统是"9210"工程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针对气象资料信息量大、数据种类多、格式不统一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据入库保存和管理.但由于始终没有一套实用的数据库接口程序,因此,我台的数据库信息资源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资料是气象研究及业务中所需要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资料,通过对山东历史地面气象资料的信息化、标准化处理,建立了山东省1961年-93年的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并编制了数据库自动化管理及检索服务系统。本文概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用途、制做原理和数据库结构的建立及检索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基于J2EE平台的气象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茂达 《气象科技》2009,37(3):363-368
为了集成现有的异质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加强存储数据检索与数据共享方面的建设,针对气象信息系统在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构建统一信息平台时的要求,搭建了基于J2EE的气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利用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技术对异构、分散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讨论了J2EE在建立分布、动态的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峡自动站报表软件》和《气象自记风报表信息化与格检、质检软件》的设计技术和基本功能。其中《三峡自动站报表软件》通过数据库视图技术从三峡水文气象数据库获取基本数据,通过SQL查询技术统计合计,最后通过开发动态链接库,调用Excel模版完成可视化报表;《气象自记风报表信息化与格检、质检软件》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人工录入数据的采集、格检、保存,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质检和A模式存储。  相似文献   

8.
一种地市级气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王力  王吉滨  曹锦飞 《气象科技》2015,43(6):1053-1059
面向地市级气象业务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数据管理分散、数据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以气象数据为核心,从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库建设的角度,提出一种气象数据库系统架构与设计方法。从逻辑结构、物理存储方面对气象数据进行划分,设计了气象数据的物理存储模型和数据统一访问规范。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多种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入库、备份的统一处理。通过消息数据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增强了多源气象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使用,为气象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支撑,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程雷 《贵州气象》2013,37(4):48-51
随着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发展,伴随气象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对气象资料存储和查询实效的要求越来越高,仅凭传统翻阅原始凭证查询气象资料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该文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电子数据资料的存储、检索和一键调阅,实践表明有效地提高了气象资料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峰 《气象科技》2007,35(B12):23-28
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构建这样的共享平台将涉及众多的技术,其中商用数据库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商用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成熟,商用数据库系统在气象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气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结合实践,阐述了分区、视图、物化视图、XML DB等数据库技术的功能、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技术在气象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依托风云卫星工程,对多批次工程建设采取统一设计、滚动开发、分批扩展的方法,建成气象卫星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系统架构于多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应用可配置的动态加载容器和多机作业负载均衡并发处理技术将集群构建为高扩展性、高可用、高效率的业务系统。对Internet的全集数据共享技术、分布式时空一体化数据库存储技术、基于WebGIS的全球卫星影像发布技术、可视化处理与显示技术、三维地球影像发布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数据共享服务方式,提高了数据下载效率。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存档国内外21颗气象卫星801类共1150 TB数据,为24258个注册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亦可通过配置扩展,适应未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数据存档与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GIS技术在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 并阐述了系统的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电子地图建设、气象制图输出、实时与历史资料检索、灾情分析、台风预警与损失评估以及参数化制图等功能; 同时对GIS应用于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 如数据共享与转换、气象要素插值算法、空间信息检索方法、基于插件技术的模型评估方法、三维可视化技术; 最后给出了相关结论, 并指出该系统将为全国综合性决策服务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的共享NAS存储,通过省级气象通信系统的文件分发策略,将气象卫星广播数据迁移到共享NAS上进行统一存储。基于B/S系统构架搭建气象数据湖对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的共享NAS存储上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数据湖提供了前端图形界面对目录权限和账户权限统一管理,一方面规范了数据访问权限,保障了数据和账户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解决了因数据反复迁移、多处存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符合气象业务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统一气象应用系统数据对接方式,规范气象数据使用环境,以国省两级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为纲领,采用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设计和开发了标准化气象数据服务接口。标准化气象数据服务接口遵循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采集和加工各类气象数据后汇入气象数据资源池,统一通过RESTful API发布数据,为全宁波市气象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数据对接服务。该接口改变了应用程序直接读取数据库的旧模式,降低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同时加强了运维部门对各类气象数据访问的监控和管理。文章主要介绍了气象数据服务接口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并详细描述了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接口规范、业务流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共享数据平台,加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发挥卫星垂直探测器(ATOVS)资料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以及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中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DVB-S系统的NOAA/ATOVS资料的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的概况及主要功能,并以2005年7月人们关注的台风“海棠”为个例,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在监测和分析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时的独特优势。该系统的建立,将解决省、地气象部门不能实时获取ATOVS资料的问题,并将推动ATOVS资料在气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对海量气象数据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CIMISS)。该文描述了系统基本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基础平台体系结构、信息流程,阐述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础数据使用环境。系统由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5个业务子系统组成,承担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共享服务和业务监控任务。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基于消息和文件共享的平台内信息交换、气象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处理作业调度和算法的动态扩展、元数据的设计和应用、公共配置信息管理、全流程业务监视和调度控制、面向服务的多维度数据存储策略、全局数据访问视图和统一访问接口设计等。该系统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业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气象数据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安全扫描和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实现气象档案数字化是对纸质气象历史档案拯救和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该文在对数字化技术进行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历史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的建设思路, 针对气象档案记录内容的特点, 对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气象档案OCR识别的解决策略, 为业界的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一种技术思路和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MARS软件在数值预报模式产品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简单介绍MARS (Meteorological Archival and Retrieval System) 软件的架构及组成部分,并基于MARS软件,介绍了数值预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通过在GRIB2数据段对应描述层次类型和气象要素的表格文件中定义新的层次类型和气象要素,在MARS软件解析GRIB2数据所需要查找的相关模板表格文件中定义气象要素对应的产品类型号、要素类别号、要素号、要素名称和要素名称缩写,说明GRIB2数据模板和代码表创建方法。以GRAPES模式产品GRIB2数据为例,实现应用MARS软件管理GRAPES模式产品GRIB2数据。结合存储管理TS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软件,研究开发MARS软件和TSM软件连接接口程序,实现数据的直接迁移和回调。以T639L60模式产品为例,通过测试检索性能,MARS软件检索数值预报产品速度超过当前国家级气象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检索速度1倍,说明MARS软件检索数值预报产品数据具有时效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共享数据平台, 加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发挥卫星垂直探测器 (ATOVS) 资料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以及监测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中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DVB-S系统的NOAA/ATOVS资料的处理、分析与显示系统的概况及主要功能, 并以2005年7月人们关注的台风“海棠”为个例, 展示了利用该系统在监测和分析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时的独特优势。该系统的建立, 将解决省、地气象部门不能实时获取ATOVS资料的问题, 并将推动ATOVS资料在气象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范新岗  丑纪范 《大气科学》1999,23(5):543-550
提为初值问题的数值预报在通过改进数值模式、观测手段及分析方法而改进预报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两大困难,即模式误差和初值不完整。然而我们有大量的气候演变的历史观测资料,其中蕴含着关于气候系统的信息。本文针对这两个困难,系统地提出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反演订正模式和初值进而改进数值预报的三类反问题,并给出数值解法。最后将三类反问题应用于一个简单模式进行反演预报的数值试验,其数值试验结果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