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浸砂岩型铀矿含矿含水层具有孔隙度大、连通性好、砂岩疏松等特点,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由于孔内井液压力大于层间水静压力,井液沁入围岩和含矿层导致“压氡效应”的产生,打破了原有的镭氡平衡,造成γ测井解释结果偏低,致使铀资源量估算不准确。目前镭氡平衡系数一般采用分析对比法和物探参数孔观测法来确定,引入幂函数对物探参数孔实测数据进行拟合,求取宝龙山铀矿床姚家组下段镭氡平衡系数,并对各方法求得的镭氡平衡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析对比法计算得出的镭氡平衡系数可信度最低,物探参数孔观测平均值法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而采用幂函数拟合后求取的镭氡平衡系数能有效地避免偶然误差,结果可信度最高,为砂岩型铀矿床镭氡平衡系数的确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潜水位进行气压和潮汐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衡水市旱作节水农业实验站(旱作所)H5观测资料为例,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对气压、理论固体潮和浅层地下水位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结合小波方差分析确定了气压、固体潮和地下水位等水文时间序列的主要周期(或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再运用连续小波逆变换在主要周期尺度上重构了气压、固体潮和地下水位时间序列,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水位对不同频率气压和固体潮的敏感程度(即响应系数),依此消除气压和固体潮对观测水位的影响;最后通过极差和标准差评判改正效果。结果表明:旱作所H5观测孔水位受气压影响较大,气压系数为0.799~0.881cm/HPa;对固体潮的响应较小,固体潮系数均接近于0cm/μGal;响应系数的频率效应不明显;与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和快速Mallat离散小波变换算法相比,CWT方法所得气压系数和固体潮系数的地球物理意义更明确;3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水位改正结果显示,CWT方法与Mallat算法接近,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异常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及平衡深度等概念和构造研究联系起来,着重探讨压力系数在构造发育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深线上里程为K44 165~ 300段土样的94组固结试验数据为依据,探讨基于室内固结试验合理选择固结系数的方法,分析结果发现:当固结压力较现存压力小得多时,时间平方根法和司各脱法计算所得的固结系数比较合适;当固结压力大小在现存压力P。左右时,应选三点法计算所得的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5.
多级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瑛  雷洋  章光 《岩土力学》2010,31(10):3125-3129
对某高填方路基挡土墙的现场实测水平土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挡墙墙后土压力呈曲线分布,类似字母"R",土压力最大值出现在挡墙底部,而下部的值略小于底部值,最小值出现在挡墙中部。在本级挡墙施工时,墙后第1、2层土压力值接近静止土压力值,大于主动土压力值,第3、4层土压力值小于主动土压力值;在其上若干级挡墙或边坡施工时墙后各点土压力值均小于主动土压力值,即随着填土深度的变化挡墙后各点的土压力系数是在不断变动着的,土压力系数与土压力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一致。同时,土压力作用点介于(0.4~0.5)H,且随填土深度增加作用点位置上移;每级挡土墙之间的平台宽度越小,上级挡土墙对下级挡土墙的影响就越大,土压力作用点就越高。研究结论对高填方多级挡土墙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要内随着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顶管领域出现多种的施工方法,包括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法、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法、气压平衡顶管施工法等多种施工方法,这些方法有相通点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介绍施工方法的同时,指出几类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应该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种施工期间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岩土力学》2009,30(Z2):158-162
在Hilf分析法的基础上,对Hilf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将孔隙气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作为独立变量,推导了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计算表达式。给出了考虑强度随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填土堤防强度随固结度增加而增长的饱和土堤防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计算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随之增加,忽略孔隙气压的作用所得的软土堤防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大。当 等于 时,孔隙气压对抗剪力没有影响,此时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相同。因此施工期间软土地区堤防既要考虑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地基固结提高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在幔源矿物与热液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是造成地幔不均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元素的分异和板块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热液的组成、矿物的结构、温度、压力以及氧逸度都与分配系数密切相关。不同微量元素在相同矿物或热液中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别,而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矿物中的分配系数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微量元素分异和不同地幔端员形成的理论基础。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热液的组成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热液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矿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由于分配系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因此在考虑地球深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异时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9.
深部土静止土压力的计算与预测是煤矿深井建设设计与施工中的理论与技术难题之一。深部原状土重塑后的高压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表明,深厚表土静止土压力系数与浅表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有较大差异,深井建设设计与施工技术中应考虑这种土压力的特殊性,以避免可能的工程事故及人财物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高填方暗道在西部沟壑地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有关高填方暗道周边土压力分布的计算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山西平朔东露天煤矿输煤暗道周边土压力现场测试资料分析,得出了高填方输煤暗道周边土压力分布和变化规律,对暗道周边的应力状态有了更为清晰地了解。试验结果表明,高填方暗道结构顶部存在竖向土压力集中现象,高填方暗道侧部竖向土压力分布呈现如下规律:当填土高度较低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增加较快;当填土高度较大时变化缓慢。高填方暗道竖向土压力计算时,当填土高度较低时,宜采用土柱法;填土高度较大时宜选用顾安全公式法。与暗道结构相比,公路桥涵与地下埋管尺寸和刚度较大,建议计算侧向土压力系数采用静止土压力系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非饱和含砂细粒土的气体渗透规律,制备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试样进行气体渗透试验,并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分析进气压力、孔隙比和饱和度等对气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总结了非饱和土中渗透率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土样气体渗透率测试值逐渐趋于稳定值;含水率较高时,进气压力对土样气体渗透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含水率较低时,土样气体渗透率随进气压力增加而变化幅值较小。气体渗透率随土样含水率的增加(或饱和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当含水率低于最优含水率时,气体渗透率变化较小,但当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后,气体渗透率急剧降低;在最优含水率两侧,土样微观结构的差异(絮凝结构和分散结构)是导致气体渗透率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气隙比可有效表征土体孔隙比与饱和度对气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气体渗透率与气隙比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并采用已有文献中试验数据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露天采煤矿区土地的复垦:土壤透水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采煤矿区土地的复垦:土壤透水性实验党志,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露天采煤矿区,复垦,土壤透水性实验煤矿区土地复垦常用的方法是在矿渣表面覆盖一层约5~40cm厚的土壤,种草植树以恢复植被。但在一些化学风化强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竖管法测定沉积物渗透系数的原理,设计一种以空气作为流体测定沉积物渗透率的试验方法—气动试验法,将沉积物的空气渗透率(k_a)转换成用水当做流体时测定的渗透系数(K_w)。利用气动试验法和竖管法分别测定3组沙漠砂样和7组河漫滩砂样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气动试验法测定沉积物的渗透系数可行,与竖管法相比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解决竖管法耗水、耗时的局限性,可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野外沉积物渗透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宋锦虎  缪林昌  高学伸  张瑞雪 《岩土力学》2016,37(12):3520-3528
土体在承载过程中渗透系数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渗流作用下计算管片荷载需考虑土体渗透系数的变化。首先,根据土体渗透系数试验结果,给出了简化的分段孔隙比-渗透系数关系曲线。然后,建立了管片和土体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包括渗流模型和力学模型;力学模型中土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其中弹性区根据孔隙比-渗透系数关系曲线进一步分区,从而考虑土体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各分区半径取值将渗流和力学计算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流-固耦合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为管片承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褚学伟  綦娅 《地下水》2008,30(5):4-5
以摆纪磷石膏堆场为例,应用空压机对磷石膏含水层进行提水试验,采用地下水位计方法求解磷石膏渗透系数。实例研究表明,结果与室内试验一致,且该方法求解简单、速度快、精度高,既适用于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求解,又可推广到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求解,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If a mine waste pile is left open, an active chemical reaction of oxidation is often found due to the commonly high content of pyritic materials. The oxidation of pyrites is an exothermic process and the released heat will promote the flow of fresh oxygen from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into the waste dump. As a result, oxidation reaction will accelerate and temperature within the dump can increase to as high as 60°C above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oxidation process also releases sulphuric acid and hydrogen ions into ground water to cause water contamination. Low‐permeability covers such as clay liners have been recently proposed to abate the oxidation process in mine was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low‐permeability materials to cover mine wastes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pyrite oxidation is examined. By conduct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nset of convective air flow within waste rocks,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oil gas flow is significant a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previous field measure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e uncovered conditions, it is shown that low‐permeability covers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soil gas flow and slow down the pyrite oxidation process in mine waste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秦爱芳  张九龙 《岩土力学》2015,36(6):1521-1528
基于Fredlund非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研究了有限厚度的表面透水透气、底面不透水不透气的线弹性和黏弹性非饱和土地基在加荷随时间指数性变化时的一维固结特性。分别得到了两类地基在固结过程中同时考虑液相、气相渗透系数非线性变化和仅考虑液相渗透系数变化两种情况下的半解析解答。利用典型算例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两类地基中超孔隙水、气压力消散以及地基固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不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时的半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固结过程中渗透系数呈非线性变化;只考虑液相渗透系数变化时,超孔隙气压力的消散变化不大,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加快;气相渗透系数变化对超孔隙气的消散产生明显影响,对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影响不大。同时考虑液相和气相渗透系数变化时,土体中超孔隙水、气压力的消散均有明显变化,土体固结速度也相应加快;分析结果对非饱和土固结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软基真空预压加固的注气增效机制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红珍  徐衍徽  谢立全 《岩土力学》2014,35(Z2):600-606
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但软土的低透水性致使其工期很长。为此提出联合间歇性注气以改进真空预压技术,提高其排水速率、缩短工期。建立联合注气的真空预压法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注气位置与注气压力的改变,对比分析注气前后土体中渗流速度、排水速率、渗透比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注气能显著提高真空预压法的排水速率,增强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由于气体的轻质特性,在排水板下方注气更有利于排水效果;在不冲破土层的情况下,注气压力越大,促进加固的效果越好。联合注气能有效增强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排水效率,有着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吕特  张洁  薛建峰  黄宏伟  于永堂 《岩土力学》2015,36(Z1):341-345
格林-安姆普特(Green-Ampt)模型原理简单、使用方便,在浅层滑坡的降雨入渗分析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渗透系数是Green-Ampt模型中的一个主要参数,该渗透系数并不一定等于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通过与理查茲(Richards)方程求解进行比较,研究了Green-Ampt模型中渗透系数的取值方法。研究发现,为获得与Richards方程相同的入渗量计算结果,需对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修正,该修正系数的大小与入渗深度和土体类型有关。对于文中研究的土体,当Green-Ampt模型中渗透系数取为0.7倍饱和渗透系数时,由Green-Ampt模型计算的孔隙水压力分布与Richards方程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建议Green-Ampt模型中渗透系数修正系数取0.7。  相似文献   

20.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测量,是研究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渗透系数测量困难,多数研究仍然以理论为主。为试验研究非饱和土渗透系数,利用GDS系统,研究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测量的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DS系统的非饱和土渗透试验细化了试验阶段,简化了试验过程,得到有效的试验数据,为试验研究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