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葵英 《海洋科学》1986,10(5):65-65
卡拉胶是从沙菜等红藻中提取的一种海藻胶,在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用途。近年来,国外生产发展很快,国内使用靠进口。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海藻资源,建立我国的卡拉胶工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85年在海南岛文昌县海藻养殖场,进行了卡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生长着极为丰富的海藻,但是,过去研究报道不多,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南海诸岛资源,就有必要对该海区海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7、1958、1975、1976年)及山东海洋学院(1976年)在西沙群岛进行了详细的海藻资源调查和采集,采到数千号海藻标本。我们仅研究红藻门仙菜目里的仙菜科种类。经过初步鉴定,属于仙菜科的海藻有11属。本文报道四个属八个种,其中三种是西沙群岛首次记录,三种是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威海市区沿岸潮间带海藻季节变化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在威海市区沿岸潮间带连续四年的采集和观察,共采集到了80种海藻,包括绿藻门10属14种,红藻门29属44种,褐藻门17属22种,它们大多数是温带种类,少数是亚寒带和亚热带种类。本文还记录了这一区域各种定生海藻生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青岛鲁迅公园位于汇泉湾以北侧,北从海水浴场南至小青岛,形成一个狭长的海岸。岸边坡度较陡,因是内湾,不受季风影响,风浪不大,海岸岩礁、石沼多,适宜海藻生长,因此种类繁多。潮差4米以上。作者于1983年7月—1984年6月,在鲁迅公园潮间带,每潮作定点观察、采集,测量了气温、水温,并对该区海藻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到标本700余号,经鉴定计绿藻门9属14种,褐藻门13属15种,红藻门34属43种,共计56属71种,现将种名录列于表一。  相似文献   

5.
李宏基 《海洋科学》1988,12(2):69-71
石花菜在分类上属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Protoflorideae)石花菜目(Geliceeales)石花菜科(Gelidiaceae)石花菜属(Gelidium)。 由于石花菜体内含有大量的胶质,是制作琼胶的良好原料,故为海藻中的重要种类。近几年来,我国采用石花菜人工筏式养成获得成功,为海藻养殖业增加了新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资源与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1992年5月~1993年3月南麂列岛潮间带海藻四季调查结果。共鉴定大型海藻121种,隶属于66个属,其中红藻类82种,褐藻类25种,绿藻类12种,蓝藻类2种。海藻组成以暖温性与亚热带性种类占优势。海藻区系特征与台湾暖流和浙江沿岸流对本海域影响密切相关。该区域海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本文还分析了海藻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认为潮汐主导海藻的垂直分布,温度决定海藻分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
伍龙畅 《海洋科学》1979,3(4):51-54
凝花菜(Gelidiella acerosa(Forssk.)Feldm.et Hamel.)盛产于广东省海南岛文昌县,系近十多年才开发利用的重要水产资源。业已证明,它是琼胶工业的优质原料。在海藻人工养殖方面,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沙菜属Hypnea海藻作为提取卡拉胶的原料之一,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该属物种地理分布广泛, 表型可塑性强, 且缺乏详细的解剖学特征, 故有关其物种鉴定也就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冷冻切片技术, 通过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 对2013—2014年采自粤东汕头的沙菜属海藻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经鉴定, 该地区沙菜属共有4种, 分别为密毛沙菜Hypnea boergesenii、裸干沙菜H. chordacea、长枝沙菜H. charoides和冻沙菜H. japonica。通过对这几种沙菜进行了较详细的内、外部结构特征分析, 给出了它们在国内外的地理分布及习性等信息, 并对沙菜属的科级分类系统(沙菜科Hypneaceae/赤叶藻科Cystocloniaceae)划分以及密毛沙菜是否为独立物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海藻区系分析研究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1963,5(4):298-305
一个海区的海藻区系组成种类明确了以后,应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系的特点,以确定区系的温度性质及地理成分,阐明它与邻近区系的亲疏关系及其在世界海藻区系中所占的地位并探讨其起源。我们在初步完成中国黄海沿岸海藻的种类鉴定及描述以后,就试图对这个海区的海藻区系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但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对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现有水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