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池养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的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鳞片新年轮主要在10—1月出现;鳞长与体长关系式为:R—0.00907L(0.7764);I—V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1.2716×10(-5)L(3.0695),体长与全长关系式为:LT=10.3711+1.1806LB,当年鱼体长和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分别为:LB=8.6669+25.5769t,W=0.1170t(3.5530),vonBertallanffy生长参数L∞=613.25mm,K=0.3412,t0=-0.825,体重生长拐点值为2.46a。  相似文献   

2.
采用Longuet-Higgins形式的方向分布函数作为已知谱,用模拟数据检验了作者是所提出的估计方法EEV合理性,并与扩展最大似然方法(EMLM)及Lygre等(1986)的最在熵方法(MEM)作了比较,在验证和比较中,使用纵摇-横摇浮标,星形阵形和CERC阵列作为复合阵列,计算表明,EEV优于EMLM和EME。最后将EEV和EMLM两种方法应用于仪器阵列的外海观测数据,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海浪方向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中央盆地深海沉积物岩心的地球化学A.V.Mudholkar等用4个采自印度洋中央盆地(CIOB)的沉积物岩心研究粗粒部分、过渡金属和主要氧化物在沉积物岩心中的分布型式及其在铁锰结核生长认识上的意义,试图追踪地下陆源输入对印度洋中央盆地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4.
利用R/VMauriceEwing(EW9907/8)的美日联合三维地震调查于1999年6~8月在南海增生棱柱体西部完成 ,一年后完成了三维分析。但也收集了二维资料 ,显示了详细的BSR分布及清晰的地质构造图象 ,尤其在巨大的上冲带解释了前人未解决的深部构造。这就使得讨论地质构造与BSR形成过程的相关关系成为可能。调查区BSR的分布完全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构造 ,尤其是杂乱层序上冲带(其对增生棱柱体的形成给予了有益贡献)的BSR深度变化明显。BSR的深度向海增加 ,直至巨型上冲带斜坡坡脚(由海底0.4~0.8…  相似文献   

5.
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断裂展布、圈闭类型、圈闭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圈闭特征,指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圈闭类型主要有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断裂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等因素控制,具有分带性,在纵向上具有相互叠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圈闭发育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千叶近海沉积盆地位于日本弧东北部的南部弧前。MITI(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地震剖面中存在似海底反射层(BSR)(图1)。下面讨论其地质背景和成因。1 千叶近海沉积盆地的BSR1974年Teikoku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在房总半岛东部陆架小于1000m水深进行了两次地震调查,但没有探测到BSR。1977年MITI从较深的位置取得了地震剖面,在称为铫子坡尖的底层、两条地震测线交叉的地方发现了一个BSR。图1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包括似海底反射层和日本近海的气体水合物分布(据Matsumoto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员依据南极洲罗斯海西部38个岩心顶部酸性不溶磷片放射性碳测年结果对如下问题加以解释:①现今沉积物/水界面或其附近沉积物的表观年龄是多少?②岩心顶部年龄空间分布统计学有效型式是否存在?③用于确定年代,获得最佳全新世(下部岩心)年表的“修正系数”是多少?岩心顶部沉积物年代范围是2~21kaB.P.(14C测年)。某些“古老的”岩心顶部年代数据取自活塞岩心,可能表明在取样过程中,沉积物丢失。然而,某些早于6kaB.P.的岩心顶部样品可能表明全新世极少或没有出现沉积作用。晚于和等于6kaB.P.数据变…  相似文献   

8.
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中,受生物地球化学因素制约的甲烷通量是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和含量的关键。我们将通过非保压岩心和保压岩心数据进行说明,这些数据分别来自孟加拉海两个海盆:克里希纳河-哥达瓦里河盆地(K—G)和印度东南部近海的Mahanadi盆地(水深9001170m),以及位于安达曼海(水深1600m)的1个站位和卡斯卡底古陆(水深890m)的水合物脊上的2个站位。以上所有站位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但每个站位水合物的含量、分布和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结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美国堪萨斯州西内陆盆地白垩系骨架灰岩的沉积模式:低水位风暴岩BradleyB.Sagemen克拉通盆地地层系列中常见骨架灰岩。这些沉积物代表骨架物质的分选或者压缩滨面堆积物,通常表现出水流或者波浪和剥蚀作用的证据(Hatin,1986)。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0.
Mahmood  Mam  M.  Mustafa  Mam  Joseph  R.  Curry  万玲 《海洋地质》2009,(4):23-42
印度次大陆东北部的孟加拉湾盆地位于印度地盾和印缅山脉之间,由三个地质区组成:(1)稳定陆架区;(2)中央深盆区(从东北部的Sylhet海槽向南部的Hatia海槽延伸);(3)Chittagong-Tripura褶皱带。由于盆地位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处,即印度、缅甸和西藏(欧亚)板块,这些地质区的盆地充填史变化相当大。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和二叠-石炭纪岩石仅在稳定陆架区钻遇。印度地盾前寒武纪准平原化之后,孟加拉湾盆地的沉积作用开始在孤立的基底之上地堑盆地内发育。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破裂,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盆地在白垩纪开始向下挠曲,沉积作用开始在稳定陆架和深盆内发育。自那以后,沉积作用在大部分盆地内连续进行。盆地的沉降是由于地壳的差异调整、与南亚不同要素的碰撞、东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引起。随着冈瓦纳大陆的破裂,在白垩纪向下挠曲期间,几条发育较好的断层开始运动。到始新世,由于重要的海侵,稳定陆架区处于碳酸盐环境,而深盆区受深水沉积作用控制。孟加拉湾盆地沉积作用类型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中新世期间,是印度与缅甸和西藏块体碰撞的结果。进入盆地的碎屑物流从北部的喜玛拉雅和东部的印缅山脉迅速增加,紧接着是盆地沉降速率的增加。在此阶段,深海沉积作用控制了深盆区,而盆地东部广泛出现深-浅海沉积环境。到中中新世,随着板块之间持续的碰撞和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大量的碎屑物流从东北部和东部进入盆地.整个中新世,沉积环境继续变化,从盆地内的深海棚到盆地边缘的浅海相和海岸相。上新世以来,大量的沉积物从西部和西北部充填在孟加拉湾盆地,主要的三角洲建造继续发育成为现在的三角洲地貌。自白垩纪以来,由于这个地区主要板块运动和碰撞类型,恙加拉湾盆地的结构一直在变化。然而,当占地理环境和物源区发生变化时,盆地可以识别出三个显著变化,即出现于早始新世、中中新世和上新一更新世。现今的盆地具有的北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系和南部盂加拉深海扇这一结构彤成于上新-更新世后半期,在那以后的三角洲进积受到东喜玛拉雅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孟加拉湾北部的更新世冰川活动伴随着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过去2.4万年以来南加利福尼亚环境变化的千年脉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记录L.E.Heusser三塔巴巴拉盆地(位于加利福尼亚西南20km)层状与非层状沉积物的快速沉积(120cm/100014CaB.P.),是过去16万年以来加利福尼亚海岸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2.
越南近海某些前新生代石油勘探层PhenTrungDien越南近海的前新生代地层经历了很多演化阶段,形成了大陆架的巩固基底.随后它们发生了沉降并被年轻的沉积盆地所覆盖.在前新生代基底隆起,如BachHo(09—BH)、RangDong(15—RD)、R...  相似文献   

13.
多年用海底压力式验潮仪的研制(英国Proudman海洋研究所,POL,Bidson观测站R.SPencer,P.R.Foden,C.McGarry,J.M.Vassie)1引言POL技术研究方案的一部分是MYRTIE(重现多年潮位的设备MultiYe...  相似文献   

14.
来自SantaBarbara盆地ODP893站位的晚第四纪碳同位素记录表明,在60~25ka间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均具短暂的正δ13C峰值。突然大量的甲烷输入水柱的各个层位可以解释这一峰值的出现。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在独特的浅沉积深度(2~25m)处展示了似海底反射层(BSRs),这一现象遍布西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在大的海底滑坡地区尤为明显。我们认为向上运移的甲烷可能会在通过相对渗透的上第四系粉砂岩和砂岩时扩散,在非渗透层(包括浅甲烷水合物层)下聚集成藏。孔隙流体压力减弱了穿过潜在滑塌面的有效正常…  相似文献   

15.
毛蚶(Arca subcrenata)体液来克丁的凝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甲状腺球蛋白琼脂糖4B亲和层析毛蚶( Arca subcrenata )体液来克丁(ASL)。试验了ASL对9 属33 株来自不同生境的细菌、安哥拉兔血细胞和人的A,B,O 型血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结果表明ASL对24.2×10- 2的参试菌株具凝集活性(BA)。被凝者主要是来自南极及毛蚶和对虾体的细菌。对所试红细胞则显示了效价不一的凝集活动(HA)。ASL的凝血活性受半乳糖、乳糖的一定抑制。文章讨论了ASL在毛蚶的防御活动中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热带海洋SST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展开(CEOF)等方法研究了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异常(H500)的甚低频(LF)和准两年(QB)两种低频振荡空间振幅和位相变化,发现SSTA变化信号在热带西太平洋最先出现,其后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最后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最后是热带印度洋和南海。副热带中西太平洋H500滞后于中东太平洋SSTA 1 ̄2月,H500的LF分量从副热带中西太平洋经西北太  相似文献   

17.
倒过来的山脉——海渊打开世界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地球表面被分为大陆和海洋两大部分。在大陆上,有平原、山地,也有高原、丘陵和盆地;在海洋中,同样有纵横相交的海底山脉,也有宽广的海底“高原”和“平原”,甚至还有深达万米的海沟,也称海渊。海沟作为一种地质形态构造,是洋底最深凹的地方,可以把它们比拟为“倒过来的山脉”。有意思的是,深海沟大多不在大洋的中部,而是位于大洋的边缘。太平洋西部边缘的岛屿外侧就是世界最著名的海沟分布带。从北到南依次有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开发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在我国研制和开发超大型海洋海式结构物(VLFS)对本世纪河北省工程的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在我国研制和开发VLFS,首先必须要表楚在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消化并经归纳和整理,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1)概念设计,(2)动力特性预报,(3)设计和建造,(4)可服役性、耐久性和可维性,(5)事故载荷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致病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WSBV的致病性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个体大小无关,WSBV的致病力与感染方式和病毒数量有关;在盐度为14、温度为28-32℃的海水中,游离WSBV在4h内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的白斑综合症死亡斑节对虾,其携带的WSBV在57h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死亡斑节对虾经28℃空气干燥,其携带的WSBV在50h失去感染活性;WSB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斑节对虾,而斑节对虾摄食一定数量病毒才能导致感染;水不能作为游离WSBV的载体传播WSBV。  相似文献   

20.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性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致病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WSBV的致病性与斑节对虾个体大小无关,WSBV的致病力与感染方式和病毒数量有关,在盐度为14,温度为28 ̄32℃的海水中,游离WSBV在4h内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的白斑综合症死亡斑节对虾,其携带的WSBV在57h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死亡斑节对虾经28℃空气干燥,其携带的WSBV在50h失去感染活性;WSB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斑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