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 E-601型蒸发器的观测中,我们发现测得的蒸发量,除了受气象要素的制约外,由于仪器本身的特点,比起小型蒸发器,人为因素对蒸发量带来的误差更多。在观测中如不注意,将直接影响记录的“三性”,甚至使记录面目全非。这些因素主要有:1.应统一保持相对稳定的水面高度。蒸发与水温直接有关,蒸发桶内水面过高水体温度低则使蒸发偏小;水面过低水体温度高而使蒸发偏大,使记录失去代表性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台站测报业务普查中发现,部分站进行大型蒸发观测时,加(汲)水无标准,“原量”值随意性很大,有的接近50.0mm(溢流桶进水口高于蒸发器溢流嘴),有的只有几毫米,多数长期保持在十几毫米。由于蒸发桶内水位高低相差过大,“原量”值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致使蒸发失真,失去比较性和准确性。《规范》规定:“观测后应立即调整蒸发桶内的水面高度,水面如低(高)于水面指示针尖1cm时,则需加(汲)水,使水面恰于针尖齐平。”E-601型蒸发器内装有水面指示针,E-601B型蒸发器虽没有水面指示针,但在桶碧划有一圈红…  相似文献   

3.
针对台站E601B型蒸发器观测后加水与汲水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是蒸发器蒸发桶内标准水面高度的位置确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台站在大型蒸发观测中存在着许多不够规范的地方,影响记录的内在质量,应引起台站及观测员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 部分观测员对大型蒸发观测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台站有了小型蒸发何必再测大型蒸发,因此在观测中表现出马虎从事,测量不认真,不细致,造成较大的人为观测误差。 2 蒸发桶内水面不够清洁,水色不清,未经常换水,影响水面蒸发。 3 水圈内的水面未与蒸发桶内的水面接近。观测员往往只注意蒸发桶内加(汲)水,而忽视了  相似文献   

5.
E601型蒸发器和20厘米蒸发器(简称小型蒸发器,下同)的使用都编入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小型蒸发器在我国气象站网已使用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从目前气象部门蒸发观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型蒸发器有被E601型蒸发器取代的趋势。1997年初,由我国自行研制的E601B型蒸发器在我省基准站和基本站投入使用,并作正式记录。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标准蒸发器应为20平方米的蒸发油。其蒸发量可近似代表自然水体(如水库、湖泊)的水面蒸发量。试验表明,E60lB型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很接近标准蒸发器的蒸发量,小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比标准蒸…  相似文献   

6.
1原理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选用高精度超声波探头,对E601B型蒸发器内水面高度变化进行检测,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能够自动测量蒸发桶内水面高度的连续变化。对于实时数据,每分钟获得1个蒸发水位,然后减去前一分钟的蒸发水位取绝对值,得到本分钟的蒸发量;对于定时数据,每个正  相似文献   

7.
闵骞 《气象》1990,16(12):1-1
口径20cm的小型蒸发器是我国气象台站普遍采用的仪器。由于蒸发器内水的吸附作用,器壁四周水面附近一定高度内存在着一个浸润圈,加大了器内水体的蒸发面,增加水面蒸发量。因此小型蒸发器所测得的蒸发量不是蒸发器内自由水面的蒸发量,而是器壁耗水量与器内自由水面蒸发量的总和。 为了求得器内自由水面的蒸发量,应对器测蒸发量作扣除器壁耗水量的改正。现在我们假设小型蒸发器的器壁浸润高度为h,则  相似文献   

8.
E601型蒸发器     
蒸发是水分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蒸发资料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盐业生产尤其是对水库的设计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气象台站一直采用20厘米口径蒸发器(简称小型蒸发器)的记录,作为蒸发的正式资料。小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折算到大水面蒸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观测使用也较方便。但是小型蒸发器由于水的容量少且暴露在地面以上,故记录的代表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例如小型蒸发器的月蒸发总量有时要比大水面蒸发量偏大一倍以上。据了解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如新加坡等)采用20厘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型蒸发器观测水面蒸发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步祥  邹耀芳 《气象》1989,15(6):48-51
本文利用广州蒸发实验站的水面蒸发量和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小型蒸发器的折算系数及其变异系数等;得出小型蒸发器与标准蒸发器月蒸发量的回归方程,以及计算水面蒸发量的经验公式。对上述观测和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就气象台站的水面蒸发观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了解水份循环实况,也就要进行水份平衡的计算,蒸发项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直接而且准确地测量自然蒸发是不易做到的。一般采取两类方法:即蒸发力的测量和估算以及蒸发器直接测量法。我国目前大多数气象台站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来测量水面的蒸发,所积累的资料年代也较长。但小型蒸发器水体面积小,口沿又离地70厘米高。显而易见,所测出的蒸发量代表性稳定性较差,使用效果也并不理想。E—601型蒸发器就相对地克服了许多小型蒸发器的缺陷。有一定代表性和稳定性。但E—601型蒸发由于观测所得的资料年代短,很难适应各方面需求。如何能较好地找出小型与E—601型蒸发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订正使已有的小型蒸发资料发挥更大效益呢?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气象台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指一定口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目前台站普遍使用小型蒸发器进行蒸发量测定。小型蒸发器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观测资料长,对同一地区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小型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只能代表该仪器在特定环境下的蒸发量,不能代表实际的水面蒸发量。而且小型蒸发器由于仪器构造、安装、观测等因素影响,记录代表性差,误差也较大,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误差。1仪器构造误差小型蒸发器口部分有一个安置喇叭状金属丝网圈的平面环边。遇有降水时,按《规范》要求,须取下网圈。这样不但平面环边有…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 E- 60 1 B大型蒸发器观测时 ,蒸发量经常出现不稳定 ,同样天气条件下蒸发量差异较大。为了减少人为误差 ,应注意以下事项。1 每日 2 0时观测时 ,应调整测针使针尖与水面恰好相接 ,即水面上既无小涡也无空隙。如果调整过度 ,使针尖伸入到水面之下 ,则读数偏小蒸发量偏大  相似文献   

13.
我站自1984年开始观测E601型蒸发以来,当大雨天气使蒸发桶内有降水量溢出时常发现承接水量的溢流桶内无水量或比实际溢出水量少的情况。这说明水从溢流孔溢出后在仪器的某一部位上有漏水现象,使日蒸发量偏大很多,记录失真造成日蒸发量的缺测。我们检查了溢流孔、胶管、溢流桶三者的接口和整个溢流桶均未发现有被杂物堵塞和漏水现象,以后注意到以下两点才找到溢出的水未能流入溢流桶内的真正原因: 一、溢流桶盖子未盖正,使盖子倾斜在桶上(如图1),这样使蒸发桶內溢出的水粘附着溢流桶盖的内层倾斜地流到溢流桶外。  相似文献   

14.
叶雄杰 《气象》1988,14(1):47-47
我站自1984年开始用E601型蒸发器以来,每当遇有大雨天气时,蒸发桶内常有水溢出。而产生承接水量的溢流桶内无水量或比实际溢出水量少的情况。这样,日蒸发量反而比一般天气时偏大很多,造成记录失真,日蒸发量缺测。对此,我们考虑有以下两点原因: 1.溢流桶盖子未盖正,倾斜在桶上,如图1(为了便于看清,图1、2的倾斜程度有夸大)。这样,因盖子在加工制作时盖上的接口与连接胶管用的接管底部焊接的太平齐,正好使蒸发桶内溢出的水经胶管沿着溢流桶盖上的接孔顺倾斜的盖子流到溢流  相似文献   

15.
观测大型蒸发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风速很大时,蒸发器内的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调整针尖与水面恰好齐平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准确性,我们在五金建材店用铝订做了一个无下底的圆柱型蒸发罩,其结构为:顶盖直径62.8 cm,比蒸发筒直径大1 cm,上面有一个与其同圆心直径为10 cm的圆形口(带盖),用于给蒸发器加水或取水.在顶盖上边缘处做一个半径为6 cm的扇形缺口,面积比净水器稍大一点,为的是不影响针尖与水面的调整.蒸发器罩高为7.5 cm左右,以与水圈边缘相接为宜.为了在观测蒸发量时安放蒸发罩方便,最后在顶盖合适的位置安上了一个把手.这样,一个大型蒸发罩就做成了.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应用这种大型蒸发罩,针尖与水面调整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数国家基准、基本站都已开始使用E601B型(以下简称大型)蒸发器测量水面蒸发,并与原使用的小型蒸发器对比观测。在此,对使用E601B型蒸发器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1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测量libolB型水面高度时,如果调整过度,使测针针尖伸到水面以下,则须将针尖退出水面,再作重新调整与水面恰好相接后方可读数。笔者在观测中发现,若调整过度,测针针尖退出水面时,针尖上会有水吸附,增强导电性能,再向下调整时,针尖未触水面,音箱就会提前发出响声,测得水面高度偏高,会产生蒸发量…  相似文献   

17.
小型蒸发器口沿上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蒸发罩 ) ,其作用是防止鸟兽饮水。我站为夜间不守班的 3次站 ,每天 2 0点观测后都习惯把蒸发罩取下 ,第 2天 0 8点前再戴上 ,以防夜间有降水时 ,由于蒸发罩的缘故蒸发量失真。然而夏天早晨五六点钟鸟类活动频繁 ,经常在观测场内停留 ,如果仍在 0 8点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再去戴蒸发罩 ,难免出现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水的现象 (尤其是干旱时期 ) ,致使所测蒸发量失真。因此 ,对于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为保证蒸发量的准确无误 ,天亮后应及时给蒸发器戴上蒸发罩 ,以免因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  相似文献   

18.

大型蒸发器测针松动和仪器本身性能是导致蒸发器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测针出现松动造成蒸发量失真。一是测量的固定螺丝没有紧到位,使测竿变长,测针针尖过早接触到水面,造成当天蒸发余量偏大,该余量又作为第2天的蒸发原量,导致第2天的蒸发余量也偏大。观测前须检查测针针尖的固定螺丝是否松动,发现松动应将其拧紧到位后再观测。二是连接螺丝套和插竿的固定螺丝松动,螺丝套下落使测针针尖过早接触到水面,造成当天蒸发余量和第2天的蒸发原量偏大。观测前检查时若发现螺丝套上下移动,则应固定螺丝后再观测。

  相似文献   

19.
傅志伟 《气象》2004,30(4):56-56
E601B型蒸发器与小型蒸发器相比,因其仪器结构、安装高度、周围环境等更具合理性、科学性,所以,所测得的蒸发量也更具有代表性,比较接近自然水面的蒸发状况。然而,由于E601B型蒸发器安装、维护、观测等要求高,其中某一环节若不规范,就有可能造  相似文献   

20.
6200型蒸发器包括蒸发盘、观测水位用的连通管和刻度尺漂浮温度表等。不锈钢的蒸发盘安装在一个稳定的托架上,蒸发面积是1.15m~2。连管与蒸发盘是相通的,二者水位相同。测量水面变化的刻度尺装在连通管上,其量程是0到100mm。漂浮温度表测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