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型经济褐藻裙带菜配子体为实验材料,采用活性检测法对雌诱激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刚排出的雌配子分泌了一种或几种易挥发的激素类物质,这些激素类物质能够促进精子释放并吸引精子向其游动,完成受精作用。另外,通过显微计数释放精子数的方法对影响裙带菜雌诱激素分泌的培养时间和培养的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光...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激素对藻类有种种不同的影响,Provasoli等(1974)对此曾做了综述。Dawes(1971)用IAA处理Caulerpa Prolifera,发现低浓度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而较高浓度则有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我们在进行4—碘苯氧乙酸(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时发现: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子体长期不能产生配子,但是,一旦解除4—IPOAA的抑制后,配子体在短期内就能进行正常的排卵、排精和受精,长出孢子体。低温、自然光、流水培育海带夏苗,是我国独创的海藻苗种生产方式,经过廿多年的实  相似文献   

3.
海带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海带雄配子体经单个分离培养,长成复杂的丝状多细胞雄配子体克隆。其中一部分细胞体积较小,逐渐分化为精子囊,并放散精子。而另一部分细胞逐渐增大体积,并经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这些叶状体绝大多数为畸形。染色体计数全为单倍体。把它们移入海里养殖,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没有孢子囊,不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4.
首次用17β-雌二醇(E_2)及其受体(ERα)、睾酮受体(AR)的多克隆抗体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u|¨)nther)性腺分化发育过程中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滑舌鳎原始性腺中已有E_2、ERα和AR的分布和表达;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对E_2及ERα、AR抗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在精细胞和精子中对E_2和ERα呈免疫阴性反应,而AR则一直保持较强表达,揭示了半滑舌鳎性腺中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旁分泌调控机制刺激卵子和精子发育和成熟。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免疫阳性物定位在生殖细胞的胞质、胞膜和核膜等广泛部位并有表达,在性腺分化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强度有所不同,表明其在性腺分化发育过程各阶段所起生理功能不同。这些结果为证明性类固醇激素及受体参与调节半滑舌鳎性腺分化发育提供了重要形态学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注射外源激素——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诱导方法,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条斑星鲽雄鱼精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GnRHa和HCG诱导后条斑星鲽精子质量明显提升,主要表现为精液粘稠度大为降低、精液流动性和液化能力增强、精子激活率和快速激活率显著提高、快速活动时间和精子寿命延长。同时,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睾酮(T)和雌二醇(E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96h达到峰值。比较两种激素的诱导效果,以sGnRHa对雄鱼精子质量的改善效果为好,但与HCG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缓释激素诱导可有效提升和改进条斑星鲽雄鱼的精子质量,研究结果对条斑星鲽人工繁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交对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自交或近亲交配所产生的后代常常表现某些形态缺陷或较低的生活力。达尔文(1896)曾根据当时的材料指出自交对后代有害和杂交对后代有益。所谓杂交有益就是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具有杂种优势;这在农业实践上大有用途。  相似文献   

7.
影响虾蟹卵巢发育的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家遗 《海洋科学》1994,18(2):12-14
在经济虾类的养殖中,目前采取的促进卵巢成熟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切除眼柄。但因眼柄内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激素[5],所以切除眼柄对虾的代谢、卵的质量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影响[2]。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来阐明影响虾蟹卵巢发育的激素和产生它们的组织和器官,以找出一种更理想的方法来促进卵巢的发育。已确定的激素包括肽、甾类化合物和类萜。生物胺也影响卵巢的发育。l肽Panouse(1943)发现切除眼柄可促进虾卵巢的成熟后[17],一些学者对眼柄里所含影响卵巢发育的物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物质是肽,又称神经肽[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带单倍体育种方面获得一些初步成果,方宗熙等从雌配子体进行孤雌生殖得到只产生雌性后代的海带,我们由雄配子体中培养出二棵成熟的大海带,其后代是雌雄都有,没有发现只产生雄性后代的海带。为了进一步研究海带单倍体育种上的性分化问题,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由雄配子体产生的孢子体。采用一般的培养方法是无法得到的,只有应用植物激素来提高海带雄配子体的诱导频率。国外,研究激素对藻类的生长影响有一些报导,而在海带配子体诱导方面未见有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日本发现海带含抗癌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海带和裙带菜等褐藻类中含有一种能诱导癌细胞“自杀”的物质。日本生物研究所从海带等褐藻中提炼出一种纯度很高的 U-岩藻多糖类物质。研究人员把这种物质注入人工培养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和胃癌细胞后,细胞内的染色体就会以自身拥有的酶将自己分解,2~3日后癌细胞就自我消灭,而正常细胞则几乎不受伤害。  相似文献   

10.
脂类物质在虾类营养与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脂肪乃是良好的能源,每克脂肪氧化可释放9千卡热量,是等量的糖或蛋白质所含潜热(4千卡/克)的一倍以上;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它们在脂类物质消化吸收与转运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固醇脂可用来合成维生素D、脑激素及脱皮激素等。脂肪还有助于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消化和吸收。必需脂肪酸是虾类成活与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饵料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文昌鱼哈氏窝匀浆刺激蟾蜍足细胞释放精子过程所发生的超微结构变化,进一步证实这种匀浆含有类似脊椎动物促黄体生成素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大菱鲆精子运动特征与精液p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精液质量与pH的关系及甘油对大菱鲆精子激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检测了威海和烟台4家大菱鲆育苗场(A、B、C、D)的精子质量。研究发现,不同育苗场的大菱鲆精子活力存在显著的差异,A2A1DCB,精子预测寿命分别为11.7、7.1、6.8、4.6、3.3 min,所取精子的质量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大菱鲆精子运动特性与精子活化率相关性显著,其中精子活化率与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精子平均鞭打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运动直线性、运动摆动性、运动前向性等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大菱鲆精子运动特性受pH影响显著,精液pH与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精子平均鞭打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运动直线性、运动摆动性、运动前向性等参数无显著相关性。同时还发现,精子活化率高、寿命长的大菱鲆精液pH偏弱碱性(pH=8.0),即大菱鲆精子适宜在弱碱性环境中活动。除此之外,向激活海水中加入梯度甘油(0.1、1、10、100、500、1 000 mmol/L),发现可以显著提高大菱鲆精子寿命,其中甘油浓度为100 mmol/L时,精子寿命延长至15.17 min±0.29 min,推测甘油在精子激活后可能被精子吸收并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13.
海带的一个自然突变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细胞藻的遗传学研究中,被发现的突变型很少[1].绿藻中有一些突变型,其中较多的是某种石莼(Ulva mutabilis)[2].三浦昭雄等在紫菜中发现突变型.在褐藻中未见有突变型的报道.这里所报道的是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的一个突变型.  相似文献   

14.
文昌鱼的精子发生及释精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永强  梁萍 《台湾海峡》1989,8(1):74-78
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文昌鱼精巢重新形成过程中,精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工作首次观察到原始精原细胞的形态特点,初级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精子形成以及精子释放的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原细胞至少经三次有丝分裂后才进入初级精母细胞,但未观察到文昌鱼精巢中有类固醇激素生成细胞。我们还观察到文昌鱼释精的另一途径,即精子先在鳃裂和内柱周围聚集。后经咽至口排出。  相似文献   

15.
朱婉嘉 《海洋与湖沼》1983,14(4):388-391
链膝藻属(Sirogonium)为Kützing于1843年所建立。历来藻类分类工作者对其分类位置持两种不同意见:G.S.West(1916),G.M.Smith(1933),F.E.Fristsch(1935),C.C.Jao(饶钦止,1935),E.N.Transeau(1934),M.S.Randhawa(1959),A.Gauthier-Lievre(1965)和J.Z.Kadlubowska(1972)等认为它应为一个属  相似文献   

16.
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精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组织蛋白提取液对其中精子释放的影响。实验将活体解剖取出的成熟精荚置于5种组织蛋白提取液中,于19和4℃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精荚保持完整形态时间及其中精子活力水平。并于19~24℃6个水温梯度下探讨了维持精子活力的最适温度范围。研究表明,水温19时,卵巢蛋白提取液可促进精荚中精子释放(9.5h),而副性腺蛋白、精荚囊蛋白、精巢蛋白和缠卵腺蛋白提取液均对精子释放的影响较小,离体后的精荚可保持完整形态1~2d。水温4℃时,放置于海水中的精荚,其完整形态和部分精子活力可维持较长时间(25和22d),而其他组织蛋白液中保存的精荚2~3d后即无完整个体,精荚中的精子1d后亦无活性。在19~24℃水温范围内,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和寿命均随水温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21和22℃海水中,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分别为(93.33±13.33)、(116.67±6.67)和(93.33±6.67)min,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23和24℃实验组,并显著高于19℃组(43.33±12.02)min(P0.05),在水温21℃时精子寿命达到最大值,为(206.67±6.67)min。通过拟合精子激烈运动时间y和温度x的关系曲线,得出当x=21.49℃时,ymax21.49=100.47min。在90%置信区间内,精子最大激烈运动时间的温度范围为20.22~22.76℃。研究结果表明,卵巢蛋白提取液可促进金乌贼精荚中精子释放,保持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为20.22~22.76℃。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在褐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近年来已有较多的研究.Abe等人[1,2](1972,1974)从裙带菜(Undaria)藻体内分离出鉴定了IAA和PAA等植物激素.Lisbeth(1977)[3]用无菌培养的方法证实了PAA及其羟基衍生物是促进墨角藻(Fucus spiralis)生长和诱导形态分化的有效物质.本实验所使用的4-碘苯氧乙酸(4-IPOA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已开始在国内应用于研究[4,5].至于该类激素在海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如何,至今尚未见报导.我们以海带生活史两个不同阶段的藻体——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为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它们对不同浓度的4-IPOAA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细胞膜系统,是细胞许多生命现象如收缩运动、信息传递、物质运输等的场所和调节关键部位。七十年代首先在红细胞发现了膜骨架。八十年代大多数红细胞膜蛋白已经提纯,其功能亦已清楚。在植物中,Palevitz等(1974年)在Nitella细胞中观察到肌动  相似文献   

19.
相渊  张培军 《海洋科学》1997,21(1):15-17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是许多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生物荧光素蛋白。1971年,J.G.Morin等[8]发现维多利亚水母(Aequoreavictoria)发出的绿光不是缘于水母发光蛋白,而是另一种蛋白——GFP造成的。1974年,Morise等[9]首次证明在维多利亚水母体内发出的绿光,是钙离子激活的水母荧光蛋白(发蓝光)将能量传递给GFP后产生的,GFP是一种接收及最终放射能量的物质,所接收的能量来自荧光素酶-氧化荧光素的复合体或钙离子激活的发光蛋白。纯化的GFP,是具有23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888Da的单体蛋白[10]。GFP的构像十分稳定[11],…  相似文献   

20.
抗缪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nti-Müllerian hormone receptorⅡ, Amhr2)是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的特异受体。amhr2基因在鱼类性腺分化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决定了有的鱼种的性别,然而,相关功能研究较为有限。本研究旨在明晰amhr2在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并初步探究其功能。首先,克隆了牙鲆amhr2-CDS序列,共1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牙鲆Amhr2近C端较为保守,与其他硬骨鱼类聚为一枝,并与上游sp1以及下游的prr13和PCBP2在基因组中共定位。蛋白结构分析显示,牙鲆Amhr2包含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保守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进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分析表明,牙鲆amhr2主要表达于性腺,且在精巢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卵巢(P<0.01),其在I-V期精巢中持续高表达,而在卵巢中仅在I期高表达,后显著下降(P<0.05)。性腺分化期基因的表达,是对雌核发育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