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极地研究中心组成的地矿部百余人南极和南大洋考察队,业经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同意已于10月25日从广州启航,开展南极和南大洋地质科学考察。 考察队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光宇任总指挥。《海洋四号》调查船将对南极半岛北部与南设得兰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海洋沉积、地球物理场、盆地构造及地壳结构等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除在海上调查外,还将以南极中国长城站及外国站为基地,选择4处岛屿作为登陆科学考察点,开展南极洲陆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为期5个月,航程达2.7万海里。 中国地质科学院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女地质学家金庆民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成功潜入海洋最深处据《中国海洋报》4月7日报道: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3月24日在西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域进行深潜试验时,成功地潜入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10911.4m深的海底。这一记录比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国家海洋局于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先后四次由《向阳红5号》海洋调查船对西南太平洋局部地区进行了综合调查,具体调查范围分为三个区(参看图1).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对于深海海洋第四纪的调查研究工作已引起不少中外学者的注意及着手探讨,但对于南海海盆第四纪地质的调查研究报道甚少.1980年,笔者有机会参加中美联合进行的南海海盆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并在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察所提供的深海远洋调查船“维玛号”(Vema)上,使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水深1034—3821米的海底,采集了7个岩芯样品,具体位置(图1).  相似文献   

5.
王荣 《海洋科学》1985,9(6):58-59
南大洋(Southern Ocean)是指南极辐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以南的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这个水圈连同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共同构成地理上的南极区。 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我国组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南极考察。除了建站和陆上考察外,还进行了一次以磷虾生态学为重点的,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水文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球物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签订的联合调查南海地质技术合作协议及1985年3月中美双方工作会晤主要精神,中美联合调查南海地质第二阶段海上调查工作于1985年12月30日胜利结束.这次海上调查分两个航次进行.1985年10月19日中方《海洋四号》和美方《康拉德号》抵达蛇口港,20日双方进行了人员交流(三位美国科学家上中方船,三位中国科学家上美方船)和设备交换.21日两船离开蛇口赴调查区开始第一航次的调查,至11月29日结束双船地震作业,历时29天.在南海陆架、陆坡、深海盆完成了20条扩展排列剖面和两条合成排列剖面.在进行双船地震工作的同时,进行重力、磁法、测深和声纳浮标等项测量.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年4月27日—5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考察船进行了贯穿南黄海、东海至琉球海沟的连续海底地形调查。调查所设的两条测线历时近四天四夜,总长约1600海里,是目前从南黄海通过东海,经久米岛以西直至琉球海沟最长的测线。测线所取得的资料完善地反映出南黄海、苏北浅滩、长江水下三角洲、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架和琉球海沟的各类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8.
海洋调查船是专门进行海洋调查研究的工具,研究内容囊括了海洋气象、水声、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水文等诸多学科,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海洋调查船按照使用的目的分为综合调查船、渔业调查船和极地调查船等。文章在各类调查船中分别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船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内各类型调查船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各类调查船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同时,文章根据对国内外调查船调查能力的对比,提出了我国调查船发展的建议:(1)完善调查船类型;(2)提高各类型船舶调查能力;(3)增加相应类型船舶数量,达到我国海洋调查需求;(4)推动海洋调查仪器设备的国产化进程;(5)加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1979年12月至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进行科学合作,在南海中部和北部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用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的《维玛》号调查船作观测船.调查项目有海洋重力、磁力、多道地震、单道地震、地震声纳浮标、地热流、测深、海底取芯、拖网取样等.测区范围及测线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地矿部在“八五”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东太平洋多金属调查和南极南大洋南太平洋的地质科考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未来的勘探开发大洋多金属结核及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1 南极南大洋南太平洋地质科学考察 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从1990年10月25日~1991年5月3日,历时191天,总航程54418.9公里,完成的考察项目和工作量: (1)综合地球物理剖面122487.9公里,其  相似文献   

11.
许时耕  谷继成 《海洋学报》1982,4(3):335-345
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14,000吨)对太平洋中部海域先后进行了四次远洋综合科学调查,为研究该海域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水文、气象、生物、化学资料,并在南纬11°41'.2,西经178°20'.5处新发现了一个水深仅32米的珊瑚礁滩——“向阳礁”.四次远洋调查共完成的重力、水深测线总长为57,492公里.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决定组建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成员40名,来自全国各单位,提出了80多个科考项目,包括天文、高层物理、气象、水文、生物、冰川、地质、地貌、地球物理、测绘和通讯等十多个学科。这是我国派往南极的第一支多学科的考察队,目的旨在对长城站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获得各种自然科学数据,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二次队海洋地质与海洋测绘组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王先兰、宋德康组成,任务是完成长城湾沉积和水深考察。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前沿》2013,(9):F0003-F000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前沿》2013,(11):F0003-F000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前沿》2012,(3):F0003-F000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地质前沿》2013,(12):F0003-F000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前沿》2013,(10):F0003-F0003
《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地质前沿》(原《海洋地质动态》)是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前沿》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类正式期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以海岸带与大陆架区为重点的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和灾害地质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等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