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omalies before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lectromagneticradiationanomaliesbeforemoderateandstrongearthquakes关华平,刘桂萍Hua-PingGUANandGui-PingLIU(CenterforAnalysisandPred...  相似文献   

2.
马玉虎  陈玉华 《中国地震》2011,27(2):136-146
系统地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前兆异常以及震前动物反常行为.研究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异常并不丰富,但觉察到的异常突出.其中中长期异常有6级、5级和4级的平静区;前兆观测有玉树表层水温、德令哈表层水温和平安电磁波等显著异常;同时震前1周还存在数量较多的动物宏观异常现象;主震前130min发生了一次4.7级地震.结合1996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边界的强震震源机制解,探讨了玉树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1996年喀喇昆仑山口7.1级、1997年玛尼7.5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是同一动力学过程下的强震事件,且中长期存在的不同震级档平静区演化可能与上述动力学过程有关.还对强震原地复发、前震识别和玉树地震中的前兆观测等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高立新  索亚峰 《地震》2005,25(1):103-110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 根据年度危险区的确定、 前兆异常跟踪及其主要依据, 分析了这次5.9级地震前大甸子井、 库伦井地下水位、 开鲁井水氡等前兆异常, 在此基础上, 对内蒙古附近区域的前兆异常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表明该次地震前在内蒙古及附近区域出现了一组中期、 短期前兆异常及宏观异常, 文中还研究了该区域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on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 has relations not only with seismogenic process of source area,but also with the environment of inner (earth space) and outer (earth-sun space). The varyinggeomagnetic field is natural medium that connects with both factors (DING, 1988).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asic ideas using the diurnal-variation anomalies of the verti-cal-component (Z) in geomagnetic field to predict earthquake. The first kind is local geomagneticanomalies that are obta…  相似文献   

5.
崇明异常电磁扰动与台湾7.5 级强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钦忠  尹京苑  顾学章 《地震》2003,23(4):49-56
2002 年3 月31 日14 时52 分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 级强地震, 地震发生前后上海市地震局崇明地震台电磁波仪器记录到了一系列强烈电磁辐射异常信息, 其中震前最早的信息出现在24 天前, 最迟的信息出现在震前5 小时且幅度最大。主震发生前电磁辐射异常信号的振荡幅度随着主震临近而增大, 主震发生后又降了下来。余震期间的电磁辐射异常信息也十分丰富。文中探讨了这些电磁辐射异常信号与强震之间的关系, 结合多种震例的记录认为这类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号可作为临震前的一种信息。为认识和丰富震前电磁辐射前兆异常的现象与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亚丽  于晨  岳冲  胡源  姚丽 《中国地震》2021,37(4):797-805
2019年9月16日甘肃张掖发生5.0级地震,地震发生前既有空间范围跨度较大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也有单台电磁扰动异常;既有震前2年开始出现的山丹台视电阻率的年变形态畸变,也有震前3个月之内出现的高台钻孔应变和高台大庄低频电磁扰动异常。本次地震震级不高却记录到丰富的电磁场的异常信号,表明该地区处于地震电磁异常的敏感区。高台钻孔应变在震前观测到同步的异常变化,揭示孕震区应力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汶川8.0级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只有35km的金河电磁波台记录到了宝贵的电磁扰动信息。本文分析了汶川5.12大地震前后该台的电磁波异常变化特征,表明:①强震前确实有电磁辐射异常存在,震前存在丰富的电磁扰动信息;②电磁扰动前兆异常在时间进程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可能是地震孕育不同阶段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InvestigationsoftheseismomagneticeffectinthegeomagneticdiurnalvariationsPo-FangCHEN(陈伯舫)(DepartmentofPhysicsandDepartmentofGe...  相似文献   

9.
Thre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EM)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Som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ance of the measurement time period for each experiment and the anomalies were recorded before the shocks. The observation at a site 20 km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of Zhangbei MS6.2 earthquake in 1998 shows that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decreases in the strike direction before and/or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in the de-cline direction. This a...  相似文献   

10.
地磁日变规律的破坏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前,震中距为400km的格尔木台地磁垂直分量Z的日变形态发生异常,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前,北京台和静海台Z的日变形态也有异常。但是,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Ms6.5地震和1月27日丘北Ms5.5地震前,通海台的Z分量无异常。这可能与地震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离层电磁数据,分析了2007年11月14日智利7.9级地震前10天内的电磁信号记录,结果发现在震前1周内,低频电磁扰动开始在比较宽的纬度范围内增强,震前3天异常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并在低纬度地区尤其突出.以5天为间隔,比较分析了多参量的空间图像,发现在震前5天异常幅度和范围扩大,震中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地带.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前的异常信号与孕震区电磁辐射信号增多及空间加热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地磁台站总场F北京时21点绝对观测值,研究了其空间相关性在前郭5.8级震群前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地震前地磁总场F空间相关性会出现下降异常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提出判定异常区域方法,提出的判定方法与实际发震区域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表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可能产生电磁信号。地震电磁现象在防震减灾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地学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地震电磁信号较弱,通常混杂于空间场源信号及人文噪音中,不易在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来。以2003年1月日本茨城县5.1级地震为例,探讨远场参考在超低频(ULF)地震地磁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进而检测震前局部磁场异常。在此基础上,讨论远场参考法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1月日本茨城县5.1级地震发生前存在局部磁场异常,验证了远场参考方法的有效性,相关成果可为地震地磁数据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藏改则6.9级地震前的电离层电磁扰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县发生6.9级地震, 震前2天法国DEMETER卫星飞过震中上空时记录到离子温度(Ti)和超低频电场异常。 文中通过震前10天内多条轨道的数据对比和分析处理, 对空间异常的识别和判定给出了两种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积累了空间地震电磁前兆震例和异常信号判别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分析和整理了青海平安电磁辐射台自1993年7月以来的资料,发现震前平安单台电磁辐射在中强地震临震前有最大脉冲信号,并通过对无震异常,地震异常的分析判断,对其预报效能进行了R值评价。  相似文献   

16.
ObservationandresearchonULFandVLFseismo-electromagneticradiationJIA-ZHIYUAN(袁家治);KozoTakahashi;SHU-QINGQIAN(钱书清),YokioFujinaw...  相似文献   

17.
地震监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新试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利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在位于华北、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2个地震台站和几个流动观测点进行了连续30天新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ELF技术可以在1700 km之外测量到人工源电磁场信号,计算得到的电、磁场功率谱密度和视电阻率与天然源信号相比,抗干扰能力更强,观测信号更稳定,特别有利于识别和捕捉地震等诱发的电磁异常现象,在地震预测监测中具有很大的研究应用潜力.试验还发现,各地震台站和流动测点观测的CSELF信号的强度,与台站或者测量的电、磁场分量相对于发射源的距离、方位有明显的关系;发现在离开发射源的相对近区,场强随距离的衰减,比在相对远区更快;发现接收磁场信号比电场信号较易获得更高信噪比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凌芝 《山西地震》2000,(1):47-48
震前电磁辐射接收记录表明,河北张北地震前在北京,山西太原,河南安阳、洛阳记录到震前异常,这些异常全部在地震发生前结束,若在地震前能全面掌握这些异常,似能预报出河北张北地震。这些异常进一步表明电磁波接收仪能反映地震前兆。指出,为更好地发挥电磁波接收仪的作用,需要解决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variations observ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of March 11, 2011 that occurred in the Pacific close to the northeastern coast of Honshu Island in Japan are analyzed. The variations in the electric voltage were measured at the decommissioned submarine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laid on the bed of the Sea of Japan. The neighboring observatories recorded the anomalous geomagnetic variations during the studied time interval; the sources and spatial location of these anomalies are studied. The seismic signal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eismograms recorded by the broadband seismometer STS-2 at the nearest seismic station.  相似文献   

20.
2020年3月23日和7月13日,新疆天山中部地区分别发生拜城5.0级和霍城5.0级地震,其中拜城5.0级地震发生在南天山地震带中段,霍城5.0级地震发生在北天山地震带西段。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拜城5.0级地震:震前主要存在5级地震成组和尼勒克钻孔应变中短期异常;②霍城5.0级地震:震前中短期异常比较丰富,存在3级以上地震带状分布、地震发生率指数、D值、调制比、b值异常,而地球物观测则以形变异常为主,主要出现在震中附近区域。综合分析认为:①拜城5.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少,地球物理观测以趋势异常为主,短期指示意义不明确;②霍城5.0级地震前具有中短期预测意义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异常较为丰富,为后续中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