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堆积黄土,是指全新世(Q_4)近期形成的黄土。因为全新世分早期和近期,所以都用Q_4~2来表示新近堆积黄土。 新近堆积黄土(以下简称Q_4~2)一词的提出,是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认识才被确认的。 Q_4~2黄土的成因类型,以坡积、洪积为主,其次为冲积、洪积-坡积及洪积-冲积。主要分布在河漫摊、低级阶地、山间洼地、洪积扇、坡积地带以及黄土塬、梁、峁的坡底等处。岩性为灰、褐黄、黄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学工作者在对第四系研究中,一直采用传统的统一地层单位和四分法的划分原则,分第四系为全新统(Q_4)、上更新统(Q_3)、中更新统(Q_2)和下更新统(Q_1)。在这个原则下,一般人将马兰黄土作为我国北方黄土地区标准的上更新统土状沉积物,萨拉乌苏组被视作黄河中游地区标准的上更新统河湖相沉积物。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二者之间的地层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德日进等认为是相变关系,并称萨拉乌苏组为砂相  相似文献   

3.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的第三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第三系可划分为渐新统花条山组、中新统中下部红石梁组、中新统中部风尘口组及上新统碱土梁组。其主要岩性是一套陆源粗碎屑物。沉积物分析表明,这是一个从早第三纪开始发育的独立盆地,但与柴达木盆地有着一定的联系,生物面貌彼此能较好地对比。盆地第三系沉积物物源来自南部昆仑山及北部祁漫塔格山。  相似文献   

4.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第三系可划分为渐新统花条山组、中新统中下部红石梁组、中新统中部风尘口组及上新统碱土梁组。其主要岩性是一套陆源粗碎屑物。沉积物分析表明,这是一个从早第三纪开始发育的独立盆地,但与柴达木盆地有着一定的联系,生物面貌彼此能较好地对比。盆地第三系沉积物物源来自南部昆仑山及北部祁漫塔格山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心观察,将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下组砾岩分为杂基支撑角砾岩(砾石成分同基岩)、弱胶结砾岩(严格意义上未胶结成岩)、泥质杂基支撑砾岩、砂砾质支撑砾岩和分选极好的细砾岩几种类型。通过岩心岩石特征与现代洪积扇沉积物特征对比,确定了每一类砾岩的形成环境。克下组沉积早期,气候干旱,洪积扇为干旱型,可与现代扎伊尔山山麓洪积扇(堆)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沉积后期气候变得潮湿,洪积扇类型逐渐转变为以河流作用为主,可与阜康市白杨河洪积扇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洪积扇在垂向上为向扎伊尔山后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里木北部库车盆地内下白垩统发育,为一套干旱红层地层。该套地层中有干盐湖及内陆萨布哈相泥岩、风成砂岩、间歇性河流砂砾岩和洪积扇砾岩等类型的沉积物,组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沙漠沉积体系。伴随着盆地基底的抬升与下沉,在地层记录中显示出旋回性沉积作用的特点,在早白垩世地层中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它们构成1个二级构造层序,这些三级层序具有从冲积相粗碎屑沉积到湖泊相细粒沉积的相序组构,以向上变细为特征。研究表明,风成砂岩是库车盆地储集性能最好的天然气储集层,库车盆地中的克拉2气田是中国第一个以风成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型天然气田。  相似文献   

7.
火山碎屑岩的一种重要类型--熔积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熔积岩(peperite)是火山碎屑岩的一种特殊类型,由熔浆和未固结的湿沉积物两种组分掺混而成,具特征的火山碎屑结构,分布在熔岩流底部、前缘和超浅成侵入体与未固结湿沉积物的接触部位。熔积岩中熔浆组分从玄武质到流纹质均有,结构上为玻璃质、隐晶质或斑状结构,沉积组分在粒度和成分上变化范围广。据岩浆碎屑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透镜状和块状熔积岩。前者由熔浆碎屑和细粒沉积物组成,岩浆碎屑以透镜状、舌状、水滴状、撕裂状  相似文献   

8.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古地震事件与恐龙化石埋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诸城库沟、龙骨涧、西见屯集群恐龙化石埋藏层——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与红土崖组中,发现存在脆性、塑性及液化等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负载构造、球一枕构造、挤入构造(火焰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脉状构造、混插沉积构造及地震断裂等典型的粗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古地震记录.多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未变形沉积层间...  相似文献   

9.
鲁东诸城盆地白垩系由下向上包括林家庄组、辛格庄组和红土崖组。下白垩统林家庄组为杂色粗碎屑岩系;上白垩统辛格庄组为杂色细碎屑岩系,红土崖组为砖红色砂岩、砾岩互层沉积夹玄武岩(73.5Ma),为恐龙化石埋藏层位,并与区域上莱阳青岛龙及恐龙蛋化石等产出层位可以对比。诸城地区晚白垩世时期主要为冲洪积沉积环境,辛格庄组上部为洪泛平原粉砂岩—细砂岩—灰质土加积序列,局部夹扇中辫状河砾岩、粗砂岩,红土崖组下部与下伏辛格庄组顶部过渡部位是冲积扇泥石流、辫状河和洪泛平原粉砂泥质砾岩、砂岩加积沉积序列。识别出与冲积扇沉积体系相关的3种埋藏相类型:冲积扇泥石流、洪泛平原和辫状河河道(砂砾岩),前二者是研究区主要的埋藏相类型。所含化石主要为鸭嘴龙的残体骨骼,个体大小参差不等,互相间可叠盖一起,同时也有孤立发育的骨骼化石。高密度、单一种类恐龙残体骨骼化石的沉积、埋藏特征代表了恐龙集群埋藏—沉积事件。  相似文献   

10.
在诺思波勒(North Pole)地区,有一个燧石-重晶石岩石单位,属皮尔巴拉地块东部瓦拉沃纳(Warrawoona)群(3500—3400Ma)的最下部沉积夹层,该群主要为超镁铁-镁铁火山岩岩系。该岩石单位包括四种沉积岩类型:硅化碳酸盐岩、硅化和重晶石化蒸发硫酸盐、原生硅质沉积物变质后的条带状燧石、以及硅化火山碎屑沉积岩。硅化碳酸盐岩,呈砂粗碎屑岩至细屑岩韵律,或呈含有少量层间碎屑砾岩的细屑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第四系划分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第四系研究与环境研究密切相关,中国的第四系约占国土面积的1/3,且其成因类型复杂,是世界各国地质学家十分关注的地方之一,所以对第四系的正确划分越来越重要。1960年中国地层委员会规定中国第四系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而将更新统再分为下、中、上三个亚统,三个亚统的代号分别为Q_1、Q_2和Q_3。30多年来,对第四系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事实表明,将第四系二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明显缺乏合理性,因为更新统无论在厚度和时限上均远远大于全新统;另一方面,旧方案中,下、中、上更新统实际上是亚统,而其代号Q_1、Q_2、Q_3、却是统的表示方法,且全新统又用Q_4,在逻辑上有点  相似文献   

12.
白垩纪的库车坳陷是一个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内陆坳陷,其中只发育下白垩统,为一套干旱红层地层,进一步划分为亚格列木组、舒善河组、巴西盖组和巴什基奇克组。该套干旱红层,包括洪积扇砾岩、间歇性河流砂砾岩、风成砂岩和沙漠湖紫红色泥岩等沉积。这些沉积在地层记录中常以一种特别的旋回性形式产出,在不整合面及其相关面之上首先沉积的是洪积扇砾岩和间歇性河流砂砾岩所构成的冲积沉积物,向上逐渐演变为沙漠湖红色泥岩,在成湖初期或湖退期发育了滨湖相风成砂岩,它们构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沙漠沉积体系。从冲积沉积到湖泊沉积构成总体向上变细的沉积相序组合。按照地层记录的旋回性进行三级沉积层序划分,将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划分为5个三级沉积层序即SQ1至SQ5。下白垩统的顶和底界面均为间断时间很长的区域不整合面,由它们所限定的下白垩统本身则构成一个二级构造层序,在二级构造层序内三级沉积层序常常形成有规律的叠加形式,下部的SQ1和上部的SQ5发育较多的冲积粗碎屑物,中部SQ2至SQ4则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与海相地层不同,库车坳陷白垩系中由三级层序和二级层序所代表的地层记录中的中周期和长周期旋回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幕式构造沉降,沉降初期由于地形高差大而以发育冲积粗碎屑物为主,均衡沉降期则与成湖期相对应从而发育较多的细粒沙漠湖沉积。以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入手,建立库车坳陷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框架内,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和相应的古地理图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早白垩世库车坳陷的古地理面貌,以及相应的沉积岩相古地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南海中南部8°-12-N,108°40’-114°E区域内获取的222个测站的海底沉积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并依据福克一沃德确定的沉积物分类方案,将该区沉积物划分为陆源碎屑沉积、生物碎屑.陆源碎屑沉积和生物碎屑沉积三大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类型特征和分布范围,以及水动力条件等特征。南海中南部沉积物组分以陆源成分和生物成分为主,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陆架到陆坡直至深海盆,沉积物由粗变细,物质组成则由陆源碎屑沉积渐变为生物碎屑一陆源碎屑沉积、生物碎屑沉积。沉积物核心粒级为生物泥和生物粘土,其次为细砂、砂质泥等,其他粒级成分所占比例较小。水动力条件与水深和地形变化等因素相关,水动力强度具有不明显的自西而东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编辑室: 许多学者把第四纪统一划分为全新统(Q_4)及上、中、下更新统(Q_3、Q_2、Q_1),绝对年划大约为100万年。但近来有些学者或书刊,对年代划分确有出入。例如,刘东生等先生在一九六二年《中国地质》第6期发表的《气候标志及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一文中,认为“第四纪的特点,其中一点就是时期较短(100—200万年)”……。为此,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在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堆积了很厚的砂砾质碎屑沉积物,发育扇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近期的油气勘探证明了这一点。扇背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背斜、滚动背斜和披覆背斜,它是一种由低位沉积扇体(包括坡积扇、洪积扇和冲积扇)形成的主体,尔后被高位体系域形成的细碎屑沉积物覆盖而形成的背斜;是砂砾岩体堆积后,其上又由盖层覆盖而成的背斜。虽同为沉积背斜,扇背斜与披覆背斜有很多不同之处。扇背斜油藏本质上是一种岩性油藏,其成藏条件受控于砂砾岩扇体的特性、距油源的距离、砂砾岩扇体和油源之间的连通性以及砂砾岩扇体上覆盖层的封堵能力。该类型的油气藏大多发育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区域。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中三叠统板纳组浊积岩系是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浊积岩中金丰度受到沉积物来源、沉积速率、岩石类型、碎屑物组份、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洪东铭  简星  黄鑫  张巍  马金戈 《地学前缘》2020,27(3):191-201
石榴石是沉积物中常见的重矿物,其可来源于多种岩石,而且不同类型母岩中石榴石具有多样的地球化学组成,因此碎屑石榴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在沉积物源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可以容易地获得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借此探讨其母岩类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中酸性火成岩和部分变沉积岩来源的石榴石通常都具有高Fe、Mn的特征,不易于区分。本文系统地收集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榴石微量元素数据,尝试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对碎屑石榴石物源分析进行补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石榴石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与钇(Y)元素指标可区分中酸性火成岩和变沉积岩来源的碎屑石榴石;(2)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及所对应的变基性岩石(榴辉岩)中石榴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相近,但部分橄榄岩来源的石榴石在镨/钬(PrN/HoN)值和重稀土总量(ΣHREE含量)上与辉石岩和榴辉岩的有显著差别,这一特点可运用于以基性岩母岩为主的碎屑沉积物源研究中;(3)夕卡岩中的石榴石在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度一致的高Ca特征,而稀土元素组成具有两种典型的分配模式,岩浆型(指示富铁、氧化环境)与热液型(指示富铝、还原环境)。综上所述,石榴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沉积物源分析研究中,是其主量元素物源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利用PTD法(即逐步热退磁法)确定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堆积温度的基本原理是以岩石中存在的稳定的热剩余磁化强度为基础。根据岩石获得热剩磁的过程与堆积温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火山碎屑沉积物大致分成四类。Ⅰ类碎屑沉积物的堆积温度高于最大的阻挡温度BT_(max)(指碎屑沉积物中含有的钦磁性矿物的最大阻挡温度);Ⅱ类碎屑沉积物的堆积温度等于背景温度(ambient tempreture),Ⅲ类碎屑沉积物的堆积温度小于BT(max),而大于背  相似文献   

19.
姚桂山 《探矿工程》1984,(2):23-25,51
大浪滩矿区系以钾为主的盐类矿床,属硫酸盐型的现代盐湖沉积矿床。其中上更新统至全新统(Q_3 4),分布于区内所有盐滩和凹地中,为石盐芒硝夹含石膏淤泥层,地表为含砂石盐壳,局部含有石膏晶片和表外钾矿层。全新统(Q_4)的沉积物以石盐为主,次为芒硝、泻利盐、白钠镁钒、钾石盐和光卤石、水氯镁石,是该区内的主要含钾层位。下更新统(Q_1 2)的岩性主要为灰黄色薄至厚层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部分地段有少量厚层与薄层砾岩、泥灰岩、部分地段夹有较多的盐层。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保德地区某大型氧化铝厂勘察工程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648组实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_4)、上更新统(Q_3)及中更新统(Q_2)的风成及坡积堆积物,其中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达15~30 m,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Ⅱ~Ⅲ级,属中等—严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在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普通的处理措施难以全部处理湿陷性黄土层,而采用沉管成孔、重锤二次夯扩挤密桩则能全部处理湿陷性黄土,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