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应日本共荣商事株式会社和测机舍的邀请,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观测技术考察团一行四人,一九八○年十二月五日至二十七日在日本进行为期三周的考察。由于日方安排周到,代表团成员积极努力,顺利地完成了考察任务。考察团先后参观访问了四个地方:东京、京都、仙台、八丈岛,五所大学的有关研究部门,它们是:东北大学理学部、青叶山地震观测所,东京大学力武常次研究室,东京大学地  相似文献   

2.
应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于1992年5月14—21日访问了日本,参加了“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实地考察了伊豆半岛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柿罔地磁台与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现将这次访日的简况介绍如下。一、“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测研究的电磁方法”学术讨论会概况为拟定1994—1999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日本电磁工作组于1992年5月15—16日在东京  相似文献   

3.
应日本株式会社生方制作所和大北技术贸易株式会社的邀请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谢富仁等一行 4人于 7月 3 1日至 8月 6日赴日本进行了为期 7天的考察。考察期间 ,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株式会社生方制作所(名古屋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住宅电器事业部 (奈良 )和大北技术贸易株式会社 (东京 ) ,主要考察和了解日本防止地震二次灾害的法规与管理情况 ,以及防止地震二次灾害的技术和产品。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1 日本防止地震二次灾害的法规与管理  日本政府对防止地震二次灾害极为重视 ,针对地震时易发生严重二次灾害的燃气、电…  相似文献   

4.
范军 《四川地震》2004,(3):44-45
2003年9月9~29日,中国地震局数字资料应用赴日培训团一行16人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东北大学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和考察.该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数字化地震资料应用与地震活动图像实验室组织,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各省、自治区地震部门提供支持.培训团成员先后参观和考察了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震预知研究中心、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东北大学地震及火山喷火预知观测研究中心,并在此接受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应用.之后,培训团还参观了在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的"关东大震灾80年地震展"、东北大学远野地震观测所和GPS观测站等.期间分别经历了东京千叶5.8级地震和仙台北海道8.0级大震,对地震发生的实际过程和日本的地震速报体制有了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2人,自1979年9月13日至10月4日赴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考察。目的有三:一是友好回访;二是考察未来东海大震的预报依据和相应措施;三是探索中日两国有关地震科学技术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代表团先后到了静冈、清水、浜松、烧津、下田、御前畸、磐田、河津,以及京都、东京、筑波、札幌和洞爷湖等地。参观访问了国土厅、气象厅、三个大学、十个与地震有关的研究部门、四个与地震监测有关的观测台站、七个静冈县下属采取防震对策的单位。考察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读买新闻》1980年5月27日刊登了题为《注视根室近海——地震预知连络会确认色丹地震前兆》的报道,摘译如下:日本地震预知连络会于1980年5月26日在东京都文京区汤岛会馆召开了第50次例会,会长萩原尊礼(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报告了日本列岛各地的地震、地壳活动的近况。会上讨论了1980年2月23日在北海道根室  相似文献   

7.
应国家地震局邀请,以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阿布杜林为团长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震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2年6月20日至7月4日访问了国家地震局。这是前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次派高层次地震代表团来我局访问。代表团在华期间,分别参观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和新疆地震局,并赴唐山市考察地震遗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现独联体国家中疆域  相似文献   

8.
中日地震预报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国家地震局同日本测地学审议会代表铃木次郎先生于1982年9月在北京商定的。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丁国瑜同志率领中国地震代表团共二十人参加了会议。日本方面得到文部省支持,由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茂木清夫教授负责筹备、组织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1994年4月,日本气象厅和广播局等引进了新的地震信息系统。该系统在1994年10月4日的日本北海道东部近海79级地震中发挥了威力,当大的晃动还未开始时,在东京便通过电视发播了该地震的速报。据日本气象厅测定,该地震的发震时间为10月《日晚10时23分。初期微动(P波)到达东京的时间是10时25分30秒。大的晃动(S波)是在其后1分40秒即晚上10时27分10秒传到东京的。与此相应,日本NHK广播局几乎是在P波到达东京的同时,通过综合和卫星电视在屏幕上打出了“北海道地区将发生强烈晃动”的字幕。这比东京感觉到晃动早了一分半钟。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0.
应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松田时彦教授的邀请,广东省地震局丁原章教授等4名科技人员于1990年3月19—29日,到日本进行了科学考察。日方对这次考察作了精心安排,主要是考察历史地震现场以及第四纪地质、活断层、新构造运动和活火山等地震地质问题,同时,还安排到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等单位参观访问,并约见了著名的日本断层研究资料中心理事长藤田和夫教授,相互交流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野外考察现场主要在三浦半岛、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月15日东京时间20时06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06分)在日本北海道至本州北部发生7.8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原先测定为7.5级,后来根据区域台网观测资料修定为7.8级)。据日本气象厅测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海道钏路市以东约120公里的海底。钏路地区的烈度为日本7度烈度表的6度,带广为  相似文献   

12.
第三篇文章介绍了中美地震研究科技合作议定书双方代表第三次工作会晤的概况。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内政部地质调查局的邀请,以中美地震研究科技合作议定书的中方代表、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为首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7人于1984年7月11~26日赴美访问。本文就中美双方代表的这次会晤情况、议定书延长协议的签字仪式以及中国代表团的有关参观访问活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科技代表团与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科技合作会谈纪要,应新疆地震局的邀请,以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副院长 阿克拉姆霍扎耶夫为团长的乌兹别克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91年8月13日至27日访问了新疆地震局。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长方樟顺为团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国瑜为副团长,国际强震地震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为秘书长的中国大陆地震代表团一行23人,于2月21日至3月3日在台湾出席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并参观访问了在台北、台中、新竹的大学、科研院所和有关地震科研单位,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应哈萨克斯但共和国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邀请,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为首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于1993年10月2日至11月1日访问了哈萨克斯但共和国。代表团参观了哈萨克斯但国家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建设部抗震建筑与设计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吉尔吉斯科学院通迅院士、地震研究所所长φ.H.尤达欣为团长的吉尔吉斯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于1989年8月2日—14日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访问期间,代表团了解了新疆地震预报、地震地下水、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和形变测量诸方面的研究情况。参观了局属各实验室、测震、水文地球化学及水文地球动力学、地磁、形变测量台和地方地震办公室所属地震台。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震电磁学学术讨论会与记日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2-20日,该文作者应邀参加了国际地震电磁学学术讨论会并访问了日本,文章介绍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磁资料世界中心C2的概况以及野岛断层、阿苏火山、别府温泉的实地考察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8月 2 7~ 30日 ,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率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 4人访问了韩国。访问期间 ,代表团拜访了韩国科技部 ,宋瑞祥局长与韩国科技部权五甲次长就促进中韩地震科技合作交换了意见 ,并与韩国气象厅进行了工作会晤 ,宋瑞祥局长与韩国气象厅安明焕厅长签署了第三次中韩地震科技合作备忘录。在大田市 ,代表团考察了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 ;在济州岛 ,代表团访问了济州市气象厅 ,并徒步考察了韩国第一高峰汉拿山 (火山 ,海拔 1 950m)。1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地震监测工作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  韩国是一个少地震国家 ,历史上最大只发生…  相似文献   

19.
《日本科学与技术》1979年5月、7月和1980年3~4月各期刊载了关于日本地震工作的短讯四则,编译如下:1.府中地震观测井开始施工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为了预报关东地方大型并且是直下型地震,在埼玉县的岩槻、千叶县的下总2个点的深井设置了地震计,经常进行连续观测。第3个深层观测井的开孔式2月13日在东京府中市的多摩川旧河道举行。  相似文献   

20.
日本财团法人东丽科学振兴会(会长藤吉次英),最近颁发了第12次东丽科学技术奖。在地球电磁学方面取得很大功绩、并在国际上受到很高评价的力武常次教授荣获金质奖章和奖金300万日元。力武常次1921年生于东京。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专业。后来,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助教、副教授,并代理过所长。曾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回日本后任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东海地区判定会六成员之一、地震预报联络会第五期委员。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