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前后井网地下水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2006年的井水温度观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在系统分析地下水温正常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2006年水库二期蓄水过程中相关测项资料的动态变化,发现库水位的上升对三峡井网地下水温动态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在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峡诱发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2001~2002年8个井台16个测项的地下流体正常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井网外围50km范围内两个中等地震震例,对比分析了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各测项动态的变化。发现水库蓄水对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是局部的.推测三峡库首区近期诱发中等以上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分析了受水库蓄水影响测项的异常特征及其机理,认为深入研究此类问题对推进地震监测与预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持续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水质明显变差,水位持续下降等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该文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沿革,概述了各时期监测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对山东省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作用,介绍了地下水监测内容和手段,总结了地下水监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对重点监测区监测网有待完善,专门性监测井比例尚需提升,自动化监测能力稍显不足,监测经费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站网规划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成果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获得地下水动态信息,掌握其变化规律的直接手段。目前,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多数采用5天一次的监测周期,也有选用10天的。根据数理统计分析的原理,可针对不同动态类型区地下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变化规律,观测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监测周期。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较健全,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监测网络已初步建立,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示范监测及地下水自动监测研究;但存在监测内容欠全面、监测能力待提高、成果应用待加强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监测网络、加强监测技术研究与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大监测投入等手段提高全省地质环境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区的东南边缘,地面沉降调查与防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11年5月19日济南市政府令第243号发布了济南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将地面沉降纳入济南市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之一,有力推进了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工作。2017年7月济南市批复了《济南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6—2025)》《规划》明确了济南市地面沉降防控目标、任务,对地面沉降防控工程进行了部署。目前,济南市已完成北部平原区的地面沉降调查与评价工作,建立了基岩起算点、GPS监测墩、GPS监测点、监测标石、二等水准测量线路、分层标、地下水监测孔为基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取得了地面沉降监测基础数据,填补了济南市地面沉降工作的空白,为今后济南市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开展的背景,讨论了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监测的规划思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提出了强化"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重视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和政府的临灾应急处置能力。在地下水监测方面,注重现有监测站点的维护管理,推进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补充专业监测井,优化监测网络。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分为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区别对待,闭坑矿山地质环境坚持"治理为主,监测为辅"的思路,首次提出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退出机制。在地质遗迹监测方面,提出监测服务保护的思路,选取具有山东特色古生物化石和岩溶洞穴地质遗迹开展监测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地质遗迹监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20401个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取得重大进展,90%以上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已经完成。据悉,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全国划分为16个重点监测区,包括1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中心、7个流域监测中心、63个省级监测中心,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20401个。  相似文献   

9.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组织人员对全市地下水监测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登记,标有“保护监测井,人人有责”等字样的标牌被立在各个地下水监测井旁。自此,宁波市地下水监测井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省昭阳煤矿地层、构造、岩浆岩、水文地质等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的分析,从采矿塌陷、地下水环境变化、地形地貌变化及土壤环境变化等方面出发,依据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规程,开展了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确定了监测范围与监测级别,提出了建设采矿塌陷监测点36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5个、地表水环境监测点7个及土壤环境监测点3个的合理化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地下水监测工作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点破损严重,现有监测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全省地质环境工作的需求。针对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剖析了现有监测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下一步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优化调整方案,以供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调整借鉴。  相似文献   

12.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6):56-57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依托地质调查项目自主研制的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气压平衡装置两项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是一种地下水监测的专用设备,是针对全国地下水监测网已经建立,但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尚未配置的情况下研制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省、市新的三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该文介绍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细化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规范了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原建筑物稠密区大量兴建 ,加之过量超采城市地下水 ,带来的地基与基坑变形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治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灾害 ,必须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变形监测系统 ,及时作好预警、预报工作 ,使变形监测的方法、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履行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凸显。地理国情监测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主攻方向、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突破口、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由“数字遥测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地震监测总站”四部分组成。数字遥测台网由 2 4个微震台 (2 0个 16bit子台 ,4个 2 4bit子台 )、两个强震台、8个流动台和一个台网中心构成。其监测能力可达到库中段。库坝区可监测ML≥ 0 .5地震 ,震中定位精度优于 1km ,地震事件速报处理能力不大于 15分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的监测手段有一等水准观测 (约 80 0km环线 ) ,GPS连续观测和流动观测 (巴东、兴山两个固定站和 2 1个流动站 ) ,三维高精度跨断层形变监测 (7…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临测系统的总体需求、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业务流程,提出系统的建立需在存储和管理多种应急监测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并与应急监测业务保持一致.为保证系统的高安伞性、实时性与可靠性,采用部署在局域网内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1月13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河南省第一眼地下水监测井在鹤壁市开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鹤壁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及三个施工单位的有关领导、代表和工程人员参加,这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河南省部分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地下水监测站点位于鹤壁市鹤山区,井深500米,由  相似文献   

19.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工作是实现信息公开、全程监管、监测分析等政府3大工作目标的有效手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国家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土地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行为,切实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监管,根据上级部署要求,青岛市城阳国土资源分局积极建立并实施国有建设用地开峻工申报制度。一是明确申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