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于炳松 《现代地质》1996,10(1):93-98
以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结合生物地层和地震地层的研究成果,在进行详细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厘定并标定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中一系列重要地质界面和层序界面的年龄。首次在该区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建立了由不同周期叠加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层序组成的层序年代地层体制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一二叠纪高分辨率层序年代地层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序年代地层体制,本质上就是以各种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沉积层序为单位,在年代地层学格架中所建立起来的地层系统。本文以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结合生物地层和地震地层的研究成果,在进行详细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厘定并标定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中一系列重要地质界面和层序界面的年龄。首次在该区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建立起了由不同周期叠加的海  相似文献   

3.
王世军  肖建玲  朱敏  张孟 《新疆地质》2005,23(2):158-163
通过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以黄骅坳陷扣村地区古近系沙三段为例,详细论述了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的研究流程、方法.在四级层序格架确定的基础上,叙述了以一般湖泛面和更小级别的岩性和结构层序单元界面的识别与类型的确定.指出通过露头、岩心、测井曲线和高分辨地震信息,可以确定短期旋回界面与超短期旋回界面.根据工区的特点选取主干剖面,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网络格架对比剖面,开展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单砂体展布分析及其沉积微相研究.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炳松 《地质论评》1996,42(1):14-21
层序地层系统,本质上就是以各种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沉积层序为单位,在年代地层学格架中所建立起来的地层系统。本文以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结合生物地层和地震地层的研究成果,在进行详细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古生代地层中建立起了由不同周期叠加的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不同级次的层序所组成的层序地层系统。通过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相结合的方法,厘定并标定了一系列重要地质界线的  相似文献   

5.
于炳松  袁见齐 《现代地质》1994,8(3):333-334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古生代层序地层及其沉积学研究博士生于炳松导师袁见齐,乐昌硕,蔡克勤本文系统研究了塔北古生代露头剖面(共识别出层序96个)、钻井(揭露层序36个)和地震剖面(共识别出层序39个),首次系统地建立了塔北古生代的层序地层系统。通过层序地层...  相似文献   

6.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对地震、钻井、测井、实测露头剖面综合分析,将伊犁盆地伊宁凹陷水西沟群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在连井层序地层剖面基础上建立水西沟群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为单元分析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及聚煤特征。煤层主要发育在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基底构造沉降和物源供给是决定聚煤中心迁移的重要因素,共同控制着煤层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7.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是柴达木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和开发区,通过对54口钻井和录井资料的详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的干柴沟组—狮子沟组地层中识别出了一个初次湖泛面和六个最大湖泛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7个准层序组,并对十条连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柴西南三维地震区切出了与前述的钻井连井剖面相同的连井地震剖面,并通过对地震剖面层序界限识别和划分,以及将钻井剖 面上的层序划分结果投影到连井地震剖面中等方法,对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的层序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调整,使两者完全统一,建立了柴西南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这为该区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主要用钻井资料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地震资料应用偏少,只是选一些典型的基干剖面进行分析,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穿层现象。以松辽盆地南部四方坨子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为解剖对象,在钻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地震资料,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地震与钻井相互统一的3~4级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其中青山口组三个,姚家组一个)和20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相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地层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沉积层序和体系域的演化特征,编制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通过区内沉积层序的划分对比,初步建立了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
以海平面变化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研究陆相盆地中遇到了困难;地层基准面变化在解释地层层序成因和地层层序划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基准面变化过程中地层层序的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来建立基准面变化曲线和地层成因分析,划分地层层序,从而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基准面变化曲线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塔里木盆地东南部露头剖面中成功地解释了三叠系—侏罗系陆相层序,并可与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层层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伊通地堑层序构成及层序地层格架样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解习农  刘耀宗 《现代地质》1994,8(3):246-253
伊通地堑充填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碎屑沉积物,厚约2000~6000m。地堑内主要发育冲积扇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在地堑不同演化阶段分别构成6种沉积体系域类型.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受控于构造、物源体系、湖的扩展及萎缩旋回和沉积中心分布。层序地层格架样式显示南北向隆回相间、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式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与地震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建立了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提出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五要素”分析方法。应用该分析方法在奥陶系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6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奥陶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盆地不同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盆地西部窄大陆边缘北部奥陶系发育层序 Osq3-层序Osq7五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南部发育层序Osq1-层序Osq7七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特马道克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总体上西部地层西厚东薄,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南部宽大陆边缘奥陶系发育盆地所发现的8个层序,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凯特阶早期,地层南厚北薄,向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中东部台内洼陷奥陶系仅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5 TST,以盆地东部洼陷东侧最厚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盆地北部伊盟古隆起、西南部庆阳古隆起主体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二者的鞍部仅发育Osq4 TST层序,表明盆地西部的祁连海槽与盆地东部的华北海在中奥陶世晚期有过短暂连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大多具有陆内俯冲造山形成的特点,层序地层学在这类前陆盆地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对川北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5条露头剖面和1条测井剖面进行详细沉积相分析和层序地层划分,同时阐述了沉积相迁移规律、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发育特征及基准面变化;将川北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TS1,TS2,TS3和TS4)。大竹、开江一带须家河组沉积厚度为400~600m,4个层序发育完整;向北东至万源一带地层变薄至100余m,保存残留不全的须家河组只能归为1个三级层序(TS4)。在露头剖面和测井剖面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表明:TS1—TS2以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盆地处于稳定坳陷和慢速充填的欠补偿状态,TS3—TS4以冲积扇、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盆地处于强烈坳陷和快速充填的过补偿状态。沉积相的时空叠置样式受北部秦岭造山带构造活动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随层序、体系域的变化规律。以大民屯凹陷为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预测未钻井或未取心地区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2)通过细化烃源岩评价单元,提高资源量计算中烃源岩体积估算和有机质性质评价的精度;(3)为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提供“油气源”和“资源量”的要素;(4)可以作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的线索,并对已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检验和校正。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对中国东部老油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心少的西部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邓海 《世界地质》2013,32(4):808-819
以层序地层学、坡折带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心、测井、录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格架。将南屯组划分为 2 个三级层序和 8 个四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研究,确定该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沉积等 4 种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分布在乌南次凹西部陡坡带,扇三角洲分布在东部缓坡带,湖底扇主要分布在中心的深湖相中,而湖泊沉积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心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的侧翼。从乌南次凹西部断阶带到凹陷中心,沉积相由近岸水下扇逐渐变为深湖--半深湖沉积,乌南次凹东部缓坡带到中心,沉积相由扇三角洲沉积逐渐变为滨浅湖、深湖--半深湖沉积,整体呈南北分异、东西成带的格局。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表现各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浅变深,再变浅,沉积范围逐渐扩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朱创业 《沉积学报》2000,18(1):57-62
沉积有机相是具有相似沉积环境、生物组合、成岩环境、氧化-还原条件以及相近有机质特征的地层单元,其分布受沉积盆地中层序地层格架所控制。因此,层序沉积有机相分析可成为确定和预测烃源岩分布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采用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有机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划分为三个层序,并探讨了每个层序中沉积有机相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沉积有机相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呈显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盆地西部及南部的较深水层序中,沉积有利相类型主要为开阔台地C相,在垂向上变化不大,有机碳含量为 0.0 8%~ 0.1 8%。在盆地中部浅水层序中,海侵体系域的沉积有机相类型主要为开阔台地C相及局限台地D相,有机碳含量为 0.1 2 %~ 0.2 5 %,而高位体系域的沉积有机相类型主要为局限台地D相和蒸发台地E相,有机碳含量为 0.1 7%~ 0.49%,反映出盆地中部浅水层序中的高位体系域是烃源岩分布的最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7.
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两大任务是划分层序和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本文就宜昌峡东黄陵背斜的东、南和西翼3组震旦系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划分出14个层序(含天柱山段),并进行了空间上的追索和对比,建立了该地区的震旦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为争取末元古代的建系研究和参与全球末前寒武系对比提供依据[1~2].  相似文献   

18.
19.
As a useful approach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has been commonly accepted.The concepts of sequence and parasequence provide a state-of -the-artframe-work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s of depositional system,and analyzing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reservoir and seal-play elements.The newly-developed geochemic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focuses mainly on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s of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 hydrocarbons within a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Integrated with sequence wtratigraphy,geochemistry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urce rock potential within a sequence w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s accumulated in reservoirs,which were predicted by wa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The concept of geochemical-sequence wtratigraphy was proposed by Peters et al.(2000).Constructing a reliabl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s the basis of geochemical-sequence wtratigraphic study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in goal.High-resolution biomarker analysis is critric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The geochemical-stratigraphic study involves mainly:(1) the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with relative sea (lake)-level change;(3) to prodict if these reservoirs bear hydrocarbons and their geochemical features;(4) to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time-stratigraphic framework.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lake basin types,and introduces their facies associatons,source potential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features.At the end,the authors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study in ladcustrine str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