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安宁河断裂带测区,沿横过和平行断裂带的6条测线,测量了岩体三维宏观残余应力,绘成了宏观残余应力场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分量水平分布等值线图、水平和铅直最大剪应力水平分布等值线图及水平主应力线图,研究了此种场对大地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欧  高国宝 《地震》1996,16(3):271-276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安宁河断裂带测区,沿横过和平行断裂带的条测线,测量了岩体三维宏观残余应力,绘成了宏观残余应力场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分量水平分布等值线图水平和铅直最大剪应力水平分布等值线图及水平主应力线图,研究了此种场对大地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欧  高国宝 《地震地质》1996,18(1):25-29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龙门山断裂带测区,选取3个小区深钻孔系列的岩心,测量了岩体中宏观残余应力场的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分量、水平和铅直最大剪应力,及其应变能密度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它们沿深度的分布规律,估算了该断裂带岩体中储存的宏观残余弹性应变能的量级  相似文献   

4.
安欧  高国宝 《地震研究》1993,16(2):169-177
以岩体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衍射法,在红河断裂带测区,选用12个大口径钻孔用金刚石钻头钻取的岩芯,测量了岩体中三维宏观残余应力和微观残余应力及其弹性应变能密度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它们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安宁河断裂带测区,选取了9个钻孔的岩芯,测量了岩体中宏观残余应力场的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其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求得了其铅直梯度值  相似文献   

6.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安宁河断裂带测区,选取了9个钻孔的岩芯,测量了岩体中宏观残余应力场的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应力及最大剪和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其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求得了其铅直梯度值。  相似文献   

7.
鲜水河断裂带古构造残余应力场对大地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欧  高国宝 《地震地质》1993,15(2):139-147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鲜水河断裂带测区沿7条测线,测量了岩体三维残余应力,绘成区域残余应力等值线图、主应力线图及其应变能密度等值线图,探讨了其对带内大地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构造残余应力场X射线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体正交各向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衍射法,沿红河断裂带布设7条测线,沿迁西山字型构造带布设11条测线,完成了岩体中三维残余应力测量,绘出了宏观残余应力场等值线及主应力线图、微观残余应力场等值线图,算出了岩体内两种残余弹性应变能密度场,确定了其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9.
利用川滇地区长期积累的地震走时观测资料和汶川地震余震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地壳和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龙门山断裂带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速异常带,彭灌杂岩体和宝兴杂岩体为局部高速异常区.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局部高速异常体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余震带南端,余震全部发生在与宝兴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的东北侧;在余震带的中段,与彭灌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余震的分布;在余震带的东北端,宁强-勉县一带的高速异常体可能阻止了余震进一步向东北扩展.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P波高速异常表明介质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在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过程中起到了较强的阻挡作用,有利于深部能量积累,在30 km深度之下,扬子地块具有明显的高速特征,其前缘随深度增加向青藏高原方向扩展,在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已达到龙门山断裂带以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川滇地区长期积累的地震走时观测资料和汶川地震余震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地壳和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龙门山断裂带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速异常带,彭灌杂岩体和宝兴杂岩体为局部高速异常区.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局部高速异常体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余震带南端,余震全部发生在与宝兴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的东北侧;在余震带的中段,与彭灌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余震的分布;在余震带的东北端,宁强-勉县一带的高速异常体可能阻止了余震进一步向东北扩展.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P波高速异常表明介质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在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过程中起到了较强的阻挡作用,有利于深部能量积累.在30 km深度之下,扬子地块具有明显的高速特征,其前缘随深度增加向青藏高原方向扩展,在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已达到龙门山断裂带以西.  相似文献   

11.
DeterminationofthedirectionandmagnitudeofrecenttectonicstressintheXianshuihefaultzoneusingfaultslipdata谢富仁,李宏Fu-RenXIEandHong...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发震构造型式-转换破型型。其特征是地震不发生在主干断裂和共轭断裂面上,而是在其两侧一定距离的岩块中;发震断裂不与其平行而是成一定的交角;震源机制解的三个力轴与造力应场相对应的三个力轴不一致,而是有规律地旋转了一定有角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为背景,基于岩体应变能基本理论,使用FLAC软件模拟地震能量源和能量释放形式,计算结果显示:在0.01 MPa水平应力增量作用下,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可释放的应变能约为3.24×1013 J;使得断层面之间发生滑移,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所需消耗的能量约为2.10×1013 J;岩体在重力方向上产生位移,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约为1.14×1013 J。由此可推断:在一定区域内,应力触发释放能量值与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和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之和大致相当;应变能可能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集中释放,形成地震效应。本次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周围岩体能量释放事件中,在映秀—北川断裂与灌县—安县断裂之间的局部区域集中释放的能量为7.67×1012 J,相当于一次MS5.39地震发生所释放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龙门山断裂带形成过程及其地应力状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龙门山附近区域运动特征以及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为基本条件,采用FLAC模拟软件计算模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形成过程和塑性区分布的几何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汶川—茂县断裂F1、映秀—北川断裂F2和灌县—安县断裂F3是从中部开始发育,塑性区上侧逐渐发展至地表;F1断层首先出现,以后才依次形成F2和F3断层.这些塑性区的发育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致呈40°左右,并出现了各自的共轭断层,与实际的龙门山断裂大致吻合,说明区域构造运动是龙门山断层产生的主因.论文还揭示了区域构造运动过程中区块内主应力的变化规律,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在区块挤压初期,主应力随着区块位移量的增大而增大;二是主应力相对稳定阶段,区块岩体内的主应力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临界破坏岩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一般介于3.31~4.39.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地震频发。地震除引发滑坡、泥石流外,也会导致大量崩塌落石灾害,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以位于程海断裂带沿线、地震发生风险较高且危岩带分布典型的八代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地震作用下危岩体的影响范围,并评估山脚高速公路的受灾风险。首先基于无人机影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快速获取危岩体位置及尺寸参数,与人工识别结果对比发现识别准确率达76.2%;然后将危岩体参数代入二维数值模拟软件Rocfall,并结合地震能量计算公式,计算地震作用下危岩体运动距离。结果表明,公路与危岩体影响区最近距离仅57 m,需要在坡脚段设置挡墙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