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总结和分析了大地电磁场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Zhdanov等对偏移电磁场的研究和成像技术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技术 ,使差分方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将前人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的模型试验研究推进到适用于复杂地电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解释的阶段 ,并通过松辽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和解释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于鹏  王家林等 《地震地质》2001,23(2):238-244
总结和分析了大地电磁场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在Zhdanov等对偏移电磁场的研究和成像技术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技术,使差分方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将前人大地电磁场偏移的模型试验研究推进到适用于复杂地电阻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解释的阶段,并通过松辽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和解释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大地电磁场成像方法综述与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电磁场成像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阐述了大地电磁场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归纳,进而在Zhdanov等对偏移电磁场的研究和成像技术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技术,该方法提高了差分方程的精度和成像分辨率,并对客观选取背景电导率、两种极化模式联合成像、多参数和再次成像以及全频段成像和成像结合反演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多参数偏移成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改进的有限差分法进行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通过保留波数对水平方向的一阶导数项,使差分方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得到了提高,并采用快速近似反演结果作为对背景电导率的客观估计,对两种极化模式联合成像以及多参数和再次成像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和实例说明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多参数成像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宋维琪  邹文勇 《地震学报》2005,27(1):102-108
在研究Zhdanov的二维电磁场偏移成像的基础上, 针对它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算法. 首先, 用一维反演结果确定初始背景电阻率, 然后在延拓计算过程中, 利用迭代算法进行逐层修正、 延拓计算, 从而获得较准确的电阻率; 第二, 研究了有限差分方程的改进算法, 根据大地电磁场变化的特点, 设计了纵向以等比级数变网格的迭代算法. 通过以上两方面技术的改进, 经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波干涉偏移和偏移反演成像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两个研究领域.干涉偏移提供了一个新的地震波数据成像工具,而偏移反演则提供了高逼近度地震成像.二者的共同目的是改善传统直接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展宽成像区域并提高成像的分辨率.本文研究干涉偏移方法和偏移反演方法对于地震成像效果的影响,探讨二者在提高成像分辨率上的异同.对于偏移反演,通过建立正则化模型,研究了预条件共轭梯度迭代正则化方法及改进措施,并通过绕射点模型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比直接偏移能够提高振幅的保真度和成像的分辨率.对于干涉偏移和偏移反演这两种方法,对层速度地震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干涉偏移和偏移反演成像方法比传统的偏移方法在成像效果上是更加有效的,因而对于实际的地震成像问题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再论地震数据偏移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波正向传播方程对属于波形线性反演问题近似求解方法的地震数据偏移成像进行重新推导,得到了适合散射地震数据的散射偏移成像方法和适合反射地震数据的反射偏移成像方法.以地震波传播的散射理论为出发点,首先根据描述一次散射波正向传播的线性方程研究建立散射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方法理论;利用高频近似对产生散射波场的地下速度扰动函数的空间变化进行近似,推导出地下反射率函数,再由散射波传播方程推导出基于反射率函数的反射波传播方程,然后根据描述一次反射波正向传播的线性方程研究建立反射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方法理论.本文指出和修正了Claerbout偏移成像方法中的不足,提出的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是对当前偏移成像方法理论的完善,使反射地震数据偏移成像具有了更坚实的数学物理理论基础,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相位正确、位置准确、分辨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9,他引:15  
综述了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各种算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给出了相空间小波分析步进算法偏移成像以及保幅保结构李群算法偏移成像的最新进展;对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中等地震前超低频电磁波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超低频电磁(ELF)观测仪电磁波技术测量空间和大地电磁信号,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研究地震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2009年3-10月,在吉林省中东部发生多次中等地震前后,电磁场和视电阻率出现了较好的异常对应。本文对这些电磁异常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这些异常变化的可能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岩石圈底部的上地幔盖层甚至软流圈的电性结构,需要采集周期长达几万秒的长周期大地电磁场信号,这对仪器设备、采集以及处理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论述了用于采集长周期信号的仪器设备及其特殊性,讨论了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测站的布置要求,并采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试采了长周期大地电磁场信号.对试采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长周期仪器设备和稳定性好的不极化电极,合理布置测站,能够采集到最长周期达几万秒的长周期大地电磁场信号.  相似文献   

11.
The magnetotelluric (MT) method has been among the favorite supporting tools for seismic imaging of sub-salt and sub-basalt targe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xample from Kachchh, India (where basaltic rocks overli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and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MT method as an exploration tool in this geological setting.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 in magnetotelluric response caused by the thin intrabasalt layering. The key issu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what MT can and cannot provide in such geological settings. First, we comput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phase response curves using representative resistivity-depth models and borehole data from the study area. Later, we compare these results to assess the plausibility of using MT to image the sub-volcanic sediments at Kachchh. Finally, we substantiate our discussion through one-dimensional inversion of the field observed MT data from this region that exhibits poor sensitivity of MT for thin basalt layers.  相似文献   

12.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二维快速插值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大地电磁(MT)二维反演实时成像网格化处理中。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插值效果好以及易于模拟地形数据等优点,能满足MT反演结果实时成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二维大地电磁资料的偏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反射映像(即U/D成像)原理对大地电磁资料进行成像,将地面观测的波场分解成上行波和下行波,并分别向下延拓,利用上、下行波的时间一致性原理确定地下电性界面的位置.对TE和TM模式的MT响应分别处理可以得到两个深度剖面,两剖面的一致性便为实际反射界面的最佳估计.理论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MT偏移技术是比较有效的,它可获得地下界面直观的映像.和常规MT反演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等优点,并且还能获得表示地下地质构造真实映像的MT深度剖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相似文献   

15.
瞬变电磁法拟地震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瞬变电磁法是工程地球物理勘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勘探方法之一,瞬变电磁法拟地震成像方法研究是当前电磁探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热门.文中详细叙述了瞬变电磁法拟地震成像的两种不同思路,一种是建立时间—频率转换经验公式,把TEM数据转换成平面波数据,借鉴大地电磁法拟地震解释思路进行成像,另一种是通过积分变换,把扩散场变成虚拟波场,把电磁衰减信号变成拟地震子波,然后按照地震解释法进行解释,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的问题.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大地电磁成像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将层析成像技术中广泛采用的广义脉冲谱技术应用了解大地电磁 维反演成像问题,实现了电阻率剖面成像.由于在做有限元二维止演的同时,就完成了Frechet导函数的计算,从而提高了反演的速度。文中给出了模型、实例的计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