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与冈比亚建交历史悠久,中国与冈比亚开展过洋性渔业合作属于资源导向型境外投资,即中国获得官方许可在冈比亚专属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冈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非洲国家之一,对我国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中国与冈比亚过洋性渔业合作进行风险评价,研析合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中国与冈比亚过洋性渔业合作风险预警模型,厘清风险因素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冈比亚过洋性渔业合作风险系数属于中等偏上,即存在较大风险;合作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体风险因素、生产风险因素、市场风险因素、技术风险因素、政策风险因素。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中国与冈比亚过洋性渔业合作有序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规避和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营性海洋牧场产业链延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经营性海洋牧场产业目前主要以育苗、养殖、捕捞、生产、加工的产业链形式存在,文章在分析经营性海洋牧场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于海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在苗种培育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出"参与式观光业",在开展养殖业的同时兼并实施新产业"DIY养殖业",产品收获后进行"精深加工业"的同时开展"观光旅游业",销售行业采取线上线下与企业之间结合的"O2O+B2B"模式,面向客户方面鼓励新机构即"反馈机构"的建立与推广,拓展休闲渔业产业,发展新型休闲渔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旨在开拓海产品的市场空间,以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海洋牧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洋科技创新代表和未来海洋开发的重要方式,智慧海洋推进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可以从产业角度助推大连海洋中心城市的创建和海洋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海洋开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冰上丝绸之路”“日本核废水入海”等可能影响智慧海洋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国家战略和国际事件,建议:多途径推进智慧海洋产业,搭建资金链,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融资、社会集资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途径;扩大供应链,培育海洋信息产业市场;链接数据链,形成以“采集、传输、挖掘、应用、共享”为主线的海洋信息数据链;延伸产业链,打造融合跨界应用的智慧海洋生态圈;打造创新链,围绕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科研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4.
滨海核电等核技术应用发展迅速,我国滨海放射性风险评价的需求和应用前景日益突出。本研究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的"迭代"思路、放射性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以及相对风险评价模型与敏感性评价在区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与生态效应评价现状,初步提出了基于"分级评价"的海洋放射性风险综合评估框架,包含了风险排查、风险分析、风险决策3个层级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海洋放射性区域相对风险评价模型的风险决策方法,为不同时期、不同工况、不同数据情况提供全面的评价支撑。针对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基础数据不足的现状,建议加强海洋放射性基线调查、海洋放射生态毒理学以及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为科学准确评估我国的海洋放射性风险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开展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迫在眉睫。文章分别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个方面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以金融工具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海洋渔业保险和天气衍生品以及水产品指数期货和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创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金融的海洋渔业风险管控可合理引导海洋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海洋渔业风险、稳定海洋渔业从业者收入以及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演化与升级是区域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理清产业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路径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参考。基于此,文章从经济地理的角度,以2001年、2012年和2022年广东省海运集群的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广东省海运集群的空间演化趋势,运用标准差椭圆法探究船舶制造业与海运业以及港口服务业与海运业的协同关系,运用泊松模型分析海运集群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演化特征看,广东省海运集群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集聚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大致呈现“单核集中、连片扩散、多中心集聚”的格局;从关联特征看,海运业、船舶制造业和港口服务业通过集聚与扩散协同发展,其中海运业与港口服务业之间的空间差异总体变小,但海运业与船舶制造业的空间差异总体变大;从影响因素看,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在全球化浪潮和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依据政策制度和区位优势形成海运集群,2012年转型期后,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海运集群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防范海洋灾害风险提高渔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岛市渔民收入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前者对后者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渔民收入提高可以从总体上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避制约养殖渔业发展的海洋灾害、养殖病害、市场风险和引苗育种瓶颈四大问题,是促进渔民收入提高的关键所在.在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寻渔民收入与农民收入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海洋灾害问题的政策措施,以求有效阻止青岛市渔民收入连年递减的趋势,进而切实保障青岛市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二甲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与生态效应进行了预测和识别,评估了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水质、生物、潮滩生境4种对象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泄漏地点、风向、潮时以及泄漏量是影响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差异的主要因素.当泄漏量较小、泄漏点靠近化工泊位时,E风低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此时最大生态价值损失约为3994万元;当泄漏量较大、泄漏点位于靠近外海的船舶锚地时,SSW风高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生态价值损失最大为18732万元.在4种对象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生物损失对价值损害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许珠华  侯建军 《台湾海峡》2006,25(1):143-150
根据多年来福建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情况及相关资料,概述了该海域赤潮发生的主要趋势、时间、区域、种类和危害等特点,分析和讨论了赤潮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指出赤潮防灾和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海洋综合管理力量薄弱,海洋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海洋执法能力有待加强,海洋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灾害的如下措施和建议: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赤潮发生的类型并分析其主要成因;建立健全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和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大力开展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赤潮生物及其有害赤潮发生机理等科学研究;控制陆源污染,减少含氮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入海量,提倡和推广使用农家肥,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认真研究和分析港湾的环境容量,合理开发福建的海水养殖业;加强围填海等涉海工程对海水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以及加强对船舶压仓水等带来外来赤潮生物影响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洋碳汇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作为海洋碳汇的重要来源,拥有强大的固碳和储碳能力,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加快开发红树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三角模糊数和结构方程构建红树林碳汇项目风险测度模型,选取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这一我国的代表性项目,采用净现值方法和肯定当量法对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测度风险因素对项目价值及其投资决策的影响,从而助力红树林碳汇的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风险,各阶段风险按照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核查备案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设计阶段,核查备案阶段的技术风险、决策阶段的政策风险、施工阶段的市场风险、运营维护阶段的市场风险和设计阶段的人类行为风险是各阶段中影响较大的风险种类;(2)风险的发生会使红树林碳汇项目的价值降低,相比传统净现值法,肯定当量法更符合红树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以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研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说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在推动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存在一重门槛,随着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越过一重门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大。根据研究结论,未来应加速推进涉海产业转型,鼓励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结合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不同产业制定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同理海洋产业的增值原动力也来源于海洋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一个区域的发展根本,对相应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使其更加合理,才能保持海洋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江苏省近几年的四大海洋支柱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江苏省独特的海洋经济状况,为江苏的海洋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将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这4个支柱产业继续深挖潜力,提升竞争力,让良好的产业基础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海南省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南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海洋捕捞业趋于稳定、海水养殖进入转型关键期、苗种业已成为区域优势产业、水产品加工业面临较大压力、休闲渔业迅速兴起,目前主要在生产方式、基础设施、产业实体、技术创新和资金配套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优化养殖空间布局、打造产业综合发展平台、夯实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扶持培育领军企业、推进苗种品牌建设、提高融资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产业的体系日益成熟,两大产业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态势,带来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文章阐释了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对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意义,剖析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能、传统文化表现手法陈旧、缺少大规模市场等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和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培育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等相关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晰中国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特征,本文从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方面出发,引入PVAR模型与GIS技术,分析2005-2015年度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动力因素与海洋经济空间响应格局分布。结果表明:整体上,全国涉海就业率与技术进步短期内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期来看,涉海就业率的增加、海洋科技成果转换与海洋资本存量的逐渐增多,对海洋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后劲不足;从部分来看,受海洋技术进步、海洋劳动投入正向影响作用的地区多集中于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海洋资本存量影响较大地区多集中于除河北外的环渤海地区,部分沿海省份海洋经济产值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对海洋技术、海洋劳动、海洋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各沿海省份三大海洋经济动力因素发展均不协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巨大,各地区海洋经济差异显著。文章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对1996—2015年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进行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对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剧烈,2006—2015年趋于平稳。三大海洋经济区中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较大,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小。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1996—2005年海洋第一产业贡献能力明显,2006—2015年海洋第三产业贡献能力最大,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17.
建设青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洪滨  刘康  焦桂英 《海洋科学》2006,30(12):65-71
海洋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速度和前景明显优于其他高技术产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主导产业。青岛市作为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应建成中国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对建设青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作了分析,提出了青岛市以发展海洋药物及功能食品、海洋天然产物和活性物质提取、海洋精细化工和海洋防腐、海洋水产品苗种培育及养殖、海洋工程设备及仪器仪表五大类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史磊  秦宏  刘龙腾 《海洋科学》2018,42(11):126-134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目前世界海洋捕捞业进入"零增长"的徘徊期。当前世界海洋捕捞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洋渔业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洋捕捞业管理制度日益严格,世界海洋捕捞业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海洋捕捞业技术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面对世界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继续发展资源养护型海洋渔业,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海洋捕捞业管理措施,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的开发,重视海洋捕捞业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ilures of the quota allocation system in the hake fishery in Walvis Bay, Namibia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mplex processes that link commodities, labour, production, markets, and knowledge in the industrial set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te regulations and public nature point to a specific engagement in which nature is divided, distributed, and owned, namely through the market driven prospects of transferable quotas. This article examines fishing quota as a set of relations that links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sh from biological organism to global product and thus weaves science, the state, market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nto an entanglement of different forms of capital. In this context,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quota holder, the value of that quota,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industry reflects a complex network of capital mediated through various strategies. Based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the Namibian trawl sector, this article surfaces these modes of capital in the dynamics of the fishing operations. As such, the fishing industry, the company that holds the fishing rights,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quota allocations, the vessels, gear, and technologi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nd roles of the crewmembers and skippers׳ knowledge all contribute to a particular formulation of fishing practices. Fisher׳s knowledge in industrial fishing practices becomes a site in which to explore the consequences of ITQs that may also begin to destabilise the neoliberal business model for fisheries in times of cri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