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斌  过惠平 《铀矿地质》1998,14(5):302-307
本文对求解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探讨。以空气中无穷远处氡浓度为零(空气中无氡源)的自然边界条件代替空气与土壤或岩石交界面氡浓度为零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土壤和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的具体表达式。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该式中增加了一项,表面氡析出率缩小了一个倍数。通过对土壤、岩石的具体计算.表明两种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有相当的偏差。同时,文中还讨论了在两类边界条件下对流对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莉  朱立 《岩矿测试》1999,18(1):1-6
氡的地质潜势是环境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地质背景出发快速评价氡浓度水平的有效方法,氡析出率是反映氡地质潜势的最好参数,根据放射性元素分布规律,地质背景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建立了计算氡析出率的理论公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区氡的地质潜势分为四个不同的区,不同潜势区中室内氡浓度水平发生相应变化。说明通过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可以确定室内氡浓度水平潜在高值区。  相似文献   

3.
氡及其子体是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简易的表面氡析出率测量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样品表面的氡析出率。为了了解所设计装置的性能,对不同氡析出率大小的样品进行了测量,同时对这种防氡涂料的防氡效果进行了测评。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较为准确地给出所测样品的表面氡析出率,且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可改进余地较大,缺点是测量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铀矿山11个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和大气氡浓度的测量及氡所致年有效剂量估算表明,该矿山正在使用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值均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水平,只有退役治理后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在管理限值以内;矿山废石堆场产生的大气氡浓度值为72.35Bq/m3,其所致的年有效剂量值为0.69mSv。  相似文献   

5.
铀矿山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的退役处理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退役铀矿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矿山的11个废石堆进行表面氡析出率的实地测量,探讨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变化规律,提出平地堆放型较依山堆放型的析出率高且更不稳定,建立了废石的粒度大小、在堆表面所处的位置和废石中u,Ra的活度与表面氡析出率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表面氡析出率与气温、地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的相关规律,为铀矿山退役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面积多点快速土壤氡析出率测量问题, 设计开发并进行了土壤氡析出率活性炭累积吸附法的方法技术研究.在参考氡析出率装置和野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行了测量装置及材料的选择、装置刻度、野外累积暴露时间、活性炭盒吸附氡有效衰变常数等研究.通过2002-2003年22次重复观测, 北京西北郊区粘土类土壤氡析出率平均值为20.15mBq.m-2.s-1,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6.75和13.49mBq.m-2.s-1, 标准偏差为3.55mBq.m-2.s-1.与仪器静电收集法比对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10%.实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方法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简便易行, 适用于全国大面积土壤氡析出率调查.   相似文献   

7.
对5种不同覆盖物(红土、砂、废石、砂与红土混合物、废石与红土混合物)降低铀尾矿氡析出的效果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覆盖厚度条件下,氡析出率降低系数是红土〉红土与废石混合物〉红土与砂混合物〉废石〉砂。表面氡析出率随覆盖物厚度增大而减小,氡析出率降低系数的对数与覆盖厚度成正比,所得到的各种覆盖物的拟合线性方程可用来评价覆盖效果。建立了各种覆盖物覆盖厚度估算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降氡效果、经济成本、生态环境效应,废石与红土混合物是该地区铀尾矿库最佳覆盖物。  相似文献   

8.
一种测量环境氡析出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滤膜法对环境氡的析出率(δ)进行了可行性测定,实测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活性炭法原理相比,双滤膜方法可行、操作简单、成果可靠,不失为一种灵敏、高速、高效的氡析出率(δ)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检测及其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壤氡气现场调查的技术要点,以氡浓度与表面氡析出率指标确定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并对相应的土地利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005~2008年期间,用REM-III型氡析出率仪和DHZM-I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铀矿山的工作场所和居民区分别进行土壤(岩石)氡析出率和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并应用适当的估算模式估算氡吸入所致公众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随着对辐射环境治理工作的加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浓度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在居民区,也没有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剂量超过核工业辐射环境质量评价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个旧地区氡地质填图测量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在云南个旧地区首次进行的氡地质填图试点工作,制定了以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氡测量、地面γ能谱测量、室内γ能谱测量与地面氡析出率研究相结合的氡地质填图测量方法,以实测结果与已有水系沉积物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分析了该地区氡地质填图各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艳丽 《云南地质》2021,(1):137-140
多年来我国在铀矿地质勘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退役的放射性废物污染源,整治这类污染源有利于公众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野外对氡(Rn)元素析出率的检测,以往的检测方法分别为局部静态法、驻极体收集积分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现采用HDC-90环境测氡仪可快速检测氡元素析出率。  相似文献   

13.
付锦  裴承凯  潘大金 《铀矿地质》2007,23(2):109-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氡析出率测量的α能谱测量仪。这种仪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稳谱方式提高仪器稳定性和测量的重现性;可以针对不同测量要求设置不同探测核素,以达到避免探测器污染、节省测量时间的目的;系统通过Windows界面的测谱软件,对测量进行控制、对谱线进行操作和显示全谱。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组成、性能、特点、温湿度影响的抑制方法、采样方式、氡析出率换算方法以及测量图谱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南方某核设施退役治理后的辐射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对当地辐射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氡及其子体浓度都低于国家管理限值水平,治理后土壤中氡析出率明显下降,土壤及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铀、镭含量较低,治理效果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长约70 km引水工程洞线上进行的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陆地伽马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浓度测量、岩石表面氡析出率测量以及钻孔岩芯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Ra、Th、K含量分析的综合放射性地质调查,并对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引水沿线地质体放射性核素当量含量平均值为:U 1.56×10-6,Th 14.12×10-6,K 2.16×10-2;钻孔岩芯放射性元素分析含量平均值为:U 32.34 Bq/kg,Ra 35.68 Bq/kg,Th 35.29 Bq/kg,K 865.65 Bq/kg。陆地伽马剂量率为90.42 nGy/h;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为4 272.1 Bq/m3;岩石表面析出率平均值为4.01×10-2 Bq/m2·s。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内照射和外照射辐射剂量计算了对施工人员造成的辐照剂量为0.759 mSv,低于国家对公众的剂量限值1 mSv/a,表明引水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在安全辐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洞穴氡来源、分布、测定及旅游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卢伟 《中国岩溶》1998,17(3):251-253
洞穴氡来源于岩石中含铀以及洞穴壁裂隙中渗析出来氢的累积和地下水溶解氡的释放。洞穴氡值与地区、洞穴围岩,以及距洞口深度有关,与洞内的地质条件有关。在洞穴氡值的测定中,目前国际上最新采用的是SSN TD方法。本文不仅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还应用它对我国部分洞穴的氡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张阿萍 《铀矿地质》2012,(5):317-320
铀矿勘探设施退役治理中,对于城市和乡村人员频繁活动的地区,治理要达到无限开放程度;对于废(矿)石堆,采取大于边界品位的矿石回填坑道,小于边界品位的废石就地浅埋的治理方案;并制定无限开放场地的贯穿辐射剂量率、氡析出率的管理限值。  相似文献   

18.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5,21(5):316-320,315
劣质饮用水是导致人群体质下降、营养代谢疾病早期化的主要原因。水中析出的氡被人体长期摄入,会对胃、肺等组织产生辐射影响。发达国家饮用水的水质检测项目多达350项,其中,衡量饮用水氡水平的是最大污染水平。我国目前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仅为35项。城市自来水、瓶(桶)装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等,农村深井水、地表天然水的氡检测及市场调查前景广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虑了被氡及氡衰变物部分地沾污的气流进行通风时,根据不同的空气供给量,从理论上计算了巷道中氡及氡衰变物的平均浓度。  相似文献   

20.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土壤中氡气浓度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不同土壤中氡浓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土壤孔隙度是影响土壤中氡气浓度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表层土壤,孔隙度不同,所含氡气浓度也不同。当表层土壤为房渣土、填土时,土质夯实,孔隙率低,氡浓度含量较低;表层土壤为粉土、粉质粘土时,土质较均匀,土层较疏松,孔隙度略大,土壤氡浓度大于前者;表层土壤为粉砂、细砂时,土层更为疏松,土壤中孔隙度再次增大,氡在土壤中有大量的存储空间,所含的氡浓度最大。因此,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影响氡从地下向地表渗透析出的难易程度,孔隙度越大氡越容易渗透其中,浓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