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中期天气预报角度分析了2000年10月100hPa和500hPa上的环流背景及其形势演变,指出2000年10月的天气异常是环流异常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对中期物理量指标的使用进行了简要验证。  相似文献   

2.
资料     
《气象》1996,(6)
1996年4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1996年4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1996年4月500hPa平均高度、涡度距平的球函数展开系数、振幅、位相国家气候中心资料  相似文献   

3.
《气象》1998,(11)
1998年9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1998年9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1998年9月500hPa平均高度,涡度距平的球谐函数展开系数,振幅,位相国家气候中心资料(1998年9月)  相似文献   

4.
利用富里叶-车贝雪夫多项式,对1987年11月下旬发生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500hPa和100hPa逐日高度场展开,以此揭示出寒潮天气过程发生前后大型环流中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资料     
《气象》1996,(7)
1996年5月5皿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1996年5月亚洲地区固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1996年5月500bPa平均高度、漏度距平的球函数展开系数、振相、位相国家气候中心资料  相似文献   

6.
田伟红 《气象》2008,34(5):101-107
为了解中期数值预报模式性能,提高中期预报水平,针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T213模式96小时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学检验,并与ECMWF、日本模式96小时预报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模式的96小时预报对亚洲中高纬地区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和重大调整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于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强的指示意义.综合分析来看,ECMWF模式对西风指数、850hPa温度变化、500hPa环流形势及南支槽的预报误差最小,日本模式次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峡工程、清江隔河岩水库等大型水电工程的兴建和运行,其防汛、水库优化调度、工程施工等对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常规中期预报方法已难以适应目前各行各业的需要。 近年来,宜昌市气象台已逐日接收ECMWF和日本气象厅发布的48~120小时500hPa环流形势和未来3~7天500hPa环流、涡度,850hPa温度、地面气压场预报图,并已接收中国气象局发布的T_(63)中期预报产品,这为预报员如同应用实况天气图作短期天气预报一样制作中期预报创造了条件。基于无格点资料这一实际,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应用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图形信息转化为定量数据的编码方法制作中期降水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8.
《气象》1996,(5)
1996年3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  相似文献   

9.
林易  罗喜平  余清 《贵州气象》2003,27(1):7-10
对2002年一次重秋风天气的EC96h 500hPa预报场及EC的850hPa温度96h预报与实况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EC500hPa 96h预报场对大的环流形势预报较准确,EC的850hPa温度96h预报除个别时次误差较大外,其余时次的温度场预报均较成功,可以提前4d对一些重大天气过程作出准确地预报,大大提高了中期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区中东部2000年与2001年秋季连阴雨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纾  章克俭 《气象》2003,29(2):34-38
2000年和2001年秋季(9—10月)西北区中东部——陕、甘、宁、青四省连续两年出现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连阴雨天气。分析了500hPa和100hPa的环流特征及海温,特别是西太平洋副高和海温对秋季连阴雨的影响,总结出西北地区连阴雨出现时亚欧500hPa候环流的几种分型及它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1.
用近几年的日本中期数值预报传真图的96~120h500hPa环流、涡度预报场、850hPa温度预报场及地面形势预报场与桂东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时段及低温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传真图对春播期的每次冷空气南下过程都能提前报出,对冷空气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为此,对这些传真图进行了归纳分析,找出一些桂东地区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在日本中期数值预报传真图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众所周知,寒潮天气过程是大型环流调整的产物,ECMWF72—144小时500hPa格点报和JMHFEAS509-FEAS519传真图比较准确地提供了逐日500hPa中高纬度的槽脊位置,因此,中期寒潮预报问题得以简化:预报员无须用“历史外推”来预测环流形势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西江流域面雨量与区域大气环流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西江流域1971—2015年逐日平均850 hPa和500 hPa高度场进行环流客观分型,分析流域降水天气环流型出现概率及主导环流型变化特征,探讨主导环流型对西江流域总面雨量和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及环流型配置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850 hPa为西南风型、500 hPa为西风型时,流域出现降水天气的概率最大;850 hPa气旋型和500 hPa西风型对年总面雨量和各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均为最大,且对东部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大于西部子流域,850 hPa南风型与500 hPa反气旋型的环流配置是西部子流域秋季降水偏多的主导环流型配置;春季850 hPa气旋型与500 hPa西风型、夏季850 hPa气旋型与500 hPa西风型、秋季850 hPa南风型与500 hPa反气旋型、冬季850 hPa西南风型与500 hPa西风型的环流配置时,出现强降水天气的概率分别为18.7%,21.1%,4.0%和2.0%,即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最小。近45年,850 hPa气旋型、500 hPa西风型对流域年总面雨量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是西江流域面雨量呈偏多趋势的主导环流型。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前汛期连续暴雨的气候背景及中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期连续暴雨的成因, 进一步做好4—6月广东省致洪连续暴雨的中期预报, 用统计和合成分析方法, 对1961—2001年广东省前汛期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背景及中期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6月出现连续暴雨的几率最大; 小波分析和最大熵谱分析表明, 广东省的连续暴雨存在准2~5年和10年左右的周期振荡, 未来几年发生连续暴雨的次数将增多; 用500 hPa候平均高度场资料, 对出现在广东省的前汛期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环流特征及高、低纬地区的环流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 总结出两类造成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环流特征的2条指标, 它们的共同特点为:中高纬度具有十分稳定的“西阻”和“东阻”, 中高纬的“东阻”和低纬120°E以东的正距平区相叠加, 使得低纬维持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 有利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欧洲中心500 hPa高度场未来1~5 d的格点逐日预报资料得到候平均图, 用动力-相似诊断方法作出2003—2005年广东省有无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5.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法,对2000-2019年兰州地区秋冬季(当年11、12月及次年1、2月)850 hPa、700 hPa、500 hPa环流场进行环流指数分型,并分析该地区主要环流型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50 hPa高度层以平直环流型为主,NE型(东北型)是主要环流型,700 hPa及500 hPa高度层均以混合型环流为主,主要环流型均为CE型(气旋东风型)。通过分析环流型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850 hPa、700 hPa和500 hPa高度层配合形成的组合环流型中,NE-CNE-CE、CNE-CE-CE、NE-CE-CE型是兰州秋冬季较易造成污染的环流型。在这3类环流型下,气团主要经由兰州市东北部进入市区,途经污染排放源地区,是造成兰州地区秋冬季污染的主要原因。NE-C-CE和E-C-CE环流型属于有利于传输扩散的环流型。在这2类环流型控制下兰州市位于低压区,气压梯度小,全天以弱上升气流为主,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浓度降低。空气污染指数与环流型存在较好的对应,但并不能一直保持一致变化,这是因为污染变化相对于环流型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综述呼伦贝尔市降水集中期(7~8月)的环流特征,总结三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综合分析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SST)、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震荡(QBO)及前期500hPa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等一系列与夏季降水集中期相关的因子,探索对短期气候预测有指导意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资料     
《气象》2005,31(5):96-96
2005年3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1.280.851.380.640.881.001.480.621.810.901.131.040.990.88亚洲地区IZ IM1.400.791.550.721.040.771.400.641.870.691.261.021.250.87204690131914311290E80N3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2005年3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数157147…  相似文献   

18.
对10年兴安盟夏季中雨以上降水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分析,总结出7个典型环流特征模型:500hPa蒙古低涡、500hPa赤塔低涡、500hPa锡盟低涡、500hPa鄂海阻高底部切变、850hPa暖切变、850hPa副高西侧切变和华北气旋北上。这些环流特征对兴安盟夏季中雨以上降水短期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张亚妮  张金艳 《气象》2011,37(5):633-638
文章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T639、ECMWF(文中简称EC)及日本(文中简称JP)数值模式的中期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三家模式对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和调整及对850hPa温度变化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比较而言,随预报时效延长EC模式对北方地区850hPa温度的预报性能最好,而对南方地区,JP...  相似文献   

20.
《气象》2005,(6)
2005年4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1.150.521.500.651.460.480.420.430.950.491.170.651.370.42亚洲地区IZ IM1.420.471.780.381.290.431.290.441.100.371.360.631.690.54224390152114319975W80N13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2005年4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