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发现的地洼区及其与铀成矿时代的关系,分为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7个不同时代的地洼区。铀的成矿富集,发生在地洼阶段激烈期向余动期的过渡时间内。元古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早,铀成矿年龄值大,地洼余动期时间长。中新生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晚,铀成矿年龄值小,地洼余动期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系统总结了我国金矿成矿与分布的若干特征,即中国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金矿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赋存金矿主岩的“偏集性”,合缘与基底构造层隆起区对金成矿带(区)的主要控制作用;断裂构造对金矿成矿的分级控制规律和花岗岩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对金矿成矿的重要意义。我国金矿大致分为五个成矿期,即晚太古—早元古代、中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成矿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密怀平山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将密怀平山区金矿的成矿期划分为早元古代吕梁成矿期、中生界印支成矿期及燕山成矿期三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4.
蒋志 《黄金地质》1995,1(1):16-19
指出中国金成矿的三个大地构造特征,中国第一个岩金成矿高潮的地层时代(古元古代)晚于全球第一个岩金成矿高潮的地层时代(新太古代);中国第二个岩金成矿高潮地层时代(中生代)早于全球等二个岩金成高潮的地层时代(新生代);全球有一个围绕北极圈的砂金成矿区,中国另有一个青藏高原砂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与铀成矿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研究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为基础,阐明了该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中铀的分布与富集规律。根据铀矿化与铀源体的空间分布关系、硫同位素组成、稀上元素分布模式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论述了该区前寒武纪铀成矿作用具有同源性相多阶段复成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铀成矿旋回的概念,并将华北地台东北部前寒武纪构造区存在的铀矿化划分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和中-晚元古代三个成矿旋回。  相似文献   

6.
古元古代-中国重要的成矿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古元古代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成矿期,矿种多、成矿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与太古宙相比,古元古代构造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太古宙全活动体制转换为活动带和稳定地块并存的构造格局,因而其成矿特征与太古宙有明显差别。太古宙成矿主要与绿岩带有关,相应形成铁、金、铜锌等矿床。在古元古代,与成矿有关的构造环境主要是与拉伸、裂陷和伸展活动有关的裂谷环境,其次为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及弧后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有少部分与伸展构造有关,产在深大断裂带中的矿床。因而古元古代成矿是以裂谷、裂陷为主的成矿体系。在古元古代形成华北陆块北缘东段辽吉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硼、铁、菱镁矿、滑石、铅锌、铜镍、岫玉等矿床成矿系列、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王屋山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佳木斯微陆块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石墨、金矿床成矿系列等11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相应大规模成矿的有铁、铜、金、铅锌、金红石、钛铁矿等金属矿床及石墨、菱镁矿、硼、滑石等非金属矿床。就是同一种矿产,与太古宙相比,矿床类型也有明显差别,如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在太古宙为阿尔戈马型,而古元古代则以苏必利尔湖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云南元古代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5,14(4):281-290
云南元古代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模式罗君烈(云南省地质矿产厅)云南与前震旦纪火山岩有关的铜、铁、稀土成矿系列分为三个亚系列:一是与早元古代富钠质次火山─火山沉积岩有关,分布于元谋─新平地区;二是与中晚元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有关,分布于澜沧─景洪地...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4):241-250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  相似文献   

9.
南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其内部的构造单元包括一个太古宙克拉通与一系列元古宙-古生代造山带,以及一个代表弧后前陆沉积系统的卡鲁盆地(狭义)。文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将南非划分为6个Ⅲ级成矿区带:太古宙卡普瓦尔克拉通金-铀、铁-铜-铂族元素、金刚石成矿区,古元古代林波波金-金刚石成矿,古元古代海斯铁-锰成矿带,中元古代那马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古生代开普褶皱带钨-锡-铜-钼多金属成矿带,古生代-中新生代卡鲁盆地铀-金刚石-砂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塔里木板块的构造开合演化及古地理变迁,去追索层控型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规律,从而划分出老(元古代,以中元古代为主)、中(晚古生代,以泥盆纪-石炭纪为主)、青(中新生代,以白垩纪-新近纪为主。)三个集中成矿区间(期),并言明其层次成矿构造属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鄂拉山地区Pb、Zn、Cu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因子分析,认为寻找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在早元古代达肯达坂(岩)群、奥陶系滩间山群和石炭系中吾农山群大干沟组背景下,寻找与泥盆—侏罗系岩体相关的铅锌多金属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潜力较大,进而划分出5个成矿远景区,即沙柳河地区钨铜锌铅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达纳亥公卡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尕录北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扎龙加当铅锌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和尼哈鄂如岗铅锌银钼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罗勇 《矿床地质》1992,11(3):277-285
镁质碳酸盐岩型温石棉矿床是成矿热液交代镁质碳酸盐岩生成的,一般均产于地台环境。按地台稳定性不同,成矿环境分为地台隆起区的基底建造类型和地台拗陷区的盖层建造类型。产于地台隆起区的矿床,以前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产于太古代及早、中元古代深变质结晶基底中的矿床,由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过程中的变质热液交代碳酸盐岩成矿。产于晚元古代浅变质褶皱基底(扬子准地台)中的矿床,以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为成矿热液来源。产于地台拗陷区的矿床,均以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其成矿时期较晚,一般与拗陷区内岩浆活动同期,由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对镁质碳酸盐岩进行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铅金成矿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陆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可划分为两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带和栾川陆缘凹陷钼、钨、铅、锌成矿带.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成矿系统,与铅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MVT型铅锌成矿系列和Sedex型铅锌成矿系列;中生代陆内碰撞成矿系统: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成矿系列.与金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古元古代古陆核边缘成矿系统: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成矿系列;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熊耳山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大量硫矿床地质工作的丰硕成果、大范围野外实地考查研究等实际资料的分析,进行了硫矿床的分类,同时考虑到地球发展演化中各地质时代(主要集中在晚太古代、中上元古代、震旦-寒武纪、泥盆-二叠纪及中新生代地层中)的成矿环境和构造控矿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硫矿床在滨大平洋构造成矿域、古亚洲构造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中提出了24个成矿带(区),圈定了72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5.
成矿系列是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一种学术思想,主张用系统论、活动论的观点研究在地质历史发展的各阶段、各特定地质构造环境中成矿作用的过程及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结合研究区境内外地质和矿产勘查研究新进展,尤其是大批成矿年龄精测数据和对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认识,将西昆仑及邻区内生金属矿产资源划分为8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1)古元古代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系列;(2)中元古代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成矿系列;(3)志留纪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4)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层控碳酸盐岩型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5)石炭纪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成矿系列;(6)晚石炭世层控碳酸盐岩型锰矿床成矿系列;(7)侏罗纪-白垩纪层控(MVT)和沉积喷流型(SEDEX)型铅锌矿床成矿系列;(8)中新生代与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叙述了各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矿床组合、时空分布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等。本次成矿系列的划分,强调以重大构造事件作为背景,突出以重大构造事件与大规模成矿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力求从更大尺度上认识矿床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值得指出的是,研究区幅员辽阔,不少矿床的成矿系列具有明显空间递变性,如与特提斯洋闭合和碰撞有关的成矿事件横跨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阶段;北昆仑地体为塔里木古陆的一部分,记录从古元古代早期到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对Rodinia 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响应。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西昆仑及其邻区形成了独特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夏异凡 《铀矿地质》1990,6(2):65-71
华北地台南缘(河南省部分)的太华活动带亚区,较地台内部的登封克拉通亚区具有变质程度较高、晚期活动性强的特点,然而在该亚区出露的背孜-瓦屋穹窿和舞阳穹窿存在元古界不整合面铀矿化的局部地质环境、具体表现在具有混合岩化的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结晶基底、早元古代石墨岩系、中元古代不整合面、稳定的中元古代红色沉积盖层、断裂构造、中基性岩脉,粘土化蚀变较发育等特点。本文描述了这些特点,对比澳、加不整合面铀矿成矿摸式,遴选出背孜-瓦屋穹窿的J地段和F地段,舞阳芎窿的T地段和C地段是值得探索和验证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70 4个主要金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 ,将中国金矿床划分为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 -白垩纪、新生代 7个成矿期。统计分析了各成矿期形成的金矿床数量、储量及矿床类型 ,总结了各成矿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了地球演出的方向性和周期性、大气圈和水圈(及生物圈)形成演化、前寒武纪构造作用及其与地球功力学初成矿作用的关系,提出了前寒武纪划分成矿时代的几条值得重视的地质界线.对太古宙成矿期、古元古代成矿期、中元古代成矿期和新元古代成矿期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熊先孝  黄巧 《广西地质》1998,11(1):13-18
磷元素在地壳发展过程中,随磷矿成矿作用一同阶段物化条件改变面变化。将成矿划分为沉积,变质及改造三阶段。成矿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由沉积,变质,混合岩化交代和风化淋滤作用,使磷质活化,在一定空间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在中朝准地台、塔里木准地台边缘深断裂附近和台中隆起带以及天山-兴安、祁连-秦岭、额尔古纳几个地槽褶皱区的中间地带,不同程度地具备中国北方三种主要类型磷矿的成矿条件。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北方的内生磷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绿岩带型磷矿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磷矿显示一定的找矿潜力,沉积型磷矿一般品位低、规模小。通过归纳,在中国北方划分出磷矿的二级城矿区4个、三级成矿带15个、四级成矿亚带19个。圈定成矿预测区A级2个,B级C级各23个。确定了21处可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