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前兆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s≥3.0地震主要中在新泰-莒县之间的三角地震,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尼山断裂的ML≥3  相似文献   

2.
2000年6月25日在唐山市古冶发生ML4.4地震,此次地震前唐山老震区4级地震平静13个月,频度、b值、缺震曲线、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特别是6月15日在陡河附近发生了一次小震群,最大震级为3.4级,还出现了承德地倾斜、宽城地倾斜、玉田深井水位、河间马17深井水位等短临前兆异常。为此,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出了准确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3.
鲁南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与苍山ML5.6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一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1974年以后沿苍尼断裂的ML≥3.0级地震都发生在5.6级地震震中附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装在宁波台ZK03井上的SD-3自动测氡仪记录的1998年3月-8月整点值图的分析,发现在距离该井80多公里的嵊州等地先后发生的3.3级和4.5级地震震前,具有明显的,非常相似的临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境内1976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新有地震一般的ML1.0~4.3小震,在这些小震中约1/9的地震有感,ML≥2.5小震的1/3有感,ML≥3.5级地震全部有感。有感小震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和南部,与吉林省现今中小震空间分布有大致相同的格架,与发震构造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地震听到了地声,震级小烈度值偏大,有感小震在极震区造成一定的震害。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西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藻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  相似文献   

7.
王炜  章纯 《华南地震》1999,19(2):7-12
将地震强度因子Mf值用于华南和东北地区地震的中期预报,以检验Mf值在上述地区对Ms≥5.0级以上地震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震前2 ̄3a开始震中周围区域一般都出现明显的Mf值中期异常区,表明Mf值对华南和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5.3级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解;通过震前地震活动分析,指出震前一二年内形成“空区”及“条带”特征;通过对4.8级强余震h值异常的分析,提出该地震周围地区仍有发生中强地震危险的观点。1993年8月14日姚安发生5.6级地震的事实,证实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计算聊古-1并氮氦比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两种方法。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氮氟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因素。并分析了它与1981年宁晋Ms5.8级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在这两震前2个月,其两种区间概率都明显地出现异常,而且都在曲线的极值处发震,震后又恢复到正常值。  相似文献   

10.
顺义、应县、凉城、浑源震群与张北6.2级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区,1996年12月出现了顺义震群、1997年11月出现了应县、凉城震群、1997年12月出现了浑源震群;这种现象可能预示着张北地震的到来,另外,这几次震群除应县震群体,b值均较低,可能是张北6.2级地震在孕育过程中应力集中的反映。再,在三省交界区,1997年ML3.0以上地震活动水平较1996年明显增强,b值出现了明显下降,可能是张北6.2级地震应力集中造成微破裂加剧的结  相似文献   

11.
周仕勇 《内陆地震》1995,9(1):24-28
科学地选取了8种可用于地震短期日常会商的测震学定量预报参量,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式及分析预报软件包。计算了新疆乌鲁木齐等6个重点监测区的预报参量背景值和异常定量判据指标。根据参量动态曲线与已有强震震例的对应关系,对各预报参量的预报效能、预报高效能区及盲区、异常出现时段参数均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最新实际应用中的预报实例。研究结果及研制的相应软件在实际日常会商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1 .ESTABLISHMENTOF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FORMONITORINGEARTHQUAKESANDPRECURSORS  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hasbeensetuptomonitorearthquakesandprecursorssoastopro videasurveillancebaseforearthquakeforecasting .Theestablishmentofamulti disciplinarysystemfo…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强震前兆地震活动图像机理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含有母体岩石、硬包体和随机分布的小裂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包体和各层实体中的应力分布. 利用最高应力破裂准则、释放破裂单元刚度生与死的方法,模拟强震前岩石的破裂和小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文中三种模型都显示出强震前在孕震体即包体附近出现了高应力集中单元. 它们是形成小震空区、条带和地震空间丛集图像的基础. 随机裂纹的存在,有利于在孕震体(包体)外的裂纹端部应力集中,先发生小震,形成包围孕震包体的前兆地震活动图像,而包体中的应力逐渐增加,为发生强震提供了条件. 包体的形状和几何位置是影响强震前兆地震活动图像形态的重要因素. 引入材料的黏弹性,导致了其中应力随时间迅速减小和弹性层某些部位应力随时间的增加. 但在本文设定的构造模型框架和介质参数下,下层黏弹性的存在对上层母体的应力随时间的增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杨章 《内陆地震》1990,4(2):126-133
根据新疆及苏联天山地区的地震目录和古地震研究成果,将整个天山地区的地震韵律划分为地震世、地震亚世、地震期、地震幕、地震阶五级,探讨了各级韵律的特征。估计了我国天山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GIS进行地震滑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滑坡是由地震引发的一种十分严重的震害,它对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滑坡事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滑坡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为正确认识地震滑坡,以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为例,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地震滑坡的形成、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用GIS技术研究地震烈度等对地震滑坡的影响作用、合理评价和预测某一地区地震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伽师强震群及预报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马陵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4):390-398
1997年1月21日以来,新疆伽师地区发生了强震群活动,至4月16日共发生7次6级地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追踪分析了强震群序列和前兆资料,对其中3次6级,3次5级地震公开向社会作出临震预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7.
渤海地区地震参数的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燕来  孙岩昧 《中国地震》1993,9(2):129-137
本文介绍了一种横向不均匀介质中地震参数的修定方法。该方法以渤海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最新成果为基础构造速度模型,集中起可利用的渤海周边地区的山东、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台网的资料,统一修定了近年来渤海及其邻区598个地震的震源参数。所有地震都给出了震源深度并且讨论了地震定位的精度。文中给出了近年来渤海内M_L≥4.0级的地震震源参数修定结果,讨论了该区震源深度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87年6月19日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西北发生了Ms=5.8级地震,震中位于喀依尔提河与阿拉散河交汇处,震中烈度为Ⅶ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与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基本一致。震中区人员无伤亡,仅有山石滚落;Ⅵ、Ⅴ度区内的土平房、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个别砖平房,楼房出现裂缝。这次地震属于孤立型地震,震前有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9.
孙士宏  白利平 《地震》2004,24(1):137-144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后, 川滇地区的震情引起了地震学者的普遍关注。 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当时川滇地区的多种地震与地震前兆观测项的观测异常形成的综合预测意见及预测三要素的判定, 并探讨了8.1级地震对这一预测意见的影响及对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主要结果:(1)阿图什6.7级地震前,震群的空间分布在未来大震震中附近集中,同时大致围成一个长轴约119 km和短轴约110 km的椭圆,阿图什6.7级地震落入椭圆靠边部位;(2)震群的时间进程表明,大震之前约4个月震群活动速率加快,标志着中期异常向短期异常的阶段性转折。最后,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以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