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所积累的岩石及矿石全分析以及岩矿(?)定资料,对某地超基性岩体中铬铁矿矿化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一、岩体地质情况简介某超基性岩体位于黄陵台凸基底之西南部,受前震旦纪黄陵褶(?)区的北西西一南东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走向北67°西,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约14平方公  相似文献   

2.
何毅特 《地质论评》1965,23(5):423-425
一、矿区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康滇地轴东部。次级隆起的南缘。隆起与凹陷间以一东西向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北普遍分布着前震旦纪昆阳群,断裂以南则以震旦纪至中生代的地层为主。断裂线上尚见有海西期辉长岩、辉绿玢岩及玄武岩出露。本文拟述之铜矿床是赋存于上震旦统底部的沉积中——受改造矿床。矿层的产状平缓,倾角一般为10—30°。其下覆之昆阳群褶皱强烈,倾角  相似文献   

3.
近于东经71°和北纬110°,分布范围为500,00km~2的阿那巴尔地盾是西伯利亚地台结晶基底的北部窗口。地盾被缓倾斜的晚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的陆源岩石所包围。其最下部层序标志着结晶杂岩的构造活动结束。由海绿石的K-Ar法测定其年龄为1.6Ga以前。地盾由两套变质杂岩组成,太古代麻粒岩相变质的阿那巴尔杂岩占4/5的面积,而元古代角闪岩相的Iamujka杂岩仅占1/5。对于阿那巴尔杂岩的时代确定,锆石U-Pb不一致曲线指示其母岩形成于3.2Ga以前,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发生在2.7Ga,而Iamujka杂岩产生,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发生在1.9Ga以前(Bibikova e.a.,1987)。阿那巴尔杂岩主要为紫苏斜长片麻岩(紫苏花岗闪长岩),其次为二辉石片岩(变  相似文献   

4.
粤中前震旦纪基底锆石Pb-Pb蒸发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粤中前震旦纪基底的成因及时代一直有较大争议。对组成前震旦纪基底的中元古代变质表壳岩长安岩组和中元古代变质长英质侵入岩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长安岩组长石石英角岩透镜体中浑圆锆石的 Pb-Pb蒸发年龄为 ( 1 81 2± 2 9) Ma、结晶锆石年龄为 ( 1 2 97.8± 1 3 ) Ma,变质长英质侵入岩条纹状二长片麻岩中结晶锆石年龄为 ( 4 89± 1 4)和 ( 1 0 44± 2 7) Ma,表明粤中地区基底主要成生于中元古代 ,沉积时期为长城纪或以前 ,蓟县纪曾有较大规模岩浆活动 ,中元古代晚期已基本形成了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5.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本区前震旦纪至少发育4期区域变质作用和1期线性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6.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仑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本区前震旦纪至少发育4期区域变质作用和1期线性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蓬家夼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47,自引:10,他引:37  
通过工作,认为该区中生代构造体系以走滑构造为主,走滑以在蓬家夼地区转换为拉张,在白垩纪莱阳组砾岩与下无古界荆山群变质杂岩之间一剥离断层,蓬家夼金矿产于该剥离断层内,为区内火山活动期间在大气水参一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通过对区内地质体变形特征的研究,认为蓬有夼金矿在三维空间上的应呈倾向155°±10°、倾角45°±10°的大的复式透镜体,可望成为大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论扬子古陆东南边缘造山带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子古陆东南缘浅变质岩层、花岗岩类、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板溪杂岩”不是早古生代到三叠纪形成的;而是元古代前震旦纪形成的。由“板溪杂岩”组成的造山带不是中生代板块碰撞的产物,而是元古代华南地体向杨子地体俯冲一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在后来的地质时期受邻区造山事件的影响,对本区构造起了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的Sm-Nd定年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武当地块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的前震旦纪基底岩块,该基底岩块中广泛发育变形变质的基性岩墙群,获得岩墙群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t=782±164(2σ)Ma,INd=0.51171±16(2σ),εNd(t)=+1.5±1.0。据此并综合区域地质实际,对南秦岭元古代古陆块的存在及其裂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1Ma;另一条年龄为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1.
黄陵地区新元古代侵入杂岩可为研究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关键信息。依据岩石组合及分布特征,可将黄陵杂岩划分为黄陵庙岩套、三斗坪岩套、大老岭岩套和晓峰岩套四个单元。本文以黄陵杂岩的围岩崆岭杂岩中花岗片麻岩、黄陵庙黑云母花岗岩和三斗坪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崆岭杂岩花岗片麻岩原岩年龄为1978±13 Ma,且记录了2.5 Ga的构造- 热事件。黄陵庙黑云母花岗岩和三斗坪闪长岩分别形成于815±9 Ma和813±6 Ma,与黄陵庙岩套和三斗坪岩套的侵位时限基本一致。综合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资料,认为黄陵杂岩主要形成于863~794 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综述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认为黄陵杂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提出扬子板块北缘在新元古代早期经历了长期的俯冲- 增生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鄂尔多斯大型向斜东翼。震旦纪以来的地层构成一向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盆缘陡(6~19°)盆内缓(<3°)。中奥陶世末,该区随华北地台整体抬升隆起,在长期遭受剥蚀准平原化的基础上,海西运动以不均衡的升降活动控制着晚古生代地质发展,在区内发育了石炭二叠纪煤系。   相似文献   

13.
大西洋的麻粒岩带是沿巴西海岸分布的一条宽阔岩带,从巴伊亚州(约10°S)到南里奥格朗德州(约31°S)。这个大陆麻粒岩带是代表由于有中和上元古活动带迭加而连续再生的主要太古宙脆弱带,由多次变质,构造迭加作用和结构重建作用,火成岩体的深熔作用和侵入作用导致其部分破坏。因此这条古老岩带是由几个不同特征的麻粒杂岩组成,正如下述。在巴伊亚州出现了在外亚马孙旋回(2000±200Ma)期间中再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的区域地质研究,将阜新地区划分为两个大的构造岩浆带个稳定构造区,并依据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资料,把发育于不同构造单元中的花岗杂岩区分为新太古TTG杂岩、印支期二长花岗质杂岩和燕山期岗杂岩,同时还讨论了不同时代花岗杂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四川石棉地区的前震旦纪基底变质杂岩(“康定杂岩”) 呈断块产出,由中浅(深) 变质岩、变质侵入岩及混合岩组成。在片岩中获蓟县纪—青白口纪球藻类化石;采用锆石UPb 法和PbPb 法获得变粒岩的原岩年龄为1067Ma,变质砂岩的成岩年龄小于853Ma,变质侵入岩的成岩年龄为876 ~828Ma,混合岩的变成年龄为711Ma,结合早震旦世岩体侵蚀混合岩,故将基底变质杂岩的时代确定为蓟县纪—青白口纪。  相似文献   

16.
沙尔德兰变质核杂岩位于准噶尔板块东南部的觉罗塔格构造带西段。糜棱岩化花岗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等构成了变质核杂岩的内核系统,石炭系阿奇山组、雅满苏组、土古土布拉克组和下二叠统恰特喀尔组等构成了滑脱系统,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构成了盖层系统。变质核杂岩平面上呈椭圆形,滑脱构造系统围绕核部向外倾,构成叠瓦状、铲状正断层系统。滑脱系统的地层单元有不同程度的减薄和缺失。糜棱岩化花岗岩具有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板内环境。其锆石U-Pb SHRIMP 谐和年龄为921.7±8.1Ma,代表岩浆结晶年龄。746~721Ma和630~600Ma年龄可能分别代表糜棱岩化的时间和静态重结晶年龄。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母变粒岩地层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沙尔德兰变质核杂岩的存在证明觉罗塔格构造带存在前震旦纪结晶基底。这种结晶基底与准噶尔板块东北部的褶皱基底一起共同构成了该板块的双层基底。  相似文献   

17.
变粘滞度地幔蠕动流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首先讨论了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然后分析了用前篇文章(刘代志,1988)中导出的计算公式,对中国及邻区(东经70°-140°,北纬15°-55°)岩石圈底部切向应力场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其地质应用,特别是在地震危险区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Ma;另一条年龄(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冀东遵(遵化县)迁(迁西、迁安县)滦(滦县)一带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中一些共生矿物的氧同位素进行研究,讨论了与其有关变质作用温度、变质相和富铁矿成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碱性杂岩的成因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菁 《地质与勘探》2015,51(3):466-477
本文从碱性杂岩的产出和分布、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矿作用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我国碱性杂岩的研究成果与进展:(1)岩石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硅不饱和的碱性杂岩类多属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原始岩浆为主侵位的产物;而硅饱和或过饱和碱性杂岩类多属深源岩浆与陆壳混染的产物。(2)地幔源区的低度部分熔融导致了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等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同时富集的挥发份构成了矿化剂,对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3)深大断裂控制着碱性杂岩的产出,同时伴随着地质历史时期的重要地质事件,中国受深大断裂控制的碱性杂岩带主要有郯城-庐江碱性杂岩带、攀西碱性杂岩带和哀牢山-金沙江碱性杂岩带等9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