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LEMN)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推进援外地震台网建设的又一重要工程,为了及时总结台网建设经验,从该台网的布局、组网、设备配备、台网链接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我国未来省域地震监测台网和新时代援外台网的建设积累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LEMN)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推进援外地震台网建设的又一重要工程,为了及时总结台网建设经验,从该台网的布局、组网、设备配备、台网链接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我国未来省域地震监测台网和新时代援外台网的建设积累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岩滩水库地震监测台网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岩滩水库地震监测台网技术系统,评估岩滩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对库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并利用发生在岩滩库区附近的一次典型地震记录,分析该台网的运行成效。该台网技术系统先进,地震台站布局科学合理,投入运行两年多来,为保障岩滩水电站的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起步较早,在台网设计、设备研制、软件研发、标准制定、数据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强震动观测、地震预警和大规模流动台阵等项目的推进,美国的地震数据产品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化、定制化的跨越。我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地震站网密度、监测预警能力、地震数据智能处理、服务水平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更好地了解国际地震监测现状,文章从地震监测架构、地震台网布局、数据处理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和数据产品五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地震监测工作进展,并与我国地震监测进行对比分析,可为我国地震监测预警事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援建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援建老挝国家地震监测台网,为期3年,现已初步完成台网建设工作。项目的实施,彰显了中国软实力,推进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五"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疆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建设)项目是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本文介绍了"十五"新疆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台网建成后,布局较为合理,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的数字地震台网,将对提高新疆地震监测预报技术水平、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作用、促使全区经济快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湛江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位于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粤、桂、琼交界地区,采用国产数字无线遥测地震系统设备,智能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地震数据处理结果快速、准确,是一个高效能的地方性地震监测台网。介绍了该台网的布局、监测能力、技术要求及效能。  相似文献   

8.
地震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和速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测震观测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测震台网运行率、波形可用率、台基背景噪声、干扰以及台网布局合理性,对测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测震台网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部分地震台站背景噪声偏大;受基岩出露影响,上海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布设台站较少,导致地震监测能力较弱,测震台网布局有待优化。本项工作的开展对今后地震台站改造以及新台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牟磊育  郑钰 《中国地震》2016,32(1):134-142
根据京津冀地区地震台网的分布和平均地脉动噪声估算了该地区地震台网的监测范围,又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产出的地震目录描绘了京津冀地区实际地震监测范围,发现北京市与河北省在2条地震带上应补充足够的地震台站,以降低对地震带附近地震监测的下限,从而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的地震监测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是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改造项目。文章介绍了"十五"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台网建成后,布局较为合理,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的数字地震台网对提高江苏地震监测技术水平、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作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厦门数字化台网是中国第一个由市政府投资建成的小型台网,其设计布局有利于兴化湾地区及东山-南澳地区、漳州盆地和厦门以东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交汇区地震活动的监测.通过对台网实测资料的分析,检验了台网的监测能力,认为距中心100-150 km发生的大于ML 2.5地震和距中心450 km 内(包括中国台湾东带) 发生的大于ML 3.5 地震处于该台网有效监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萨签定的"援建萨摩亚地震台网项目",对萨摩亚进行了地震台网的勘选,选出了3个固定宽带地震台站的台址。通过勘选确定的萨摩亚地震台网,填补了萨摩亚无地震监测台网的空白,有助于提高萨摩亚的地震监测和综合减灾能力,实现萨摩亚境内及周边地区大、中地震的监测与速报,为海啸预警及地震减灾系统的建立搭建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96年开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通过"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和"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3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已建成由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1)国家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中国的地震监测台  相似文献   

14.
雅砻江流域下游梯级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能力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孝远  韩进  杜瑶  景晟 《华南地震》2015,35(1):57-61
雅砻江流域是中国第三大水电基地,位于强震区,水库地震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基于近震震级公式和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式,分别求取雅砻江下游梯级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的理论监测能力和根据实际记录地震进行监测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在重点监视区理论监测能力达到了ML0.5级的要求,实际观测验证表明,重点监视区其实际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L0.5级,达到了雅砻江流域下游梯级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天山 《内陆地震》2009,23(2):166-173
从地震台阵的布局设计、技术思路、工程建设、数据传输和台阵监测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和田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建设情况.建成后的小孔径台阵填补了新疆地震监测台网无地震台阵的空白,提高了新疆台网对南部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地区、阿尔金山及藏北等台网布局"盲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锅浪跷水电站所属的四川省天全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边界上,处于地震强烈活动环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锅浪跷水电站应建设专门的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以加强水库地震活动的监测,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第一步是要进行勘选测试,从台站选址、台站背景噪声测试、背景噪声数据分析、传输信道测试和台网监测能力等方面阐述锅浪跷水电站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勘选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地震台网"十五"项目建成后的地震监测能力科学评估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提升边疆海域等重点地区监测能力,本研究利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对中国地震台网1001个台站以及2008-10-01-2015-09-17期间实际产出的地震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指定震级档下的检测概率PE和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分布.除台网整体监测能力分布外,为直观地用单分值表述逐个台站的地震检测能力,本文发展了基于等振幅曲线的"地震检测能力评分表",给出了国家台和区域台每个台站的地震检测能力评分统计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此外,研究中还采用设定"最佳"地震监测能力目标函数的方式,模拟了通过改进观测条件可获得的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提升的理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和东南沿海等东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高,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Mp仅约为4.5,近海海域Mp仅约为3.5;从单个地震台站的运行效益角度,台网运行水平和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程度对台站的实际的地震检测能力影响显著,新疆等部分台站稀疏地区地震检测能力较高,而中等台站密度的贵州等部分区域相对较低;国家台的地震检测能力评分Dscore系统优于区域台,新疆等西部边疆地区,以及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Dscore明显高于台站密集的东部地区;模拟结果显示,在现有台站布局条件下,通过台站优化改造和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可显著提升对内蒙古西部、四川西部、甘肃-青海的北部交界地区、鄂尔多斯地块内部、贵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我国近海海域、朝鲜半岛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兆台网对地震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完善地震台网建设为目标,从台站站点分布、测项配置、传输技术、系统功能诸方面对青岛市地震前兆台网进行,研究认为该台网台站分布合理、测项现代化程度较高、传输安全性高,系统功能全面,可有效提升青岛市地震监测能力,但同时该台网也存在数据共享方面的不足,需在以后的建设中进一步寻找数据安全与数据共享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技术系统、台网密度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监测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提升地震速报能力、扩展烈度速报功能是地震监测台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应急服务的重点;整合台网资源,构筑统一标准、多用途的地震监测网络是建设公共安全服务技术平台的前提;工程、海洋、气象、环保等是地震监测资源的主要服务领域。因此,开发监测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是未来地震监测台网为社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阐述滩坑水库库区建立地震监测台网的必要性,介绍水库地震台网及台网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并对该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