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样品,经活体解剖取四种石磺肌肉组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可食部分进行了胆甾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瘤背石磺胆甾醇平均浓度最高,达5 870.00 mg/kg;平疣桑椹石磺、紫色疣石磺、里氏拟石磺的胆甾醇平均质量分别为3 480.00、388.00、316.00 mg/kg,统计分析显示四种石磺可食部分的胆甾醇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提要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对不同规格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肌肉中常规生化成分、氨基酸组成、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体重的增加,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和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大规格组瘤背石磺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5.20%、9.10%和17.38%。(2)随着体重的增加,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成体瘤背石磺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为瘤背石磺肌肉中的主要鲜味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符合FAO/WHO/UNU(1985)的理想模式。(3)不同规格组瘤背石磺肌肉中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接近,肌肉中磷脂含量达80%以上,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平衡(S∶M∶P接近于1∶1∶1),成体n3-PUFA/n6-PUFA值为1.0左右,而∑PUFA和∑HUFA分别达30.53%和21.78%。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盐度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幼贝生长和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用不同盐度水平(5、15、25、35和45)的人工海水饲养瘤背石磺幼贝[干质量(2.96±1.02)g]60 d后测定瘤背石磺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瘤背石磺在盐度25~45时生长良好,成活率在90%以上。同时,在盐度25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盐度组(P0.05),而饲料系数也显著降低(P0.05)。(2)随着盐度的升高,瘤背石磺肌肉水分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对肌肉钙和磷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在盐度25时最高,为76.66%,而粗脂肪在高盐度时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分别在盐度25和45时含量最低和最高。(3)除了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呈味氨基酸受盐度影响差异显著外,大多数氨基酸均随着盐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25最高,但差异不显著。(4)盐度对于每一种脂肪酸的影响均差异显著,在盐度5至35范围内,n-3 PUFA和n-6 PUFA均呈现上升趋势,但n-3 PUFA/n-6 PUFA值也逐渐升高。与大多数海水贝类不同的是,瘤背石磺DHA含量远低于EPA。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瘤背石磺生长性能以及肌肉生化成分有显著影响,适宜的盐度可改善瘤背石磺的肌肉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4.
瘤背石磺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金田  王爱民 《海洋科学》2008,32(11):29-35
利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测定了10只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瘤背石磺活体(鲜样)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88.78%、3.95%、6.30%和0.63%。其肌肉中含17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55.77%(脱脂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5.63%,占氨基酸总量的27.80%。瘤背石磺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联合国棉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瘤背石磺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色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干样的总质量分数为25.33%。瘤背石磺不同部位的蛋白含量不同,表现为精卵巢蛋白〉腹足蛋白〉外套蛋白〉肝脏蛋白,且差异显著(P〈0.05)。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钙、磷、铁、锌、铜含量较多,比例适宜,脂溶性维生素A、D、E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瘤背石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参科(Holothuriidae)中4种海参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糙参、乌皱辐肛参、荡皮海参蛋白质含量69.61%~72.32%,总氨基酸57.47%~68.99%;脂肪0.41%~1.12%,不饱和脂肪酸40.92%~54.74%;灰分8.48%~18.33%,常量元素Ca含量最高,Mg、K、Na次之,微量元素中Fe最高,Zn、Cu、Mn、Mo、Se次之,Cr较低,Co未检出;粗多糖在2.56%~7.23%,乌皱辐肛参的粗多糖含量较高。黑乳参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80.73%,总氨基酸68.99%;脂肪仅含0.1%,不饱和脂肪酸在26.53%;灰分含量9.25%,常量元素由高到低顺序K、Mg、Ca、Na,而P的含量较低,微量元素中Zn含量最高,Fe、Mo次之,Co痕量;粗多糖含量较低为2.28%。分析发现黑乳参与其它3种海参营养成分有明显差异,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用海参。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侧花海葵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太平洋侧花海葵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分析了太平洋侧花海葵中构成蛋白质的17种常见氨基酸和主要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太平洋侧花海葵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但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值不太符合人体的氨基酸平衡,宜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各类脂肪酸中,油酸(18∶1)含量最高,其次为C22∶2。无机元素丰富,尤其是Zn,含量可达254.4 mg/kg。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体内超标重金属铜和镉的含量,保证其食品安全,作者通过底泥添加木鱼石土(富含锌、硒等)、饲料添加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粉以及维生素C对瘤背石磺体内Cd和Cu进行净化,探究不同实验组对瘤背石磺体内Cd和Cu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单纯用玉米粉暂养对瘤背石磺重金属的排出有一定的效果,但远远低于试验组在底泥中添加木鱼石土、在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及维生素C的效果。在瘤背石磺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底泥中添加木鱼石土、在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及维生素C能高效地降低其体内重金属铜和镉的含量,达到可食用的目的,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天鹅湖长蛸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蛸(Octopus minor)肌肉组织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长蛸肌肉样品中,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鲜质量分数和干质量分数分别为14.85%和71.80%、0.41%和2.0%、1.94%和9.36%,水的质量分数为79.30%;测得17种氨基酸,总质量比是651.7 mg/g,必需氨基酸质量比为256.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9.36%;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得分最高为217,所有必需氨基酸均在53分以上,半胱氨酸+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共检测10种主要脂肪酸,其中EPA+DHA的总质量分数为31.23%(雌)、32.10%(雄);富含钠、钾、钙、镁、铁等11种矿物元素,微量矿物元素中锌质量比最高,为111.36 mg/g;维生素A、B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鲣鱼在热处理过程中背部肌肉营养成分变化情况,测定鲣鱼背部肌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等指标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蒸煮前后的鲣鱼背部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4.56%、20.42%,脂肪含量分别为1.03%、2.37%,灰分含量分别为1.97%、0.74%,水分比重均达60%以上。生鲣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高达499.9mg/g,熟鲣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达到412.4mg/g,均不含限制性氨基酸,熟鲣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鸡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但高于FAO/WHO推荐的学龄前儿童体内的必需基酸模式;而生鲣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超过了两个参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生鲣鱼背部肌肉的DHA和EPA含量为29.9%,熟鲣鱼肌肉的含量更高,为32.3%;生、熟鲣鱼肌肉K元素含量最高,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Fe、Cu、Zn、Se等。因此,热处理前后的鲣鱼背部肌肉均为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丰富,味道鲜美的理想食品。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在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幼虫的存活率, 本试验模拟滩涂生态环境对瘤背石磺亲贝进行人工养殖, 并促使其交配产卵。将采集的瘤背石磺新鲜卵块置于盐度18, 水温25~26 ℃的水体中进行孵化。比较3 种不同孵化方式对孵化速率的影响, 并研究不同孔径(1.0~1.5 mm)海绵附着基和不同培育密度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同时结合幼虫在各水层中分布的变化规律, 探索瘤背石磺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过程的关键技术。结果显示, 采用3 种方式(“喷淋”、“露空”和“梯笼”)孵化, 受精卵至出膜面盘幼虫期所需时间分别为8、6 和9 d; 大孔径(1.2~1.5 mm)海绵组对幼虫的附着效果较好, 存活率显著高于小孔径(1.0~1.2 mm)海绵组(P<0.05),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附着基组(P<0.05); 存活率与不同培育密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 瘤背石磺幼虫培育密度为55~61 个/mL 时存活率较高。上述结果表明, “露空”孵化方式能显著缩短瘤背石磺孵化所需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 幼虫培育密度以55~61 个/mL 为宜, 面盘幼虫期投放大孔径海绵作为幼虫附着基能显著提高幼虫存活率且能明显缩短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1.
肉芝软珊瑚属(Sarcophyton)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软珊瑚,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我国肉芝软珊瑚种类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国内对此种珊瑚的分类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肉芝软珊瑚外部形态差异较小,难以直接进行种类鉴定.本研究采集海南省三亚市西瑁岛、万宁市甘蔗岛和大洲岛珊瑚礁区的26个肉芝软珊瑚样品,根据骨针形态学初步鉴定,并分析线粒体msh1基因和COI基因序列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所有采集的26个样品,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Sarcophyton cherbonnieri、Sarcophyton crassum、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Sarcophyton glaucum和Sarcophyton ehrenbergi.其中S. cherbonnieri和S. crassum为我国新纪录种.本研究为海南岛附近海域肉芝软珊瑚的鉴定提供参考,并为我国软珊瑚种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首次对澳大利亚、海南岛和菲律宾3个:仲群的共60尾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幼鱼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180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个位点。澳大利亚、海南岛和菲律宾3个种群的多态位点分别为78.33%、79.44%和84.44%,Nei’s...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的生化信息和充分了解其营养价值,作者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野生金乌贼成体肌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金乌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占鲜样质量的比例分别为71.10%、22.02%、0.75%和2.17%。肌肉中主要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干样质量的64.75%,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4.44%,占氨基酸总量的37.75%,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为75.15%,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干样中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5.34%,占氨基酸总量的39.14%;必需氨基酸平均得分为102.86,组成相对均衡,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43,可做为人体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在脂肪酸组成方面,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3.46%、8.64%、49.83%,其中EPA和DHA共占PUFA的84.35%,脂肪质量较高。此外野生金乌贼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及含量较为丰富。分析认为,金乌贼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组成均衡、脂肪质量较好并富含矿物元素,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本研究评估了金乌贼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为其配合饲料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蒙  李墨非  孙黎 《海洋科学》2022,46(7):24-31
CD55蛋白在哺乳动物中是一种补体调控因子,但其在鱼类中的功能未知。本研究探索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CD55(SmCD55)蛋白的功能。结果表明,SmCD55蛋白由34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含有一个N端信号肽和3个补体调控蛋白(CCP)功能域。SmCD55基因在大菱鲆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脑组织的表达量最高。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的SmCD55(rSmCD55)蛋白,发现rSmCD55蛋白能够抑制大菱鲆血清的溶血活性和杀菌活性,表明其负调控补体系统的激活。此外,本研究还发现rSmCD55蛋白可以结合包括重要水产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在内的多种细菌,其中与哈维氏弧菌的结合能力最强。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鱼类补体系统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鱼类补体激活调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克隆得到缢蛏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2(Sc-Nram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3 681 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有1 776 bp,编码59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5.86 kDa;其结构具有Slc11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包括有10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和2个糖基化位点。Sc-Nramp2基因3'-UTR有2个类似于脊椎动物Nramp2中铁反应控制蛋白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Sc-Nramp2和太平洋牡蛎Nramp2-like的同源性最高为71.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c-Nramp2基因在闭壳肌、外套膜、肝胰腺、斧足、水管和鳃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与其他组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注射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中Sc-Nramp2基因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且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 h时达到最大表达量,推测Sc-Nramp2基因参与了缢蛏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6.
裂片石莼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其多糖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福建的野生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和营养价值评估;采用微波加热新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片石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裂片石莼的总糖、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脂含量分别为34.38%、27.60%、25.20%、11.7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79.77;裂片石莼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达到国家海藻制品的限量标准。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加热提取工艺,与传统加热提取工艺相比,裂片石莼多糖的得率提高了21.35%,而耗能降低了58.5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新选育品种黑花鳙和白花鳙F2代的含肉率、肌肉生化成分和能值。结果表明,二者的含肉率分别为77.47%和77.53%;鲜样中肌肉生化成分分别为:水分80.56%和79.38%,蛋白质17.01%和17.67%,脂肪0.87%和1.20%,灰分1.25%和1.35%,比能值4.43kJ/g和4.72kJ/g;干样中黑花鳙17种氨基酸总含量(81.32g/100g),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40.05g/100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29.13g/100g)均小于白花鳙(86.63,42.04,31.57g/100g),但其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49.25%)以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0.97)均大于白花鳙(48.53%,0.94)[以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者的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亮氨酸和苏氨酸。黑花鳙必需氨基酸与总氮的克数比(2.62)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77.98)均小于白花鳙(2.67,79.6),但都大于湖北等产地的鳙鱼。两种新选育的鳙鱼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8.
Six species of Rhyacodrilinae (Oligochaeta: Tubificidae) are reported from intertidal and shallow water subtidal habitats around Hainan Island in southern China. Four species are new to science: Ainudrilus pauciseta n. sp., Heterodrilus chenianus n. sp., Heterodrilus nudus n. sp., and Heterodrilus uniformis n. sp. Japanese material of Ainudrilus lutulentus (Erséus, 1984) is also briefly described. Hitherto, 27 species belonging to Tubificidae have been recorded from Hainan.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已构建的泥蚶血液cDNA文库,克隆得到泥蚶Tg-HbIIA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及免疫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泥蚶Tg-HbIIA cDNA全长731bp,包含63bp5′非编码区(5′-UTR),246bp3′非编码区(3′-UTR),开放阅读框450bp,编码15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不等壳毛蚶(Scapharca inaequivalvis)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9%和88%;对其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血红蛋白功能域,含有10个潜在血红素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泥蚶不同组织部位中,Tg-HbIIA mRNA在血液表达量最大,其次为外套膜和鳃,表达量最低的是肝胰脏;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脂多糖、肽聚糖刺激后,泥蚶血液Tg-HbIIA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Tg-HbIIA在贝类抗菌免疫防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Tg-HbIIA对不同致病因子免疫反应的灵敏度和表达时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