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是我国干旱地区著名的湖泊,地处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通道一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19世纪70年代,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曾两次(1876-1877年,1883-1885年)到达罗布泊地区探察,他描绘的罗布泊位置引发了世界学术界的争论,并掀起了延续百年的罗布泊探险热潮.  相似文献   

2.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0,8(3):76-77
我国钾盐矿资源贫乏 ,长期以来钾肥生产量很低 ,供不应求 ,一直依赖大量进口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对钾的需求。罗布泊盐湖是我国最著名的盐湖之一。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 ,新疆罗布泊地区有望成为我国继察尔汗盐湖后的又一大型钾肥生产基地。特别是罗布泊地区阿其克谷地大量淡水资源的发现 ,为该地区盐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并可能成为我国最大的硫酸钾产地。虽然目前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 ,尚不具备盐湖资源开发的条件 ,但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石油工业的迅速崛起 ,必将促进该区盐湖资源研究开发的进程。为了加快罗布泊盐湖资源…  相似文献   

3.
新疆罗布泊西岸地区河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布泊西岸地区的塔里木河谷地貌带的第一道天然堤形成时间应有数百年,第二道天然堤与一道之间间隔时间较长,但也至少在100-200年以上,三、四道天然堤的形成时间应属近代.小河古湖积平原在2 000 a BP前后,环境有所好转,1 700 a BP前后环境又恶化.罗布沙漠西缘风沙地貌带是近代罗布沙漠不断向西推移,使原先的河湖冲积平原地表被沙丘覆盖形成风沙地貌.罗布泊湖积台地以楼兰故城一带分布最广,地面切割深度一般在6 m左右.孔雀河三角洲前缘的孔雀河末端河道似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第一期古河道可形成于2 000 a BP,第二和第三期古河道应形成于2 000 a BP前后,第四期古河道形成于20世纪20-50年代.河湖地貌过程与罗布泊环境变迁密切相关.近代罗布泊可分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其间被高3~5 m由北向南延伸的半岛相隔.罗布泊东湖早在3 000 a BP前后就已干涸,罗布泊西湖干涸的时间可能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4.
引言精确预报流域融雪径流峰值时间,是水电厂引水管理和融雪洪水预报的前提。虽然已对融水在积雪的中垂直流动进行了一系列观测,但对以整个流域范围为目标的山地积雪融水的扩展研究极少。因为融水在倾斜积雪中的运动状况太复杂,难以采用直接观测方法,因此常用流域水文曲线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积雪融水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依据近50年来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径流数据和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积雪融水资料,并借助相邻流域天山1号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开都河径流量及博湖水位的贡献率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多元线性拟合法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表明,1号冰川物质平衡与大山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具有显著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8,但开都河年径流量变化并不能完全由冰川融水解释,降水和积雪融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们与大山口年径流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0,超过99.9%和99%置信度水平。气温、降水、积雪融水拟合年径流与观测年径流的相关系数达0.63,超过99.9%置信度水平。各季节分析表明,春、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37;夏季主要是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的影响,其中积雪融水与径流的偏相关系数达0.51。夏季是一年中径流最大的季节,其变化主导着年径流量的变化,因此冰雪融水作为博斯腾湖的入湖水源,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格陵兰冰盖的消融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每年消融期,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融水会导致冰面形成冰面湖、冰面河、注水冰裂隙等形态。格陵兰冰面融水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化迅速,区域气候模型难以准确模拟冰面融水分布,中等分辨率卫星影像难以反映冰面融水的时空变化。以PlanetScope为代表的CubeSat小卫星空间分辨率高达3 m,理想情况下重访周期可达1 d,这为精细化动态监测格陵兰冰面融水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PlanetScope高空间分辨率小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格陵兰冰盖西南部典型流域冰面融水遥感信息,构建了针对PlanetScope遥感影像的冰面融水深度反演公式,对比了MAR v3.11区域气候模型模拟的融水径流量与遥感反演的融水体积。结果表明:在2019年7—8月,流域内冰面融水开放水体比率先上升后下降,在7月12日达到峰值8.7%;流域内冰面融水深度介于0.2~1.5 m之间,冰面湖最深(0.9 m±0.2 m),冰面河干流次之(0.6 m±0.1 m),冰面河支流最浅(0.5 m±0.1 m);遥感观测的开放水体比率、冰面融水体积与区域气候模型MAR模拟的融水日...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研究和预测积雪覆盖地域上径流的形成是十分必要的。前人已对雪层中融水和雨水的运动问题做过细致的研究。本文给出在含有冰层和流槽的积雪中水的流动模式。对于雪特性空间变化的一切设计,它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西藏枪勇冰川冰下富碎屑化学沉淀特征与冰下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枪勇冰川是我国现代大陆性冰川之一,在其外缘冰床背冰面的基岩表面和节理裂隙中发现了富碎屑化学沉淀,为研究冰岩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提供了良好载体。对该区富碎屑化学沉淀理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枪勇冰川冰下存在压力融水,冰下碎屑,特别是陆源气溶胶粉尘来源的碎屑,能与融水及其中溶解的CO2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Ca++;Ca++随融水向下游方向迁移,在冰床背冰面,由于上覆压力减小,融水中的CO2逸出并发生复冰作用,使融水中的Ca++重新富集,形成CaCO3沉淀,并将融水中的粉砂粘粒碎屑胶结,形成富碎屑化学沉淀;枪勇冰川冰下融水的存在,证明其冰下存在温度接近融点的融区,有类似于温性冰川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进行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分析了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对区内各雅丹地貌景观异同进行了对比,通过SWOT分析定性评价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旅游开发条件,认为罗布泊雅丹地貌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规模,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条件、旅游市场条件3方面定量评价了罗布泊各雅丹地貌分区的旅游资源,认为三垄沙和龙城属于1级景区,宜重点开发;白龙堆和楼兰雅丹属于2级景区,宜特色开发;阿奇克谷地属于3级景区,是辅助资源。运用面状容量法测算了雅丹地貌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并分析了罗布泊雅丹旅游生命周期变化过程。最后,提出了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干涸时间讨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罗布泊干涸时间过去被许多人认为是1972年,但美国近年公开的其第一代侦察卫星CORONA影像显示,它1961年已干涸:另据1958航测1963出版的1:10万地形图,被称为大耳朵湖区的罗布泊,有面积超过5000km^2的水面。据此认为罗布泊是1958一1961年间迅速干涸的。但通过水量平衡计算、盐壳特征及影像分析,对1958年淹没区如此巨大提出置疑。若置疑成立,那大耳朵湖区的盐壳及其在卫星影像上表现山的纹理,就可能不是在1958—1961年间由湖水的迅速干涸而形成。它可能是在更早的时期,例如是全新世晚期以来,由当时作为一个盐湖的罗布泊,逐渐干缩(干缩过程有反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05,28(6):810-810
新疆罗布泊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研究焦点和热点,对于罗布泊存在着种种传说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现将不同的学术观点刊登出来,以供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09,(6):56-58
2008年11月,罗布泊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74岁的西域地理研究专家夏训喊,带领来自地质、考古、农业等20个不同专业的专家,进入罗布泊。夏训诚说,此次科考,发现了罗布泊干涸之谜,对楼兰遗址有了进一步认识。让科考专家忧虑的是,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9,(3):46-4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罗布泊钾盐的开发利用,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已建成175平方公里的盐田,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沉睡的罗布泊焕发出勃勃生机。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1972年干涸。  相似文献   

14.
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冰川融水径流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模拟计算的精度,而且可清楚地反映冰川融水径流各影响因子的特征,对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流域水文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3S技术,根据能量守恒和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包括栅格冰川融水、融水产流以及汇流子系统且具有严格物理意义的分布式冰川融水径流过程模型。通过DEM数字高程技术,提取流域地理信息;基于Landsat-7卫星遥感影像,反演获得流域的冰川覆盖信息和地表反射率信息。将获取的这些信息作为冰川融水径流过程模型的基本输入数据,分别对扎当冰川和七一冰川融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对2个冰川径流量日变化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过程一致。2个冰川的日径流峰值与其实测值的差异小于6.0%,日径流过程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81。所建模型计算结果可靠,可以为实时预测冰川融水径流变化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青藏高原阿翁错和托素湖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指标(总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速率等)综合分析,重建不同补给类型湖泊的生产力变化及碳循环过程。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对不同类型湖泊的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以降水和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阿翁错,全球变暖造成冰川融水补给增加。当指示冰川融水补给量变化的δ18Ocarb值逐渐偏负时,湖泊沉积物TOC含量逐渐升高;指示冰川融水输入造成湖泊面积持续扩张,营养物质增加,湖泊生产力提高;当湖泊面积扩张较快,即冰川融水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时,TOC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当冰川融水输入过多,造成湖水温度下降过快时,底栖藻类生产力下降,进而湖泊固碳能力下降。对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托素湖,全球变暖对湖泊水文过程及生产力的影响较小,δ18Ocarb值变化主要受控于农业灌溉活动引起的湖泊补给水量的变化。当δ18Ocarb值升高时,TOC含量增加;推测是由于农业灌溉耗水量增加导致湖泊补给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泊底部...  相似文献   

16.
学说待认定学说被质疑学说遭否定在被人们视为死亡地带的罗布荒漠腹地,有一片神秘的湖泊,它就是世界闻名的罗布泊。罗布泊在中国古代曾被称为"幼泽"、"盐泽"、"蒲昌海"和"牢兰海"。元朝以后称为"罗布淖尔"。但这样一片众河汇聚的海洋水泊,它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国际地理学界却持续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之久。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地理》2021,44(3):807-818
冰川覆盖流域的雪冰融水对河川径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气候变化影响雪冰融水过程和数量变化,河川径流过程和径流量相应变化,其程度与流域冰川情况相关。通过利用CMIP5气候模式输出气象数据驱动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研究天山地区3个不同冰川覆盖率河流(库玛拉克河、玛纳斯河、库车河)的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未来气温和降水的持续增加,3个流域的雪融水均有增加,冰融水变化受冰川覆盖面积的影响,在各个流域变化不一致。径流变化主要受降水增加和雪冰融水变化的综合影响,在未来情景下各流域径流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5.8%~14.3%(库车河)、2.9%~11.4%(玛纳斯河)、12.9%~47.1%(库玛拉克河),且冰川覆盖率越大的流域,预估径流不确定性变化区间受冰融水影响越大。预估3个流域的径流、雪冰融水年内分布变化表明,各河流的春季融雪时间提前和融雪量增加使得流域春季径流量较历史时期增大;在夏季,受雪冰融水变化的影响库车河、玛纳斯河夏季径流峰值量减小,而库玛拉克河径流峰值量增加,且预估的各流域夏季径流变化不确定性区间明显大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地理》2007,30(4):594-594
2007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成果评审会在京举行。孙鸿烈院士担任组长,刘东生、孙枢、叶大年等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是罗布泊地区综合研究的新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干旱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总体上达到罗布泊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鞞鞮侯井与坎儿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书·乌孙传》有关鞞鞮侯井的记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因为它与新疆坎儿井起源的争论联系在一起。一种主张古代井渠、坎儿井和鞞鞮侯井是同一类型,坎儿井源于汉代,从中原传入西域;另一种主张,则认为鞞鞮侯井与坎儿井,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坎儿井源于波斯的Karez,由费尔干盆地传入。笔者1980年参加罗布泊科学考察队,从敦煌出发,对罗布泊东部荒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拟就鞞鞮侯井的地理环境和它与坎儿井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讨论,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阿尔金山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河川径流的主要形成区之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镇钾盐贮量很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水资源成为了罗布泊钾盐矿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能否把阿尔金山的水资源作为罗布泊钾盐矿发展的支撑,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阿尔金山野外考察资料,分析阿尔金山的水系与湖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期为探讨阿尔金山能否作为罗布泊钾盐矿开发的水源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