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宫丽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2):169-173
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是辽宁地区古老变质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变质程度高于绿片岩相,局部可达麻粒岩相.通过研究辽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计算了辽宁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元素原始浓集系数,建立了不同构造单元和地层单元元素的原始浓集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主要构造变形特征是:线型韧性剪切带及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一般都遭受了多期变形、变质和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显生宙再造作用强烈,发育各种类型的穹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前寒武纪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和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体制.据构造置换、构造组合样式等划分出五种变质岩系构造类型,并对它们的制图原则和研究方法,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勒泰南缘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阿勒泰地区地壳结构及地壳演化。根据地层-岩石组合、区域不整合面特征、构造变形层次、岩浆及火山活动,将阿勒泰地区的地壳分为三大单元: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层(包括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及震旦纪褶皱基底)、奥陶纪至早石炭世上叠盆地构造层、中石炭世以来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及再生前陆构造层。  相似文献   

4.
阴山地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划分为桑干麻粒岩区、集宁副变质岩区、乌拉山-大青山前缘构造区和色尔腾山岛弧过渡区。桑干麻粒岩区代表了中太古微古陆并经新太古强烈岩浆增生的太古地壳;集宁区代表基底之上新太古末期-古元古沉积盖层;乌拉山-大青山区是基底岩石构造剥露的前缘构造区;色尔腾山区主要由深部花岗岩和浅部绿岩构成的太古岛弧区,古元古时期北部古岛弧和南部古大陆碰撞汇聚,继后北东南面向伸展使阴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岩石剥露。  相似文献   

5.
宫进忠 《地学前缘》2004,11(1):104-104
冀东早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的地质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岩石-构造-地质事件法的引进,在某些根本问题上得出与传统地层学方法截然不同的结论,出现了令人迷惑的尖锐对立局面。本文试图运行混沌系统非平衡热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分形几何学以及耗散结构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从地球化学资料出发,探讨该区地壳演化的若干  相似文献   

6.
早前寒武纪大陆块壳构造理论——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地壳演化及其与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的关系研究张福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大陆块壳并合带地壳演化进程地球化学不均一性早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是地球科学最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浙闽前寒武纪基底地壳的形成和增长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洪飞  沈渭洲 《地质论评》1996,42(3):232-238
对浙闽地区变质岩Sm-Nd及锆石U-Pb年龄资料研究后认为,浙闽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地壳基底,还可能存在晚太古代古陆核,基底地壳具有幕式增长的特点,经历了2400Ma(早元古代)1800Ma(中元古代)和1400Ma(中元古代)三个主要的地壳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8.
大青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青山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中发育三种不同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第一种为高温(相当于麻粒岩相级)逆冲型,第二种为中温(相当于角闪岩相级)伸展型,第三种为低温(相当于绿片岩相级)近走滑型。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作用演化反映了地壳深部高级变质杂岩在隆升过程中的主要再造特征。  相似文献   

9.
赵志忠  曾乔  李志 《地质科学》2002,37(4):473-482
阿尔泰山南缘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壳岩石构造变形特征与变质岩岩石组合显示该区地壳岩石变形可划分出两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域,不同构造变形域内的构造形迹、构造样式、变质岩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整个南缘地区的岩石变形变质呈现出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总体格架,而形成这-构造格架的原因是两个不同构造变形域具有不同的变质基底及不同的岩石变形方式与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深部陆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跨学科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通过高级角闪岩相到麻粒台相的地壳剖面,不同于捕虏体和地球物理方法提供的资料,它是提供直接洞察深部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窗口。通过对这种地体构造、变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中、下部地壳的地质作用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中下地壳有更深刻的认识。而斯里兰卡岛是研究深部地壳的最好地区之一。斯里兰卡岛,面积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在该岛上,除了在岛的西北部狭窄海岸是被中新世石灰岩和钙质砂岩覆盖之外,主要是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图1)。最…  相似文献   

11.
刘正宏  潘博文  李鹏川  朱凯  董晓杰 《地球科学》2017,42(12):2105-2116
大青山高级变质岩不仅记录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形成演化历史,也保留了中下部地壳岩石流变信息,它们经历了下部地壳构造层次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条件变质变形、深熔作用改造,形成了复杂构造样式和构造要素组合.韧性剪切带是高级变质岩中主要构造形迹,控制着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主体构造格架.依据野外地质产状、变形特征与构造要素叠加改造关系,韧性剪切带划分为早期近水平顺层伸展型和晚期陡倾韧性剪切带.近水平顺层伸展韧性剪切带呈残留状保留在后期变形改造较弱部位上,主要沿着不同地质单元或者岩性层界面上发育,是在伸展变形体制下形成的.晚期陡倾韧性剪切带呈近东西方向展布,规模较大,叠加和改造早期构造形迹,形成于晚期造山挤压构造环境中,以左行滑移为主.这两种韧性剪切带都形成于地壳中深部构造层次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条件下,变形机制主要为熔体增强颗粒边界扩散和颗粒流动,使岩石发生大规模的塑性流动.在宏观上形成了不对称流动组构、条纹条带构造、熔融线理、层内流动褶皱等构造形迹,在微观上矿物晶体没有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均匀消光,晶体为三边平衡结构,与静态变质结构相似,形成了地壳深部构造层次上变质构造岩-构造片麻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25万大同市幅地质概况的介绍,重点论述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①对区内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查明了各个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及变质、变形特点,建立了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事件演化序列及其地质构造演化模式,恢复了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史; ②对前人所称集宁群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解体,认为原集宁群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系组成,同时针对区内的沉积盖层,系统地建立了岩石地层格架,为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划分提供了新资料; ③将区内变质深成岩划分为4个岩浆岩带,对各个岩浆岩带的变质深成岩进行了详细解体与划分; ④针对区内的中生代侵入岩,查明了其空间分布、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石成因,研究了其构造背景; ⑤针对区内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变质矿物,查明了不同变质体的变质矿物组合特点和矿物世代关系; ⑥针对区内的构造形迹,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将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划分为五台期早晚2次变形,吕梁期早晚2次变形,并针对区内中生代构造,查明了各个盆地的盆缘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不同期次、不同性质断裂的分期配套关系,尤其是查明了大同盆地西缘大型构造带的空间展布、性质、断裂组合及运动学特征,对探讨山西中—新生代盆地的演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桐柏-大别山区高压变质相的构造配置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作为华北和扬子陆块间的碰撞造山带桐柏大别山区以发育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为特征,从南到北变质相从低级到高级,代表俯冲带深度不同的变质产物,整体形成高压变质相系列。不过现今各变质相岩石的分布极受后期地壳规模的伸展构造控制,大别杂岩的穹隆作用更使高压变质相带的空间分布复杂化。超高压变质岩今日多呈大小不等的块体嵌布于相对低压的大别杂岩之内,造山带根部物质的热软化,使许多深层地幔物质得以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于大别杂岩内。它们之中广泛发育着减压退变质的显微结构,与大别杂岩内一些麻粒岩相表壳岩所保存的减压退变质证迹一样,同是挤出作用和碰撞后隆升的构造证迹。高压相系的发育使南桐柏山和大别山迥然不同于桐商( 商丹) 断裂以北的北秦岭北淮阳变质带。新近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40Ar 39 Ar) 资料:316 ~434 Ma ,已证明北秦岭是古生代变质带,它与桐柏- 大别印支期碰撞造山带差异甚大。这两个变质地温梯度差异甚大的变质地体的拼合,说明华北和扬子陆块碰撞的主缝合带是商丹- 桐商断裂带  相似文献   

14.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is located at the conjunction of the paleo-Asian tectonic system and the Tethys tectonic system.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the Early Cambrian metamorphic surface crust in this region have shown that in case the metamorphism reached low-temperature granulate facies, the typical mineral assemblage is biotite-garnet-silimanite-K feldspar-plagioclase-quartz. The peak metamorphic temperature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720–740°C and the pressure is 0.6 GPa ±. Three types of metamorphic zircon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mplex inclusion-bearing type ; the early relic zircon inclusion-bearing type; and the inclusion-free type. SHRIMP ag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metamorphic zircon have revealed that these zircons were formed principally during 400–460 Ma, indicating that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surface crust rocks underwent low-temperature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Caledonia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g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when the oceanic basin was closed, there occurred intense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type A), bringing part of the Early Cambrian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this region downwards to the lower crust. Meanwhile, there were accompanied with tectonic deformation at deep levels and medium- to high-grade metamorphism. This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chron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West Kunlun Early Paleozoic. Part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 “ Research on the West Kunlun pre-Cambrian tectonic events” under the program “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problems of China’ s pre-Cambrian” (No. 200113900070) sponsor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ing Bureau.  相似文献   

15.
王方正  路凤香 《岩石学报》1995,11(2):227-241
根据该地学断面Vp结构模型,造山带中基性火成岩、金伯利岩和花岗岩中的深源包体资料,以及火成岩和变质岩,特别是超高压变质岩和超基性岩的分布和组成所揭示的壳幔深部组成的信息,结合与相对应的岩石实验Vp数据的对比,建立了秦岭洛阳-伊川-十堰-秭归地学断面及邻区的岩石圈组成的岩石学模型。这一岩石学模型表明,华北与扬子克拉通,南北秦岭造山带与其克拉通的过渡带岩石圈的岩石学模型各不相同。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是以麻粒岩相中酸性片麻岩和紫苏花岗岩为主,同时含有基性麻粒岩,而扬子克拉通的下地壳是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酸性片麻岩和TTG为主体,广泛存在基性火成岩层。南北秦岭造山带的中下地壳各自继承了扬子和华北克拉通的中下地壳的特点,但已被强烈改造;南北秦岭造山带上地幔组成差异性较大,北秦岭上地幔上部以榴辉岩及榴闪岩为主,而南秦岭以蛇纹石化橄榄岩为主体,各单元100km以下的地幔都是一样的,都是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因此,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具有近30亿年历史的由不同大陆块体拼合组成的,不具简单的岩石圈分层结构样式。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TheWestKunlunorogenicbeltbordersontheTarimplateinthenorth ,linkswiththeKarakorum Qiangtangblockinthesouth ,iscutbytheAltunfaultintheeast,andextendswest wardstothePamirPlateau (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Xinjiang ,1 999;JiangChunfaetal.,2 0 0 0 ) .OnthebasisofthediscoveryoftheKudaophioliteandaseriesofstudies(DingDaoguietal.,1 996 ;PanYushengetal.,1 994 ,1 999;WangZhihongetal.,2 0 0 0 ;PanYushengetal.,2 0 0 0 ) ,thepreviousgeologicalworkerscommonlyacceptedthatthereh…  相似文献   

17.
张程  杨洪祥  冯嘉  刘俊来 《岩石学报》2019,35(9):2926-2942
中下地壳的底辟上升是地壳中物质运移和热传递的一种重要机制,由这种机制产生的一系列穹窿构造不仅为揭示区域构造环境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了解地壳深部物质流动的窗口。辽东半岛的古元古代造山带内就发育有这样一套花岗片麻岩穹窿构造,为了深入理解这套花岗片麻岩穹窿的成因以及对造山带演化的影响,本文对其不同构造层次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特点和变形演化研究。结果显示,典型的花岗片麻岩穹窿可分为三层结构:混合岩化的花岗岩内核、发育顺层韧性剪切带的幔部以及含大型构造透镜体的外壳。其中核部花岗岩塑性流动变形发育,并具有明显的交代现象。顺层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环境由靠近岩体的角闪岩相到远离岩体的低绿片岩相,并且没有明显的退化变质特点,拉伸线理具有统一的NW-SE方向。根据年代学数据与区域构造分析,花岗片麻岩穹窿构造是在区域收缩体制下花岗岩底辟形成的产物,其出现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带变为一个由垂向和横向对流作用为主导的热造山带。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天山高压变质岩石的抬升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俊  肖序常 《地质科学》1996,31(4):365-374
对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蓝片岩和相关岩石的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区域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南天山高压变质岩石经历了两个抬升阶段。早期阶段,蓝片岩在增生楔下部的下地壳深处滞留了约100Ma,仅因浮力作用发生轻微抬升,速率约0.05-0.1mm/a。晚期阶段,推覆作用和剥蚀作用快速抬升蓝片岩浅构造层次,速率可能大于1-2mm/a,以致保存蓝闪绿片岩相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9.
迁安地区英云闪长质杂岩是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沿迁西群与单塔子群两个变质地体之间的接触部位上侵形成的,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演化,构造应力场对杂岩体有着重要影响,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反映着杂岩体的形成是该区太古代末期地壳活动中的重要地质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