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2.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非常发育,出露齐全。文章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依据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参考前人层序地层划分意见,将该区青白口系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层序内部的体系域进行研究,建立了本溪地区岩石地层格架和地层模型,认为该区青白口系在不同阶段的盆地演化过程继承了前期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具大陆裂谷沉积特征,地层自下而上分三种沉积类型,反映大陆裂谷的三个发展阶段。1.碎屑岩一火山岩活动沉积类型,反映裂谷早期拉张和火山活动阶段的沉积特征,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2.碳酸盐岩活动沉积类型,反映裂谷强烈下陷、拓宽、广泛海侵阶段的沉积特征,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3.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稳定沉积类型,反映裂谷活动期后,稳定残余凹陷的沉积特征,包括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根据裂谷发展阶段及其沉积类型,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可划分为:长城群(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群(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青白口群(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  相似文献   

4.
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由青白口纪-蓟县纪的云开群和长城纪的高州岩群组成,其中高州岩群新建黄岭岩组、莞塘组和新安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区域上,高州岩群与桂东南的四堡群、海南的抱板群相当;云开群的沙湾坪组与丹洲群和石碌群相当;而处于裂谷盆地中心的云开地区在蓟县纪沉积了罗罅组、丰垌口组及兰坑组  相似文献   

5.
两广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由青白口纪-蓟县纪的云开群和长城纪的高州岩群组成,其中高州岩群新建黄岭岩组、莞塘组和新安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区域上,高州岩群与桂东南的四堡群、海南的抱板群相当;云开群的沙湾坪组与丹洲群和石碌群相当;而处于裂谷盆地中心的云开地区在蓟县纪沉积了罗罅组、丰垌口组及兰坑组。  相似文献   

6.
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格架和分析盆地构造属性,重塑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及沉积古地理格局.重新厘定的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将熊耳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早长城世裂陷、晚长城世断陷、蓟县纪坳陷、待建纪早期坳陷、青白口纪坳陷及晚震旦世冰期坳陷,以及早长城世末期、待建纪中晚期和南华纪—早震旦世三期重要的沉积间断.熊耳盆地存在晚长城世和青白口纪两期碰撞型—伸展型的盆地属性转换,支持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多期拼贴—裂解的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早长城世—待建纪早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及1.64~1.47 Ga非造山岩浆事件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响应,青白口纪早期碰撞型沉积岩系和晚期伸展型火山-沉积岩系分别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地质响应.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上元古界沉积矿产,是指青白口纪及震旦纪(时限5.7—10亿年)形成的沉积矿产。在这一地质时期是我省铁、铜、磷、稀土等矿产的成矿期,如白房子组的菱铁矿;钓鱼台组的赤铁矿、玻璃原料、石英砂;南芬组的磷矿等。从全球范围看,巴西意大柯罗米群的赤铁矿床、赞比亚——札伊尔含铜砂岩型铜——钴矿床、美国茫顿巴斯碳酸盐稀土矿床都是在这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因此总结和认识吉林省上元古界沉积矿产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及经济意义。一、吉林省上元古界地层概况 (一)青白口系下统白房子组主要出露在鸭绿江流域的大粟子、白房子苇沙河、白马浪一带的白房子组,以及层  相似文献   

8.
朱旗展  万浩章 《江西地质》2001,15(4):241-246
扬子板块与华南板以丰城三溪峡-东乡石马岭推覆构造分野。该推覆构造发育在萍乡-广丰深断裂与遂川-德兴深断裂的复合部位,具有可行-逆冲推覆性质。原地系统为扬子地层分区中元古界牛头岭组、高桥组和将军岭组,外来系统是华南地层分区新元古界源里组,分别相当于蓟县系修水组和青白口系上施组同期沉积。根据推覆变形形式、构造岩特征和变形程度,可将推覆体划分为包括糜棱岩亚带、糜棱岩化亚带在内的变形主带和劈理化带。韧性剪切变形与推覆变形同期产生,但影响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质》1985,(Z1):40-63
本区的中—上元古界,从长城系党河群到震旦系多若诺尔群组成一个由海侵到海退的巨型旋回。以沉积厚度大,岩相变化显著,岩石大部分受区域浅变质作用为特点。长城纪和震旦纪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发育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蓟县纪和青白口纪为主要海侵时期,碳酸盐岩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0.
辽宁兴城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燕山裂陷槽盆地(燕辽海盆)的东南边缘,地层序列和沉积特征与同属盆地边缘区的河北滦县、北京南口、以及太行山区等地类似。研究区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沉积了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以及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景儿峪组)。与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相比,本区地层厚度较薄、长城系碳酸盐岩较少、碎屑物粒度较粗、部分层位(铁岭组、洪水庄组、下马岭组?)缺失,几大沉积层序的底界超覆明显,体现了典型的古陆边缘特征。中元古界常州沟组至团山子组为一套局限分布的滨、浅海相海进至海退旋回沉积,常州沟组滨海相砂岩与下伏新太古代花岗岩沉积接触;大红峪组沉积时期广泛海侵,以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为主,下部发育复成分角砾岩和石英砂岩质砾岩,与下伏地质体有沉积接触(非整合)、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岩溶不整合等多种接触关系,说明大红峪组沉积之前发生过沉积间断和地层褶皱变形,“兴城运动”所指的不整合并非单纯的海进超覆成因;蓟县系高于庄组下部为一套海侵陆源碎屑岩序列,不整合在大红峪组和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中、上部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蓟县系杨庄组和雾迷山组总体为碳酸盐岩,仅含少量陆源碎屑成分或薄层;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又一套陆源碎屑岩海进序列,平行不整合在蓟县系雾迷山组或待建系下马岭组?角砾状含燧石白云质灰岩之上,指示了芹峪上升和蔚县上升影响期间的岩溶平原发育历史;寒武系昌平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平行不整合在景儿峪组中、薄层白云质灰岩之上。上述不整合及地层建造特征还说明山海关古陆长期存在并对辽西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有明显影响。此外,大红峪组的沉积在区内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自大红峪组沉积开始本区与燕辽海盆完全连通,整个盆地的演化也从强烈断陷向稳定沉降转变。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北缘中晚元古代地壳运动分为燕辽旋回(18~8.5亿a)、满家滩旋回(8.5~6亿a)。燕辽旋回为本区中、晚元古代坳拉谷发生发展消亡阶段,即地台第一盖层沉积地槽中晚元古代洋壳形成阶段。此阶段的白云鄂博亚旋回(18~14亿a)伸展裂陷作用为坳拉谷发生发展期,形成长城系;什那干亚旋回伸展拗陷作用为坳担谷发展萎缩期,形成蓟县系;汛河亚旋回收缩拗折作用为坳拉谷萎缩消亡期,沉积青白口系。地台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满家滩旋回地槽区向地台俯冲作用使地台第一次抬升隆起遭受剥蚀,仅在局部坳陷沉积震旦系、地台北部边缘为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2.
The East Qinling and adjacent cratonic regions belong to two geotectonicunits,the Sinokorean Subdomain including the Sinokorean Platform and itssou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the North Qinling Belt,and the YangtzeanSubdomain comprising the Yangtze Platform and its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the South Qinling Belt.The Qinling region may thus be subdivided into twocontinental margin belt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 Proterozoic Qinlingmarine realm,which did not disappear until Late Triassic.The convergentcrustal consumption zone,the megasuture between the two belts,lies betweenthe Fengxian-Shangnan line in the north and the Shanyang-Xijia line in thesouth and was much deformed and displaced through Mesozoic intracratoniccollision and compression.In the northern subdomain the Lower Proterozoic is representedby protoaulacogen volcano-sediments,the inner Tiedonggou Group and theouter marginal Qinling Group,which were folded and metamorphosed in theLuliangian orogeny,a general process of aggregation and s  相似文献   

13.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华南一样,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增生带也有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矿床产出。矿床的生成总是与张裂型沉积盆地有关。根据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特征各异的金属成矿省:1)华北克拉通北部元古代金.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内部,边缘元古代裂谷增生期生成沉积喷流型硫多金属矿床和沉积岩容矿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2)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锡.多金属成矿省,在克拉通北缘早/晚古生代增生带的张裂型沉积盆地内分别生成各具特征的铅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涉及的中上元古宇包括下寒武统之下,吕梁运动面(即相当于长城系底面)以上的一套地层。中、晚元古宙的沉积在我国东部分布较广,在不同的小区内,在沉积建造和地层序列上常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可按沉积时限、地壳构造活动性、沉积物特征和生物群面貌将东部中上元古宇分为四种沉积类型,简称蓟县型、旅大型、扬子型和江南型,名称来源于代表性剖面所在地或沉积区的地名。  相似文献   

15.
再论冀北古缝合带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南北走向的冀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古陆核北侧受到近东西走向的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交切。在陆缘沉积增生带内发现大量残存的古洋壳残片,包括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且鬣刺结构的苦橄岩、透闪石岩、橄长岩、异剥钙榴岩、细碧岩、退变榴辉岩、基性枕状熔岩和斜长花岗岩等,与陆缘沉积岩一起构成古蛇绿岩混杂带。推断该蛇绿岩混杂带从古元古代开始直到新元古代末有逐步向北后退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蓟县剖面形成于燕山裂陷槽内 ,其沉积盆地是在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原地台北缘东西向大规模破裂时伸进大陆内部的一支废弃的裂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 ,因此不包括陆棚斜坡和大洋盆 ,而只相当于其中的滨海和一部分浅海 ,碳酸盐岩沉积时期则为一个陆表海。盆地的构造性质控制了盆地的沉降特征 ,在裂陷槽阶段 ,半地堑式的裂陷控制了沉积体的楔形形态 ;在过渡阶段 ,盆地主要表现为不均衡凹陷 ;在克拉通盆地阶段 ,各组的厚度小 ,岩性和岩相变化也很小 ,为典型的盖层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副层序类型、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类型的划分。确定层序界面类型时应抓住大陆架上两种类型层序界面暴露特征的差异 ,主要是河流回春和河流下切作用是否存在来加以识别和确定。本区不能划分出典型的凝缩层 (段 ) ,而最大海泛面表现为由一个或数个加积型副层序组成的最大海泛期沉积物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北缘断续分布着一条2000多公里的元古宙多金属矿带。西起狼山群、渣尔泰群、南口群,东至辽北汛河群、辽吉辽河上亚群以至朝鲜境内的摩天岭系均有代表性矿床、矿田和成矿带。矿床皆具层控性,矿化均富集于早一中元古宙地层下部的长英质碎屑岩、沉积一浊积页岩、区域性富磷碳层向白云岩或灰岩的过渡部位。含矿建造厚度大、旋回层次多,含矿性增强。相对深度大、低能的盆地是含矿卤水流集聚的部位。在构造上矿床多处于古裂陷带,特别是古隆起的两侧。多级构造盆地之二、三级盆地较之于陆坡坳陷盆地更利于较大型矿床保存。从而,笔者归结出基本的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刘超辉  刘福来 《岩石学报》2015,31(10):3107-3128
华北克拉通存在三个主要的中元古代裂谷带,从南到北分别为熊耳裂谷带、燕辽裂谷带以及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裂谷带。其中熊耳群中火山岩的峰期年龄为1780~1750Ma,其上还有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五佛山群、汝阳群以及官道口群。中北部的燕辽裂谷带包括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其中长城系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火山岩的年龄分别为~1640Ma和1626~1622Ma,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和铁岭组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1560Ma、1485Ma和1437Ma,而下马岭组凝灰岩年龄为1366~1380Ma。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裂谷带中渣尔泰群书记沟组玄武岩年龄为1743Ma,阿古鲁沟组酸性火山岩年龄为~810Ma,白云鄂博群尖山组中基性火山岩年龄为1728Ma,化德群比鲁特组火山碎屑岩年龄为1515Ma。中元古代岩浆事件除了裂谷带中的火山作用外,还包括三期基性岩墙群(~1780Ma太行-吕梁岩墙群、~1730Ma密云岩墙群和~1620Ma泰山岩墙群)以及1.76Ga到1.65Ga非造山岩浆组合(斜长岩-环斑花岗岩体-A型花岗岩)。中元古代中期,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了基性岩席(墙)、A型花岗岩以及碳酸岩脉,双峰式岩浆作用说明华北北缘在中元古代中期经历了裂谷作用,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有关,并且与白云鄂博巨型REE-Nb-Fe矿床的形成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华北克拉通北部两个裂谷带中的地层具有可以对比的层序以及时代,而中元古代中期辉绿岩墙、A型花岗岩以及碳酸岩脉可以与其它克拉通同时期的非造山岩浆作用对比,证明华北克拉通经历了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古地磁数据已经证明在哥伦比亚超大陆时期Siberia、Laurentia、Baltica、Amazion以及华北克拉通是连接在一起的,而北缘中元古代中期大陆裂谷相关岩浆岩的发现也说明它是与另一个古大陆相连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到底是大陆裂谷还是大陆边缘弧则关系着其是与另一个克拉通相连还是面向大海,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晚前寒武纪构造、古地理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地质科学》1991,(4):309-316
本文主要对中国自中元古代末晋宁造山运动(1100—880Ma)后震旦纪时期呈现的古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并就各单元特别是扬子地台、东南地槽、及塔里木-华北地台范围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