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1993年10月,1995年5月和1997年4月在农业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34°47′N,116°23′E)所进行的近地面污染气体(SO2,O3,NOx)和气溶胶的观测结果,给出了这些微量气体的浓度平均概况及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一些特征,这三次观测表明,小张庄大气环境质量是持续好的,地面O3浓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总辐射强度控制下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小张庄大气气溶胶粒子99%是  相似文献   

2.
利用STEM-II三维区域尺度大气化学模式,研究了1994年3月1日至14日东亚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对硫化物输送和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SO2和SO24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在模拟时段,日本地区火山源的排放对该地区大气中S分布的贡献达10%~30%。并与当时飞机的观测结果相吻合。模拟区域内SO2和SO24的收支的分析研究表明,在硫的总排放量中,从东边界面流出去的输送通量最大,并出现在30~400N带的2~6km高度上,这是与该地区最大的人为排放源所在地相一致的。最后,给出了模拟时段整个对流层大气SO2-4气溶胶含量的分布,还仨算了SO2-4气溶胶对地气系统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柱国  姚兰昌 《高原气象》1996,15(2):186-194
该利用TOGA-COARE强化观测期(IOP)所获得的辐射观测资料(1992年11月10日-1993年2月18日),对考察点(2°15′S,158°00′)的辐射分量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海表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海表反射辐射春反照率、净辐射及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4.
田英 《贵州气象》1995,19(5):4-16
本文对贵阳市1983-1992年10月的SO2浓度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浓度与气象条件有关,其中与降水、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成反相关关系,与地表温度成正相关关系。并且与逆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一维光化学模式,以二甲硫醚(DimethylSulfide,简称DMS)为源模拟了西太平洋对流层的硫化物循环。DMS海-气通量由“stagnant-film”模式进行计算。尽管海洋大气中OCS浓度比DMS大一个量级,但它对SO2的贡献很小,DMS仍是海洋大气中SO2的主要源。在大气垂直湍流输送过程中,DMS白天与OH反应,夜间与NO3反应被氧化成SO2,SO2大部分通过非均相转化形成H2SO4。模拟结果与PEM-WEST-A观测资料对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用冷台冻滴和2m3云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中可溶性物质对冰核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般云中观测到的可溶性盐类气溶胶(如NaCl、(NH4)2SO4等)在温度高于-18℃时不易成为冰核。而高浓度的可溶性铵盐(如(NH4)2SO4,NHCl等)则能显著提高AgI的成冰温度。(NH4)2SO4能使AgI成冰晶数在-10℃提高2个量级,-6℃提高约1个量级。该结果对人工催化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放 《四川气象》1995,15(3):19-25
通过对酸雨的观测分析对比,成都市酸雨的频率、PH值及降水化学成分,阴离子以SO^2-4为主占67.0%,次为NO^-3,Cl和F^-;阳离子以Ca^2和NH^+4为主,其占阳离子浓度总和的82.4%。因此,成都市的降水属硫酸型污染。  相似文献   

8.
热带西太平洋定点海域降水的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明  李鹏程 《气象学报》1997,55(5):634-640
对热带西太平洋定点(4°S,156°E)海域长达4个月的降水化学调查,研究了降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连续性与断续性降水过程和西风暴发事件(WWBE)及大风暴降雨过程中降水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定点海域(4°S,156°E)纯“海洋性”降水的pH为5.55,其Mn/Fe比值为0.54,Cl-与SO2-4是降水中最大量的离子;连续性降水pH呈“∨”型分布,Eh呈“∧”分布,总-2价硫的浓度S(-Ⅱ)呈降低分布,且最后趋于稳定,SO2-4,NH+4,PO3-4等在降雨开始后一段时间出现最大值,呈现与其它组分相反的行为;断续性降水pH,Eh趋于升高。西风暴发事件(WWBE)期间,绝大多数组分在降水中浓度高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而NH+4低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PO3-4,SiO2-3则是低于WWBE发生前的浓度,而高于发生后的浓度,大风暴降雨Cl-,SO2-4的浓度比正常降雨时可高达数倍,说明海上大风暴使大量海水滴被卷入空中,又随降雨落下,这时的降水pH也有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臭氧量的变化是重要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392700课题组完成了中国地区大气臭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转给南京气象学院大气资料服务中心中国几个站O3、NO、NO2、SO2等浓度观测资料,以及用于研究O3生成和破坏的化学模式,及配合提供气象条件的空气动力学模式,研究对气候影响的气候模式。共10张3.5寸软盘。以下作简要介绍。1 中国大气臭氧资料数据库本数据库主要包含1994年8月至1995年7月在黑龙江省龙凤山、浙江临安、青海…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TOGA-COARE强化观测期(IOP)所获得的辐射观测资料(1992年11月10日—1993年2月18日),对考察点(2°15′S,158°00′E)的辐射分量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海表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海表反射辐射及其反照率、净辐射及有效辐射。结果表明:和其它地区(如高原)比较,观测点的总辐射、直接辐射均很强;反射率小,晴天平均为0.04—0.05,阴天为0.06—0.08;海表长波辐射大而日变化小,大气逆辐射强而日变化大;有效辐射小而净辐射大。  相似文献   

11.
农田近地面层CO2和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树华  麻益民 《气象学报》1997,55(2):187-199
利用1985年5月至6月在北京郊区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试验研究站的麦田中实测的小麦不同生长期的CO2浓度梯度、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湿度及风速梯度等量的数据,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并对观测场地、仪器设备、校准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从5月14日到6月15日,在1m,2m和10m处,CO2浓度振幅的日变化分别为103.4到27.5,87.5到27.3和69.8到11.5ppm;光合型和呼吸型的平均CO2浓度分别为345.3,350.6,357.5ppm和373.9,369.7,362.1ppm。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11时到13时)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4时到6时)达到正的最大值。CO2通量与净辐射(Rn)、可利用能(H+LE)、光合有效辐射和动量通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日本山梨大学片谷教孝等人建立的3维欧拉型污染物远距离输送模式,分别输入1988年6月月平均和逐时气象资料(风场、气压场、密度场、降水等),对夏季东亚地区SOx的远距离输送进行了数值模拟。所有实验均积分1个月,对SO2、SO2-4的地面浓度及沉降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仅仅考虑SO2的远距离输送模拟,可以月平均场气象资料代替模式中需要的逐时场气象资料;而将逐时场的风、降水资料和月平均场的气压、密度资料共同使用则与输入逐时场气象资料对SO2及SO2-4模拟结果完全相当。由于实验中只使用了1988年6月的资料,故下一步的研究应对不同年、季的气象资料及不同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模拟进行比较,从而考察月平均场气象资料在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模拟中能否完全或部分代替逐时场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试验中的模式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天津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实验中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构成及各模块的功能。在天津市空气污染预报实验期间, α中尺度气象模式对区域范围内的逐时风、温、湿及其降水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且模式的计算时间短; β中尺度气象模式在边界层内具有较高的垂直分辨率, 模拟结果合理, 其中计算与观测的风向差小于60o的概率达到643% , 计算与观测的风速比值接近于1; 预报的地面SO2、NOx和TSP浓度与同步监测值相比,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式对SO2和NOx的日平均浓度的预报效果较好, 预报准确率达640% , 而对TSP的预报则较差  相似文献   

14.
周涛  古田会 《贵州气象》1995,19(5):17-19
本文通过对10年二氧化硫SO2浓度资料的统计,对其中SO2高浓度污染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天气系统,环流背景作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向度较大时稳定高压系统影响下的层结是造成贵阳市严重SO2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贵阳1981-1990年1,4,7,10月和年的风向,风速资料,计算分析了贵阳市污染风频。结果表明:1.贵阳市静风污染风频较大达27.2%-48.5%。对污染物的扩散极为不得;2.16个方位的污染风频中,最大污染风频1,4,10月年都是NE方向为10.3%-14.4%〉7月是S方向达16.7%〈贵阳市NE和S方向都不宜建排放大量污染物质的工厂。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部分清洁地区大气中N2O的浓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3年4月—1995年8月对中国部分清洁地区大气的N2O浓度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农田(玉米田和麦田)大气的N2O平均浓度高达322.1-343.4ppbv,这是土壤排放N2O的结果;临安、龙风山和瓦里关山大气本底观测站(WMO/GAW)N2O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8.8±8.4ppbv,317.4±4.7ppbv和314.0±4.2ppbv。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气N2O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另外,还对现场取样及N2O浓度测量技术作了初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张波  杨柏生 《四川气象》1995,15(3):15-18
通过对10个重污染日进行天气学条件合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污染浓度及气象要素进行聚类,分析了重污染日的殂成原因及污染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对多双重选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SO2、TSP日均浓度分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8.
本根据“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在TOGA-COARE(1992年11月-1993年2月)定点(2°15'S,158°00'E)连续观测的大气,海洋资料,利用考虑风速和大气层结影响的整体输送动力学公式,计算给出了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动量、感热和潜热等湍流通量垂直交换和水平输送的一些特性,并与该海域其它天气过程湍流通量交换和输送的特性作了比较,此外,中还讨论了更接近实际的曳力系数,感热  相似文献   

19.
NOAA宣告,计划于1999年5月15日在佛罗里达Canaveral角发射GOES-L卫星。它是改进的地球环境卫星系列中的第4颗卫星。GOES-L将停在105°W经度上。如有需要,它将代替GOES-8或GOES-10卫星。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为加密资...  相似文献   

20.
利用Euler平流扩散方程和K模式闭合方案的数值解,讨论了混合层厚度、风速和稳定度3因子对银川市冬季地面SO_2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层结(A级)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50m时能使地面SO_2浓度减少40%~75%,而在稳定层结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00m时仅减少20%的浓度;而当混合层厚度和风速分别增加250m和3.8m·s ̄(-1)、层结由稳定(F)变为极端不稳定(A),并且当混合层最大厚度和最大风速分别限制在650m和4m·s ̄(-1)时,老城西部地面浓度减少了90%,稀释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