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卫星资料在我国天气分析和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从1969年开始将气象卫星资料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目前各省都有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大多数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是接收泰罗斯-N(TIROS-N)卫星的低分辨扫描辐射仪云图,有几个站接收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中央气象台还接收由华盛顿世界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发送的太平洋的卫星探空和测风资料。大多数天气预报部门的预报员在做短期预报时,常常参考卫星云图资料。根据近十年使用气象卫星资料的经验,我们认为卫星资料对于改善天气分析和预报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在西藏高原和我国邻近海域,卫星资料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1 分析方法   195 1年之前中国的降水量观测记录残缺不全 ,而且主要限于东部地区 ,因此对近百年的全国降水量的变化还没有系统的了解。 2 0 0 0年王绍武等[1]建立了 1880年以来中国东部季降水量序列。这个序列包括中国东部均匀分布的 35个站 (站点位置见图 1中星号 ) ,时间自 1880年到 1999年 ,但是时间分辨率只达到季。因为所有的缺测都是用史料插补的 ,而史料的精度有限 ,不可能重建月的降水量。不过 ,35个站的降水量序列对中国还是有相当好的代表性。根据 195 1~ 1990年资料 ,35个站平均年降水量与 165个站 (大陆内 160个站加台湾地…  相似文献   

3.
盛兴国 《气象》1979,5(11):23-25
我国生产的118型传真收片机与专用的收讯机、天线配套,组成接收气象卫星的APT云图接收设备。美国1978年以第三代气象卫星泰罗斯—N(TIROS-N)系列取代1970年起使用的第二代气象卫星艾托斯(ITOS)系列,而我国现在广泛使用的APT设备都是适应第二代气象卫星的。根据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为了做到旧物新用,避免增加新的投资和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自动观测数据,对2015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1)全年有58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站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部偏东南地区,只有11个站出现超过5d的高温;(2)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但范围较广、时段集中的高温事件发生次数较少;(3)高温集中发生在7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4)高温发生时地面都对应减压,高空处于高压控制区,中低层处于暖区中,地面风速多在3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5)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出现高温的位势高度、温度指标值不同,西部比东部高,7月比4、5月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区域站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对2016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全年有76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587次,站点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西部和中部、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海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和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兴安盟东部以及呼伦贝尔市西南部;高温集中发生在7、8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各站每日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持续6h的最多,最多的一天中可以持续15h。7月上旬和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突出表现为单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站多,单站持续高温时间长,单日超过37℃或40℃高温站次多;14个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9个站连续高温日数平历史极值。高温发生时地面减压,地面风速多在4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  相似文献   

6.
准两年周期振荡在我国月降水量中的表现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88,12(3):267-273
本文使用主要分量分析和复主要分量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站1951—1980年期间逐日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其主分量中发现存在显著的准两年周期振荡;根据复主要分量的空间振幅函数,发现在地域上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利用复主要分量的空间位相函数,揭示出这种周期振动的空间波是一行波,传播方向主要特征呈东(或东北)至西(或西南)的纬向方向;我国的两个主要表现地区是一种同相关系. 本文还对35站月降水序列作了交叉谱分析和不同区域平均序列的落后交叉相关分析,所得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7.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大雾过程2012年10—12月,江西大雾天气多,灾害重,区域性大雾(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日数达10 d,与常年相比持平。其中11月18—19日为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连续大雾过程,尤其是19日,全省共79个县(市)出现大雾,35个县(市)能见度不足200 m,丰城能见度一度不足10 m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5-2020年北京35个环境空气站和2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算法)分离了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为应对疫情采取的隔离措施使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了35.1%-51.8%;其中,背景站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降幅最大,超过了以往报道较多的交通站...  相似文献   

9.
运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中东部3个高山气象站(南岳、庐山和黄山)平均风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个站年平均风速均呈明显减小趋势,3个站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之后时间变化特征相似。(2)3个站年最大小时风速在20世纪60年代明显减小,之前最大小时风速较大,变化趋势不明显,之后最大小时风速明显减小,且呈显著减小趋势。(3)3个站的风向均存在明显的季节转换,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南岳站和庐山站风速呈现"春夏大、秋冬小",黄山站呈现"秋季小、春夏冬大"。3个站平均风速有比较一致的2~3年、5~7年周期变化,在大周期略有不同。(4)3个站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存在2~3年、5~7年和准15年左右的振荡周期。(5)3个站降水量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雨日数在南岳站和庐山站呈显著下降趋势,在黄山站呈显著上升趋势。3个站降水量有比较一致的2~3、5~7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在大周期变化有所不同;雨日有比较一致的2~3年、4~7年、准10年周期变化,在大周期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北京城近郊区奥运会赛场临近的气象台站(南郊观象台、朝阳站、海淀站、丰台站、石景山站)1995~2004年10年8月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低云量、降水量等5个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19~22日有2次阴雨天气过程,气温下降幅度较大;2)5个台站的主导风向是S-SE,逐日平均风速的峰值出现在16时(北京时间),其值为2.0~3.1m.s-1;3)白天各雨量等级合计≥35%的频率出现5天;4)奥运会开幕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晴天到少云的频率占90%,阴天为10%,无雨为80%。这种气候特点为奥运会组委会、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赛场环境5个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对于奥运会的短期气象服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和北缘过渡带肖塘地区2个观测站,2013年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两地区不同下垫面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日变化尺度上,2个站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月塔中站土壤热通量日平均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4月2个站的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较为接近;7、10月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肖塘站。(2)不同天气条件下,2个站的土壤热通量变化都有很大差异。晴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变化都呈现出单峰型,变化幅度较一致,日较差分别为119.7 W·m~(-2)和119.1 W·m~(-2);沙尘暴天气,土壤热通量受云层的影响,变化波动较大,塔中站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83.6 W·m~(-2)和133.1 W·m~(-2);降水天气,塔中站和肖塘站变化幅度都很剧烈,日较差分别为70.6 W·m~(-2)和66.6 W·m~(-2)。(3)年变化尺度上,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都在7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7 W·m~(-2)和4.2 W·m~(-2),在11月出现最小值分别为-5.3 W·m~(-2)和-10.2 W·m~(-2)。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年总量差异很大,塔中站为16.8 W·m~(-2),能量由大气向土壤传递,土壤为热汇,而肖塘站则为-34.9 W·m~(-2),能量由土壤向大气传播,土壤表现为热源。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气候变化地球物理监测(Geophsical Monitoring for Climatic Change简称GMCC)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环境科学研究院下属的空气资源实验室的一个机构。它管辖分布在地球边远地区的四个本底空气污染监测基准站(简称基准站)。本文将重点介绍GMCC和四个基准站之一的莫纳洛瓦(Maura Loa)基准站。  相似文献   

13.
基于REOF的青藏高原东侧降水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四川气象》2007,27(3):1-2,8
本文运用青藏高原东侧35个基本站常规观测50年(1951~2000)年降水资料,采用REOF(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对高原东侧降水的区域性特征进行分析,把高原东侧分为七种气候模态,既是中-北部型、川东型、西部型、西北型、重庆型、西南型和南部型。根据这个结果,按照一定临界值,把高原东侧地区分为七个降水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共有四个监测气候变化的基准站:夏威夷的莫纳洛瓦(Mauna doa)、南极州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南极)、阿拉斯加的巴罗角及美国萨摩亚的土土伊拉岛(东萨),以上四个站也是大气本底污染观测基准站。还计划在西海岸和远东各建一个基准站。这六个站组成美国气候变化的地球物理监测(GMCC)网。其中夏威夷的莫纳洛瓦站的历史最长,从1951年就开始了一部份项目的观测。但严格说来,是从1956年才开始的,此时增添了二氧化碳、太阳辐射和其它重要参数的测量。观象台设在3,400米高的山坡上(距山顶780米)。以下简单介绍该站的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青藏高原东侧35个基本站常规观测50年(1951~2000)年降水资料,采用REOF(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对高原东侧降水的区域性特征进行分析,把高原东侧分为七种气候模态,既是中-北部型、川东型、西部型、西北型、重庆型、西南型和南部型.根据这个结果,按照一定临界值,把高原东侧地区分为七个降水区.  相似文献   

16.
陈洪松 《气象》1979,5(3):39-40
我国一般气象台用现有的APT接收设备收到的泰罗斯—N卫星发送的APT图片幅面较小,加之红外、可见光两通道信号电平相差较大,118型传真收片机图片层次补偿曲线往往不易同时兼顾,因此影响了图片的质量。 泰罗斯—N卫星APT系统是以120行/分的速率按时间分割制多路传输方式向地面站依次发送红外和可见光模拟量资料的。本着少改动或不改动机器,又尽量节省元器件的原则,只要对现有APT设备略加  相似文献   

17.
俞惠民 《气象》1978,4(12):31-31
近极地轨道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发送的扫描辐射仪云图的地理定位,现在我们不少APT接收站主要采用描绘(网格描绘)、感光(暗盒网格扫描、暗室二次曝光)、印刷(铅版、胶版印刷,又称盖章)等方法。但感光定位要求轨道推算、实际操作十分准确,部分118传真机改装后图片扩大三倍或八倍,已难以在暗盒中加装网格;用透光桌描绘定  相似文献   

18.
美国美国气象局预定到1980年要安装138个自动遥测气象观测系统(简称 RAMOS,下同)站,并纳入全国业务和服务自动化(AFOS)计划中。RAMOS站分中心站与野外站,一个中心站控制很多个野外站,中心站将装一台小型计算机,叫做“自动资料获取系统”(ADAS),它通过2,400比特/秒的线路直接与 AF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东省茂名近海海洋浮标站、近岸海上平台站以及陆地电白基准站1年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风速、风向、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特征。(1)三个站点全年的主导风向均呈双峰状,只是主导风向有差异,海洋浮标站和海上平台站以东北风为主,偏南风为辅;而电白基准站主要是东北风和东南风。三个站点的月平均风速最小值都是在8月;最大值海洋浮标站出现在1月,海上平台站为11月,而电白基准站为4月。(2)电白基准站和海上平台站温度年平均日变化呈现出“一谷一峰”型特征;海上浮标站早上有一个低谷,但是峰值不太明显。三个站点月平均温度都是上半年呈上升趋势,下半年呈下降趋势。海洋浮标站纬度更南,受到陆地影响最小,全年高温持续时间最长。(3)三个站点的湿度年平均日变化都是呈“一峰一谷”型,即早晚湿度高,中午到下午低。从日变化振幅上看,电白基准站最大,海上平台站次之,海洋浮标站最小。三个站点湿度月平均都是2—8月湿度较大,最低月份出现在东北季风盛行的11—12月。海洋浮标站出现高湿度的月份最长;海上平台站因为受到陆地的影响,在中午和下午会出现较明显的低值区域。(4)受下垫面的影响,三个站点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日较差全年平均值,最...  相似文献   

20.
曾英  张红娟  李亚丽 《气象科技》2010,38(5):659-660
选取陕西省5个基准站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自动站和人工站平行观测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研究同一地点温湿传感器校准(更换)后人工站和自动站月对比差值的变化。研究表明,温湿传感器校准(更换)后易形成两个不同的人工与自动站对比差值序列,对比差值突变的节点是今后进行单站资料订正非常关健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