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5预测模型和预测试验5.1预测模型与算法5.1.1模型结构 预测模型结构中包括两个处理过程:在第一步处理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实时样本与历史样本前期大气环流场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期场(如:前一年2月-当年1月,或前一年的4个季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似情形,经过第一步处理后我们可以获得两个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2.
三种干旱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三种干旱指标,并讨论了它们在描述不同干旱强度的干旱期方面的性能,作了相互比较。这些指标是:雨量距平指标(RAI)、Bhalme和Mooley干旱指标(BMDI)、Palmer干旱指标(PDI)。用内布拉斯加州资料作为例子,结果表明,在检测干旱期方面,这三种指标都是有效的。分析结果认为降水是影响气象干旱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进行单站分析时,用雨量这一简单指标和比较复杂的干旱指标,在描述干旱期和干旱强度方面,效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的方法是:先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木棉树物候期出现的指示温度,若此指示温度与某农作物适宜播种期的温度指标一致,则认为该物候期对该农作物播种有指示意义,统计结果得到:开花始期可以作为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指标,开花盛期可以作为早稻适宜播种期指标,叶芽开放期可以作为甘蔗适宜下种期的指标,展叶始期可以作为早稻安全移栽期、花生适宜播种期指标,展叶盛期可以作为甘薯苗适宜栽插期指标。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一元、多元回归方法给出这些有指示意义的物候期与其前面的物候期的相关模式,当观测到前期的物候期后,即可用相关模式来预测后期的农作物适宜播种种植期。预报同一个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可有多个预测模式,不同的模式用到不同的前期物候期,即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预报时效和精度,可以灵活采用。但预报适用于单用温度指标就可以较好地确定适宜播种期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4.
黄荣辉  李荣凤 《大气科学》1981,5(3):300-309
本文用经验正交展开的方法分别展开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的无线电探空得到的温度和风场的垂直廓线。指出在中高纬地区用6个参数就可以描述气温垂直分布特征,而在低纬度地区则需用7—8个参数才行。而对于风场,则中高纬和低纬均必须用9个参数才能描述风场的垂直分布特征。从此统计特征可以看出,为了较准确反映大气的斜压性,最少得用6层,若用实测风场来算初始风场,最好用9层模式,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风场的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前常用的相似量一般是对样本差异的一个平均意义上的描述,在判断样本相似时难免受到个别过大或过小的样本因子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相似面积比方法,试图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样本相似的选取问题。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根据对样本间距离的统计分析确定一个判断相似的阈值,然后计算两个样本中距离小于阈值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判定两个样本的相似程度,最后利用2001 2011年冬季00:00(世界时)NCEP FNL温度、高度和风场的全球分析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据标准化后可以得到值域范围大致相同的无量纲变量场,有利于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性相似判据的建立;与海明距离、相关系数相比,相似面积比选取的相似样本和基准样本在分布形态上较为接近,但相似面积比对高纬地区的相似判断较弱。基于上述三种相似性方法,利用1948 2013年NCEP月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进行长期天气预报试验表明,三种方法在相似样本的选取上有一定数量的重合率;从相似预报效果来看,相似面积比方法最好,海明距离方法次之,相关系数方法较差。  相似文献   

6.
暴雨落区的诊断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95 ̄1998年6 ̄8月暴雨过程的样本提取,获得有大雨以上站点的样本记录639个,选取能够反映暴雨发生的9个物理量(T-Td、水汽通量散度、锋生函数、假相当位温、涡度、散度、垂直速度、Q矢量涡度、Q矢量散度等)共16个要素值,用相对独立的方法,分别提取黑龙江省南部和北部6、7、8月暴雨发生时各要素的临界值,从而建立暴雨的诊断预报模型。另外,用该模型对1995 ̄1998年6 ̄8月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7.
东营市7月份暴雨集成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淑梅  孙忠欣  郑丽娜  王晖 《气象》2001,27(9):43-45
利用1989-1998年08时高空和地面实时资料,用指标法对样本进行消空,再用差别法制作东营市的暴雨预报,预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个预报。  相似文献   

8.
方差不相等的双样本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家东  范蓓芬 《大气科学》1981,5(2):214-224
在人工降水试验效果的区域雨量回归分析中,当余方差不相等时,通常的多个事件检验法就不适用。本文在Welch检验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余方差不相等时适用的双样本回归分析方法,并且指出,我们根据双样本回归分析提出的统计量(19),当余方差相等时要比多个事件检验法的统计量(6)有效。 利用双样本回归分析,对福建古田地区人工降水随机试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降水引起的目标区平均相对增雨量随着对比区自然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对比区为小雨(x′<2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显著(α=0.05),相对增雨量达20—81%,但绝对增雨量不大。只有0.44—1.15(毫米/3小时),而当对比区雨量x′>2.8(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就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贵州气候灾害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相对天气气候分析方法,分别对贵州19个代表站7种气象灾害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灾害综合相对指数不仅能体现单个气象灾害出现异常时的情况,而且能反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总体结果。另外,用这种方法分析出的综合指标可以将大范围的农业气象灾害放在统一的尺度上来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1—2020年呼和浩特地区537例雷暴、大风样本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呼和浩特的雷暴、大风天气进行指标判别研究,形成呼和浩特市雷暴、大风的一套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通过对16个物理量的分析计算共得到4个综合指标,通过检验,第一主成分综合指标得分最高,占总样本量的97.02%,共有7个表现显著的物理量指标;(2)利用四分位法分析各显著物理量指标,得到其阈值范围,回代检验命中率均达50%以上;(3)通过2021、2022年发生的雷暴、大风样本检验,发现第一指标综合类的可参考性相对最好,所以采用第一综合类指标及其阈值来判识呼和浩特地区的雷暴、大风。  相似文献   

11.
高桂新 《气象》1986,12(8):39-41
数值天气预报在大形势预报方面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为预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在天气现象预报,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预报方面,经验预报水平仍高于数值预报。有多年预报实践经验的老预报员,在预报灾害性天气现象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并把它用于业务服务中,这是我们决定开展“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出发点。 本专家系统使用时段为6—7月,预报时效为24小时;暴雨标准:全省按自然区域和预报习惯用语划分为3片,即沿淮淮北片、江淮之间片、沿江江南片。当片内有相邻3站或片与片交界处有相邻3站日降水量≥50mm时,为一次暴雨过程。使用资料:目前仅选用了天气田和卫星云图资料。 一、基本指导思想 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要素预报,需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往往是先普查统计样本,以样本个例为基础找指标、定规则,再以样本个例来验证规则。个例少时,找出的指标规则代表性不强,个例多时,又会使普查统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因此,在资料使  相似文献   

12.
大九寨风景区旅游适宜度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阿坝州大九寨风景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用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运动强度因子,建立了旅游适宜度综合指标,该指标能够定量描述人体旅游舒适度,通过对旅游适宜度的预报,可以极大地提升旅游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样本协方差L_(ij)这个统计量要经常地、大量地用到。就是在进行其它的多元统计分析时,也要经常用到这个统计量。而在做统计分析时,还要经常出现样本容量的不断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或者还要合并几个样本。在1983年第2期的《山东气象》上我们曾对1952年至1977年的26组数据进行过降水预报方程计算,利用样本协方差递推公式一个一个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 (AHP) 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阿坝州大九寨风景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用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运动强度因子,建立了旅游适宜度综合指标,该指标能够定量描述人体旅游舒适度,通过对旅游适宜度的预报,可以极大地提升旅游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主相关型及其环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单点相关图中达统计显著性标准台站数最多的相关分布型定义为主相关型,讨论了与该雨型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和河套地区的夏季降水对中国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且它们呈反相关变化,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的降水之差来描述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最主要雨型。当雨带位于河套地区、长江中下游少雨时:长江中下游为偏东风,太平洋Walker环流偏强,南亚了风环流偏强,南亚高压位置偏北。  相似文献   

17.
使用微机制作报表,质量的关键在于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台站使用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屏幕校对、清单校对,还是用计算合计值来代替校对,因都是用人工进行差错难以避免,尽管这种校对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但总不能放心。开展微机制作报表,质量、时效都应该有新的提高。采用 PC-1500机自动校对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方法:是将一个月的资料分别输入形成二个样本,存入主机和 RAM 扩充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阿坝州大九寨风景区特殊的气候环境,用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等气象因子以及运动强度因子,建立了旅游适宜度综合指标,该指标能够定量描述人体旅游舒适度,通过对旅游适宜度的预报,可以极大地提升旅游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5—2020年每年10月—次年5月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对陇东地区冬季雨、雨夹雪和雪三种主要降水相态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08—2019年的降水样本和平凉、延安站的探空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箱线图和技巧评分等方法,筛选出了可用于降水相态预报的23个指标因子并确定了其阈值。对指标因子进行拟合得出综合预报指数S及其阈值,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地每年3—11月相态转变较为频繁,不同相态降水的年均日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凉站的指标因子区分效果整体优于延安站;各指标因子对于雪的区分度最高,其灵敏度整体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当S指数在雪—雨夹雪和雨夹雪—雨间的阈值取-0.225和0.528时,样本总TS可达到88.9%以上,较单一因子显著提高了相态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专业气象服务中,台站积累了大量的预报模式指标(如入梅预报模式指标、出梅预报模式指标等),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是将这些预报工具编制成可操作的应用程序。模式指标中的指标因子,随着历史样本的变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每个模式指标的预报都要用一个命令程序描述,那将是十分繁琐复杂的事。解决此问题的较好办法是设计通用的模式指标预报程序。在此,笔者介绍一种比较简单适用的通用模式指标预报程序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根据模式指标预报的一般规律,采用建立外部参量文件的办法,实现预报程序的“通用性”。用该方法设计的预报程序不仅适用于模式指标中指标因子变化的情况,而且适用于大量模式指标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