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慧 《地理教学》2004,(4):32-33
连续几年带领高三学生奋战高考,可谓感慨颇多。与高二相比,高三的地理教学不仅内容繁多,信息量大,而且由于它几乎连着每个学生的人生命运,因此更觉肩上担子的沉重。笔试图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阎浩 《地理教学》2014,(22):37-40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地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其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测试讲评发现自己在知识点、解题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以弥补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前夕,高三地理一、二轮复习课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综合试卷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试卷讲评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三最后阶段复习的成败。但是,要真正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也并不是容易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一言堂、就题论题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张蕾 《地理教学》2022,(9):58-62
传统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常以专题、微专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以机械化的“题海”战术为复习手段,这使得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情境问题时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本文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通过精选适合“再情境化”的母题、整合母题“再情境化”素材、重构层进性的主题式问题链和构建知识体系等环节,阐释试题情境“再情境化”在高三地理主题式复习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徐晶晶 《地理教学》2014,(19):29-31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知识点掌握的"精、细、透"提升到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准确地掌握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科学地应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且外化成答题技巧。高三二轮区域地理的复习难度较大,一是区域的广延性,区域地理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二是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何友丽 《地理教学》2012,(5):16-17,64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以来,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较多状态是练习、考试与讲评。地理习题讲评是提高地理复习质量很重要的环节。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错误知识的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效地评讲也使高三地理教师综合业务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文玲 《地理教学》2010,(17):57-57
题目 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2)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3),回答3~4题。 解析 这是06天津卷中一道关于地图方面的题目,至今有些教师解析有困难。  相似文献   

7.
黎肖霞 《地理教学》2013,(24):26-28,34
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高低是影响整个高三地理教学质量,甚至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从分析当前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中的一些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入手,提出运用“双主”教学模式来构建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构想,并从理论及教学实践上进一步阐述该方案对于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的作用,以期找到提高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以及特定学习问题的个别访谈等实证分析,认为地理概念和原理的认识模糊以及地理思维、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缺失等是高三地理学习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高三地理复习的三条对策:①查漏补缺,讲其所需;②进行地理思维训练,领悟学科思想方法,释其所疑;③通过整体把握下的教学专题复习,解其所难。  相似文献   

9.
一、原题再现与解析 题目1(201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反思当前的高三地理的教与学。从方法的角度,分别梳理了教师、学生、内容这三个核心变量的组织、方法与行动路径,为更多的高三地理教师提供有益思考和经验借鉴,以期更好地推进高三地理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正"不"是一种否定,更是对新事物的一种推进,它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否定过去的勇气,需要大胆尝试的魄力,需要创造新事物的坚定信念。高三要上一节公开课,恰逢在高三第二次月考之后赶上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部分的内容。还沉浸在月考反思的我,感悟到了学生身上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思维定势!这次关于地球运动的月考题非常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不好?看看这道题对我们的震动:  相似文献   

12.
严哲伟 《地理教学》2010,(12):21-22
区域作为地理问题设计的背景,是地理试题的基础条件,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高三的地理复习中,区域地理却经常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弱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存在着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徐兆兰 《地理教学》2010,(24):14-15,40
高三地理基础复习课(一轮复习课)是高中学段至关重要的课型,对于全面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有着特殊的作用。规范化的基础复习课可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将新授课上的知识经验调整转化为具有个性特质的“意义建构”,从而为后续的专题复习课“强化学生地理创新意识、提高地理应用能力”作好坚实的铺垫。同时,科学地设计好基础复习课的教学行为,也能有效促进同一班级内学生地理学业成绩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控制两级分化的现象,形成优质高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肖中臣 《地理教学》2012,(18):25-28
一、研究背景及校本学情高三学生要面对激烈的高考升学压力,有限的学习时间与过重课业负担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实际上,课外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负担着重要的承教启学的作用,是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相应技巧以及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1]笔者任教于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外作业上交率不高,正确率较低等问题。如何突破高三地理,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比较头疼的难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机会很少,且无法满足多样化学生的需求。笔者尝试从优化课外作业的角度切入,探究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效策略。二、作业的优化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孟念华 《地理教学》2014,(23):36-37
20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教授提出了"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ARCS为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相对应的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其核心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  相似文献   

16.
今年高中教学视导要求50岁以下的教研员视导期间上一节高三复习示范课(姑且叫研讨课),要求内容同步,借班上课,同课异构。同时提请同学科教师全员听课,其他学科教师可以观课。  相似文献   

17.
闫淑霞 《地理教学》2010,(17):59-60
近年来高考的文综试题涉及政治、历史和地理知识,联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那么,高三学生应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通过认真分析今年的文综试题,我们发现,高三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文综考试的好成绩,总体来说应该:步步为营抓基础,循序渐进上能力。  相似文献   

18.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应以一定的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由教师重新灌输、学生机械回顾,那么课堂会被教师的声音所占据,课后学生仍然会遇到很多做不出的地理问题。但是如果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地理教学》2011年第10期发表了一篇《完善原创命题的环节,提高原创命题的科学性》的文章(以下简称《完》文),以质疑的态度解读了一道浙江省2011年3月某地区的模拟地理试题,深刻剖析了该试题存在的科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上海高三地理没有具体规定使用什么教材,根据高考考试要求,补充了1997年6月第二次出版的《地理》(三年级文科班)教材中的区域地理内容。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较紧,在学习区域地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