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陀螺仪的寻北原理,并以一种新型自动化陀螺经纬仪为例,探讨了地理纬度对陀螺补偿角、仪器常数和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随地理纬度变化的关系,提出了提高陀螺经纬仪测量精度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位置的磁悬浮陀螺异常数据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在极端工作环境下受异常数据干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悬浮陀螺双位置采样数据特征进行异常数据检测、剔除的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理想工作状态下的磁悬浮陀螺双位置采样数据与陀螺寻北方位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分析;通过区间预测的方法明确了陀螺寻北信息中异常数据的检验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实现了对寻北观测值中粗差等异常数据信息的有效识别。工程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检验法可以有效地对磁悬浮陀螺寻北数据中的异常值信息进行分离,提高陀螺寻北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3.
动态旋转调制技术是降低陀螺仪漂移,提高寻北精度的有效方法,但在具体实现中诸多的环节会影响到寻北精度。本文结合自动陀螺经纬仪的实际实现过程,对旋转状态下惯性测量单元的动态误差,小型化转台及其稳速电路、控制算法的设计,快速寻北滤波模型的建立等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样机在4分钟内的寻北精度优于30″(1δ),表明该技术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各类寻北仪及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摆式陀螺经纬仪、测量型陀螺寻北仪和非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比较,认为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陀螺经纬仪及非陀螺寻北仪是今后寻北定向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GAT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仪器,外界环境(包括风力、温度、外界震动、周围的磁场等)都会对仪器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在陀螺定向的过程中,风振对寻北精度的影响比较大,无论在洞外已知边还是在洞内待定边上的寻北过程,都有可能受到风振的影响。因此,研究风振对陀螺仪寻北的影响规律尤为重要。本文对不同风振条件下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所采集的定、转子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法,为验证改正后的外符合精度,采用在设计的闭合导线中加测陀螺边并施加不同风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数字PID控制技术,使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在分析陀螺经纬仪自动寻北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寻北的自动控制模型,为研制全自动陀螺经纬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陀螺仪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陀螺经纬仪陀螺系统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光纤陀螺经纬仪现状及基本结构形式,探讨了未来陀螺经纬仪可能的发展趋向,指出未来的陀螺经纬仪将是光纤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8.
从陀螺仪的研究现状谈陀螺经纬仪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陀螺仪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陀螺经纬仪陀螺系统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光纤陀螺经纬仪现状及基本结构形式,探讨了未为陀螺经纬仪可以的发展趋向,指出未来的陀螺经纬仪将是光纤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9.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在寻北测量中,利用经纬仪照准观测目标,照准地面标石中心则是通过陀螺部分的垂球或激光对点器来实现的。因此,在陀螺经纬仪测量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中心,当偏心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对其进行检定。偏心度是矢量值,其对方位测量的影响是个变值。首先推导偏心度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经纬仪互瞄法和经纬仪交会法的偏心度检测方法,并对某下架式陀螺经纬仪进行偏心度检测。  相似文献   

10.
磁悬浮陀螺仪在观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陀螺数据产生随机噪声,进而影响陀螺寻北的精度。本文提出了针对陀螺数据随机噪声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陀螺数据进行经验模式分解(EMD)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对每一阶的IMF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边际谱,判断出应该去掉前几阶的IMF函数。通过试验分析表明,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非常适合于分析非线性非平稳数据,完全自适应,并且不受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的制约,能有效去除随机噪声,还原信号的有用成分,提高陀螺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11.
旋转调制寻北技术是一种将陀螺仪安装在恒速旋转的转台上,进行数据采集,解算北向方位的寻北技术。它将陀螺仪的输出信号调制为正弦信号,能很好地抑制陀螺漂移,方便了采用各种滤波算法求解,且正弦信号的频率与转台转速成正比,有利于提高寻北速度。在原理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自动化寻北仪样机的系统结构组成、功能状态以及电子部件组成设计等。并给出了样机实际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亚江  胡世雄 《测绘通报》2012,(Z1):224-226
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利用陀螺原理自主寻北的测量仪器,兼有定向与测角功能。由于其定向精度高、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全天候的自主定向等特点,在军事、测绘、地下工程、矿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地下工程陀螺定向测量应用为背景,设计地下工程陀螺定向测量软件,研究陀螺经纬仪在地下工程陀螺定向测量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二位置寻北由于其实现简单,成为光纤陀螺寻北的一种重要方案。如何对二位置寻北方案的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而可靠的评价,对该方案在光纤陀螺寻北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一般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对光纤陀螺二位置寻北方案进行分析。基于二位置寻北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的具体过程。实例计算表明,测量不确定度为光纤陀螺二位置寻北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评定方法,可用于对各种寻北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关于陀螺经纬仪定向中漂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五种陀螺经纬仪(GAK-Ⅰ、TDJ-Ⅱ、DJ_8-T_(60)、GI-Ci、TK-4)的试验数据,研究了陀螺摆动中值的漂移问题。通过对漂移曲线的分析和用均方连差检验系统漂移是否显著,找出了陀螺仪漂移的一些规律。通过预先悬挂陀螺试验,提出了减弱和消除漂移影响的措施。最后对产生漂移的原因作了重点分析,认为漂移是陀螺仪内部特性受操作及温度影响随时间变化引起的。运用欧拉方程导出了手动跟踪脉冲力矩、悬挂带零位变化、电源频率变化、陀螺重心与中心不位于同一铅垂线上,以及放下陀螺初动量等因素影响的漂移量,因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释了陀螺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单自由度陀螺罗盘寻北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单自由度陀螺罗盘在陀螺力矩、空气阻尼、摩擦力矩和悬挂带扭矩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其寻北原理,指出由于单自由度陀螺罗盘的摆动周期比二自由度陀螺罗盘的摆动周期显著缩短,定向速度可成倍提高,定向精度也有望提高,这将是陆地工程测量中子午线方位测量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单自由度陀螺罗盘在陀螺力矩,空气阻尼,摩擦力矩和悬挂带扭矩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其寻北原理,指出由于单自由度陀螺罗盘的摆动周期经二自由度陀螺罗盘的摆动周期显著缩短,定向速度可成倍提高,定向精度也有望提高,这将是陆地工程测量中子午线方位测量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测量仪器     
CH20012640 陀螺经纬仪中的对接技术/蒋庆仙(西安测绘研究所)…∥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2001(1).—51~54讨论了陀螺仪与经纬仪的对接精度对仪器定向精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得出:1)陀螺仪的旋转轴与经纬仪的竖轴不平行差对仪器的定向精度影响较小;2)陀螺仪与经纬仪连接时的相对方位不恒定对仪器的定向精度影响较大,造成的方位角偏差会直接带进测量结果中。介绍了一种实现陀螺仪与经纬仪对接的方法。图8参2  相似文献   

18.
石震 《测绘学报》2014,43(4):436-436
高精度陀螺全站仪是惯导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我国自主研发的GAT高精度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定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磁悬浮支承体系下陀螺定向系统的结构设计、寻北关键技术、采样数据特征以及相关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龚云  杨志强  石震 《测绘科学》2012,37(2):185-187
GAT高精度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是由长安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和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具有国内独立知识产权的陀螺定向仪器。GAT系列仪器采用磁悬浮吊带等技术,能无依托、自主式寻北测定目标的方位角,除架设调平及瞄准之外,整个测量过程无需手工操作,测量结束后,自动给出瞄准目标的法线与真北方位角,据此可以确定任意方向线的坐标方位角,实现定向和贯通。  相似文献   

20.
郭金运  李成尧 《四川测绘》1995,18(3):110-113
为了实现单自由度陀螺寻北仪自动寻北,通过分析寻北仅运动规律,本文建立了其寻北数学用到,分别为:模型Ⅰ——时间作为观测值,模型Ⅱ——角位置作为观测值,模型Ⅲ——时间及角位正同时作为观测值,楼四Ⅳ——最小二乘谱分析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认为自国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合单自由反陀螺寻北仪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