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晓林  单勇  梁明科 《岩矿测试》2012,31(6):1088-1089
1 发展历史 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岩矿测试、岩矿鉴定、选冶试验、岩土工程试验、地质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环境工程检测评价等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实验研究和检测机构,为云南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商业性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西冶地质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西南冶金地质测试中心)是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二级实体,具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实验测试(测试、选矿、鉴定)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3.
<正>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测试中心西安市微量元素检验所陕西西研贵金属质量检测中心有色金属西北矿产地质测试中心隶属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具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全国有色地质系统规模和技术力量居前、测试手段和仪器设备先进、集样品测试、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仪器研制开发与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分析测试中心。拥有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地质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甲级地质勘查资质、微量元素医学检验、司法鉴定许可等专业测试  相似文献   

4.
唐南安  程秀花 《岩矿测试》2012,31(5):924-927
1发展历史国土资源部西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简称"中心"),前身是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心组建于1962年,1992年首次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2003年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认可,2004年经国土资源部认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前身四川省冶金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岩矿测试、选矿试验等5个甲级资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岩矿鉴定等3个乙级资质及地质钻探丙级资质。  相似文献   

6.
《河北地质》2009,(4):F0002-F0002,F0003
中心始建于1965年。是一个具有实验测试分析、选冶试验研究、矿产资源质量监督检测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等功能的综合性实验测试研究机构。具有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测试分析、国十资源部地质勘查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选冶试验)、  相似文献   

7.
杜谷  杨波 《岩矿测试》2012,31(1):199-199
1检测中心历史沿革国土资源部西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前身为原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实验分析测试中心,现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始建于1964年,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岩石矿物分析综合性专业实验检测机构,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地球化学找矿、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中充分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实验室在1992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2006年经国土资源部授权挂牌成立国土资源部西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8.
在这日丽风清的六月,伴着馥郁芬芳的花香,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迎来了50周年的大喜日子。在这50年间,我单位承担各类地调和科研项目近500项,取得省部级奖项78项,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发表专著26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中心从前寒武纪与第四纪这“一老一新”研究起步,逐步发展为目前在华北地区基础、矿产、水环、物化探及国外勘杏等各个领域具备领先地质调查能力的大区地调中心。中心拥有国土资源部华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具备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4个国家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9.
地质实验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专业技术如岩矿分析、岩矿鉴定、矿物学测试、矿石选冶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揭示地质工作中的微观世界和探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地质—找矿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地质实验工作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促进其科技成果迅速向生产方面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质》2008,(6):F0002-F0002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73年,为直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领导的全民事业单位。该院具备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勘查工程施工乙级、水工环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岩矿测试丙级资质,还具备测绘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勘查、施工乙级资质,下设实验室拥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1.
1 发展历史 国土资源部拉萨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依托单位西藏地勘局中心实验室,建室于1972年8月.1983年大批援藏干部内调后,固定人员编制60人.1994年首次申请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现场评审.2004年批准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8年批准为西藏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综合研究平台.2009年和西藏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成为西藏大学理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2012年检测中心被授权成为西藏唯一的珠宝玉石检测实验室.至今,已建设成为西藏地区设备较为齐全、测试技术先进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13.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1):1062-1088
Kazakhstan, the second-largest oil-producing former Soviet republic, accounts for 5 to 6 percent of total Soviet output in recent years. With over 15 billion barrels of proven and probable reserves, it has attracted some capital from major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 and has been in the forefront of their “rush” into the region. Kazakhstan has signed contracts with more than 40 foreign companies from 17 different countries, including several mega-deals. Output has declined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by 13.5%, from 26.6 million tons in 1991 to 23.0 million tons in 1993), mainly because of the ongo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set in motion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USSR, and principally due to problems involving Kazakhstan's trade relations with Russia. Output continues to be restrict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n independent pipeline route to the world market. Kazakhstan's main oil-producing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 Caspian Basin. Early production in the area was from suprasalt Permian and Cretaceous rocks, in structural traps originating from salt tectonism. More recently, significant discoveries such as Tengiz and Karachaganak have been made in subsalt upper Paleozoic rocks. The greatest hydrocarbon potential is in the infrasalt Paleozoic deposits; the suprasalt deposits tend to have smaller reserves, and the deeper, lower Paleozoic sediments appear to have the least potential. Other areas of established or pot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clude the older producing areas on the Mangyshlak-Buzachi peninsula, which still account for most of Kazakhstan's hydrocarbon production; the Turgay syneclise, which is the location of the Kumkol field and the unexploited Kushmurun basin; and the Zaysan basin in eastern Kazakhstan.  相似文献   

14.
於顺然 《江苏地质》2001,25(3):158-160
在定义地质档案资料范畴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依法做好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几个方面工作的同时,重点论述了如何开展馆藏地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宣传型、服务型、编辑型、技术型、转化型及计算机型等6种具体的开发地质档案资料的方式方法,以达进一步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之目的.使其更好地为地质找矿、科研、教学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陈廷愚 《地球学报》1996,17(1):65-77
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但目前还研究得很不够。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南极南查尔斯王子山脉和恩德比地前寒武纪铁矿、毛德王后地不同时代的脉状铁矿及云母、石墨、绿柱石、水晶等非金属矿产。横贯南极山脉的U矿化、彭萨科拉山的杜费克杂岩体的Fe,Ti,铂族金属及CU,Ni等矿化、西南极包括南极半岛地区在内中─新生代的Cu矿化都是有潜力的矿产资源。横贯南极山脉地区的二叠纪煤系分布很广。南极洲的石油与天然气以威德尔海及罗斯海最有潜力。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铀矿资源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大利亚铀矿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矿资源国。本文重点介绍了澳大利亚铀矿床类型和铀矿资源分布情况。了解澳大利亚铀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对寻找铀矿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经验可为勘查人员提供更多寻找铀矿的思路。我国铀矿勘查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借鉴澳大利亚找铀矿思路和成功经验,开辟新区和矿区外围铀矿勘查,推进国内铀资源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8.
略论水资源系统的混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系统优化的关键在于模型的降维.混合模型可看作为一种降维方法,它通过把整个系统分解为联系比较松散的几个子系统,达到降维目的.从理论上对这类模型的建模原则、优化技术及其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说明了在多目标复杂水资源系统和排灌系统中这种混合模型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lbania has been a major world source of chromite-in terms of both mine production and exports. However, the recent steep decline in Albania's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chromite and ferrochromium has raised the question of the country's future status as a supplier of these commodities to the world market.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Albania's chromium resources; examines the raw material base, mining and processing facilities, foreign trade, and programs controlling their development; and assesses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