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培养和提高营林工程技术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中央林业部、内蒙林业局于1981年11月14日至12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林学院举办了“三北”地区营林技术干部进修班。参加这次讲习班的学员系来自陕、甘、宁、青、新、晋、冀、黑、吉、辽、京、蒙等十二省、市的工程技术干部。 学习的方式以学术报告为主,同时在学员之间交流了工作经验。学习内容丰富,有国内林业概况,“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指导思想;美、日、北欧林业介绍;“三北”地区森林历史;森林和植物生态;治沙原理与措施、杨树的速生丰产、飞机播种,遥感技术等学术内容。学习期间组织放映了幻灯教学五百多张,识别判读了航测照片和各种图表近百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其质量数量构成,阐明了该区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3.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94,13(2):20-26
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异、质量、数量及防护林体系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国土安全,从根本上防治和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国家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速生丰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三十多年来,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以来的治沙经验和科研成果,交流国内外沙漠、沙漠化防治的信息,提高三北地区治按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由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和宁夏林学会,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科学研究站联合举办的“三北地区治沙讲习班”,历时四十天,于今年元月五日结束。  相似文献   

6.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志伟  李素琴 《中国沙漠》1999,19(2):191-194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又使工程建设面临多重困难和考验。如何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采取增加投入、分类经营、加大科技含量、引进并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以及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等措施,就成为今后工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①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荒漠半荒漠区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150—200mm。在地中海气候区,为100—150mm。②最大根幅区的降水收入与水分支出平衡时的降水量,就是理论上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③水平根系越发达,无灌溉、无地下补给条件下植物的抗旱性越强。较小的造林密度有利于脆弱的水分平衡。④耐旱乔木造林的地下水埋深极限为4—6米;耐旱灌木(小乔木)为5—10m。耐盐乔木的矿化度极限为3g/l;耐盐灌木为3—8g/t。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对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水资源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北五期工程623个县的水资源承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水资源约束下适宜造林的县区有387个,较适宜造林的县区有185个,次适宜造林的县区有60个。  相似文献   

9.
陈仲元 《中国沙漠》1987,7(1):65-67
土地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安定所造成的严重威胁,已经成举世瞩目的大问题,特别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我国"三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这一威胁的感受最为深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兴起,就是旨在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0.
赵明范 《中国沙漠》1993,13(3):53-57
“三北”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因此,适宜乔木生长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当地许多灌木树种对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造林的范围广。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突出作用,此外,灌木林还可以提供饲料,燃料,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于加速“三北”防护林建设,振兴“三北”经济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这一地区今后造林工作中应扩大灌木林的比例,充分发挥灌木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防护林杨树天牛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专题,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宁夏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办公室、南京林业大学和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骆有庆、刘荣光、许志春、孙长春、温俊宝、王卫东、严敖金、宝山、李德家、曹川健、金幼菊、张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土地荒漠化每年以 15 60km2 的速度扩展 ,80年代每年扩展 2 10 0km2 ,到 90年代每年扩展 2 4 60km2 ,近年扩展速度还在加快。记者 8月 15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 :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目前已获批准 ,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大战即将全面展开。据介绍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整体思路是以防沙治沙为重点 ,力争在 10年内基本遏制三北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趋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3个省、区的 5 90个县 ,工程区沙化面积 130万km2 。四期工程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三北工程是我国建设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建设期限最长的生态林业建设工程 ,她开创了中国生态林业建设史上的新纪元 ,由此拉开了我国林业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序幕。建设三北工程 ,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环境与发展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更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为西部大开发建设铺垫了较好的基础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共有 1 3个省 (区、市 ) ,其中陕、甘、宁、青、新、内蒙古、晋、吉、黑等 9个省(区 )分布在西部大开发范围内 ,或…  相似文献   

14.
温培安 《中国沙漠》1986,6(4):69-70
受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于1986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和11月20日至12月20日,分别在奈曼和沙坡头科研站,举办了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技术培训班。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宁夏、陕西、山西、吉林等8省(区)的78名学员参加了学习。这次培训班由兰州沙漠研究所主办。并聘请西北水保所、沈阳林土所、兰州大学、内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地区——甘青宁类型区为例,主要介绍了TM影像应用于草地资源类型调查与制图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及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草地资源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5年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4.44万公顷,工程区2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1.6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6.3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9平方米。但是人们在“植树种草”和“保护林地”却存在着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本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人口稠密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成败的关健在于:能否掌握生态生产双重功能,是否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为此进行了防护林体系分类,提出了林种的生态功能指标和生产功能指标。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分区要研究生态经济系绽的地域差异,有助于发挥各个林种的生态生产双重功能,是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要途径,为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第l期 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地区沙漠化灾害灾情分析及其减灾对策—…………………………·李福兴 高前兆(l) 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中荒漠半荒漠区无灌慨条件下宜林极限的初步探讨………………宝音 邱国玉(7) 沙坡头流动沙丘固沙植物引种栽培三十五年—………………………………………………………·刘媒心(13) 俞沁沙地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胡孟春等(22) 胡杨天然群体过氧化酶同工酶遗传变异初探………………………………………………孙雪新 康向阳(30) 北魏至金代科尔沁沙地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步伐推广樟子松1994年7月26日-31日,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在海拉尔召开三北地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推广工作会议。这次工作会议在樟子松的故乡呼伦贝尔盟召开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绿度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绿度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可为该区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气温和降水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绿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生长季多年平均植被绿度整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格局,且林地>耕地>草地;生长季植被绿度呈现增长趋势,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改善,其中耕地植被增长趋势最大。生长季升温抑制植被生长,降水量增加促进植被生长,降水量是影响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生长季植被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在不考虑降水变化影响时,升温促进植被生长,但生长季温度升高带来的降水量减少使得升温对植被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生长季不同时期降水量增加对植被生长均是促进作用,表现为末期>中期>初期;而气温的影响则表现为生长季初期升温促进植被生长,中期和末期升温不利于植被生长。生长季末期升温对植被生长的负效应以直接作用为主,而中期主要通过降水量变化的间接作用体现。识别生长季不同时段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绿度影响的差异性,有助于全面认识和评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