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周亮  车磊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19,74(10):2027-2044
绿色发展作为化解自然环境约束、破解经济转型难题、支撑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关键。正逐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经济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梳理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测度与刻画,并进一步耦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定量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 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稳步提升,由0.475增加到0.523,总体提高了10%,时序上呈现“W”型波动增加的阶段性演变特征。②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区域差异规律,不同类型城市群具有“国家级>区域性>地方性”倒金字塔式集群增长特征,形成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稳定等级规模结构。③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效率城市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低效率城市则负向溢出影响,“高高集聚、高带动低”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较为凸显,不同类型城市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与时空惯性。④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人文社会因素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程度大于自然本底要素,其中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和城市气温呈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博  朱竑 《热带地理》2016,36(2):174-180
全球化使品牌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的快时尚品牌实行全球同价、全球同款和标准化的经营模式,被认为具有消极的品牌形象,然而却在异源文化背景的中国实现品牌升级。以ZARA为例,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出发,描述其品牌空间发展史,分析品牌源地、空间发展、店铺选址等参与快时尚品牌的文化生产过程。结论如下:1)快时尚品牌与全球时尚城市建立积极联系,将全球时尚城市想象写入品牌发展史中,品牌空间发展史比品牌源地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更大;2)ZARA与全球时尚城市互动成功塑造全球时尚品牌形象,“全球”品牌头衔对于中国本土向往全球化的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其跨国升级有积极影响;3)ZARA在中国大陆的品牌空间发展依然延续“下沉式”模式,利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在全国时尚产业中的引领地位影响二级城市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实现其跨国品牌升级;4)专卖店选址于高端消费街区,在跨国过程中重新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使得ZARA实现跨国品牌升级。  相似文献   

3.
章屹祯  曹卫东 《地理科学》2023,(10):1729-1739
土地作为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载体,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化解人地矛盾的关键突破口。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减缓中国土地供需矛盾,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途径。基于2008—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EBM-DEA(Epsilon-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ArcGIS空间分析及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的演化特征及产业集聚、环境规制对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较为凸显;(2)产业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的空间效应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即产业集聚超过一定阈值才能有效突破“索洛悖论”,提升本地与邻近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3)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波特假说”在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中的适用性;但环境规制的“挤出效应”,也可能使邻近城市成为“污染避难所”,从而降低其城市建设用地绿色效率。通过研究以期为合理指导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政策制定,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国际城市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10年来,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形成。本文从全球发展、空间经济组织、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信息传输多个角度阐述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指出我国面临着如何实现城镇体系顺利接轨的重要抉择;加速中国的国际城市化发展,是实现接轨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中国国际城市化的概念以及加速中国国际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云南省情为基础,开展云南省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从“人口-土地-空间”视角研究云南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在人口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准确把握城乡居民的梯级流向、有效提升农民进城的吸引半径和提高农村人口市民化转化水平;在土地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稳妥推进山地城镇建设、高端营建山水田园城市和科学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在空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对区域空间、产城空间、集群空间、特色空间和统筹空间等重点环节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云南省情为基础,开展云南省新型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从“人口-土地-空间”视角研究云南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在人口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准确把握城乡居民的梯级流向、有效提升农民进城的吸引半径和提高农村人口市民化转化水平;在土地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稳妥推进山地城镇建设、高端营建山水田园城市和科学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在空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下,应对区域空间、产城空间、集群空间、特色空间和统筹空间等重点环节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云  杨宇  刘毅 《地理研究》2020,39(9):1958-1971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最有共识、最有优势、最富挑战的战略方向,亟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理论探索。国内外经典创新系统理论更加专注于创新系统内部,注重单一空间的创新要素与创新活动组织问题,忽视了全球和区域之间要素的关联模式,缺乏在全球视野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综合观察。由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经典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视野下的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和“人才-环境-世界城市网络”为链条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理论模式,认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网络、全球生产网络和世界城市网络三重网络结构的核心节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实现三重网络的协同效应。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双核心与双链条的发展情况,并以此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慧城市和人本城市建设的浪潮已经触及到了城市的细胞——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未来10多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成熟以及城市社区管理逐步信息化的新背景下,本文从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智慧化路径:智慧社区建设应以社区动态规划为引导、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通过多网格融合和技术标准建立与互融,实现社区服务精细化。特别强调社区规划应突破社区物理空间,并对社区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实现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意义上的再社区化;进而实现社区网格的科学划分和动态管理,并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模式挖掘和需求分析,提供社区居民行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秉轴持钧的关键。基于新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内的5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俱乐部收敛检验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平均水平提升了48.4%,低水平城市数量显著缩减,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模式发生转变且空间聚集特征显著;城市发展质量不平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差距弥合挑战仍然较大,且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市间存在显著的角色分化,在全国及区域层面均形成“示范—追赶”模式,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11个城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城镇化、政府投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增长均能显著促进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城市规模与发展质量则呈现倒“U”型关系。新时期实现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仍需要在中西部地区持续着力,发挥先行者的示范作用,需要持续推动数量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优化城市规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少剑  高爽  黄永源  史晨怡 《地理学报》2020,75(6):1316-1330
由CO2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提高碳排放绩效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碳排放绩效的研究多从国家尺度和行业尺度进行探讨,由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有限,缺乏城市尺度的研究。基于遥感模拟反演的1992—2013年中国各城市碳排放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定,构建马尔可夫和空间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首次从城市尺度探讨了中国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预测其长期演变的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均值呈现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城市碳排放绩效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节能减排潜力大;全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格局呈现“南高北低”特征,城市间碳排放绩效水平的差异性显著;空间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类型转移具有稳定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理背景在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类型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长期演变的趋势预测来看,中国碳排放绩效未来演变较为乐观,碳排放绩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升,碳排放绩效分布呈现向高值集中的趋势。因此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提高城市碳排放绩效,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同时不同地理背景的邻域城市之间应建立完善的经济合作联动机制,以此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水平并追求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交通网络构筑了城市关联骨架,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深刻影响城市空间联系并重塑区域空间格局。本文使用2021年高铁客运时刻数据,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建设“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全国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通达格局及差异,进一步使用SLPA模型对全国所有高铁通达城市进行社区划分与交叠空间识别,探究区域空间格局演化态势以及交叠空间地理特征。研究结论为:(1)中国城市群2 h内通达的数量为15个,占城市群总量的79%;城市加权平均通达时间上,呈现由中心地区向外围地区由低向高扩大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中心城市3 h通达等值线覆盖圈大多超出城市群范围,表现出“泛城市群”空间特征。(3)通过交叠社区发现算法将中国城市网络空间划分为14个社区,“胡焕庸线”以西仅有3个社区。(4)对已划分社区进行交叠空间识别,存在交叠的9个社区共有27个交叠城市产生。(5)在空间形态上,交叠城市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从空间区位来看,交叠城市多位于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在行政区划上多处于省间交界地带;在城市功能上看,交叠城市依托高铁流通道,凭借过渡与转换功能,表现为社区间网络联系桥梁。高铁交通视角下区域...  相似文献   

12.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及其中国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调控空间的规划理念,被视为控制城市蔓延、实现精明增长的空间管理工具.在总结UGB提出背景、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划定方法、划定目标及其在国外实践经验等基础上,探讨了UGB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中国尚缺乏明确的UGB规划技术规范和管理政策措施,提出UGB中国化首先应该在规划理念上认清其作为技术措施和空间管理政策的本质与作用;其次在编制技术上,需在区域土地信息系统支持下,根据正向需求与逆向控制相结合的制定方法划定科学合理的UGB;最后在规划管理上,明确UGB的法定地位,处理好其与当前中国城市空间管理各类规划关系的衔接,同时落实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的保障机制,从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的UGB规划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十九大”后发展的新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到城镇化质量提升,关系到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关系到新时代“两阶段目标”的实现。“十九大”后,中国新型城镇化表现出4个方面新态势:一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广泛共识,从城镇化严重滞后转向新型城镇化,从盲目赶超发达国家转向符合中国实际,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加强协同推进;三是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细化和深化,重点是人的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城镇化、社会治理与制度创新、空间治理与空间规划;四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群以及国家级新区等空间载体在新型城镇化中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研究,提升地理学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铁网络化下中国城市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及演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汪德根  钱佳  牛玉 《地理学报》2016,71(10):1784-1800
交通是旅游系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四纵四横”高铁网络是中国“交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高铁网络化对中国城市旅游可达性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极大地改变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辐射力。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高铁对全国338个城市可达性影响,进而分析高铁网络化全国城市旅游吸引力空间特征及演变。结果表明:① 高铁网络化下中国城市可达性整体得到优化,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明显交通指向性,形成“高铁廊道”效应;② 高铁网络化下中国城市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呈现出“多中心”环状发散和“枝状”扩散的双重特征,尤其是沿高铁线“枝状”扩散更为明显;城市旅游场强变化率在高铁线形成高值走廊,并呈现以高铁轴线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格局;③ 高铁对高旅游场强区和较高旅游场强区影响最为显著,分布城市数量大幅增加,面积拓展超过100%;且高铁提升了区域中心城市旅游场强值,旅游吸引力辐射范围沿高铁线扩张。  相似文献   

15.
宁志中  张琦 《地理研究》2020,39(10):2201-22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乡村进入优先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认知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的城乡要素配置规律与保障途径,对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要素-结构-功能”的发展逻辑,解析乡村优先发展导向下城乡关系与要素优先保障的科学内涵,梳理中国城乡关系与要素流动的演变特征,进而从要素整合、空间融合和机制协同3个层面构建乡村要素优先保障的调控框架。结果表明:乡村优先发展是立足乡村要素、优化乡村结构、实现乡村功能的演变过程;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城市优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乡村要素配置总体上呈现可流动要素类型少、要素流出难、要素流入难、要素留下更难的“一少三难”状态;在当前阶段,亟需通过扩大乡村可流动要素类型、增强要素流动权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及疏解乡村流入城市的要素存量、扩大要素流入乡村的渠道和扩展城乡“灰色空间”等多种途径,以实现“乡村富余要素流得出、城市要素流得进、稀缺要素留得下”的乡村要素优先配置目标,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是城市成长发展过程中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发育有机成长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优越区位外资的集聚,开发区的形成,中国大城市的用地空间扩展迅速.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实践,参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结合苏州市个案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若干规律,即城市扩展沿交通走廊轴线发展的脉动规律,城市边缘地区定向开发以及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制约下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探索这些规律指导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防止城市用地盲目扩大、用地失控,并促进城市土地开发按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走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区域旅游发展几个新特点基础上,阐释了未来区域旅游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文章指出,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正呈现规模扩张和个性消费同步提升,“旅游强国”特质开始显现;跨界、跨行业企业集团逐步主导产业发展,并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旅游产业地位日渐凸显,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目标;“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释放,旅游服务开始引领“中国服务”建立;“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全面渗入,逐步拓展旅游业发展版图;“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模式导入,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等六大特征。与之相对应,全面融入国家区域经济战略,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整体崛起,城市休闲和城市旅游异军突起,生态文化功能区整体开发,区域旅游产业“网络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新常态下区域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重点包括:以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区域业协同发展;以重大项目投资驱动为突破口,形成区域旅游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以全面改革开放为突破口,形成内外源结合联动发展;以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区域旅游治理模式;以跨界渗透和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区域化和国际化旅游市场主体;以综合旅游风险防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对意象空间的研究缺少对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研究区域,采用认知地图法,从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发展阶段和感应级别三个方面,对小尺度下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并尝试与大尺度的意象空间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校园认知地图”调查,为学校的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小尺度研究对象,其空间要素与城市大尺度下的相比,节点数目多,区域数目少;基本类型和发展阶段上基本一致。地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大校园”概念,更突出地学特色,竖立绝对标志物并进行道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从空间供需视角探究其转移规律,对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2001—2018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数据构建高校-城市二模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规模迅速扩张,高校和城市节点的发育均呈现显著差异性,高校技术主要由综合类和理工类“985/211”高校转至直辖市、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2)高校技术转移以本地为主,边界效应明显,本地技术转移高值区呈现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核心的散布格局,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呈现以京津、成渝、长三角、珠三角、哈长沈为核心节点的“梯形”架构;(3)高校等级、高校类型、地理距离、空间共位、技术兼容性和城市技术吸收能力综合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据此,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城市尺度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并强化核心城市的多尺度高校技术转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吕拉昌  孙飞翔  黄茹 《地理学报》2018,73(10):1910-1922
传统城市化概念已难以解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兴城市化模式,而“创新”是解读城市化新变化的重要概念。从“流的空间”视角,提出了基于创新的城市化概念。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地级及以上270个城市作为研究的空间单元,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高技能迁移人口和城市文化多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方法,构建城市创新空间回归模型,测度了中国高技能迁移人口规模和城市文化多元性水平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验证了基于创新的城市化概念。研究表明:① 基于创新的城市化概念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强调高技能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过程,促进城市职能与景观发生变化,城市知识活动与行为的扩展,可以很好的解释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新机制和新的创新景观。② 基于高技能劳动力迁移的创新的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中国的沿海及省会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有重要作用。③ 中国国内高技能劳动力迁移规模和城市文化多元性水平均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正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城市高技能迁移人口数量每增加10%,直接带来的城市创新产出增加3%;城市文化多元性水平每提高10%,直接带来的城市创新产出增加2%。研究在理论上加深了对区域创新系统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理解与认识,为知识经济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