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现有的高州市近10年的荔枝蒂蛀虫为灾面积和平均为害率与相应气象要素为依据,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筛选出影响高州市荔枝蒂蛀虫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数字预测模型,历史拟合平均误差为0.080 7,用2008年的气象资料进行试报,预报误差为0.438 5%。预警等级为3级,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一、森林火险因子的确定及预报 (一) 森林火险因子的确定我们根据本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参考本地区台站和外地经验,经过普查筛选,确定以下四个要素为森林火险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3.
唐红艳  陈素华  牛宝亮  梁锋 《气象》2006,32(S1):138-141
对内蒙古阿尔山地区1990~2004年落叶松毛虫灾害监测资料和阿尔山市1989—2004年逐旬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普查,筛选出对阿尔山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影响显著。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量与松毛虫发生面积相关性最显著,得出幼虫越冬期(上年11月至当年4月上旬)降雪量多,隆冬(1月)平均最低气温高,春季幼虫上树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高温少雨有利于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反之则不利于其大面积发生的结论,并建立了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从回代和模拟结果看,效果比较理想。预报结果为林业部门提前了解松毛虫灾害的发生趋势,采取及时有效的趋利避害措施,从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森林健康发展提供参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内外利用陆地资源卫星TM资料监测森林松毛虫成功的经验,进行了利用极轨气象卫星NOAA/AVHRR监测松毛虫的试验,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试验表明,利用NOAA/AVHRR监测森林松毛虫危害是可行的.特别是在松毛虫初发阶段,虫源地的比值植被指数的突变显著,这对于在松毛虫发生的初始阶段进行防治和预测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随着松毛虫的蔓延,危害程度和面积扩大,导致较大范围的植被指数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严重危害大白菜生产的霜霉病、甘兰蚜的调研工作,对35年的19个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出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相关因子,经过5年的验证,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Dendro 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森林害虫中发生地区最广,几乎遍及整个亚热带马尾松分布区,为害面积最大,经常猖獗成灾的大害虫。以广西柳州地区为例,常年发生面积3—5万亩,大发生时达数十万亩,1970—1980年间,全地区发生面积超过百万亩。虫灾此起彼伏,针叶常被吃光,如同火烧,严重的全株枯死,轻者材积生长量减少,损失巨大。马尾松毛虫的猖獗受食料、林型、地形地势、天敌、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但一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呼伦湖周边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3个气象站1961—2001年41a的气象资料,着重分析呼伦湖水位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显示降水量在相当多的年份里与湖水水位呈现出正相关,蒸发量与湖水位变化显示出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从降水与蒸发两气象要素的年变化可以反映出湖水水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西井冈山森林火灾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井冈山1991—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期间的连旱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风速5个主要气象指标进行分析,将各指标分别与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害面积进行回归计算,建立了利用连旱日数和降水量预测森林火灾受灾面积及发生次数的数学模型。模式运算结果表明,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时,火灾次数增加;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降水量减少时,火灾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MM5模式的预报气象要素的一种MOS方法 ,并对预报效果做了初步检验。MOS方法直接利用MM5模式的预报产品 ,采用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和多元线性 (非线性 )逐步回归方法 ,可以同时预报多地点、多时次、多个气象要素。其中采用的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 ,减弱甚至消除了由于随机原因造成其中单点相关因子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段旭  丁圣  许美玲 《气象》2010,36(11):120-125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预报因子选取、方程建立和样本拟合融为一体,建立了预报因子选取及方程建立人机交互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信息,因子初选和回归分析三个模块:(1)文件信息模块主要是读取预报对象文件和预报因子文件,显示并检查文件头信息样本长度的一致性;(2)因子初选模块主要是计算各气象要素或物理量场中每个格点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构成各相关场,分析这些相关场及其关键区域,从中筛选出组合因子;(3)回归分析模块是对选入的组合因子与预报对象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建立预报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参数和样本拟合率,通过改变因子引入和剔除标准来调整回归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盘锦市疾控中心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逐日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及同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脑血管病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逐日脑血管病发病趋势的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各类气象要素与未来3 d脑血管病发病人数滑动平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气象因子对脑血管病发病人数的影响存在着一种滞后效应和持续效应;脑血管病发病人数与当日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压、平均风速、湿度、最大气温日较差等气象要素相关显著;不同的季节影响脑血管病发病人数的敏感气象因子不同,且相关关系差异较大。逐日脑血管病发病趋势的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庆地区1999年和2018年气象数据, 分别采用薄盘光滑样条、协同克里金、普通克里金、反距离加权4种方法, 从年和月两种尺度对气温、降水、太阳总辐射三个要素进行空间插值; 采取交叉验证方法, 用MAE、MRE、RMSE评估插值精度, 确定各要素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 气温和太阳总辐射最优插值方法为薄盘光滑样条, 降水为反距离加权; 插值精度上气温、太阳总辐射高值月份优于低值月份, 降水则相反, 但三个要素均表现出年尺度优于月尺度。MRE检验表明, 插值精度为气温>太阳总辐射>降水, 1999年年尺度插值精度分别为1.86%、4.60%、6.87%, 月尺度插值精度分别为2.79%、5.82%、17.42%;2018年太阳总辐射年、月尺度插值精度分别为3.03%、4.88%, 区域站加密后气温、降水年尺度插值精度分别为2.03%、11.20%, 月尺度对应插值精度分别为3.20%、23.14%。  相似文献   

13.
贺哲  王蕊  梁钰 《河南气象》2005,(3):11-12
对河南省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河南省沙尘暴在东部平原地区发生频率高于西部山区,在驻马店以北,年沙尘暴日数为1的等值线基本上与地势海拔100m地形等高线相吻合;沙尘暴的多发地区,沙尘暴日数年际变化在多数年份较为剧烈;河南省沙尘暴沙源并非全部来自省外,省内下垫面沙尘对沙尘暴的发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沙尘暴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极不明确,但在部分年份与月最长无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陆,岛气候的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敖大  谭晓军 《气象科学》1997,17(4):375-383
本文选取了代表连云港市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新浦(站2)和西连岛(站1)两站,应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表征两站气候特征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不汽压年气温最高值1年气温最低值、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共7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表征西连岛气候特征的7个要素中,年气温最低值对西岛气候起主要作用;在表征新浦气候特征的7个要素中,年平均气温对新浦气候起主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作两站各气候要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根据新疆克州及其周边13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采用基于DEM的空间插值技术对该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经验证,该方法对克州年平均气温等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模拟效果较好,精度较高;(2)新疆克州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平原高,山区低”的特点;年降水量呈现“北部多,南部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高山带多,中、低山带和山前倾斜平原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两个30年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对气候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陕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使用的39个气象站气候要素1971~2000年平均值与1961~1990年平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晴天日数增加;年降水量、阴天日数、降水日数、年日照时数减少;年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冰雹日数、雷暴日数减少等。把两个平均值放在长序列中分析,发现某些气象要素最近的气候平均值的差值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的5~6个气候平均值每两个相邻平均值的差值中是最大的,说明陕西20世纪90年代气候较60年代干燥、温暖,且90年代气温高、降水少的特点十分突出。还对某些要素平均值改变对气候影响评价、气候预测业务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夏季电力气象等级预测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州市1999~2002年5~9月日电力负荷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天气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气象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负荷的调整。从逐日电力负荷资料中提取气象要素引起电力负荷变化的部分即气象负荷,通过计算气象电力负荷与气象要素之间一系列相关指标,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福州市夏季气象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利用气象要素预报,可实现对气象电力负荷的预测。预测结果通过检验、分析和判定,最后确定了气象电力负荷等级划分的标准。对2003~2005年福州市夏季逐日气象电力负荷等级进行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三门峡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三门峡市苹果气候适应性及种植规模扩展空间,利用三门峡、灵宝、卢氏、渑池4个县级气象站点和苹果种植区及周边19个区域多要素气象站点资料,依据海拔高度将苹果种植区划分为塬区、浅山区和中山区3种区域,运用模糊隶属度评价各区气候因子,筛选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针对不同气候要素采用克立格或反距离权重的GIS方法进行小网格插值,最终形成精细化的三门峡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区多位于三门峡市中部和中南部,适宜区多位于东部和北部,不适宜区为北部边缘地带。当前三门峡市苹果种植主要分布于灵宝中部、南部和陕县西南部,是苹果的主产区和优质区;其他未开展苹果种植的卢氏县北部、陕县东南部处于最适宜区域,渑池县大部分处于适宜区,是未来苹果种植面积扩展的首选地区,但尚需综合考虑土壤、地形、气候等因素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起伏地形下浙江省散射辐射时空分异规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影响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的天空因素与地面因素,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模型和地形开阔度模型,综合考虑地面因素对散射辐射的影响;基于常规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的水平面散射辐射模型,考虑天空因素对散射辐射的影响;建立了起伏地形下浙江省散射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逐月计算了浙江省散射辐射(100m×100m)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散射分量分布与地理地形因子、季风影响、大气透明程度有关,由高纬向低纬逐渐增加;季节分布特点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坡度、坡向对散射辐射的分布影响小,但辐射值与开阔度呈正相关,各季辐射最大值分布在开阔度大处,最小值在开阔度最小处,不同季节有所伸缩。计算结果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环境资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近47年气候变化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内蒙古地区春小麦主产区的1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07年的气象数据,以月平均温度、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西、中、东部春小麦区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春小麦主产区在过去47年中生长季(4—8月)平均气温升高了1.2℃,平均每10年升高0.32℃;生长季降水量年代际间波动不大,但本世纪初全区麦区平均降水量偏少;生长季日照时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使春小麦除成熟期外,其它各生育期基本随年代的增加而提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