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腐蚀是发育广泛、速率缓慢的地质灾害,它对红层区城市基础工程危害尤显突出。以天水市的红层区为例,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地下水化学资料,探讨了腐蚀性地下水的成因,提出了防治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腐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康萨依坝址区地下水对普通水泥具硫酸盐型强腐蚀,本文分析了地下水中腐蚀性介质(SO2-4)的来源,预测了水库蓄水后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变化,并对各水工建筑物区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1)
地下水腐蚀性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靠性,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新疆若羌河水库为例,该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结果显示,若羌河的河床地表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但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具强腐蚀性。通过对基岩裂隙水产生强腐蚀性的原因、腐蚀性与岩性接触带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地下水强腐蚀性的根本原因。针对地下水腐蚀性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建筑物安全性的情况,建议根据地下水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钾铁矾蚀变带,是黄铁矿风化(氧化)后的产物,他在风化(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酸,酸性介质不仅对砼产生严重腐蚀,同时对水工金属结构同样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发电洞竖井砼直接浇筑在黄铁矿脉上,60 cm厚的钢筋砼仅半年时间被腐蚀穿,在国内外水工建筑物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温州地区浅层软水化学特征,准确进行腐蚀性评价,基于对区内219个水样化学分析成果数理统计、腐蚀机理与腐蚀环境的分析,进行工程结构腐蚀性验证调查,修正我国岩土规范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方法中HCO~-_3腐蚀性含量界限值,尝试提出了适用于温州地区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并进行区域浅层软水综合腐蚀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软水分布较广泛,各地貌区占比有显著差异。浅层软水大多数腐蚀性介质含量处于自然低背景的状态,其中HCO_(3)^(-)含量最高。腐蚀性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浅层软水大部分均具有微腐蚀性,只有少部分具有弱腐蚀性,不存在中腐蚀性。  相似文献   

6.
螺旋地桩具有施工便捷、进度快、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地面光伏支架基础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但其在腐蚀性土壤中易产生腐蚀破坏,影响使用寿命,尤其在盐渍土中更为突出。通过回顾螺旋地桩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结合西北盐渍土地区某光伏电站地桩的腐蚀实例,在对腐蚀事故的现状调查、数值模拟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腐蚀受损程度的不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并从桩身材料、保护层、改善受力性能、外加电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腐蚀事故的分析及处理的过程,能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鉴定及处理提供借鉴和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7.
尹念文 《地下水》2006,28(3):28-29
本文对天水市区大量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初步找出了各种腐蚀性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建筑物地基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石光  秦瑛 《湖南地质》2002,21(1):40-42,72
毗邻化工厂的某高层住宅楼地基上,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该化工厂排放废水的氯离子含量高达75000m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对其腐蚀性进行评价,认为住宅楼东面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中等以上的腐蚀性。为防止氯离子渗过基坑腐蚀住宅楼混凝土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防渗墙隔断氯离子的渗透;基坑开挖后,采用换土垫层法进行处理,以过量的水泥隔断氯离子渗透,可有效防止氯离子通过基坑底部对基础产生腐蚀。  相似文献   

9.
闻玉元 《贵州地质》1999,16(2):162-168
城市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工程勘探中常遇到地下防空洞。地下防空洞与岩(土)中的土洞、溶洞不同,大部分防空洞都有完整的被复结构。勘探中对基础下的防空洞,要准确评价和判断被复结构的承载力,结合拟建建筑物结构和荷载特点,正确选定基础类型和基础埋置深度,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措施,使地基中防空洞结构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引起浅层地下水腐蚀的主要因素是高浓度的腐蚀性离子、溶解的气体及微生物,系统总结了水中各主要盐类,阴、阳离子、腐蚀性气体、生物细菌等,对金属及混凝土桩的腐蚀机理,为合理有效地采取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穿越角度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祖德  彭立敏  施成华 《岩土力学》2011,32(11):3387-3392
结合深圳地铁隧道下穿某住宅小区建筑群的工程实践,以某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按照隧道-土体-结构共同作用,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隧道轴线与地面建筑物成90º、60º、45º和30º夹角4种不同工况,分析隧道轴线与建筑物不同夹角条件下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基础沉降和结构受力变形分布形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以不同角度穿越时,地表建筑基础的沉降过程和分布形态差异明显。随着穿越角度? 的减小,基础沉降最大增幅为37.3%,建筑基础沿线沉降由对称分布转为侧向倾斜,相邻柱基沉降差增大;建筑倾斜和扭曲变形增加明显,最大增幅达10倍;由于分析部位不同,相比建筑基础及底部结构变形而言,隧道穿越角度的改变对建筑内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王高旺 《福建地质》2001,20(4):196-200
青纸汽运办公由于部分基础座落在松散的杂填土层上,产生不均匀沉降破坏,通过劈裂注浆加固,建筑物停止沉降,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提高了4倍,效果显著。加固劈裂注浆法是治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沉降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工程中高层、超高层建筑基础大部分采用桩基础。对于灰岩地区,由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大量的土洞、软土层、溶洞、节理、裂隙等不良地质现象,往往极大地影响着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广核大厦采用高压旋喷复合地基加筏型基础。实践表明,广核大厦地基处理技术,解决了在岩溶地区挖孔桩、灌注桩、钻(冲)孔桩难于成桩且工期无法保证的技术难题,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克服了灰岩地区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增加了基础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别墅型住宅小区具有单体多、荷载小、平面分布星散等特点,应建立和常规的多层和高层住宅小区不同的勘察模式。重点评价每个单体浅部岩土工程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开挖揭示厂房地基所进行的物理力学性试验及建基面承载力检测成果,对厂房主机间地基进行了工程地质分析评价,提出了对局部受开挖影响区加强处理的地质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处理后检验评价,说明加强处理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区地基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较一面收集广州市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貌、岩土体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市区建筑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类和8个地段。对各个类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作了论述:结合广州市地基特点,对市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几种主要地基基础形式。进行了专门评述。  相似文献   

18.
沉降监测作为观测建筑物变形的唯一手段,能为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建筑物因地基变形过大或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破坏提供可靠的资料,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工程实践证实了地基沉降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