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地下介质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常规叠加方法的假设条件不满足,导致叠加效果不甚理想.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一种完全由数据驱动、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地震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而且可以得到多个有用的波场属性参数剖面,被视为深层和复杂地区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对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
超高阶扰动场元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重力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超高阶全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和更迫切的应用需求.本文从完全规格化缔合勒让德函数及其一、二阶导数的标准前向列递推公式出发,研究了超高阶扰动场元球谐展开式中完全规格化缔合勒让德函数及其一、二阶导数的数值特征,改进了上述标准前向列递推关系式,提出了在微机上计算超高阶扰动场元的实用方法,避免了数字溢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AX=b(其中A∈Rn×n为对称正定矩阵)的降元迭代法,降元的手段是在n维空间中,取k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然后将n元线性方程的未知数X的取值范围限定在由这k个线性无关向量所组成的一个子空间内;同时将原来n元线性方程组降成k元线性方程组.求解这个k元线性方程组可得到X在此子空间内的一个最优解.从这个最优解出发,在n维空间中,取另外k个线性无关的向量,并作同样的降元处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降元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4.
分数维由Mandelbrot创立已有30年,分数阶导数在1695年由L’Hospital提出已有400年的历史.本文用物理学中的间歇湍流问题说明分数维及分数阶导数的物理意义.由于间歇湍流涡旋不完全充满空间,所以其维数为2相似文献   

5.
输出道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Ⅱ--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CRS MZO方法是一种以输出道成像方式合成零偏移距剖面的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算法,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CRS叠加.理论I已经对CRS MZO叠加方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进一步将CRS MZO方法用于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处理结果表明CRS MZO方法有效地改善了零偏移距剖面的成像质量,体现了CRS叠加理论的特点.在结合倾角分解策略消除了倾角歧视现象后,倾角分解CRS MZO方法完全能够用于处理实际数据,为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黄建平  杨宇  李振春  田坤 《地震学报》2014,36(5):964-977
传统的完全匹配层技术是一种能够较为有效地消除边界反射的边界条件,但是当表层为泊松比较高的自由表面时,该技术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针对传统的完全匹配层技术固有的不稳定和掠射情况下吸收效果不佳等缺陷,发展了多轴完全匹配层、卷积完全匹配层以及将两者结合的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等3种边界条件.本文介绍了水平自由表面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传统、多轴、卷积和多轴卷积等4种完全匹配层条件的原理,通过二维半无限空间模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对比,分析了几种自由边界实施方法在这几种完全匹配层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通过提取单道波形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定性分析了水平自由表面几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结果表明,泊松比和水平自由表面实施方法对波场模拟效果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推导了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的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谱元法正演方程.采用一次场/二次场分离算法结合混合阶矢量基函数,可以有效避免源点的奇异性的影响,从而提高数值解的精度.采用任意六面体单元离散研究区域,有利于模拟复杂地形和地电结构.利用不完全LU分解的Induced Dimension Reduction(IDR(s))迭代算法求解线性方程组,有效地提高了求解的效率.设计典型的地电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解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混合阶矢量基函数的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谱元数值模拟算法是正确的、有效的.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推广用于电导率呈任意各向异性的陆地电磁、井中电磁等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
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CRS)是一种完全由数据驱动、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地震成像技术,该方法在相应的相干区内依据相邻CMP数据所生成的超道集,凭借高覆盖次数压制地震资料中的噪声,可大幅度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质量.大庆油田深层目标主要为火山岩和致密砂砾岩,一般来说各工区的地震资料对深层成像都不清晰,信噪比较低.为满足深层目标勘探的需要,应用了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对大庆油田某区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为研究区AVO属性分析、叠前储层预测提供高质量的地震数据体和叠前道集.  相似文献   

9.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在孔隙介质弹性波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弹性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需要稳定有效的吸收边界来消除或尽可能的减小由人工边界引起的虚假反射.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弹性孔隙介质情况下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的高阶速度-应力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并详细讨论了完全匹配层的构建及其有限差分算法实现. 首先,本文通过均匀孔隙模型的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所提出的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本文考察了完全匹配层对不同入射角度入射波和自由表面上的瑞利波的吸收性能,将完全匹配层与廖氏和阻尼吸收边界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这三种吸收边界在不同吸收厚度情况下对弹性波吸收能力. 数值结果表明,在孔隙介质中,完全匹配层作为吸收边界能十分有效地吸收衰减外行波,无论对体波还是面波,是一种高效边界吸收算法.  相似文献   

10.
郭泽秋  董浩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0):3898-3911
本研究针对大地电磁测深法有限元数值模拟中,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亥姆霍兹分解原理,将电场矢量双旋度方程的预条件问题转化为基于矢量位的泊松问题和基于标量位的拉普拉斯问题,并在四面体非结构化棱边元离散的情况下,借助节点元辅助网格离散上述预条件问题,进一步利用代数多重网格方法(AMG)实施求解,最终实现预条件算法.利用经典的COMMEMI理论模型进行试算并与前人的积分方程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程序与预条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利用不同自由度规模的实验模型对这一预条件算法的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一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地电磁测深法棱边有限元数值模拟迭代法的收敛性,计算效率较通用的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算法明显更高;在较大自由度网格(>1000万)数值模拟计算中,其算法效率及内存占用相对直接解法有较大优势,也使小型工作站上利用较大自由度的有限元网格进行大地电磁测深数值模拟计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单轴压缩下多裂隙含水岩样电阻率变化与体积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轴压缩下,对经过高温焙烧的含水辉长岩进行了轴向和径向电阻率变化以及体积应变的同时连续测量.结果表明,在完全饱和前的非弹性压缩阶段,电阻率随压应力增高而降低;在完全饱和的弹性压缩阶段,电阻率升高;在非弹性的体积膨胀阶段,电阻率继续上升.从Archie 公式出发,通过近似分析,导出了电阻率变化和体积应变的关系式.实验结果和近似分析定性上相附.本文的主要结果是发现含水岩样在膨胀阶段电阻率的升高,初步认为这是由于热开裂的张开,降低了饱和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姑咱台的YRY-4型四元件钻孔应变仪是2006年底安装的,至今仍在正常工作,已经有十多年的分钟值观测数据.姑咱台的这种观测的高质量,首先体现在连续性上,除仪器本身的耐久性外,认真有效的运维管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高质量观测的另一个特点是稳定性,十年来耦合系数保持稳定,说明观测系统的稳定.这种观测数据保持了良好的自洽性,作为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这是一项关键指标.所有这些指标(连续性、稳定性和自洽性),说明了观测技术和产出数据的可靠性.根据这十多年的可靠观测数据,得到两个重要认识:一个是这种仪器可以观测长期的构造应变速率,改变了过去对钻孔应变观测频响性能的认识,有助于对现今构造运动特别是地震断层现今活动性的研究;另一个是汶川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变化得到进一步确认,这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个案.不仅如此,姑咱台还进行了这种钻孔应变仪的高频观测实验,采样率达到每秒100次,与摆式地震仪相同.结果表明,这种应变仪在高频端的观测表现非常好.这为地震波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说明这种钻孔应变观测是一个地球动力学的全频段观测技术.这种观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将地震孕育以及发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从趋势改变到蠕变,从慢地震到低频地震,从前震到主震,可以用这种四元件钻孔应变仪将所有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一种块迭代的快速代数重建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用的计算机层析成像的重建算法可分为:变换重建法、代数重建法和其它算法几大类.变换重建算法中最为常用的为"卷积反投影”算法,该算法重建速度较快,重建效果较好.但该算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它通常要求完全的、等间隔的平行采样数据.在天文、物探、地震成像等领域采样数据通常是不完全的和非等间隔的.代数重建算法简单,适用于不同格式的采样数据,对不完全数据亦可重建图像.还可以结合一些先验知识进行求解.可应用于工业检测、物探成像、天文成像等领域.其缺点主要是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难以重建大的图像. 计算机层析成像的重建问题,可离散化为线性方程组AF=P的求解问题,其中P是被采集的投影数据向量,A是投影系数矩阵,F是图像基函数.假设有M个投影数据,且重建的图像有N×N像素,则A为M行、N×N列矩阵.即使重建较小的图像,系数矩阵也是很大的,需要M×N×N个浮点数.A为大型稀疏矩阵,其非零元的个数约为2×M×N个浮点数.因此,想用代数重建算法重建中等或大的图像,必须寻找一种快速的投影系数矩阵实时计算方法. 其次,代数重建算法中迭代的收敛速度也是要解决的主要难点.初值的选取对收敛速度影响是很大的.如果选取的初值与原物体的密度分布较接近,迭代就容易满足收敛条件.传统的代数重建算法中,初值常选为零和某种平均值.在每次循环中都对N×N个图像值,进行逐线或逐点迭代修正.因此,需要大量计算时间,且收敛速度甚慢.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块迭代的快速代数重建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对图像逐级分块,通过迭代使图像逐步细化,最终逼近于重建的图像.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1.将重建图像按不同级别分块;2.根据块的大小,抽取投影数据,实时计算投影系数矩阵的非零元;3.对给定级图像块赋值,根据投影系数矩阵的非零元和阀值确定对哪些图像块的值进行修正:4.对给定级的图像块经一次循环迭代修正后,判断前后两次的图像是否满足该级迭代结束条件,满足时进入下一级块的迭代;最后一级块迭代满足条件后,块迭代结束.在每一级块迭代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求解系数矩阵非零元的快速计算方法,使得所需的系数矩阵的非零元可实时计算,而不必存贮. 利用X射线工业CT实采数据,我们对块迭代代数重建算法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速度快,重建图像精度高、伪影轻,并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映射动力无穷元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映射动力无穷元,这种单元不仅可以表征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不同波数的波,而且可以模拟地基中不同介质内的波的传播特性。文中通过定义无穷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波数(名义波数)β和在整体坐标系中的波数(介质中的实际波数)β_G,使得:1.整体坐标系中不同波数的无穷元均可用在局部坐标系中具有同一名义波数β的无穷元来模拟。这一模拟是通过改变无穷元边中点的整体坐标以及引入适当的过渡单元来实现的。2.适当地改变有限元与无穷元连接边界的法线方向与无穷元各节点在整体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还可以改变波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传播方向,从而为模拟不同方向传播的波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技术。文中最后给出了无穷元在整体坐标系中常用的几种单元形态及其传波特性,并用算例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实现共反射面元叠加依赖于3个波场属性参数的确定,它们分别是零偏移距射线的出射角α、Normal波和Normal Incident Point波出射到地表的波前曲率半径RN和RNIP. 在CRS叠加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阐述如何在实际数据上实现CRS叠加. 首先,通过简洁的一维相关性分析在常规叠加剖面上找到对应该共反射面元的一组初始波场属性参数(α,RN,RNIP),然后在对应的叠前数据上应用最优化算法对这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相比初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属性参数能够更好地聚集来自地下反射层的能量,最后应用优化后的属性参数实现最优CRS叠加.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关于地球具有磁场、并且该场的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这一事实,早在数百年前即为人们所确知.但是,在地球存在的效十亿年内,它的磁场究竟是在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磁场方向与强度的空同分布遵循着何种规律?随时间的演变又具有哪些特征?等等,这些都是地磁学研究必须回答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7.
罗玉钦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8):3078-3090
在进行地震波模拟计算的过程中用有限的计算区域模拟地下无限空间,需要进行边界截断.为了在边界处不产生虚假反射影响模拟结果,需要引入吸收边界条件.本文采用的近似完全匹配层是一种新型非分裂完全匹配层,计算效率较高.同时相比于其他非分裂完全匹配层,其还具有不改变方程的形式、易于实现等优势.但是当入射波角度较大,边界吸收效果变弱,且残留在边界中的能量使近似完全匹配层变得极其不稳定.多轴复频移近似完全匹配层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善对大角度入射波的吸收并且提高边界的稳定性.通过实验模拟和矩阵特征值灵敏度来研究多轴复频移近似完全匹配层的吸收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吸收掠入波,而且对常规入射波的吸收也得到提升,同时拥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目前认为最好的生成零炮检距剖面的方式. 共反射面元 意指地下某一反射点邻近的一个反射弧段,该弧段在时空域内的走时响应称为CRS叠加面,该 叠加面可视为反射弧段上各共反射点(CRP)的时空域内走时响应的组合. 在一般的共反射 点走时关系基础上,引入两种特征波——Normal波和Normal Incidence Point波,就可以在 傍轴近似假设下,将CRP走时关系推广到反射点邻近的各反射点,将这些反射点的CRP走时关系 加以组合就得到了关于该反射点的共反射面元的走时关系. 考察从共反射点(CRP)到共反 射面元(CRS)的过渡,这一过程提供了CRS叠加的应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旋转中心的精确定位是重建高质量CT图像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的旋转中心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投影正弦图以180°为界限分成两组投影数据,计算出这两组投影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及其对应的探测器探元坐标,然后使用最大与次最大的互相关系数对探测器探元坐标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实际旋转中心坐标。本文所提算法完全基于原始投影数据,无需确定CT测量的几何参数,不用提前对投影数据进行插值运算就可以将旋转中心精确到亚像素级,精度更高,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角度热红外遥感的混合像元组分温度演化反演方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多年来热红外多通道遥感反演陆面温度的成果后指出, 由于通道间信息高度相关, 以及不能直接反演混合像元组分温度, 所以它的反演精度及应用价值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建立非同温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模型基础上, 指出热红外多角度遥感提供了直接反演组分温度的可能性, 但这是一个多参数的同步反演问题.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表明, 演化算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多参数同步反演方法. 热红外多角度遥感与演化反演算法结合有望实现组分温度反演精度达到1 K以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