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放大镜式地图的信息失衡问题,以分段比例尺变化函数为投影方法,通过Voronoi k阶邻近关系建立观察目标与其邻近目标之间的联系,顾及目标分布的均衡性与目标形变的易读性,提出了Voronoi k阶邻近支持下的目标分布均衡性控制参数、Voronoi区域面积约束下的目标形变易读性控制参数,给出了两种控制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以及用于生成放大镜式地图的目标选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使得放大镜式地图中出现的目标数量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在放大镜边缘处变形较大的目标不再被表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顺  李佳田  武昊 《测绘学报》2017,46(5):649-657
点模式及其趋同研究是揭示地学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量化空间相似性分布、诠释空间分布成因的重要方式。目前,点模式研究侧重于已知频率与随机分布的一元独立性检验、距离测度下单观测值的二元相关性分析,而针对集聚过程相关性,空间拓扑与非拓扑邻近、综合多观测值的点模式趋同量化研究顾及不足。据此,以空间邻近性聚类、局部相关的多指标评价为切入点,本文提出了一种Voronoi邻近关系支持下的点模式趋同提取方法。首先,以Voronoi邻近相关表集聚算法剖分出空间独立性点模式;其次,依据Voronoi邻近关系指数测度、样本分布均值与分布方差的趋同假设,使用拉普拉斯平滑算子评价趋同度;最后,依据λ截矩阵,提取出Voronoi邻近、非Voronoi邻近关系支持下的强趋同点模式。试验以云南省腾冲市居民点数据为算例,经与点模式构建的聚类方法对比、趋同度计算与强趋同提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多数传统高阶Voronoi算法复杂且运行效率低下,缺乏拓扑关系与多种邻近查询以及地理空间可视化交互与分析上的问题,该文借助Delaunay三角形天然优势,首先建立了一种k阶Delaunay三角形数据结构,利用k阶Delaunay三角剖分与k阶的Voronoi图存在的间接性对偶关系,提出了一种k阶Delaunay三角形数据结构的高阶Voronoi图的算法,并通过数据实验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易于理解,程序设计简单易行,提高了运行效率,有效支持地理空间应用与几何学与拓扑邻近查询,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地理可达性是研究评价各种服务设施布局及其服务域的重要指标之一,空间距离、交通便捷性、出行成本等是可达性测度的重要因子。由于医疗设施等公共设施通常以服务的公平性和覆盖性为目标,因此可定义居民点到最邻近医院的距离为地理可达性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基于GIS与Voronoi多边形的地理可达性计算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将地理可达性分析中的空间点对之间的距离计算简化为空间查询,方便了GIS应用,而且计算的Voronoi多边形在本质上就是最邻近意义上医院的服务域,即服务域内各居民点到该医院的距离就是最邻近距离。此外结合人口分布等属性数据,还可深入分析各医院的服务承载力,本方法为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地标提取是空间认知与空间知识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显著度量模型作为地标提取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地物外观、结构与语义的加权评价。顾及地物的空间分布形态和几何特征,从地物Voronoi图出发,提出复合Voronoi生长元高度、Voronoi k阶邻域缝隙及Voronoi k阶邻域可视性特征的地标提取方法,意在探索从个体到邻域的地标几何特征反映。设计实验并与已有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地物属性特征,由Voronoi图蕴含的几何特征能够有效地表征地标,降低地标特征选择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k阶Voronoi多边形划分的k阶数据场拟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k阶Voronoi图的离散点集的生成算法,挖掘了k阶Voronoi图的性质并加以证明;参照k阶Voronoi图的定义提出了k阶空间数据场的定义,并结合参考点利用其影响因子给出了低阶空间数据场的拟合函数通式;利用k阶Voronoi图对平面空间的平面区域最近邻近划分实现了对空间数据场的分割,从而将大量参考点集数据场化解为多个单元数据场的低阶拟舍,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场拟舍的难度;提出了合并拟合和叠加拟合策略,实现了将单元数据场综合为完整的空间数据场。  相似文献   

7.
挖掘了点集的k阶Voronoi多边形的性质以及判断存在性的方法。在k阶Voronoi多边形的存在性方面,主要通过大量实验归纳与性质分析,提出了距离概率判断法、递归归纳判断法、最近邻近判断法、作用域阻隔判断法等多种方法,论述了分辨率与存在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闫超德  郭王  白建军  贺添  赵姗 《测绘科学》2012,37(6):157-159
移动目标的最邻近查询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地理目标分布不均的情况,将离散点集的最大空圆参数引入到最邻近查询中,提出了最大空圆约束下的k-D树最邻近查询算法。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节点访问次数,减少距离计算次数,从而提高最邻近的查询效率。进而将该算法应用于移动目标的k阶邻近查询中,可以有效地减少移动点在三角网中的定位次数,改善k阶邻近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9.
首先在点Voronoi图的基础上,引进了空间目标的Voronoi图的定义,进而论述了空间目标Voronoi图在GIS中定义空间邻近及其邻近查询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保持空间分布特征的群点化简方法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艾廷华  刘耀林 《测绘学报》2002,31(2):175-181
群点目标隐含的空间结构化信息是空间分布分析、地图综合感兴趣的内容。对群点目标分布的信息内容区分为存在性、度量结构与拓扑结构,在Delaunay三角网及其对偶Voronoi图模型上对工量结构定义4个在量;分布范围、分布密度、分布中心及分布轴线,顾及视觉识别Gestalt邻近原则,运用三角形“剥皮”法,确立了非凸多边形所表达的群点分布范围,运用图像灰度表达群点分布密度并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分布中心。建立了Voronoi图动态重建进行群点化简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边界点和内部点的分开处理,较好地保持了4个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空间聚类是挖掘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现有方法难以处理几何、分布特征差异大的面群聚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要素分布密度的描述参数—聚集度,并设计了一种自然面群聚类方法。首先,分析了面要素分布密度的影响因子,定义了聚集度的概念,设计其计算方法并验证其有效性及优势;然后,基于聚集度和边界最短距离建立相邻面从属关系,识别聚类中心,完成初始群组的构建;最后,围绕群组特征设计了边缘检测和群组合并模型,实现了邻近相似群组的合并。试验表明,相较于最小生成树、强度函数聚类方法,本文方法兼顾几何特征、分布特征的复杂性,有效提升了自然面群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数字平顶山地理空间数据源”特点,简要说明了其数据集成的方法,并浅显论述了其在土地评估和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活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活动检测算法。这种新算法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尺度上计算用于语音活动检测的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得到稳健的语音活动决策。实验表明,新算法与ITUG.729附录B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语音活动,语音活动剪切率大为减少;同时新算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噪声,即使全局信噪比在10dB以下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拟性准则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郦苏丹  张翠  王正志 《遥感学报》2003,7(2):118-124
提出一种以似然差函数作为相似性衡量标准的SAR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根据SAR图像的强度分布特性,通过仿真,发现两个具有相同分布的均匀区域合并成一个区域后,它们的似然差函数近似与区域的大小和均值无关,而仅与SAR图像的视数有关。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相邻区域的似然差函数进行简化,获得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形式。选取一定的虚警率,计算出两个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边界的似然差函数的阈值。然后根据似然差函数和区域的形状的约束建立融合代价,使得所有可以融合的区域按照一定的顺序融合。当没有区域可以进一步融合时,就获得SAR图像的最终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光谱匹配分类方法以光谱相似性测度为分类准则,一种相似性测度只对应于光谱曲线的一种特征,用于光谱匹配分类效果并不好;组合不同类型的相似性测度能够有效改善分类效果,但光谱匹配分类往往忽略了相邻像元间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信息,提高光谱匹配分类精度,首先组合欧氏距离测度和相关系数测度,得到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其次通过加入空间乘子,得到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从而在光谱匹配分类中增加了空间信息约束。采用两组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相似性测度及组合相似性测度,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用于光谱匹配分类能够有效改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章硕  孙斌  李树涛  康旭东 《遥感学报》2021,25(5):1108-1123
高光谱图像能够获取地物精细的光谱诊断特征,但受限于多谱段分光的成像机制,图像各个谱段上光成像的能量不足,信噪比难以提升.高光谱图像噪声类型与强度的准确估计,是提升高光谱图像去噪性能的关键,也是优化其成像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现有高光谱图像噪声估计算法通常将不同类型的图像噪声作为一个整体,并未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噪声的区别.本...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连续性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道路提取方法需要初始信息,对窄道路提取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连续性提取道路的算法模型(RESC)。该方法根据遥感影像道路连续分布的特点,利用邻近像元空间自相关的先验信息提取道路,不要求预先提供种子点,自动化程度较高。实验分析和比较证明,该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算法从LiDAR点云中提取复杂建筑物屋顶面不完整、阈值难以设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点云空间分布的法向量密度聚类提取屋顶面点云方法。通过构建Delaunay三角网,计算建筑物LiDAR点云的法向量;在分析建筑物点云空间和法向量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定义一种邻域关系度量屋顶面点云之间的相似性,并利用提出的算法聚类建筑物点云,得到屋顶面片点云粗提取结果;通过构建屋顶面片缓冲区,经面片处理得到建筑物各屋顶面的完整点云。选取不同复杂程度的建筑物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提取复杂建筑物屋顶面点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能为建筑物三维重建提供可靠的屋顶面信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动态调整权重的光谱匹配测度的分类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影像、不同分类目的等自适应调整光谱距离和光谱形状测度在分类中的权重,从而达到正确分类的目的。通过对高光谱影像分类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同轨道拍摄的长条带卫星影像具有相同的误差分布特性,针对资源三号的标准景影像产品,提出了基于轨道约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首先,根据同轨相邻影像的偏移量计算轨道影像坐标系下的像点坐标;其次,通过同轨每景影像的RFM重新生成轨道影像的RFM,同时生成补偿格网;然后,根据基于像方仿射变换的RFM对轨道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最后,利用求得的轨道影像的仿射变换参数重新计算原始单景影像的仿射变换参数。利用不同地区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影像数据的试验表明,基于轨道约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以下简称轨道平差)在稀疏控制条件下,其精度明显好于单景影像平差的精度。在6控情况下,太行山试验区达到平面2.504m高程3.117m,在渭南试验区达到了平面4.061m高程2.895m。试验结果证明了轨道平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