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椿镛  刘琼林 《地震学报》2003,25(5):503-511
简要回顾了近4年来(1999~2002年)我国在地震构造方面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在地壳上地幔结构、活动断裂和大地震构造背景、地壳形变和数值模拟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大陆地震的范畴,因此,中国地震学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大陆地震上.中国在九五期间完成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大科学工程为地震构造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因此,4年来的地震构造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研究中国大陆地块分区地震活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宏生  刘杰  张国民  李丽 《地震学报》2002,24(6):569-578
依据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的划分,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通过地震应变积累释放的计算,研究了中国大陆各活动地块分区的地震活动性,初步探讨了各地块的地震活动阶段划分.此外,还对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的应用前提条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并对模型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云南2001年施甸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地区2001年4月10日至6月8日相继发生了4月10日MS5.2、4月12日MS5.9和6月8日MS5.3的施甸地震. 本文利用云南遥测数字地震台网的保山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使用SAM分析方法(即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采用地震应力预测的分析手段,对这个强震系列进行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的研究. 初步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活动的增强,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值t基本呈现增加的特征,但在强震即将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发生t减小的现象,符合我们早先研究发现的震前应力释放现象. 研究认为,在地震活动强烈的构造地区和有强震发生危险的经济发达地区或重要城市,开展强烈地震的应力预测应用实践,可以减轻地震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德国大陆超深钻井注水诱发地震的精确定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毅敏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2,24(6):587-589
2000年8月21日~10月20日,德国大陆超深钻井(KTB)进行了为期60天的新一轮注水诱发地震实验.在对KTB台网所记录到的2 700多次地震的原始波形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对其中的237次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定位时,先采用和达法剔除了误识的非KTB诱发地震事件;然后,使用大折刀法求得了台站偏差的最佳值,以及中误差和平均误差;最后应用Geiger法进行修定,从而保证了237个事件定位的中误差达到0.1 km的高精度.定位结果显示,在大于9.3 km(几乎是主井底的深度)没有发生诱发地震.这一现象表明,在这个深度,应力可能低于摩擦强度,以至于由注水引起的孔隙压力的变化不足以诱发地震;在这样的深度不存在可渗透的、取向恰当的断层.这个深度也可能是这一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的最大深度,即在这一相对稳定地区的板块内部,主井底已接近脆-延性转换带.并用实验室的结果和超深钻井中所观测到的热流值资料解释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地震学报》2013,(6):944
《地震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地震科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也登载一些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介绍地震科学及与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登载与地震科学有关的评述文章;反映地震科学及其有关科技工作动态.该刊为中国科技核  相似文献   

6.
《地震学报》2015,37(1):208
<正>一、《地震学报》是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以刊登地震科学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为主,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登载与地震科学有关的评述文章;介绍地震科学及与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反映地震科学及其有关的科技工作动态.二、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报》2015,(1):210
<正>《地震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地震科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也登载一些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径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介绍地震科学及与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登载与地震科学有关的评述文章;反映地震科学及其有关科技工作动态.该刊为中国科技核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关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和分析了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海域断裂活动性探测和地震构造...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报》2008,30(6):668-668
一、《地震学报》是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以刊登地震科学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为主.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登载与地震科学有关的评述文章;介绍地震科学及与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反映地震科学及其有关的科技工作动态.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全国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演化图像及其相关参数的统计结果,并结合大陆周围附近地区强震活动对其内部的影响等客观现象,对大陆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认为,中国大陆第五地震活跃期到2001年已经结束,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可能是中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Two key research projects in geoscience field in China since the IUGG meeting in Birmingham in 1999, the pro-ject of“East Asian Continental Geodynamics“ and the project of“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of Strong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Some details of two projects, such as their sub-projects, some initial research results published are also given here. Because of the large magnitude of the November 14, 2001 Kunlun Mountain Pass Ms=8. 1 earthquake,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some initial research results are reviewed for the after-shock monitoring and the multi-discipline field survey, the impact and disaster of this earthquake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Qinghai-Xizang (Tibet) railway and some other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近震电磁信息异常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应用电磁信息观测方法对未来地震三要素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报,对距辽中台200km范围内的几次典型震例,在震前的观测资料进行初步总结和研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GA attenuation, hanging wall effect and velocity pul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s =8.0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analyses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of main earthquake records. In the PGA attenuation study, records from 316 stations less than 1000 km from the surface rupture of the fault were used as a database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we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with some existing relationships that are widely used in mainland China, Chinese Taiwan and the US. At the same time, records from 28 stations less than 100 km from the faul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hanging wall effect and velocity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GA, PGV, spectral acceleration, and the velocity pulse peak,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addition, the large PGAs of the UD components observed in this event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study, some conclusions are develop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On January 10, 1998, at 11h50min Beijing Time (03h50min UTC), an earthquake of ML=6.2 occurred in the border region between the Zhangbei County and Shangy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In total 87 events with ML3.0 were recorded by Beijing Telemetry Seismic Network (BTSN) before March of 1999. Before relocation the preliminary hypocenters determined by BTSN showed an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25 km long and 25 km wide without any predominate orientation. The epicentral a…  相似文献   

15.
北川县城汶川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板震区北川县城现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后北川县城的震害特征,论述了北川县城地震后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并对造成各类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在总结震害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应加强研究的相关课题,旨在为今后的工程抗震设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EarthquakelosestimationbyusingGrosDomesticProductandpopulationdataQI-FUCHEN1)(陈棋福)YONGCHEN1)(陈禺页)LINGCHEN2)(陈凌)1)CenterforAn...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基本特征及区域稳定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南海北部陆缘断裂构造的格局及其活动性,提出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与邻区其它地震带有别的新观点,对该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强震构造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将该区划分为强活动、中等活动和微弱活动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18.
断层带土壤气的映震效能与地震短期预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系统总结了首都圈地区(115.0°─117.5°E,39.5°─41.0°N)近3年来开展的断层带土壤气观测研究的结果,评价了断层气异常的映震效能,分析了映震特征,初步建立了地震短期预报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January 10, 1998 Zhangbei-Shangyi, Hebei Province, earthquake has been the third large event of magnitude 6.0 and greater since the 1976 great Tangshan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7.8 in the northern China (33皛42癗, 110皛124癊). Before this event, there were only two events of magnitude 6.0 and greater occurred in or around the Tangshan area since 1976: the M=6.9 Ninghe, Tianjin, earthquake of November 15, 1976 and the M=6.2 Hangu, Tianjin, earthquake of May 12, 1977. The …  相似文献   

20.
郭丽娜      刘金龙  温卫平  杜轲  丁勇    林均歧  孙刚 《世界地震工程》2021,(4):064-72
本文整理了云南大理州"5.21"6.4级地震震害调研与科考过程的部分成果。穿斗木架构结构和框架结构是云南大理州在低矮建筑和多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两种结构形式。该研究基于震害调查结果,描述了地震过程中穿斗木架构结构和框架结构破坏的宏观现象,总结了两种典型结构的破坏形式,对震害成因进行了探讨。在此次震害调查过程中,科考人员还通过智能手机对结构基频进行了快速评估。在震后,研究人员对智能手机智能测振应用软件进行了更新,结合应用需求加入了测振地点和路线的地图信息,为震害调查与记录提供了便利。基于漾濞县震害科考与调研结果,为云南省穿斗木架构建筑及框架建筑的抗震方法与策略提出了建议,为震后建筑结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