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绕着渤海5800公里海岸线上,排列着40多个大中港口,这些港口分布在辽东半岛、京津唐地区、河北东部、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平均不到200公里就有一处。目前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码头已达1240个,其中投入运营的深水泊位达373个。万吨以上的泊位300个,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环渤海地区海港占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各行各业对水运(海运)的需求增长。港口吞吐量的变化,是这种发展的最直接的反映。1993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5亿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比上年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约306.8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6%。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两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上海港和宁波港,由于其集装箱吞吐量经过近15年来的高速增长,都已经成长为世界集装箱大港。文章利用现有集装箱港口体系理论,研究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港口体系,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未来的集装箱运输体系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是世界上少有的半封闭天然良港,水深域阔,应以建港为主;目前青岛港年吞吐能力己达8430万t,1997年吞吐量6916万t,集装箱103万TEU,具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各项条件。而在胶州湾建设跨海大桥后将会破坏湾内两个锚地和削弱港口功能,是胶州湾持续利用和青岛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目前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输体系。集装箱运输具有的巨大优越性已为世界各国航运界所公认。近一、二十年,集装箱海上运输发展极为迅速。集装箱码头不断增多,吞吐量日益增大,集装箱船日趋大型化。据1981年底的有关资料介绍,在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315个港口中,有941个集装箱泊位(另有滚装船泊位615个,载驳船泊位56个),集装箱吞吐量达4011万箱。1980年吞吐量为3651万箱。1981年比1980年增长9.8%。  相似文献   

6.
郑直 《海洋信息》1994,(7):10-10
近年来,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转运中心,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高不下。1993年港口吞吐量完成900万标准箱(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9%。1994年首4个月,新加坡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320.4万TEU,比1993年同期增长18%,超过香港而暂居世界第一位。首4月新加坡港到港船舶为31904艘、21733.7万登记总吨,其中集装箱船为6881.5万登记总吨,位居各类船型之首。可见,新加坡港目前仍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海港口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洪全 《海洋科学》2000,24(1):52-54
HARBOUREXPLOI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JIANGSUCOAST江苏省的海岸线,北起赣榆县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北岸启东市连兴港,全部地处苏北。大陆海岸线近900km,大多为淤泥质海岸,有滩涂700多万亩。目前,江苏仅有连云港一座大型海港,1996年实现吞吐量1583×104t。1997年底,江苏沿海海港货物吞吐量仅占全国2%(不含南通港),与江苏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随着“建设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沿海掀起了加快开发和建设海港的热潮,在建和拟建的中小型港口有射阳港、陈家港。燕尾港、大丰港、滨海港、中山港、烂…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处我国渤海西部,海洋资源丰富,临海优势突出,是天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环渤海地区的五大海洋资源优势中,天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在我国沿海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港口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港口密度最大。年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港口的1/3,其中天津港口占很大比重,199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6200万吨,占整个环渤海地区的1/4,除秦皇岛港为能源港之外,天津与大连港并列本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北部,为粤西的经济中心,又是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它濒临南海,背靠西南各省,地理环境优越。市区面积二十五平方公里,人口近三十万。湛江港年吞吐量约一千二百万吨,现有十五个码头,其中一个是五万吨级石油码头,有九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基本上实行机械化作业。这个港口水深浪静,万吨轮昼夜均可出入。在我国大陆沿海各大港口中,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虽然稳步发展,但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港口设施 目前东亚地区有4个世界级的集装箱枢纽大港,其中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各1个,而我国大陆沿海主要港口却未形成国际中转枢纽大港,使我国大量集装箱不得不在上  相似文献   

11.
△“国际港口学术会议及博览会”于1987年9月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业务方面的学术会议和展览会。钱永昌部长参加会议并讲话。展出期间美、日、荷、意、英、西德等十多个国际著名港口和我国沿海、长江约二十个港口单位参加了展出。总参展的国内外单位85个。  相似文献   

12.
·上海港 1996年上海港仍以绝对优势雄居榜首,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638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97万TEU,超过计划指标19.4%,比1995年净增44万箱,增幅高达29%,这一数字亦比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高出了4个百分点。目前从上海港始发的国际集装箱航线已达19条,集装箱航班多达335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有着18000多km 海岸线14000多km海岛岸线和近300km管辖海域的海洋国家,漫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延伸,大陆架宽阔,沿海港湾众多,尤其具有珠江、长江两条航运发达的入海河流,构架了我国江海衔接、水陆中转、腹地物资集散和对外开放的江海型港口群,依港造城,以港兴城,形成了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新态势。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沿海大中型港口已逾100个,在港口分布上,泊位数以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四省市为多,万吨级泊位数以上海和广东二省市最多,最大靠船能力达10万t级的港口有大连港、秦皇岛港、…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的我国海上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运输是世界海洋运输的一场革命,它彻底改变了海运对杂货运输的传统方式,实现了海洋运输的信息化、门对门和高效率,从1975-1995年的20年内,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而世界集装箱船舶也由1975年的624.24万吨发展到1993年的2844.9万吨,年增长8.8%。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航运业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世界海运的发展趋势,我国于1978年首先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墨尔本集装箱定期航线,到1996年我国已拥有各类集装箱船舶和专用船舶1000余艘,集装箱航线也遍及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我国集装箱运力90…  相似文献   

15.
京唐港,原称唐山港,即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北方大港”。京唐港始建于1989年,1992年正式对国内通航,1993年与北京市达成协议合资建港,易名为京唐港,并于同年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目前,京唐港拥有8个万吨级泊位(其中3.5万吨级泊位1个,回.5万吨级泊位7个),年综合通过能力780万吨。自1993年对外通航以来,京唐港吞吐量以每年76.82%的速度迅速增长,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增长速度仅次于营口港。1996年港口完成吞吐量450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23位。1997年因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出口量锐减,港口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林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外贸出日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货流发生地和消化地之一。随着港口在物资进出口特别是外贸进出口的作用日益突出,港口运输体系合理布局问题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综合运输网的规划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东北地区海港运输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东北地区南濒黄、渤二海,海岸线绵长,优良港湾众多,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东北沿海已建成以大连港为主,以营口、丹东等中小港口为辅的同国内沿海各港口及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渤海地区被称为“金项链”经济区。这条“金项链”北起丹东,东南至青岛,海岸线5800多公里,排列有18个地市,面积68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被人称为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三引擎”。一是交通便利,港口、铁路、公路密度均为全国第一。沿岸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40多个港口,平均不到3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其中吞吐量超过  相似文献   

18.
英国港口联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港口联盟由19年港口组成,遍及英伦三岛工业中心,年吞吐量超过1亿t.占全英海运贸易量的1/4。本文简要介绍了联盟港口主要经营项目和港口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科学管理及安全生产等特点。他们许多港口运行、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迅速发展中的秦皇岛港,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和世界上最大的煤港。秦皇岛港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少有的天然良港。目前秦皇岛港已有十三个泊位年吞吐量已达三千多万吨,仅次于上海、大连港之后,居全国第三位。秦皇岛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咽喉,陆上交通十分便利。京哈铁路横贯市区,  相似文献   

20.
上海目前建成我国首座‘水下环境条件模拟实验室’。这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装备已走在世界前列。 据我国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介绍,实验室将用于研究海上救助打捞,港口码头建设、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