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毓川 《华北地质》2005,28(4):193-193
《地质调查与研究》用出版专辑的形式庆祝沈保丰研究员七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周年很有创意,是送给沈保丰先生最好的礼物。沈保丰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他献身我国地质事业五十余年,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他学术思路宽,特色性强。他能紧密围绕国家对紧缺矿产资源,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创新,得出独特的见解,如在地质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的《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专题研究中,他从地壳演化和构造环境的角度,探索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与成矿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书要览     
新书要览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白瑾等,地质出版社,1993,16k,223p应用现代地质学原理,特别是板块构造理论,总结了我国大量前寒武纪地质成果,从全国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以热构造分析为主线,从构造岩组合特征、区域构造样式、古地热状态和...  相似文献   

3.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现代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有着良好的条件和优良的传统,前寒武纪岩石在中国大陆上有广泛的分布,保存了从3800Ma到543Ma较完整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记录,并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我国前寒武纪研究的历史,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巨大进展。概述了中国前寒武纪时期的大陆,特别是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克拉通进行了对比。指出前寒武纪地质学在研究地球科学中仍然处于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研究前寒武纪超大陆汇聚与裂解及前寒武纪成矿区带的划分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工作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该文概述了目前国外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1)地球早期地壳演化;(2)研究前寒武纪成矿怍用的新思路;(3)地球上最古老的矿物岩石年龄和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地质学;(4)大陆下地壳麻粒岩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变质岩分布地区主要包括太古宙克拉通、元古宙活动带、古老地台区、显生宙活动带及洋底变质带,但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地区。近年来研究表明,成矿作用是地壳演化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分布在浅部的大量矿产,往往反映了初始地壳和地幔成分的信息。岩石圈地幔、地壳成分的不均一性、地壳演化在世界各地的多样性,伴随的成矿作用也有差异。地质记录全球有三个地壳增长期(均27—30、18—21、6—10亿年),都在前寒武纪,也就是太古宙、元古宙是地壳的主要增长期。Cordini 认为,在35亿年前形成的大陆地壳数量有限,约45%地壳在太古宙增长,55%地壳增长在元古宙。大陆地壳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60年代,以海洋地质研究所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推动了地质学思想和方法的革命。70年代以来是以大陆地质为中心的20年。大陆地质的核心问题是深部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这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因为前寒武纪时产生了绝大多数大陆地壳,而深部地质实际主要是被改造了的前寒武纪岩石圈。  相似文献   

7.
陆松年 《地质论评》1996,42(4):311-316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前寒武纪岩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用资源。前寒武纪还是大陆地壳生长的主要时期,大陆地壳的形成、成因、演化过程及其模式是地球科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出露地表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已成为研究深部地壳的窗口,为岩石圈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信息。而生命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则必须依赖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生命化石记录进行研究。纵观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前寒武纪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其它分支学科无法替代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根据最近几年出版的国外有关书刊及我所和地矿部情报所等单位的出版资料综合而成的。全文共分下列五部分。一、前寒武纪地质工作已引起各国地质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研究浪潮不断高涨。二、国外前寒武纪地质工作的主要特点。三、目前国外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一些主要动态。 (一)前寒武纪长英质片麻岩成因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认识地壳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寒武纪地质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评《恒山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田永清(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李江海、钱样麟合著的《恒山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经《华北地质矿产杂志》编辑部编辑,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山西地球科学丛书”出版,这是对山西省前寒武纪及变质地质研...  相似文献   

10.
一、前寒武纪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目前,一般认为地球的年龄是47-45亿年,最早的地质旋回开始的时间是40亿年,而地质历史和生物发展发生根本变化的寒武纪下限是5.7-5.5亿年,对从最早的地质旋回开始到寒武纪起点这样一个长达34亿年、占地球历史八分之七的前寒武纪的研究已被人们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前寒武纪的研究,特别是前寒武纪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关系到地球和地壳的形成与发展、大气圈和水圈的产生与变化、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第二版),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白莲等著(ThePrecambrianCrustalEvolutionofChina,BaiJinetal.),地质出版社于1996年11月出版。该书是为迎接1996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完成“中国前寒武纪地壳的拼接和生长”的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之后,作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而出版的。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中地质时代的七分之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构造发展阶段,在地球中蕴含矿产资源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基础地质理论方面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我…  相似文献   

12.
《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一书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白瑾研究员等著,1997年5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为《山西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铜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研究专题部分成果出版的。中条山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之一,中条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和矿产,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该书的出版将对中条山地区的基础地质、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出共分六章,以较详实的野外调研材料和精确的测试数据,论述了中条山地区早中太古代的建造和构造热事件以及中晚元古代建造和地壳演化。作者在研究中条山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前寒武纪研究中几个重点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强调应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其中包括在古大陆上进一步识别始太古代地壳和深化对古老地壳组成及特点的研究;对我国古元古界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的南华系建系进行了分析;对孔兹岩系,榴辉岩相变质和 蛇绿岩等疑难地层和疑难地质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应在进行微区测定的同时,深入对测年对象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前寒武纪超大陆和超大陆事件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强综合地层学方法的研究,立足于实际,重点解决我国几个古大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超大陆中的位置,同时强调微大陆体地史演化对研究造山带和古大陆复原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重大地质事件所引发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一、前寒武纪地质的一般特点前寒武纪占有地质年代的7/8,前寒武纪地体在各大陆广泛分布,其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如Fe、Au、Cu、Pb、Zn、Cr、Ni等,所以它的研究对于了解地壳和大陆及海洋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对于开发矿产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但长期以来对地壳早期的历史了解很差,过去只存在着所谓“泛地槽”的概念,但自二次大战之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对前寒武纪地壳早期历史的研究成为许多地质学家的注意中心,研究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全球性。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沈先生长期致力于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学问、学识、学养广为业界所赞誉。先生虽已过鲐背之年有六,仍勤于工作,笔耕不缀,亲历亲为指导第二代全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不断有诸多重要成果问世,其成就令人敬仰,其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6.
经国家科委批准,从1997年起,《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更名为《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更名后的《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是由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一种前寒武纪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新刊物。《国外前寒武纪地质》创刊于1978年,是为适应当时我国地质工作形势和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情报类刊物,19年来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有价值的地质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如今面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原刊已很难满足要求。为此,经地矿部报请国家科委批准,在原公开发行的帼外前寒武纪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今年,《PrecambrianResearch》刊物出版了斯里兰卡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成果专集(Vol.66,No.1—4期),共分三部分20篇文章。从这些成果看,他们采用新的地质理 论和地质构造分析、同位素地质、地球物理、PTt轨迹等方法,对斯里兰卡的前寒武纪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使斯里兰卡的地质研究程度提高了一大步。斯里兰卡,除了沿海地区有少部分显生宙地层分布外,整个斯里兰卡岛都是由前寒武纪岩层所占据。斯里兰卡成了下地壳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斯里兰卡的变质岩系斯里兰卡最高级变质岩占据的岛区,对变质岩系的划分,由于该岛变质岩变质深…  相似文献   

18.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中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以下简称为铁建造)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早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岩层中。它不仅是早期地质体的重要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地质环境及地壳演化的特点;更重要的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前寒武纪铁建造是铁矿石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这类铁矿的储量约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除铁矿外,有相当数量的金矿与前寒武纪铁建造有密切的空间、时间和成因的关系。北美最大的金矿-霍姆斯塔克金矿,从1878年建厂到1979年为止,已生产黄金1120吨。霍姆  相似文献   

19.
浙闽前寒武纪基底地壳的形成和增长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洪飞  沈渭洲 《地质论评》1996,42(3):232-238
对浙闽地区变质岩Sm-Nd及锆石U-Pb年龄资料研究后认为,浙闽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地壳基底,还可能存在晚太古代古陆核,基底地壳具有幕式增长的特点,经历了2400Ma(早元古代)1800Ma(中元古代)和1400Ma(中元古代)三个主要的地壳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20.
目前,深部陆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跨学科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通过高级角闪岩相到麻粒台相的地壳剖面,不同于捕虏体和地球物理方法提供的资料,它是提供直接洞察深部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窗口。通过对这种地体构造、变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中、下部地壳的地质作用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中下地壳有更深刻的认识。而斯里兰卡岛是研究深部地壳的最好地区之一。斯里兰卡岛,面积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在该岛上,除了在岛的西北部狭窄海岸是被中新世石灰岩和钙质砂岩覆盖之外,主要是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图1)。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