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地 《辽宁气象》1995,(4):42-42
本刊讯 山洪泥石流是辽东半岛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由辽宁省气象台主持的“辽东半岛山洪泥石流规律及预测研究”历时7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张延治 《气象》1991,17(1):43-46
山洪泥石流是辽东半岛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分析了泥石流与长,短历时暴雨的关系,计算了诱发泥石流暴雨的定量指标,从而为预测泥石流灾害提供一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按天气尺度划分属于中尺度系统。本文用中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和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揭示出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的活动规律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寻找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按天气尺度划分属于中尺度系统。本文用中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和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揭示出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的活动规律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寻找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我们根据辽东半岛诱发山洪泥石流短时特强暴雨成因研究结果,按高空100hPa环流特征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分为日本高压型、大陆高压偏北型、大陆高压偏南型、前倾槽型等4种类型,并选择了高、中、低空各层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多项综合预报因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山洪暴发气象条件及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黑龙江省实际水文气象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山洪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同全省暴雨分布相一致;山洪暴发前3h、24h、及前10天降雨量为有效关键时段,寒冷的气候条件,森林过度采伐对山洪暴发影响关系很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气候明显变暖,暴雨次数也明显增多;根据山体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的原理结合黑龙江省山洪发生特点,提出了山洪发生的概念模型及权重指标和山洪发生的等级。  相似文献   

7.
利用六盘水市1957-2006年降水资料,分析暴雨、连续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山洪及滑坡、泥石流成灾特点,为科学预报、防灾减灾及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暴雨和冰雹是甘肃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时常造成危害。暴雨可以引起河流泛滥,局地暴雨形成的山洪、泥石流也会冲毁小型水库、农田、道路、房舍。冰雹对农作物常可引起严重的灾害,受雹灾的农田面积全省每年平均约有  相似文献   

9.
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80年以来发生在辽东半岛山区诱发较强的山东泥石流的特强暴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大中小尺度,高中低纬度,高中低空气天气系统的配置和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其成因,发现特强暴雨在热力条件方面与一般暴雨的差异不甚明显,都必须在低空暖湿空气输送和辐合而造成深厚的准饱和的大气层,其差异主要表现为特强暴雨低层的强辐合和高层强度辐散叠加而引起强烈垂直上升运动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干旱气象》2021,39(1)
一、8月暴雨连续侵袭陇东南,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8 月1—20日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流域及周边地区连续出现3 次暴雨天气,累积降水量均超过230 mm,较常年同期偏多3.2 ~4.5 倍,均为历史同期最大值.三流域各县(区)累积降雨量(除宕昌外)、降雨日数、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居1961 年以来同期第一位.大范围暴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2005—2019年辽宁省1639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2017年辽宁省30 m分辨率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山洪沟资料以及风险普查数据,对辽宁暴雨诱发山洪灾害风险区划进行研究,并将风险区划结果与历史山洪灾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山洪灾害与降水相关性统计发现,6 h暴雨作为辽宁省山洪致灾因子更为合适,因此构建了6 h综合利用分级暴雨强度及暴雨频次精细评估暴雨致灾危险性;山洪沟沟口高程、沟床比降及河网密度等资料可有效评估山洪孕灾环境敏感性;人口密度、耕地比例两个风险暴露度指标以及灾损敏感系数可大体评估承灾体的易损性;与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和频率分布对比,山洪灾害的高发区与在本次风险区划高风险区基本吻合;精确到每个山洪沟风险区划的结果,提高了山洪灾害的风险区划精度,为辽宁暴雨诱发山洪灾害精准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冷空气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梁军  陈联寿  张胜军 《大气科学》2008,32(5):1107-1118
Matsa(0509)是直接登陆辽东半岛的变性台风,利用MM5v3模式对2005年8月8~9日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敏感试验研究冷空气对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热带气旋外围,对辽东半岛地区对流云团的强度、上升运动及其降水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流层中下层弱冷空气和对流层中上层较强冷空气的作用,使辽东半岛地区的回波强度和上升运动明显加强,有利于半岛地区暴雨增幅,其中对流层中上层较强冷空气对辽东半岛暴雨的作用显著。无冷空气影响或对流层中下层强冷空气作用时,辽东半岛上空的上升运动和回波强度明显减弱,强对流维持时间短,半岛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每年夏季受季风影响,在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及低涡低槽等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常出现暴雨天气和洪涝灾害,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重大次生灾害,并给农业、林业、交通、旅游等行业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常出现类型不同的暴雨,如华南前汛期暴雨、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西南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与暴雨强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兰州市区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兰州市区山洪灾害和强度暴雨的时空分布、产生强度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及山洪灾害和暴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临界降雨量指标,提出了防治对策,这对我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灾害损失等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2011年6月6日发生在黔西南州望谟县的特大暴雨山洪地质灾害影响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这是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打易镇及其附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1 h雨量阈值为35 mm左右、2 h累计雨量阈值为140 mm左右。望谟河上游的打易雨量站开始出现强降水的时间与望谟河中段(望谟水文站——县城)水位暴涨、超警戒水位的时间差为2 h左右。造成这次重大灾害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首要原因是短历时突发性特大暴雨,降雨时间短、强度大,引发了特大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其次是地理及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6.
1引言暴雨是吉林省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突发性和强度大等特点,不仅可以引发局地洪涝,还可以引发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预报,及时服务"是气象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通化地区处于吉林东南部山区,地形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是吉林省暴雨多发区。据统计,通化地区绝大多数暴雨集中在7-8月份,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19年新疆86县(市)暴雨山洪灾害的5个灾情要素数据(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牲畜死亡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采用比值权重法和无量纲化线性求和方法构建暴雨山洪灾害灾损指数,根据灾损指数的不同阈值范围将暴雨山洪灾害定量划分等级,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新疆暴雨山洪灾害主要出现在伊犁州、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其中伊犁州伊宁县、巩留县、霍城县和尼勒克县最重,伊犁州暴雨山洪的致灾危险性与其暴雨日数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2)新疆暴雨山洪灾害发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夏季6—8月危害性最大,其中灾害出现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在7月最多(与降水相关性最大)。(3)近59 a来新疆暴雨山洪灾害的强度呈上升趋势,年灾损指数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暴雨山洪灾害的强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明显增加,其年际变化与3—10月降水量、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97年8月19日夜间至21日08时受9711号热带风暴的影响,辽宁大部分地区降大暴雨,并伴有7~9级大风,鞍山、盘锦、丹东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图略),其中鞍山东南部岫岩县出现山洪泥石流,沈阳中心气象台提前48h发布大暴雨警报。由于受热带风暴暴雨和大风的共同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倒伏,果树落果,房屋倒塌等等,全省直接经济损失可达64亿元。  相似文献   

19.
《青海气象》2010,(3):77-83
<正>一只白色的圆形钟表静静地躺在泥淖中,时针停在了23时40分。2010年8月7日23时20分,一场特大暴雨突降甘肃舟曲,20分钟后,山洪泥石流咆哮着从北部山上横冲下来,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  相似文献   

20.
触发重庆山洪灾害的典型环流和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中  陈艳英 《高原气象》2007,26(3):609-614
通过对触发重庆山洪灾害的31次区域性暴雨的特点以及产生重庆区域性暴雨的典型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山洪灾害主要是强降水引起的滑坡、局部泥石流和小溪流的洪涝等灾害,其危害极大;(2)诱发重庆山洪灾害的典型区域性强降水主要出现在5~9月,其中7月出现频率最大;(3)绝大部分区域性强降水过程产生前,在500 hPa中、高纬地区上空形成两脊一槽型(占52%)或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占42%);(4)高原槽(高原切变)、高原涡、副热带高压、西南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等为其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