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汽船 1819年,美国的蒸汽动力船“萨班那”号首次从美国横渡大西洋至英国。这条船重约300吨,长约72米,以扬帆航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经现代化改装后,已成为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船。该船排水量5600吨级,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始,该船已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发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正在兴起一股水下考古热。而这热潮的兴起却缘于——十年前的一艘“海盗”船1985年春天。某日。南中国海夜色黑如锅底。一艘英国打捞船在悄悄行驶。它“光临”此地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时隔不久,该船载满从海底捞起的数万件中国瓷器和125块金锭悄然离去。船长米歇尔·哈彻把这批文物弄到手后兴奋至极。但  相似文献   

4.
“弗拉姆”号探险船是挪威著名探险家南森先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南森先生生活的19世纪末期,还没有人驾船穿越北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北极地区常年冰天雪地,南森先生设想建造一艘能够在冰冻的北极海面航行的船只,这艘船既能顶住冰块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又能在冰上漂浮通过北极。南森设计了一艘不同寻常的船,没有龙骨,底部是半圆形的,好像半个鸡蛋壳。看到这种怪模怪样的船,有人认为,乘这种船到北极等于自杀,一定会重  相似文献   

5.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莫知 《海洋世界》2011,(12):40-43
今天人们能记住贝格尔号,几乎完全是因为达尔文.但是当时在船上,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算是老几,甚至没有人正眼瞧他——似乎和今天初来乍到的大学毕业生遭遇一样.1831年10月末的一天,一艘长近30米的近海帆船停靠在英国的普利茅斯港.这艘貌不惊人的船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叫做贝尔格号.不过这次,贝格尔号整装待发并非执行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8.
青岛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是一艘在我国海洋界乃至世界海洋界知名度颇高的海洋调查船。这艘船的建造和开发使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这艘船的开发使用逐步走出困境,奔向繁荣的过程。“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开发使用的实践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这艘船的开发使用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促进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1.投入巨资建造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缘何一度大部分时间停泊码头,生存难以自保…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第一艘大型快速远洋邮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情况及原因,直至今天,仍在继续受到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关注。“泰坦尼克”号已在大西洋海底静静地沉睡了70多年。1985年。美国深水研究专家罗伯特·巴拉尔特,在距纽芬兰东南方680公里的水下3795米处,发现了该船的残骸,他借助遥控水下摄影仪拍摄下数张照片。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鱼雷是海上作战常用的武器,舰船若被它击中,就会船毁人亡。也许你不相信,在宽阔深邃的大海里,竟生活着一种“活鱼雷”,当它暴怒时,会袭击过往船只。英国有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船,曾经遇到过这种“活鱼雷”,差点被撞毁。一天,“巴尔巴拉”号油船正在大西洋洋面上正常  相似文献   

11.
新年文告     
2006年末,我有幸登上停靠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正为新航次备航的“大洋一号”船。团岛码头停泊着数艘海洋局的名船,与“大洋一号”船头对头泊着的,是大名鼎鼎的“向阳红九号”;薄薄的海雾中,还有几艘中国海监船。走在码头狭长的船坞上,看着这些为我国海洋事业立下了汗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深海钻探船进行世界大洋海底地质的研究工作已25年了。1984年前这样的船只是“格洛玛·挑战者”号,而在近年内为“乔德治·决心”号。这两艘船中的每一艘船在自己的时代都是最现代化的海上科研大学,世界上没有一个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装备能与之相比拟。在这样的科学海上机构中,在2个月的时间内(钻探船每一航次的一般延续时间),繁忙的工  相似文献   

13.
李丽 《海洋世界》2012,(5):54-57
被冠以"活鱼雷"的剑鱼20世纪40年代,英国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轮在大西洋行驶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细长黑色物体往船体撞来,一声巨响之后,船裂开了一个口子,海水涌了进去。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9日,美国海军“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中最新的一艘“普雷布尔”号在波士顿开始服役,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序列。继“普雷布尔”之后,美国海军还计划建造11艘“宙斯盾”驱逐舰,其中6艘正在建造中。“普雷布尔”号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英格尔斯船厂建造,于2001年6月12日在该厂命名,是美国海军第六艘以“普雷布尔”命名的舰艇。爱德华·普雷布尔准将(1761~1807年)是美国海军和商船界的先驱。1779年,普雷布尔在麻省担任“保护者”号舰舰长。1781年,该舰为英国所捕获,他被关入监狱。被…  相似文献   

15.
自有海战以来,水面舰艇一直统治着海洋,大炮巨舰是水面决战的主力.水面舰队决战制胜乃天经地义。1620年,荷兰人科尼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利用空气净化系统的作战潜艇以来,经过漫长的探索与发展。1901年10月,美国组建了由5艘“霍兰1”号潜艇的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德国潜艇即在英国水域击沉英国巡洋舰“导航者”号。接着,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多佛尔海峡伏击1小时,连续击沉英国3艘巡洋舰。潜艇的威力使各国为之震惊,使大炮巨舰主义受  相似文献   

16.
日前,我国首艘自行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据悉,该船是具有综合导航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的远洋综合调查船,它的建造将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22日,日本海上保安厅二十多艘军舰和十几架海军战机,在东海将一艘不明国籍的船只击沉。日方的理由是该船极像东北亚某国的间谍船,一口咬定是该船首先开火,而日本军舰出于“正当防卫”才将其击沉。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姑且不论,仅就事件本身而言,日本公然在东海使用武力,将不明国籍船只击沉,确是颇值得玩味的。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世界海战史,有这样一艘战舰:它在海战中没让对手占到便宜,却受国际法的无形逼迫而走向自我毁灭。它便是名噪一时的纳粹德国海上袭击舰“斯佩伯爵”号。1939年12月13日,在南大西洋航线上击沉了9艘英国运输船的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于南美拉普拉塔河口外海域遭海军准将哈伍德率领的英国 G 搜索舰队截击,双方随即  相似文献   

19.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20.
一艘满载480吨润滑油的船与一艘大货轮相撞沉没,长达几海里的飘浮油带随风在海面上飘移、扩散……海难发生今年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欢度自己节日的喜庆日子。可对浙江省普陀沈家门“浙普渔油31”号船来说,却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灾难之日。凌晨4时10分许,浓雾笼罩着海面,载重吨只有500吨的“浙普渔油31”号船自大连港开航,装载着 N46润滑油209吨,40CA 柴油、润滑油271吨正驶往龙口港途中。当船航行至老铁山水道东口约38°30′N,12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