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西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矿化蚀变分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斌 《地质与勘探》2015,51(3):496-506
对滇西镇康芦子园矿床进行了地表、地下工程编录及蚀变-岩相填图,在分析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取II号矿带,依据其6个中段的开拓工程对矿(化)体特征和矿化蚀变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矿体成矿元素在倾向和垂向上均具有Zn、Pb→Pb、Zn→Pb、Zn、Cu→Pb、Zn、Cu(Fe)→Fe、Cu(Pb、Zn)的分带规律,对应的矿化类型依次为大理岩型硫化铅锌矿→矽卡岩(绿泥片岩)型硫化铅锌矿→矽卡岩型黄铁黄铜矿→矽卡岩型磁铁矿,对应的蚀变带依次为碳酸盐—绿泥石化带→碳酸盐—石英—矽卡岩化带→矽卡岩化带→矽卡岩—黄铁矿化带→石榴子石矽卡岩化带。总结了矿化蚀变水平和垂向的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床的矿化蚀变综合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2.
叶勤富  苏航  张登敏 《矿物学报》2021,41(6):635-642
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锡锌多金属超大型矿床是滇东南3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铜街—曼家寨(铜曼)矿段是矿区最主要矿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矿山地质资源逐步被消耗,寻找可接替资源是当前矿山紧迫任务.本文研究表明,铜曼矿段内"低品位矿化废石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巨大,具有重要开采价值.通过该矿段地质勘探与生产的总结,发现"低品位矿化废石资源"与锡锌多金属工业矿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下寒武统新寨岩组第2段和第3段碳酸盐岩夹片岩是最有利的赋矿地层,其中工业主矿体周围、大理岩与片岩层间剥离断层带和断层破碎带是该类资源的主要矿化类型."低品位矿化废石资源"与工业矿石矿物组成和金属矿物嵌布特征基本一致,仅矿石矿物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该类资源以夕卡岩型硫化矿石为主,其次为大理岩型和片岩型硫化矿石;矿石中Sn、Zn和Cu等3个矿化元素均呈较好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有价元素在矿石中共生关系密切.此外,矿区平面上成矿元素分带明显,由西至东,Zn逐渐变低,Sn和Cu则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由北至南,呈现Sn-Cu-Zn(北部)→Zn(中部)-Sn-Zn(南部)变化趋势.该研究成果为都龙矿山"低品位矿化废石资源"开采和富集回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藏尼雄矿田日阿铜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尼雄矿田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中部隆格尔南木林岩浆岩带的北侧.日阿铜矿床位于尼雄矿田的东南端,矿体产于晚白垩世侵入岩与下拉组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主要矽卡岩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蛇纹石、金云母、绢云母、硅镁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矿区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次为钙铝榴石;辉石以透辉石为主;金云母明显富镁贫铁,且富含挥发分F;闪石类矿物属钙角闪石系列;绿泥石富镁贫铁.推断成矿流体大致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①干矽卡岩阶段,高温(>450℃)、低pH值、氧化-弱氧化;②湿矽卡岩阶段,温度降低,pH值和氧逸度逐渐升高;③氧化物阶段,温度进一步降低,pH值升高(碱性),氧逸度则呈降低趋势;④石英硫化物阶段,中等温度(200~300℃),高pH值(碱性),低氧逸度;⑤碳酸盐阶段,低温(160~203℃),低pH值,低氧逸度.此外,矿区还存在多金属矿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安徽贵池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集区。研究区矽卡岩化与矿化发生于碳酸盐岩地层与花岗闪长斑岩间的接触带中,蚀变及矿化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特征。水平方向上,靠近岩体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含量较高,远离岩体的矽卡岩中透辉石含量较高;靠近大理岩带发育钙铁辉石矽卡岩,远离大理岩带的灰岩硅化较强。垂向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角岩带、钙质矽卡岩带和镁质矽卡岩带。矿物成分研究表明,靠近岩体处氧化性较强,石榴子石的钙铁榴石端员含量高;铜多富集于含石英脉的岩体、距岩体略远的矽卡岩、角岩或大理岩中,而锌多富集于硅化灰岩及远离岩体的矽卡岩中。研究表明,该矿床中蚀变矿化经历了进变期和退变期,包括接触热变质阶段、进化交代阶段和早退化蚀变阶段、晚退化蚀变阶段。其中,大规模的黄铜矿化主要发生于早退化蚀变阶段,且在岩浆演化晚期进一步富集于斑岩石英脉中。  相似文献   

5.
舍索铜矿区属冈底斯金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铜,伴生有用组份有银、金、铅、锌、钼等,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该铜矿床是侵入体产生的热与含矿汽水溶液共同作用的结果,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是该区主要赋矿层位,铜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中,次为透辉石英角岩中,极少量赋存在碳酸盐岩类岩石中。主要找矿标志是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与大理岩,结晶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与大理岩呈互层状产出的透闪透辉石英角岩分布区、表生氧化带内的孔雀石及铜兰的分布区、表生氧化带内铁帽分布区。矿化蚀变以矽卡岩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局部发育较强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闪石化等。矿区共发现3条矿化群,共圈出7个矿体。  相似文献   

6.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矽卡岩铁多金属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该地区属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主要与印支期(204~237Ma)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关;控矿地层包括蓟县系狼牙山组大理岩、硅质岩,奥陶系-志留系滩间山群大理岩、碎屑岩、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石炭系结晶灰岩、碎屑岩等.区内发育3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镁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以前者为主.钙矽卡岩常伴生Fe、Cu、Mo(Pb,Zn)矿化,镁矽卡岩主要伴生Fe矿化,锰质矽卡岩则伴生Pb、Zn(Ag)矿化;矿石矿物组合多种多样,矿化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内接触带侵入岩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与矽卡岩类型一起构成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成矿带内,受一撮毛碱长花岗岩体及相关花岗斑岩岩体控制。矿体产出于花岗斑岩和大理岩的接触带及层间破裂带内,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锌矿体。组成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和闪锌矿;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矽化、角岩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其中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是区内的主要找矿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岩浆演化和上部热液交代碳酸岩地层,并在矽卡岩带内形成矿化体和矿体。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确定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板厂铜矿床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郎坪群细碧岩类及秦岭群大理岩类。矿体地表呈带状分布,倾向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叠瓦状重复出现。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层随含矿地层硅质岩展布而展布。对24种微量元素编制的配分图解中可以看出矿化层、矿化硅质岩、无矿化硅质岩、无矿化大理岩中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发现矿化硅质岩中碳酸岩条带δ18 O结果为18.809‰~21.572‰,和海底喷流沉积δ18 O范围相近。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板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成因为海底喷流沉积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银洞子铅锌矿床成矿背景、矿体的空间赋存规律及特征。分析了地层、岩浆和构造控矿因素,即矿化围岩为大理岩、硅质大理岩及角岩;矿化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大部分矿化均赋存在背斜、向斜的轴部及其附近。区内硫同位素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反映了矽卡岩型矿床硫同位素的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的细脉浸染型及热液充填型矿化的出现是较晚期中温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吉林省汪清县太平岭铁矿矿体呈带状赋存于含矿矽卡岩带之中。矽卡岩带呈不规则带状沿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与二叠系庙岭组大理岩接触带展布,产状严格受岩体与地层接触带控制。矽卡岩主要为钙铁榴石矽卡岩,其次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及绿帘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11.
李兰英 《地质与资源》1996,5(4):315-315
<正>塔沃矿床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北部。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和泥盆纪碳酸盐地层接触处的钙—硅酸盐矽卡岩和石英白云岩中。在交代石英岩、花岗闪长岩和主矿化带附近的弱矽卡岩化灰岩中,可见低品位矿化。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或旋卷状,平均倾向为南西38°。矿体在1720m处见有露头,向下倾伏深度达800m。矿化作用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矿前和矿后断裂,二是容矿岩石的位置。断裂控制着容矿岩石的分布,容矿岩石为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矿质成分。控矿的主断裂为“Vedushy”断裂,其走向为北西西,倾向南西,宽度变化范围为5~70m。许多证据表明该断裂为矿化前形成,控制矽卡岩矿化作用。容矿岩石也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种关系可通过地下勘查和矿床的统计地质评估得以证实。在该区,对金矿化最有利的两种容矿岩石为辉石矽卡岩和石英碳酸盐。  相似文献   

12.
蟠龙峰铁矿床铁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和白沙河组大理岩的接触带处,在该接触带内,分带现象明显,矿化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矿床的层控特征明显,显示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特征.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矿化阶段和成矿期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建立了该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不金可铜矿床赋存于石炭系上统白家店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现地表已控制二个矿体,长约200~ 600m,宽约2~3m,控制斜深达100m,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铜矿矿石和氧化矿石(孔雀石);Cu品位0.46%~8.08%,TFe品位为4.92%~25.70%.在已控制矿体部分的外围,特别是白家山组地层中与花...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驰名中外的湘黔汞矿带,由数十个具有一定层位的层控矿床组成。大硐喇汞矿田位于湘黔汞矿带中段,已知工业矿体皆产于寒武系中统敖溪组第五岩性段(∈_(2a)~5)细粒结晶白云岩中。矿田内各矿床主要受北西西向褶曲控制,多沿褶曲长轴方向展布,并因汞矿在含矿层中产出部位不同,而有“顶部矿”与“中下部矿”之分。含矿层的上覆及下伏岩层泥质含量高于含矿  相似文献   

15.
鲁苏西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外侧褶皱推覆带,属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床产出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矿山组还原性地层中,按层序关系分为三层矿体,即坎莫托段底部、白云岩化页岩段底部和刚波夫段底部,矿床受卢非利安造山活动的推覆挤压作用而呈向斜形态。矿石类型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硫化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硫钴矿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平行层理细脉状和脉状矿化,前两种矿化为成岩期(821~762 Ma)盆地卤水中的铜钴离子经生物还原作用沉淀形成,后者是由于卢非利安造山期(600~530 Ma)的推覆挤压作用促使早期硫化物再活化、运移并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氧化矿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菱钴矿和水钴矿,是在表生期低温(<50°C)流体作用下,经过硫化物氧化、流体酸中和、次生铜钴氧化物沉淀三个过程形成,由于铜钴元素的迁移性差异,形成氧化带上钴下铜的分层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黄铁矿是个旧锡矿最常见的硫化物之一,但对其相关研究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对个旧锡矿东区不同类型矿体中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获取黄铁矿成分的标型特征。个旧锡矿东区其矿体分为层间氧化残余硫化矿、接触带矽卡岩矿体、脉状矿、变基性火山岩矿体四类,不同类型黄铁矿产出特征各异,如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中黄铁矿具有典型的残余结构,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具有压碎结构、骸晶结构等。研究数据表明,黄铁矿总体表现亏铁、富硫,富集Pb、Zn、Cu、Cd、In、As、Sb、Bi、Sn、Ag、Au、W等元素,贫Co、Ni、Cr、Te、Se元素,Co/Ni较大。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与变基性火山岩两类产于层间的矿体成矿环境硫逸度较高,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高温元素含量较高,脉状矿中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较高。硫逸度越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As进入黄铁矿晶格。成矿元素物源丰富,As、Ag、Au很可能来源于地层,Pb则来源于岩浆,Bi可能大部分来源于酸性岩浆。温度和共生矿物是影响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富集的重要因素,共生黄铁矿-黄铜矿可以指示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本区黄铁矿属中低温成矿,从高到低依次为矽卡岩矿—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变基性火山岩矿—脉状矿。来自岩浆的成矿物源较丰富,以及产于岩体边缘蚀变岩型矿体的发现,可推测岩体内部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7.
维宝矿区属塔里木-华北板块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成矿区带属于秦祁昆成矿域-昆仑成矿省-东昆仑F e-Pb-Zn-Cu-Co-A u-W-Sn-石棉-盐类成矿带-祁漫塔格W-Sn-Pb-Zn-F e-Cu-多金属矿带。容矿地层为蓟县系狼牙山组(Jx l),含矿岩性为条带状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少量为矽卡岩化大理岩。矿体主要受地层控制,形态多呈层状、透镜状和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大理岩化和纤闪石化等。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孔雀石、铜蓝等。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见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一、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为一复杂的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矽卡岩矿床.矿化带严格受接触带及与其相关的构造控制,多分布在距接触带二百米以内.成矿控制构造因素复杂,矿体规模较小,延长多在50米以内(占80%左右),最大也不超过250米,形态变化大,矿化强度极不均匀(图1).工程揭露的已知矿体几乎全为盲矿体.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质》2002,20(2)
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北部彭吉肯特镇南、吉拉乌矿床东南10km的山区.1937年被发现,1946年前一直作为砷矿开采,也开采过钨矿.20世纪80年代末勘探钻孔达42317m,证实含有可采储量1250万t.金品位6.78g/t,铜品位0.78%,即含金约85t,铜9.57万t.矿床为矽卡岩型,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纪花岗闪长岩与泥盆纪碳酸盐地层接触处的钙-硅酸盐矽卡岩和石英白云岩中.在交代石英岩、花岗闪长岩和主矿化带附近的弱矽卡岩灰岩中.矿体形态透镜状或旋卷状,  相似文献   

20.
铜绿山铜铁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一,矿床的形成与铜绿山石英闪长岩株体密切相关,矿体主要沿北北东向断裂产于石英闪长岩与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形成钙-镁复合型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化。围岩蚀变由致矿岩体到接触-蚀变矿化中心为:绢云母-绿泥石-钾化带、高岭石-绿泥石-弱矽卡岩化带、皂石-绿泥石-强矽卡岩化带。蚀变矿化期次可分为岩浆-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岩浆-热液期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绿泥石是钻孔岩芯中出现最多且分布最为广泛的蚀变矿物之一。经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从蚀变矿化中心到外围,绿泥石出现由铁绿泥石/铁镁绿泥石逐渐转变为镁绿泥石,且绿泥石Fe-OH特征吸收峰位值(Pos2250)显示出从高值变为低值的趋势。结合其他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文章提出绿泥石的高Fe-OH特征吸收峰位值(Pos22502253 nm)与金云母、蛇纹石、绿帘石、皂石和高岭石的大量出现,对指示铜绿山矽卡岩型矿床的矿化中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