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 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10月 14~ 1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主办 ,国际矿物学会包裹体专业委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12 0余名与会者代表了全国各地质院所、高等院校地质院校、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三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专程来华参加会议并作重要报告 ,参加会议的众多的年轻代表给会议带来了活力 ,反映地质流体研究新人辈出 ,后…  相似文献   

2.
马扎拉Au-Sb矿床和沙拉岗Sb矿床是藏南金锑成矿带中典型的造山型矿床。马扎拉Au-Sb矿床中矿体以含金辉锑矿石英脉的形式产于下中侏罗统陆热组地层中,主要组成矿物有自然金、辉锑矿、石英和碳酸盐矿物;沙拉岗Sb矿床中矿体主要以辉锑矿石英脉的形式产于下白垩统多久组地层和辉长岩体中,主要组成矿物为辉锑矿、辰砂、锑华、石英和少量碳酸盐矿物。在两个矿床的矿脉石英和辉锑矿中均发现有三类原生和假次生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CO2-水溶液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马扎拉Au-Sb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60~280℃,沙拉岗Sb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40~240℃。He-Ar同位素分析显示马扎拉Au-Sb矿辉锑矿石英脉矿石中辉锑矿和石英以及赋矿地层中沉积层状硫化物中黄铁矿的流体包裹体均具有低的3He/4He比值,分别为0. 01382~0. 05642Ra和0. 03353~0. 08744Ra,40Ar/36Ar比值具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46. 8~4770. 1和349. 4~2689. 1;沙拉岗Sb矿床中辉锑矿样品的3He/4He比值为0. 02385~0. 11488Ra,40Ar/36Ar比值变化小,为300. 6~537. 5。与藏南Au-Sb成矿带中造山型Au矿床成矿流体中含一定量的幔源挥发份相对比,马扎拉AuSb矿床和沙拉岗Sb矿床成矿流体中均无幔源流体的参与,马扎拉Au-Sb矿床成矿流体为壳源变质流体与改造型饱和大气水形成的混合流体;沙拉岗Sb矿床成矿流体以改造型饱和大气水为主,并有壳源变质流体的加入。  相似文献   

3.
陇南的阳山金矿床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黄金部队近年来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金矿床。该矿床 3 0余件样品的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 :1.镜下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性状及产出特征 ,鉴别出两种成因类型及九种物理状态类型 ;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 2 60~ 3 10℃ ,2 2 0~ 2 40℃ ,15 0~ 190℃等三个区间 ,流体组份体系接近于NaCl-H2 O -CO2 体系 ,,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 0 .3 5~ 1.0 2 g·cm- 3之间 ,成矿压力估计小于 1Kbar ,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 2 .5~ 6.5wb %NaCl之间 ;3 .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获得的 pH值在 6.91~ 7.1之间 ,还原参数H4 +CO +H2 /CO2 的摩尔数比值在 0 .0 0 9~ 0 .0 5之间 ,具有浅成中偏碱性和弱还原环境成矿特点 ;4.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 -SMOW ) 值在 -92 .4‰~ -62 .9‰之间 ,δ1 8O石英 ( -SMOW ) 值在 -3 .0 9‰~ +0 .41‰之间 ,δ1 8OH2O( -SMOW ) 值在 -12 .13‰~ -8.48‰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成矿可能主要与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甘肃白银厂矿田位于祁连山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省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早-中寒武世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组合中。本文主要对折腰山矿床下盘脉状矿体成矿流体进行研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流体来源,探讨其成矿机制。含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纯CO2包裹体。第Ⅰ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01~413℃,盐度为1.43%~13.40%;第Ⅱ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17~428℃,盐度为1.91%~11.93%(NaCl,wt)。包裹体成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次为CH4和CO2,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Cl-,说明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CH4体系。该矿床下盘脉状矿体的流体为岩浆流体与加热海水的混合流体,引起矿质沉淀的机制为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学前缘》2017,(3):309-318
播卡金矿位于滇中元古宇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将本区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第3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阶段。本文通过金矿成矿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分析,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第1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368℃,盐度为7.59%~44.32%(NaCleq);第2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119~294℃,盐度为5.26%~17.87%(NaCleq);第3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5~195℃,盐度为4.18%~14.57%(NaCleq)。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其次为少量CO_2;液相成分以Na+、Cl-为主,其次为Ca~(2+)、SO_4~(2-),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_2O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本文认为播卡金矿属于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兰坪盆地西缘发育一条重要的脉状Cu矿带,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对该矿带南段新发现的茅草坪矿床进行流体包裹体和H-O-C-S同位素研究,结合前人发表的该矿带矿床的同位素数据,探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来源。茅草坪矿床早(A1脉)、晚(A2脉)两期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为含CO2盐水包裹体,可细分为含石盐子晶、富液相(水溶液相)、富气相(CO2相)包裹体等不同类型。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共生特点,将其划分为3组包裹体组合:(1)第I组,出现在A1脉石英中,为富液相(I-W型)、富气相(I-C型)和含石盐子晶(I-S型)包裹体共生;(2)第Ⅱ组,同样出现在A1脉石英中,为富液相(Ⅱ-W型)和富气相(Ⅱ-C型)包裹体共生;(3)第Ⅲ组,出现在A2脉石英中,为富液相(Ⅲ-W型)和富气相(Ⅲ-C型)包裹体共生。测温结果显示:I-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93~370℃之间,流体盐度为30.06%~39.76%Na Cleqv;Ⅱ-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302~490℃之间,流体盐度为1.23%~18.63%Na Cleqv;Ⅲ-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63~400℃之间,流体盐度为1.20%~11.34%Na Cleqv。同一组内,包裹体气/液相比高度变化,表明包裹体捕获时的流体呈不均一态,此时包裹体均一温度中低值部分近似代表该组包裹体真实的捕获温度。因此,从I组到Ⅲ组,包裹体分别捕获于280~320℃(I组、Ⅱ组)和260~280℃(Ⅲ组),结合盐度数据,反应初始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伴随石盐子晶析出,流体盐度下降,随后温度降低。茅草坪矿床成矿流体富CO2的特点与区域内其他脉状Cu矿床一致,但盐度明显偏高。矿床热液石英的δDV-SMOW值变化在-94.6‰~-56.2‰之间,计算的流体的δ18OV-SMOW值集中在+8.1‰~+9.6‰之间,与区域其他脉状Cu矿床相似,数据主要落在原生岩浆水区域的下方,表明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但经历了开放系统下的脱气作用,没有盆地流体或大气降水的贡献;热液碳酸盐方解石的δ13CV-PDF值为-8.3‰~-2.4‰,δ18OV-SMOW值为14.46‰~16.63‰,与区域其他脉状Cu矿床的C-O同位素组成相似,但C同位素组成明显低于区域脉状Pb-Zn矿床(碳主要来自盆地流体溶解的碳酸盐岩);黄铜矿的δ34SV-CDT值变化于-6.4‰~-3.9‰之间,处于区域其他脉状Cu矿床的S同位素组成范围内,但区别于区域砂岩型Cu矿床(硫来自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因此,推测矿床的CO2和硫可能也来自脱气的岩浆。茅草坪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表明:兰坪盆地西缘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富CO2、经历脱气的岩浆水,没有大气降水和盆地卤水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委会将在1992年组织召开国际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与找矿学术讨论会(ISFIGD),这次会议也是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FFI)1992年学术活动之一。会议主题: 1.成矿流体包裹体基础理论。 2.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各种参数的测定与运用。 3.用矿物中包裹体研究金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和金矿物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8.
豫西南的石板沟金矿床是一个与剪切带有关的脉状金矿。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镜下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性状及产出特征。鉴别出原生富气包裹体、原生富液包裹体、原生舍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次生富液包裹体和次生纯液包裹体等五种类型。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均一温度(Th)在380~110℃之间,成矿流体最低捕获压力估计在13~74MPa之间:盐度估计在2.3%~43.0%NaCI之间;密度估计在0.84~1.15g/cm^3之间。流体组份属K^ -Na^ -Ca^2 -Mg^2 -HCO3^--CI^--SO4^2-体系。流体包裹体氢、氧和碳等稳定同住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OH2O为-2.49‰~-1.99‰,δDH2O为-24.0‰~33‰,δ^13Cco2为-11.12‰~-14.59‰。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不同矿化类型的成矿流体性质不同,具有多来源特征,成矿与剪切带和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可能是岩浆作用与动力变形变质作用紧密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金路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的结合部位,矿体受北东向韧-脆性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太古宇小塔子沟组变质岩和三叠纪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以流体包裹体和电子探针分析为研究手段,讨论了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其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乳白色石英阶段(Ⅰ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和碳酸盐阶段(Ⅳ阶段) 4个阶段,自然金主要产于Ⅲ阶段的石英和黄铁矿中,以粒间金、裂隙金和包体金的形式产出,成色较高。石英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有水溶液包裹体、含微量CO2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Ⅰ阶段石英中以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微量CO2水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较高,为365~405℃,盐度为7. 9%~11. 7%,密度为0. 61~0. 70 g/cm3;Ⅱ阶段石英中3种类型包裹体均发育,均一温度为335~390℃,盐度为4. 3%~36. 1%,密度为0. 62~0. 79 g/cm3;Ⅲ阶段(主阶段)石英中发育3种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0~367℃,盐度为1. 7%~37. 8%,密度为0. 64~1. 1 g/cm3。成矿流体属H2O-Na Cl-CO2体系,成矿温度和流体盐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密度则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流体沸腾作用和硫化作用是本矿区金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第1期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欧光习,李林强,孙玉梅1利用油包裹体丰度识别古油藏和限定成藏方式………………………………………………………………王飞宇,师玉雷,曾花森,刘可禹12油气包裹体在油气  相似文献   

11.
NaCl- H2O-CO2体系流体是热液成矿系统中最常见的流体之一,针对该体系相关特征的研究对理解热液矿床的成矿机制和过程、成矿流体特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愈合人工水晶裂隙的技术,开展100 MPa、800℃条件下NaCl-H2 O-CO2体系流体的人工合成包裹体实验,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以及喇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压条件下合成的包裹体捕获了既定组成的流体;人工合成NaCl- 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与天然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作为天然包裹体的参照物应用于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的研究,特别是在评价CO2在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方面,NaCl-H2O-CO2体系人工合成包裹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赣南茅坪钨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南茅坪钨矿是近年来探明的一个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矿床由石英脉型矿体和云英岩化花岗岩型矿体组成.本文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该矿床含矿石英脉石英和黄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分析,并尝试用红外显微镜对黑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结果表明,石英和黄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相的两相( H2O-NaCI)型水溶液包裹体,其中石英中尚有极少量的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范围较宽且均一温度分为较为明显的两个区间,石英中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的高温区间较为一致,盐度则明显低于后者,但均一方式不同.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盐度最高,黄玉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盐度较高且分布范围较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特征表明了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和流体演化的复杂性.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早期沸腾作用和晚期混合作用可能是茅坪钨矿床石英脉型黑钨矿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杜荒岭金矿床是产于石英闪长岩、受压性、压扭性断裂和爆破角砾岩筒联合控制的浅成中温岩浆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①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其次为纯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及少量含NaCl 子矿物三相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NaCl--H2O 体系; ②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00℃ ~ 375℃,集中在230℃ ~ 320℃; 流体具有低密度( 0. 68 ~ 0. 94 g /cm3 ) ,低盐度 ( 3. 39 ~ 13. 07 ( wt%,NaCl) ) 的特征,成矿压力为7. 5 ~ 14. 3 MPa,估算成矿深度1. 2 ~ 1. 6 km; ③ 结合新近同位素、微量元素及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杜荒岭金矿主要与晚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流体源于岩浆热液,流体上升过程中发生隐爆和沸腾作用,同时伴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导致成矿物质快速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4.
李义明 《地质与勘探》2013,49(5):920-927
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的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原位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包裹体化学成分分析,对浩尧尔忽洞金矿床成矿流体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包裹体、气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四类。大部分流体包裹体均一为液相,少量气体包裹体均一为气相。伟晶岩脉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260~340℃,炭质板岩内含矿石英细脉内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260~380℃。石英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CO2、CH4、N2和C2H6,液相成分为Cl-、SO2-4、Na+、K+、Mg2+和Ca2+。炭质板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δD H2O=-96.20‰~-82.80‰,δ18O H2O=3.97‰~7.93‰)靠近原生岩浆水。认为浩尧尔忽洞金矿床成矿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属中高温低压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侯鹤楠  任云生  王超  王辉  鞠楠 《世界地质》2012,31(4):704-711
刺猬沟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形成深度,对不同标高的同一条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方解石脉中的石英与方解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富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12. 2 ℃ ~ 377. 7 ℃,集中在200 ℃ ~ 240 ℃,盐度( w ( NaCl) ) 为0. 18% ~ 10. 87%,平均值为3. 43%,成矿流体密度为0. 57 g /cm3 ~ 1. 00 g /cm3,平均值为0. 89 g /cm3。结合包裹体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 --H2O ( --CO2 ) 体系。根据包裹体测温结果,估算出该矿床的成矿压力为7. 99 ~ 37. 89 MPa,平均值为14. 92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 27 ~ 1. 26 km,平均值为0. 50 km。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矿床剥蚀深度较小,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6.
山东微山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及对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微山稀土矿是我国三大轻稀土基地之一,产出有大量金属硫化物.本文在金属硫化物中富含银,且达到工业品位.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床内存在四类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含SO42-包裹体,以及盐水溶液包裹体.盐水溶液包裹体与舍CO2包裹体的热力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包襄体中的子矿物主要为硅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矿物,重晶石产出含SO42-溶液包裹体,盐水溶液包裹体含有H2S,少量盐水溶液包裹体同时存在SO42-,HS-.硫同位素表明金属硫化物成矿流体属于碳酸盐热液分异流体同其他来源流体混合的产物.以上资料表明,微山矿床成矿流体经历了硅酸盐岩浆期、碳酸岩岩浆一热液过渡期、碳酸岩热液期、金属硫化物低温热液期,在不同期次内挥发分的富集和存在形式不同,导致碳酸岩岩浆-热液过渡期发生稀土矿化,低温热液期发生银矿化.因此,微山矿床属于与碱性岩有关的稀土-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老湾金矿床上上河矿段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是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内大型造山带型金矿床之一。文章对该矿床的上上河矿段进行了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矿段的流体成矿过程。根据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以及黄铁矿的粒度和晶形,将老湾金矿上上河矿段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粗粒自形黄铁矿(Ⅰ)、石英细粒半自形-他形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及石英碳酸盐(Ⅳ)4个阶段。镜下观察显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有含CO_2包裹体(LH_2O+LCO_2+VCO_2)、纯CO_2包裹体(LCO_2+VCO_2)、液相包裹体(LH_2O+VH_2O)及少量含子晶包裹体(LH_2O+VH_2O+S)。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均可见含CO_2包裹体、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有时可见含CO_2包裹体与液相包裹体共存。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近似看做中温、低盐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所代表的流体可能是由含CO_2包裹体所代表的Na Cl-H_2O-CO_2流体经不混溶形成的,三者在寄主矿物沉淀时,被同时捕获而共存。从第Ⅰ阶段到第Ⅳ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从303~379℃逐渐降低到138~195℃,盐度w(Na Cleq)从4.07%~9.59%逐渐降低到1.06%~2.74%。在成矿的第Ⅰ阶段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而在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流体中的CO_2起泡分离再次引发了不混溶作用。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H_2O从6.56‰~9.71‰经1.89‰~4.01‰变化到0.08‰,δDH_2O从-78.1‰~-64.2‰经-79.5‰~-76.3‰变化到-72.6‰,表明老湾金矿第Ⅰ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第Ⅱ阶段成矿流体中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第Ⅲ阶段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比例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8.
比利亚谷矿床是内蒙古额尔古纳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铅锌(银)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主矿体呈脉状产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地层中,受NW,NWW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银矿等。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对矿石中的石英、重晶石和闪锌矿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中主要发育富液相、CO2三相和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02℃~378℃和0.2%~10.5%NaCleqv,CO2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24℃~256℃和1.8~11.2%NaCleqv,舍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220℃和42.4%NaCleqv。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除石英中的部分富液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含CO2外,不同矿物中的富液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均为H2O。此外,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盐度范围波动较大,重晶石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广,因此成矿流体属不均匀流体,流体混合作用是该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综合认为,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应属赋存于中生代火山岩中的与浅成一超浅成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赣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钨矿产区,矿床类型及其分类方法众多且未统一.通过对赣南地区以往和新发现钨矿资源成果的分析和总结,简要概括了赣南钨矿的类型及其各自的成矿地质特征,并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赣南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等相关资料,探讨了赣南钨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得出赣南钨矿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少见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CO2包裹体及流熔包裹体,具有不同层次的测温值,显示出多期次流体活动相互叠加的特征.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准噶尔南明水金矿床位于卡拉麦里成矿带东段,矿体受NW—NWW向韧-脆性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的浅变质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以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为研究手段,查明了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其演化特征与金成矿的关系。其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早、中、晚3个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有CO2-H2O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型。早阶段石英中以CO2-H2O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变化于257~339 ℃,盐度为04%~22%;中阶段石英中3种类型包裹体均发育,CO2-H2O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6~361 ℃,盐度为04%~60%;晚阶段石英中仅见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相对较低,为174~252 ℃,盐度为14%~32%。由CO2-H2O包裹体计算的早、中阶段捕获压力分别为214~371 MPa、236~397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分别为81~140 km、89~150 km。成矿流体由早、中阶段的CO2-H2O-NaCl±CH4体系演化至晚阶段贫CO2的H2O-NaCl体系,成矿温度和流体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盐度变化不大。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CO2-H2O-NaCl流体的不混溶是导致Au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南明水金矿属于中深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